學習名句100篇,輕鬆閱讀經典,深入中文堂奧
「中文經典100句」此一新書系可說是「中文可以更好」系列的概念延伸。對於「文字」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之後──不再寫錯字、念錯音、用錯成語──進入經典古籍的世界是提升中文語文能力必經的下一步。在浩瀚如煙的古籍寶藏中,如何敲開大門,擷取必備知識,轉換為現代生活實用資料庫,是本系列希望能為讀者服務的目標。在經典古籍的內容介紹上,藉由形式上的突破,喚醒讀者接近經典的興趣,輕鬆閱讀,有效學習,達到自我提升中文能力、語文涵養以及靈活「再創造」的可能性。
每一篇結構統一,包括單元有:
【名句的誕生】:呈現原文,同時節錄上下文,有助於理解與記憶完整段落。
【完全讀懂名句】:難字與難詞的意義解釋。整段原文的白話語譯。
【作者背景小常識】:作者基本背景資料及小故事。
【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軼事、字詞語的典故故事、歷代的品評。
【歷久彌新說名句】:介紹相關主題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並完整說明故事背景與應用情境。
元曲是在唐詩和宋詞之後,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學作品,包含了散曲及劇曲兩種形式。《中文經典100句──元曲》為系列第二十二本,精選元代至清代曲作100則,以活潑的文字,就該名句的相關語文知識,提供一篇完整而實用的介紹。
書中除了散曲之外,更介紹了《竇娥冤》、《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等元代與明清重要劇曲中的名句,並新增【劇曲的故事】,清楚交代該劇的整體內容與情節發展。
全書可約略分為四大主題。名句「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新啼痕壓著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將閨中女子的相思之情描寫得淋漓盡致;出自於白樸〈沉醉東風.漁父〉的「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則通過對漁夫生活的讚美,抒發自己對寧靜恬淡生活的嚮往之心。
由於元代廢除科舉,讀書人失去發揮的舞台,因而常創作期望能避世獨居,表達隱居志向的作品。除此之外,他們也寫下了不少感懷人生的篇章,如馬致遠的「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薛昂夫的「春若有情春更苦,暗裡韶光度」等,都從不同角度對於時光流逝抒發感嘆。更有如「世間人睜眼觀見,論英雄錢是好漢。有了他諸般趁意,沒了他寸步也難」、「忠孝的在市曹中斬首,姦佞的在帥府內安身」等批判現實的出色作品。
在《中文經典100句——元曲》中還有更多精采實用、千百年來益顯光輝的智慧名句,值得我們不斷反覆思索咀嚼!
【內容特色】
《中文經典100句──元曲》精選元代至清代曲作裡最精采實用的100句名言,不僅有原文、註釋,更包含名句背後的故事,以及後人對名句的應用,方便工作忙碌的現代人、課業繁重的學生在短暫閒暇時間,能快速閱讀吸收其中的實用智慧。
1.挑選自元代至清代重要作家與作品,將「曲」做了完整的介紹。
2.除了散曲外,更有劇曲的名篇故事,內容比一般曲選更為全面。
作者簡介:
【總策劃】
季旭昇
1953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國文研究所碩士、博士。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教授,現任玄奘大學中語系教授,著有:《詩經吉禮研究》、《甲骨文字根研究》、《詩經古義新證》、《金文單字引得》(合編)、《說文新證》、《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讀本》等。
1994年,中華電視台雞蛋碰石頭「說文解字」撰稿;1996年,中華電視台「每日一字」撰稿(六十篇);2001至2006年,國語日報「字圓其說」專欄撰稿。
商周出版書系「中文可以更好」、「中文經典100句」總策畫,《漢字說清楚》(2007年出版)
【文心工作室】
王云希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畢業,曾任國小教師、作文老師,現任職於健康產業。相信中國文學在21世紀將找到新的出路,中國文化也會成為嶄新的普世價值觀。
吳仲騏
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目前於國中任教。
吳昆展
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喜愛古典文學及推理小說,專長為文章分析與三國演義研究。曾從事出版工作,現為莊敬高職國文教師。
李佩蓉
愛哭愛笑愛夢想,游走於文學、教育、傳播三大領域,樂於嘗試各種可能之外的可能,想把世界妝點得更溫暖浪漫些。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目前任教於台中市曉明女中。
沈婉玲
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研究領域為戲曲、南管等。
黃文奇
讀文學,卻涉入哲學;愛自由,卻身陷樊籠。平時寫詩,愛好攝影與閱讀,每日一杯咖啡,討厭虛偽。
黃淑貞
淡江大學中文系、玄奘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曾任《文訊》雜誌社文字編輯、崇右技術學院系助教、國科會研究計畫助理、國小作文班指導老師。著有《地球的孩子系列──聽見最美麗》、《擁抱大文豪》、《國中精典古詩文快讀》,並編有《如何捷進寫作詞彙》。
裘依文
政治大學中文系學士、美國杜克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現居美國,在閱讀中寄託鄉愁;在寫作中複習青春。
鄒巧韻
政治大學中文系畢業,業餘文學愛好者。
劉素梅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曾任職公務人員。長期參與「中文可以更好」、「中文經典100句」系列寫作。
趙修霈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曾任澳門科技大學專任講師,現為東吳大學、聖母護專兼任助理教授。著有《中文經典100句:西遊記》(合著)、《中文經典100句:水滸傳》(合著)及多篇學術論文。
蔡明蓉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於台灣科技大學、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兼任,講授戲劇選讀、現代戲劇欣賞與習作、閱讀與作文等課程,並常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增益學生學習效能與多元智慧。
章節試閱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
【名句的誕生】
乾坤1俯仰,賢愚醉醒,今古興亡。劍花2寒夜坐歸心壯,又是他鄉。九日3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龍山4上,西風樹響,吹老鬢毛霜。
~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完全讀懂名句】
1.乾坤:本為《易》中兩個卦名。此借指天地。
2.劍花:劍光。
3.九日: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4.龍山:位在今湖北省江陵縣西北。
語譯:俯仰天地,賢人清醒,愚人迷醉,自古至今,興盛敗亡交替不已。人居異鄉,在寒冷的夜裡舞著劍,滿懷都是歸鄉的心念。 明日就是九九重陽節,到處都聞得到酒的醇香,一年最美的景致,便是深秋橙黃橘綠的時候。我登上龍山,只聽見秋風吹打樹葉的聲響,把人吹得年老,耳旁兩頰都已長出白色的鬢髮!
【作者背景小常識】
張可久(約西元一二八○~一三五二年左右),一說名久可,號小山,慶原(今浙江寧波)人。一生官運不遂,過了四十歲始謀得一份小吏的職務,之後時官時隱,到了七十多歲時,仍為了生計接下幕僚工作。由於仕途坎坷,迫使其不得不為了生活勞苦奔走、流離四方,足跡踏遍江南各地,所積累下的見聞與閱歷,都成了他描寫自然風景、言情詠物的豐富題材。
元代戲曲評論家鍾嗣成在記載戲曲作家生平與創作的《錄鬼簿》中,把張可久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一類。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權,其在戲曲理論專著《太和正音譜》稱譽張可久「如瑤天笙鶴,其詞清而且麗,華而不豔,有不食煙火氣,真可謂不羈之材」。張可久畢生專攻散曲,尤擅小令,著有《今樂府》、《吳鹽》、《蘇堤漁唱》、《新樂府》等,後人將他的作品合編成《小山樂府》,共收錄小令八百餘首、套曲九首,並公認其為元代散曲「清麗派」的代表作家。
【名句的故事】
按照中國的習俗,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本是應與家人相聚一起,親友們結伴登高、暢飲菊花酒,並在頭上插茱萸以驅邪的節日,但張可久此時卻是客居他鄉,過著沉鬱、不得志的日子。此曲先是感嘆古今人事的興亡,總是不停地交替循環,從不曾見過永遠的盛時;其後說明人在異鄉過節,縱使應景地喝著醇酒,眼前盡是秋日美麗景色,然當他站在高山上,被蕭瑟的秋風吹襲一身時,也只能情不自禁地感傷生命正在逐年老去。
曲中「一年好景橙黃」之句,實脫化自北宋蘇軾的七言絕句〈贈劉景文〉,詩云:「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意思是夏日的荷葉枯盡後,秋天的菊花也已凋落,只見菊花的枝幹仍不畏寒冷地傲然挺立著;希望您能牢記每年深秋時分,那段橙子變黃、橘子呈綠的美好景致。這是北宋哲宗元祐五年(西元一○九○年),人在杭州擔任知州的蘇軾,寫給兩浙兵馬都監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其藉花木之耐寒與形成的天然美景,意在讚許好友劉景文的堅毅風骨與高潔品格。
【歷久彌新說名句】
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末三句為:「龍山上,西風樹響,吹老鬢毛霜。」他很可能並未親自登臨這座位在湖北的龍山,而是借東晉名士孟嘉在龍山落帽的典故,強調自己作客在外、登高遠眺的思鄉情緒。
據《晉書‧孟嘉傳》記載,孟嘉在征西大將軍桓溫身邊擔任參事期間,倍受桓溫重用。某一年的重陽節,桓溫宴請左右隨從登上龍山飲酒,突然一陣風把孟嘉的官帽吹落,但孟嘉卻毫無知覺;桓溫見狀,暗示眾人不准說話,靜靜在旁觀察孟嘉的舉止,只見孟嘉始終保持雍容瀟灑的神情。過了許久,孟嘉準備如廁,桓溫才命人將帽子歸還,並要部下孫盛作詩嘲笑此事;孟嘉回來看見孫盛寫的詩,立即也作了一首文詞優美的詩酬答,讓在場人士驚歎不已。其後「孟嘉落帽」便成了稱許一個人氣度寬宏、態度灑脫的代名詞;至於「落帽」也與九九重陽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古來文人在過重陽節時,不免有感而發,文學史上也因而留下不少詩文佳作。如東晉陶淵明〈己酉歲九月九日〉前四句:「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蔓草不復榮,園木空自凋。」又如唐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末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以及李白〈九日龍山飲〉:「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被貶謫放逐的臣子)。醉看風落帽,舞愛月留人。」
此外,張可久另有一首曲牌不同、題目相同的〈四塊玉‧客中九日〉:「落帽風,登高酒。人遠天涯碧雲秋,雨荒(形容久旱不雨)籬下黃花瘦。愁又愁,樓上樓,九月九。」此與〈滿庭芳‧客中九日〉一樣,都是在重陽登高的當下,抒發遊子離鄉背土的羈愁。
他得志笑閑人,他失腳閑人笑
【名句的誕生】
詩情放,劍氣1豪,英雄不把窮通2較。江中斬蛟,雲間射鵰,席上揮毫。他得志笑閑人,他失腳3閑人笑。
~元.張可久.〈慶東原.次馬致遠先輩韻〉
【完全讀懂名句】
1.劍氣:寶劍的精光。也可比喻人的才能和氣概。
2.窮通:窮困或顯達。
3.失腳:失意、受挫。
語譯:詩情奔放,氣魄豪壯,英雄從來不計較個人際遇的困窘或通達。像是能在江上斬殺蛟龍的周處,一箭射落雲中大鵰的斛律光,以及在席上運筆寫字的李白,他們也都有得志或失意之時。當一個人得志的時候嘲笑別人,當一個人失意的時候便換成別人來嘲笑他了。
【名句的故事】
張可久〈慶東原.次馬致遠先輩韻〉共有九首,此為第五首,其餘八首也同樣用「他得志笑閑人,他失腳閑人笑」作為結語,每首的主題雖不盡相同,但都意在提醒人們得志時莫笑人,以免他日失意時反遭人們的嘲笑。「次韻」指文人之間以詩詞酬答相和,模仿他人來詩的韻字次第作詩回贈,亦稱「步韻」。由題目可知此曲是張可久回應元曲大家馬致遠之作,其尊稱馬致遠「先輩」,可知馬的年紀、輩份較張為高。曲中援引了周處、斛律光與李白三人意氣風發之例,表明人的時運總有亨通或不濟,根本不必去欣羨或看不起他人的窮通際遇。
《晉書‧周處傳》敘述吳末西晉初人周處,年少放蕩不羈,在鄉里間惡名昭彰。某日,周處問鄉里父老說:「現在時局太平,又正值豐收之年,為何大家苦而不樂呢?」父老嘆氣地回答:「三害未除,何樂之有!」周處問道:「何謂三害?」父老告訴周處:「南山的白額虎,長橋下的蛟龍,還有一害就是周處你自己啊!」周處聽了心生悔意,決定先上山殺猛虎,再下水斬蛟龍,接著去尋訪當時的賢士陸雲。周處問陸雲說:「我雖有心改過,但已蹉跎了許多歲月,將來恐怕也是一事無成。」陸雲對其言:「古人最重視『朝聞夕改』,只要你立定大志,便不必擔憂沒有好名聲!」周處從此勵志向上,先後為吳國、西晉所重用。
《北齊書‧斛律光傳》記錄北齊臣子斛律光與世宗外出打獵,發現雲間有一大鳥,引弓射之,正好射中大鳥的頸子,落地後才知道是一隻大鵰。丞相屬邢子高見狀讚嘆地說:「此射鵰手也!」斛律光還獲得「落鵰都督」的封號。另《舊唐書‧文苑傳‧李白傳》提到唐玄宗欲創製樂府新詞,急召李白入宮,只是李白此時已醉臥在酒店裡;等到李白一進宮,帶著醉意即席揮毫,竟能下筆成章,受到玄宗的嘉許。
【歷久彌新說名句】
「失腳」除本意不小心跌倒之外,也可引申失意、受挫敗的意思。古來傳有一句俗諺:「前人失腳,後人把滑(避免滑跤)。」喻指後人吸取前人失敗的經驗,謹慎行事,避免重犯一樣的錯誤。
唐人白居易的五言古詩〈東南行一百韻〉,其中兩句寫道:「翻身落霄漢,失腳倒泥塗。」大意是一翻身已從天際墜下,一摔跤即倒落泥濘裡,借此喻比自己的處境,從順遂瞬間轉為困厄,前後判若雲泥。此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年間,白居易因上疏言事,得罪權貴,從太子左贊善大夫一職被貶為徒有虛銜無實際職掌的江州司馬,他於是寫了這首長詩,向好友們抒發遭小人陷害而不得不遠離京城的無奈心情。
一生力主抗金的南宋詩人楊萬里,其七言古詩〈迓(ㄧㄚˋ,迎接)新守值雨〉最末四句:「行路最難仍最惡,平生歷盡今更覺。前人失腳後人笑,後人失腳那可料?」過了大半生的年歲,作者早已看透仕途的艱難與險惡,但在落雨紛飛的當下,仍得冒雨出門迎接新任太守的到來,讓他對官場的勢利現實又有更深的體認。雨中看見行人跌倒,聽聞旁人的笑聲,令其不禁想著,那些見人跌倒便譏笑對方的人,能夠料到哪一天將輪到自己失足嗎?
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
【名句的誕生】
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水晶環1入麵糊盆2,才沾粘便滾3。文章糊了盛錢囤4,門庭改做迷魂陣5,清廉貶入睡餛飩6。葫蘆提7倒穩。
~元.張可久.〈醉太平.失題〉
【完全讀懂名句】
1.水晶環:指潤澤透明如水晶般的玉環。比喻清白無瑕、光明純潔的人。
2.麵糊盆:汙濁糊塗的場合。此喻當時的社會或官場。
3.才沾粘便滾:一沾染便滾作一團。比喻同流合汙。
4.文章糊了盛錢囤:一說指讀書人把寫文章當成聚斂錢財的工具。另一說指文章不值錢,只能拿來糊一糊,當作裝錢的材料。
5.迷魂陣:比喻迷惑、坑害別人的圈套或陷阱。元人多用來代指妓院。
6.睡餛飩:一說指躺倒的餛飩;比喻遭受打擊而倒地不起。另一說指「餛飩」音同「渾沌」,可引申迷糊愚昧的狀態。
7.葫蘆提:又作葫蘆蹄,指糊裡糊塗。葫蘆,酒具。
語譯:每一個人都嫌自己的命運窘困,哪一個人不是見了錢便覺得很親近?原本如水晶環般潔白無瑕的人當上了官,就好像跌入了汙濁糊塗的麵糊盆裡,才剛剛沾染便立刻滾作一團,與所有人同流合汙。讀書人把寫文章當成升官發財的途徑,門庭也變成了讓人陷於得意忘形、鬼迷心竅的地方,清白廉潔的人只有遭受打壓的份。(倒不如喝著酒)糊裡糊塗地過日子反而還比較安穩呢!
【名句的故事】
張可久《小山樂府》中的這首曲子只有曲牌、沒有題目,故作「失題」。與張可久同為元代散曲家的周德清,其在《中原音韻》為此曲所下的標題為「感懷」;明朝人郭勛整理元、明兩代的曲文編成《雍熙樂府》,書中則註明此曲題目為「嘆世」。
向來作品清麗典雅,擅長描繪自然風景的張可久,卻在這首小令〈醉太平‧失題〉運用了大量的市井俗語,與其平日的寫作風格迥異。曲中以尖酸潑辣的語氣,譴責當時的官場與社會環境,莫不充斥著嫌貧愛富、見錢眼開的人,為了攫取更多的錢財,不惜使出卑劣無恥的手段,清廉賢者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不過,在歷經一番激憤的情緒後,作者還是只能無奈地借酒消愁,佯裝出一副糊裡糊塗、滿不在乎的模樣,好讓自己能對醜惡的世風人情看開一些。
極為講究音律、平仄的散曲家周德清,在《中原音韻》評析張可久〈醉太平‧失題〉:「窘字若平,屬第二着。平仄好。務頭在三對,末句收之。」意指「人皆嫌命窘」中的「窘」若換成其他的平聲字,便沒有「窘」這個仄聲字來得好。所謂「務頭」,指的是一首曲子中文字最優美、音律最和諧的部分,其認為全曲最為出色的文句,便是「文章糊了盛錢囤,門庭改做迷魂陣,清廉貶入睡餛飩」這三句音韻鏗鏘有力的鼎足對(即三句對,指三個句子可彼此對仗)。
【歷久彌新說名句】
《戰國策‧秦策》記載東周戰國策士蘇秦在未受重用前,曾有一段衣衫襤褸、窘困潦倒的日子,那時不僅妻子、嫂子瞧不起他,連父母也不願跟他說話;等到蘇秦佩帶六國相印,威風凜凜地路過家鄉洛陽時,他的父母連忙打掃庭院、道路,擺設宴席,還遠到城外三十里處迎接,妻子不敢正視他,嫂子匍伏在地,對他拜了又拜。蘇秦問嫂子說:「嫂何前倨(傲慢)而後卑(謙卑)也?」嫂子回答:「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這時不禁感慨地說道:「貧窮則父母不子(不把兒子當兒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厚,蓋(何)可忽(看輕)乎哉?」如果連自家親人的窮困、顯達都能如此地現實以對,更遑論是其他人了!
讀書人奮筆疾書,本應為經世濟民而作,但若內容過於曲高和寡或不符當時社會的需要,即便多麼傑出的文章,也會被視為是無用之物。《漢書‧揚雄傳》記敘西漢文學家揚雄撰寫《太玄》一書,希望藉由這部作品名揚後世,其友人劉歆讀完《太玄》後對揚雄說:「吾恐後人用覆醬瓿(ㄆㄡˇ)也!」意謂揚雄的文章太過艱深,學者尚無法通曉,恐怕日後只會被人拿來蓋醬缸罷了!此與張可久所言「文章糊了盛錢囤」同樣含有文章不值錢、論著不受人重視的意味。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
【名句的誕生】
乾坤1俯仰,賢愚醉醒,今古興亡。劍花2寒夜坐歸心壯,又是他鄉。九日3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龍山4上,西風樹響,吹老鬢毛霜。
~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完全讀懂名句】
1.乾坤:本為《易》中兩個卦名。此借指天地。
2.劍花:劍光。
3.九日: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4.龍山:位在今湖北省江陵縣西北。
語譯:俯仰天地,賢人清醒,愚人迷醉,自古至今,興盛敗亡交替不已。人居異鄉,在寒冷的夜裡舞著劍,滿懷都是歸鄉的心念。 明日就是九九重陽節,到處都聞得到酒的醇香...
目錄
斷腸人在天涯
1.你道方徑直如線,我道侯門深似海
2.怎將我牆頭馬上,偏輸卻沽酒當壚
3.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體態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溫柔
6.不思量,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
7.新啼痕壓著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8.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醉?總是離人淚
9.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10.愁心驚一聲鳥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飛
11.氣呵做了江風淅淅,愁呵做了江聲瀝瀝,淚呵彈做了江雨霏霏
12.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
13.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14.青衫淚,錦字詩,總是相思
15.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揚作兩處飛
16.舊絃已斷,新絃不慣。舊絃再上不能,待撇了新絃難拚
17.羈旅縈掛,人情澆詐,相逢休說傷時話
18.乍相逢如夢裡,誰承望得重會
19.思鄉淚,遠戍人,夜更長砌成幽恨
20.淚流襟上血,愁穿心上結
21.青山隱隱遮,行人去急,羊腸鳥道馬蹄怯
22.百計思量,沒處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
23.世間何物似情濃?整一片斷魂心痛
24.梅子青青小似珠,與我心腸兩不殊
退一步乾坤大
1.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麽
2.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
3.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
4.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回首滄海又塵飛
5.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6.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7.退一步乾坤大,饒一著萬慮休
8.閒來幾句漁樵話,困來一枕葫蘆架
9.無官何患,無錢何憚,休教無德人輕慢
10.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
11.大江東去,長安西去,為功名走遍天涯路
12.他得志笑閒人,他失腳閒人笑
13.醉眸俯仰,世事浮沉
14.朝吟暮醉兩相宜,花落花開總不知,虛名嚼破無滋味
15.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簞瓢亦樂哉
16.生前難入畫,死後不留題
17.功名兩字原無命,學神仙又不成,歎吳儂何處歸耕
18.急流中勇退是豪傑,不因循苟且
19.事要知機,交須知己,詩遇知音
20.仔細評駁,富貴由人,貧賤也咱歡樂,不飲從他酒價高
21.免終朝報曉,直睡到日頭高
22.人生聚散皆如此,莫論興和廢。富貴似浮雲,世事如兒戲
良辰美景奈何天
1.人生有幾?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
2.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3.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4.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5.也曾麥場上拾穀穗,也曾樹稍上摘青梨
6.萬朵彩雲生海上,一輪皓月映波中
7.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
8.詩句欲成時,滿地雲撩亂
9.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10.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11.春若有情春更苦,暗裡韶光度
12.山光如澱,湖光如練,一步一個生綃面
13.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
14.十年一覺揚州夢, 春水如空
15.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眼底離愁數行雁
16.光陰估值,估值錢多少?
17.攘攘皚皚,顛倒把乾坤礙,分明將造化埋
18.明月中天,照見長江萬里船
19.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20.最是春光易得消,才過元宵,又過花朝
21.香筩笑捲青荷柄,我醉欲眠君又醒
22.一行白雁清秋,數聲漁笛蘋洲,幾點昏鴉斷柳
23.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24.溪深溪淺隨春笑,窗明窗暗疑人到,鐘初鐘絕帶詩敲
讀書人一聲長嘆
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2.不是閒人閒不得,及至得了閒時又閒不成
3.藏之則鬼神遁迹,出之則魑魅潛踪
4.到頭來善惡終須報,只爭個早到和遲到
5.你看他是白屋客,我道他是黃閣臣
6.忠孝的在市曹中斬首,姦佞的在帥府內安身
7.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8.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9.霜降始知節婦苦,雪飛方表竇娥冤
10.恨天涯流落客孤寒,嘆英雄半世虛幻
11.正是執迷人難勸,今日臨危可自省
12.豈不聞遠親不似近鄰,怎敢做個有口偏無信
13.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14.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15.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
16.短命的偏逢薄倖,老成的偏遇真成,無情的休想遇多情
17.也不唱韓元帥偷營劫寨,也不唱漢司馬陳言獻策,也不唱巫娥雲雨楚陽台
18.昌時盛世奸諛蔽,忠臣孝子難存立
19.形骸太蠢,手敲破鼓,口降邪神
20.饒君使盡英雄漢,免不得輪迴一轉。雖然跳不出死生關,也省了些離合悲歡
21.今年不濟有來年,看氣色實難辨
22.沒天兒惹了一場,平地裡閃了一跤
23.民愁歎,號天,怨天,這其間方信道做天難
24.人多因指驢說馬,方信道曼倩詼諧不是耍
25.笑藏著劍與槍,假慈悲論短說長
26.自己跌倒自己爬,指望人扶都是假
27.世間人睜眼觀見,論英雄錢是好漢。有了他諸般趁意,沒了他寸步也難
28.生平勁節清操,怎肯向貂璫屈膝低腰
29.平日價張著口將忠孝談,到臨危翻著臉把富貴貪
30.冤戴覆盆霜,恨氣空填霄壤,啼鵑血盡,今宵魂在何方?
斷腸人在天涯
1.你道方徑直如線,我道侯門深似海
2.怎將我牆頭馬上,偏輸卻沽酒當壚
3.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
4.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5.體態是二十年挑剔就的溫柔
6.不思量,除是鐵心腸,鐵心腸也愁淚滴千行
7.新啼痕壓著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8.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醉?總是離人淚
9.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10.愁心驚一聲鳥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飛
11.氣呵做了江風淅淅,愁呵做了江聲瀝瀝,淚呵彈做了江雨霏霏
12.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