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充滿創意的手法,將極端學術性的人類遺傳學知識寫成人人可讀的科普讀物。
◇ 關於染色體最詳實的傳記,足堪為一本叫好又叫座的人類遺傳學教科書。
人類的基因組(genome)是由 23 對染色體所組成的完整基因組合,也可以說是我們人類的一部自傳。這套基因組採用四個英文字母(A,T,G,C)來組合,我們的DNA(去氧核糖核酸)總計包含了三十億個這類字母。
三百多萬年以來,我們的基因組代代相傳,並經過編輯、刪除、變動與增添。
如今,我們已在公元二○○○年首度公開人類基因組的第一部草圖,我們這個世代何其有幸,得以首度閱讀這部超凡的著作,能夠一窺堂奧,增益先人無從想像的識見,並了解何謂生存、人性、意識或疾病。
作者從人類的 23 對染色體裡各選出一個新發現的基因,述說其故事,並將人類與其遠祖的歷史,由生命誕生之初娓娓道來,鋪陳到未來醫學的啟蒙之際。
他羅列了我們與細菌共有的基因,讓我們有別於黑猩猩的基因,讓我們罹患重疾的基因,可能影響我們的智力的基因,賦予我們語言文法能力的基因,指引我們的身體與頭腦發展的基因,讓我們具有記憶力的基因,促使我們展現先天與後天之神妙融合的基因,為達其自私目的而侵犯我們的基因,相互爭鬥的基因與記載人類遷徙歷史的基因。
他從牛隻海棉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到癌症,探究遺傳學的各種應用之道:從了解到治療的研究,優生學的慘劇,以及對於自由意志爭端的哲學意涵的理解。
作者簡介:
馬特.瑞德利
牛津大學動物學博士,曾於《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擔任科學記者。作品經常入圍獲獎,著作包括《理性的樂觀主義者》(The Rational Optimist)、《紅色皇后》(The Red Queen)、《靈巧的基因》(The Agile Gene)、《美德的起源》(The Origins of Virtue)等。目前擔任國際生命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Life)主席,且是紐約冷泉港實驗室(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訪問教授。
譯者簡介:
蔡承志
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全職科普書籍專業譯者,譯作包括《社會組也學得好的數學十堂課》、《大腦比天空更遼闊》、《掉在地上的餅乾還能吃嗎?:有關細菌、病毒和黴菌的必要知識與常識》、《大氣:萬物的起源》(以上皆為商周出版)、《重返人類演化現場》、《史上最美的十項科學實驗》、《食物與廚藝II:蔬、果、香料、穀物》、《食物與廚藝III:麵食、醬料、甜點、飲料》等書。
許優優
臺北醫學院細胞及分子生物研究所碩士,前Popular Science月刊國際中文版總編輯,現任生技公司資深臨床研究專員。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 這是本研究人類染色體的驚奇故事,其探險航程幾乎沒有令人難懂的專門術語。—《紐約時報書評》
◇ 本書是開拓視野的遊記。如果你想一窺生物科技世紀來臨的面貌,本書是個開端;如果你想知道生物科技如何造福人類,本書是絕佳的起點。─《華爾街日報》
◇ 本書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科普讀物,書中充滿了清晰、靈巧與富於機智的博學。─《英國衛報》
◇ 這是輕澄舒暢的喜樂遊戲,由此我們體驗了人類的 23 對染色體,讓我們明白自己是如何經由先天與後天的組合而成為人。─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雙螺旋》作者
◇ 瑞德利以他清澈的魅力,熱切地為我們指引出:雙股螺旋 DNA 如何傳達我們可遺傳的人類本質。─《洛杉磯時報書評》
◇ 在近期出版有關基因、行為學與演化的書本中,瑞德利是最博學多聞的一位。─《出版者週刊》
◇ 本書是流暢的、機智的、及時的知識。這個新知是祝福而非詛咒。……這是一趟美妙的閱讀經驗。─《倫敦時報》
◇ 這是一本罕見的、驚人的、令人注目且充滿知性刺激的書,在我們以為到達知識的頂端時,卻另有極峰現前。……縱使是對科學一竅不通的人,也能了解瑞德利在書中揭櫫的重要內涵。─《觀察者週刊》
◇ 博學、有趣的排列順序,加上妙語如珠、行雲流水的文采,組合出這本絕佳的科普讀物。這是今年中,最有價值的人類自傳。─《觀察家》
媒體推薦:◇ 這是本研究人類染色體的驚奇故事,其探險航程幾乎沒有令人難懂的專門術語。—《紐約時報書評》
◇ 本書是開拓視野的遊記。如果你想一窺生物科技世紀來臨的面貌,本書是個開端;如果你想知道生物科技如何造福人類,本書是絕佳的起點。─《華爾街日報》
◇ 本書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科普讀物,書中充滿了清晰、靈巧與富於機智的博學。─《英國衛報》
◇ 這是輕澄舒暢的喜樂遊戲,由此我們體驗了人類的 23 對染色體,讓我們明白自己是如何經由先天與後天的組合而成為人。─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雙螺旋》作者
◇...
作者序
生物醫學的里程碑(摘錄)/ 馬特.瑞德利
當我開始撰寫這本書的時候,大半的人類基因組領域都還是處女地。當時約八千個人類基因組已被粗略定位,我也在本書中提到幾個最有趣的基因,不過解讀基因組的速度縱然已經急遽加速,要達到通盤了解的程度,還是要寄望於未來。現在才過了一年多的時間,這項艱巨任務卻已完成。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已經全盤破解人類基因組序列,並將內容刊載在網際網路上供所有人取閱。現在你已經可以從網路上下載這些已接近完成關乎人體建構與運作方式的資訊。
這項變化來得相當迅速。接受政府資助並提出人類基因組計畫的科學家,在一九九八年年初還預測她們需要再花上至少七年時間,才能將人類基因組完全解讀完畢,當時他們還只完成不到十分之一。隨後,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這位光芒耀眼卻沒有耐心的民間科學家,宣佈他正在籌組一家公司,並將在公元二○○一年完成人類基因組計畫,所需經費只占政府所支援計畫的一小部分:不到兩億美元。
文特爾過去也曾經提出這類威脅,同時他也總是能夠取得成果。他在一九九一年發明了一種能夠迅速找到人類基因的作法,當時所有人都認為做不到。隨後他在一九九五年向政府提出資助申請,計畫採用一種新的「散彈槍技術」(shotgun technique)來定序細菌基因組的完整序列。但是政府官員卻澆了他一頭冷水,他們說這種技術根本不可行。當文特爾收到信時,他的工作已近完成。
因此,再也不會有哪個傻瓜想第三度駁斥文特爾的想法。競賽開始了。
我是個樂觀主義者。各位閱讀本書之後應該可以看得出來,我認為知識是一種祝福而非詛咒,就遺傳學知識而言更是如此。我們能夠首度了解癌症的分子本質,診斷並預防阿茲海默症,發現人類歷史的祕密,重建在寒武紀海洋裡繁衍的生物群,就我的觀點,這類發展都是無盡的福祉。的確,遺傳學同樣也會帶來新的危險威脅,諸如:保險金的高低不公、新式的微生物戰爭,以及遺傳工程的意外副作用等,不過大多數這些情況不是可以輕易因應,就是極不可能發生。因此,我並不認同目前所流行的悲觀科學論調,我對於背離科學的世界也不會表示苟同,對於新的無知型態,我也會無止境的奮力抨擊。
生物醫學的里程碑(摘錄)/ 馬特.瑞德利
當我開始撰寫這本書的時候,大半的人類基因組領域都還是處女地。當時約八千個人類基因組已被粗略定位,我也在本書中提到幾個最有趣的基因,不過解讀基因組的速度縱然已經急遽加速,要達到通盤了解的程度,還是要寄望於未來。現在才過了一年多的時間,這項艱巨任務卻已完成。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已經全盤破解人類基因組序列,並將內容刊載在網際網路上供所有人取閱。現在你已經可以從網路上下載這些已接近完成關乎人體建構與運作方式的資訊。
這項變化來得相當迅速。接受政府資助並提出人類基因組計...
目錄
〈出版緣起〉 開創科學新視野/何飛鵬
〈專文推薦〉 人種自傳--23對染色體的故事/武光東教授
〈作 者 序〉 生物醫學的里程碑/馬特.瑞德利
前言 人類的基因組是什麼
第1號染色體 生命
第2號染色體 物種
第3號染色體 歷史
第4號染色體 命運
第5號染色體 環境
第6號染色體 智力
第7號染色體 本能
X和Y的對立
第8號染色體 利己
第9號染色體 疾病
第10號染色體 壓力
第11號染色體 個性
第12號染色體 自我裝配
第13號染色體 史前時代史
第14號染色體 不朽
第15號染色體 性
第16號染色體 記憶
第17號染色體 死亡
第18號染色體 治療
第19號染色體 預防
第20號染色體 政治
第21號染色體 優生學
第22號染色體 自由意志
參考書目
〈出版緣起〉 開創科學新視野/何飛鵬
〈專文推薦〉 人種自傳--23對染色體的故事/武光東教授
〈作 者 序〉 生物醫學的里程碑/馬特.瑞德利
前言 人類的基因組是什麼
第1號染色體 生命
第2號染色體 物種
第3號染色體 歷史
第4號染色體 命運
第5號染色體 環境
第6號染色體 智力
第7號染色體 本能
X和Y的對立
第8號染色體 利己
第9號染色體 疾病
第10號染色體 壓力
第11號染色體 個性
第12號染色體 自我裝配
第13號染色體 史前時代史
第14號染色體 不朽
第15號染色體 性
第16號染色體 記憶
第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