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有沒有犯罪,都該了解--
為何刑事責任會有加減甚至免除呢?
你的行為是否屬於違法性?
故意與過失行為的刑事責任之差異?
違序行為和犯罪行為的差異?
刑罰能夠消滅的情況?
本書特色
所謂刑事責任,即係行為人因行為之構成犯罪,具有其可規則的事由,而須負擔刑事上的處罰。此種忍受制裁的條件,即係刑事責任之意義所在。本書共分三篇:第一篇是說明犯罪的成立,需行為符合法定的構成要件,及具備違法性,且亦須有責任意思及責任能力的存在,犯罪因責任意思之不同,而有故意責任與過失責任之分;同時本篇亦說明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刑罰與違警罰之不同。第二篇乃介紹刑罰的加重、減輕及免除等事由,此即由於犯罪情節之差異,刑法為對應於實際案情輕重之需要,而有刑罰之加重、減輕及免除之規定,以期能達到刑期無刑的功效。第三篇以實例探討各種犯罪的成立型態,犯罪之種類繁多,行為有成罪、有不成罪者;有故意、有過失者,每因行為類型之不同而不同;此外,本篇亦加以介紹,刑罰的追訴權及行刑權時效。
作者簡介
郭棋湧
學歷:
中興大學法學碩士
現任:
法務部主任檢察官
經歷:
高雄地檢署檢察官
彰化地檢署檢察官
彰化地方法院法官
南投地方法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