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人類的出現和文明
人類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究竟是什麼時候呢?為什麼只有人類創造了文明和歷史呢?
四百萬年前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原始人透過不斷地進化,最終演變成今天的「人」。
隨著農業的出現,人類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村落,村落又發展成大小城鎮。從這個時候起,人類便開始創造文字並用其記錄發生過的事情,進一步促進了文明的發展。
1. 最早的人類出現在哪裡?
距今大約四百萬年前,在遼闊的非洲草原上出現了人類的身影,這就是南方古猿,意思是「南部地方的猴子」。這些早期的人類在外形上與猴子沒有太大區別,但他們能用雙腳直立行走,還能利用獸骨和石頭製造簡單的工具,並且使用它。南方古猿採集和食用樹木的果實、根塊以及穀物等。
我們將以使用打製石器為標誌的人類文明發展階段稱作「舊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終止於距今大約一萬年前。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舊石器時代最為漫長。
大約一百八十萬年前,人類開始走出非洲,將生活的舞臺擴展到歐洲和亞洲。在這一過程中,人類自身也在不斷發展和進化。我們將這一時期的人稱作「直立人」,意思就是「直立的人」。直立人能完全直立行走,能打碎石頭,製造各種工具,還能將獸皮縫製成衣服。
此外,直立人還會使用火,學會用火來取暖,抵禦野獸的攻擊,同時開始使用語言傳遞資訊。
直立人成群結隊地生活在洞穴或岩石下面。根據化石所在地區的名字,我們將發現的直立人稱作「北京人」、「海德堡人」和「爪哇人」。
大約十萬年前,與現代人接近的人類開始出現了。他們比以前的人類更聰明,大腦容量也更大。我們將他們稱作「早期智人」,意思就是「智慧的人」。早期智人中,最有名的就是「尼安德塔人」,其化石發現於德國的尼安德塔地區。早期智人已經有埋葬死者的風俗,在尼安德塔人生活過的地方還保留著這些遺跡。
大約四萬至五萬年前,人類的直接祖先——「晚期智人」終於登上了歷史舞臺。我們將他們稱作「現代智人」或「智慧的智人」。他們的外形和智力與現代人非常相似。與以前的人類相比,他們能製造和使用更為精緻的工具,還能建造簡陋的小屋當作住所。
現代智人在洞穴壁上繪製牛羊之類的動物,祈求能夠捕獲更多的獵物;他們還在洞穴壁上繪製或雕刻懷有身孕的婦女,祈求能孕育更多的孩子。這一時期的洞穴壁畫中,最有名的是西班牙阿爾泰咪拉洞穴壁畫和法國的拉斯科洞穴壁畫。在中國,也保留著現代智人的痕跡。這一時期的代表人類是「克羅馬儂人」,學者在歐洲發現其化石。
隨著人類的發展和進化,製造工具的方法也漸趨先進。大約從一萬年前開始,人類便開始打磨石頭,更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我們將這一時期稱作「新石器時代」。
在新石器時代裡,人們開墾田地,種植農作物,飼養羊、牛、豬等動物,此外還發明了織布機和梭子來織布製衣,利用泥土製作形狀各異的漂亮陶器,以貯存穀物或燒煮食物。
往後,吃的東西逐漸變得豐富,村莊的規模日益擴大,人口也迅速增加,村莊發展成為城市。從考古角度來講,城市的出現意味著文明的誕生。
2.肥沃的新月地帶綻放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世界上最早出現農耕生活的地方是以今天伊拉克為中心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所謂美索不達米亞,意思就是「兩河之間的土地」,這兩條河流指的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河之間的土地是種植農作物的首選之地,因此也被稱為「肥沃的新月地帶」。
西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蘇美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地區建立了眾多城邦,並形成最早的城市文明。城市逐漸具備了國家的雛形,於是我們將其稱作城邦國家。城邦國家通過發動戰爭,逐步發展成為更大的城邦國家。
蘇美由國王統治,國王認為自己是代表神來治理國家的。國王下面設有官吏和軍隊,農民和奴隸需要服勞役和上繳稅金。蘇美農業發達,已經使用牛車和船,商業也高度發展。
此外,蘇美人根據月亮的運行規律制定了太陰曆。同時,還使用了以六十為單位的六十進位制,並在泥土做成的板子上記錄資訊,稱作「楔形文字」。
每個城邦國家都有自己的守護神,並且會在城邦四周築牆,在城的中心建造頂部為神殿的梯形高塔。人們祭祀神,並透過觀察星象來占卜神的旨意和人類的命運。
蘇美人的文明非常發達。後來,甚至控制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民族繼承,並發展成蘇美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地形特點是四周開放,可以與周邊地區進行活躍的商業活動。但也由於此一地理特徵,該地區容易且經常受到不同民族的入侵,統治者也接連更替。
西元前一八三○年左右,巴比倫人在這一地區建立了巴比倫王國。西元前十八世紀,巴比倫王國的漢摩拉比國王以首都巴比倫為中心,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同時,漢摩拉比國王還向征服地區派遣總督,並在舊有法典的基礎上制定了《漢摩拉比法典》。 該法典中有很多有名的條款,例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等。
漢摩拉比時代之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飽受從其他地區遷徙而來的人們之折磨。其中,勢力最強大的是西臺人。西臺人使用高度發達的鐵器,是戰鬥力極強的游牧民族。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 西臺人完全占領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與此同時,西元前一千兩百年左右,腓尼基人和希伯來人開始在地中海東部沿岸建立國家。腓尼基人是天生的航海家,他們在船上載滿貴重物品,往返於地中海各地區,從事貿易活動,並在各地建立了繁華的商業城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迦太基。
西元前一千年左右,曾居住在巴勒斯坦一帶的希伯來人建立了希伯來王國。他們信仰崇奉耶和華的猶太教,後來猶太教還 成為了基督教的基礎。
亞述人曾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威震一時,他們利用先進的鐵製武器和戰車武裝馬匹,讓騎馬的士兵攻打前陣,最後占領了希伯來王國的一部分。同時,亞述人還征服了埃及,並在西元前七百年左右建立了亞述王國。
3.法老和金字塔的王國──古代埃及
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多次實地考察埃及後,不禁感歎「埃及是尼羅河賜予的禮物」。尼羅河為幾乎被沙漠環抱的埃及帶來了所有的必需品。每年河水氾濫時,洪水夾帶大量的礦物質和腐爛植物順流而下。這些礦物質和腐爛植物隨河水流至埃及境內時,逐漸沉積下來,形成肥沃的土地。得益於這些自然條件,從很早開始,埃及的農業就非常發達,文明也高度發展。
西元前三千年左右,統一埃及大小城邦國家的王國登上了歷史舞臺。在這之後,埃及出現了歷史上具有極高成就的三個時期,即古王國、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在古王國時期,被稱作「法老」的國王擁有絕對權力。埃及人將法老看做太陽神的兒子,認為法老死後將會和尼羅河神--歐西里斯合為一體,成為共同治理尼羅河的神。
埃及人為國王建造了很多巨型墳墓,即金字塔。其中,以位於吉薩的胡夫金字塔最高大,一塊石頭的重量就超過了兩噸。建造胡夫金字塔總共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由於建造金字塔等大型工程,古王國時期過度消耗了國力,導致國家最後走向衰亡。
西元前一九九一年,新的王國建立起來了。我們將這一時期稱作「中王國時期」。在中王國時期,埃及通過武力占領了今天的蘇丹、利比亞以及西亞地區,埃及人更越過大海,和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展開貿易活動。中王國時期的中心城市是底比斯。直到今天,這裡還保留著很多中王國時期建造的建築物。
西元前一六七○年左右,曾居住在巴勒斯坦一帶的西克索人越過大海入侵埃及。西克索人是過著游牧生活的民族,他們乘坐用鐵器武裝的戰車,擊敗了埃及人,並占領了埃及一段時期。
西元前一五五○年左右,埃及人趕走了西克索人,重新統一了埃及。我們將這一時期稱作「新王國時期」。在新王國時期,圖特摩斯三世和拉美西斯二世等鐵腕法老登上了歷史舞臺。圖特摩斯三世甚至將埃及的領土範圍延伸至幼發拉底河,並在各地建造紀念碑,紀念碑上刻有貢品和奴隸到達埃及時的情形。
拉美西斯二世於二十四歲開始親政,在位時間長達六十六年。拉美西斯二世統治期間建立了埃及歷史上最強大的王國。他以阿布辛貝勒神廟為中心,建造了很多神殿。阿布辛貝勒神廟中擺放著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刻坐像,高達二十公尺。
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滅。因此,他們將屍體製成木乃伊。製作木乃伊時,先取出內臟,然後在體內填充特殊防腐劑和香料,再用繃帶將處理後的屍體包裹起來。這一時期製作的木乃伊,有些甚至原封不動地保存到了今天。
古埃及人利用一種生長在河邊、名為紙莎草的植物的莖來造紙,並在上頭記錄文字。他們還使用以季節更替週期為基礎的太陽曆。同時,古埃及人還能預測尼羅河的氾濫期,在建造金字塔和神殿時,他們充分運用了測量學和氣象學的相關知識。古埃及人的數學也非常發達,他們使用了以零到九等數字為基礎的十進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