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可以真正造就出企業界成效卓著的領導者?這問題究竟有誰知道?答案很簡單,當然就是全世界最成功的那些執行長,也就是在其利基產業或利基市場的經營中,數一數二的傑出人士。
本書的構想是來自於幾年前的一個餐會上,當時在座的有我、幾位企業的執行長,以及紐約證交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前任主任李察‧葛拉索(Richard Grasso)。葛氏和其他執行長談到了九一一恐怖攻擊時的領導統御,而在座的我也立刻茅塞頓開,明白了要想成為一位了不起的領導人,實有許多極佳且彼此相異的路徑可循。
如果把那天晚上的情形用錄影機錄製起來,而且讓人們目睹到幾位智者間的對話,那麼閣下就可以從那幾位全世界最成功的男女中,擷取到幾十則有關領導統御的策略。我知道並沒有一個領導人擁有所有問題的答案,但如果能把最有才氣且最出眾的那些領導人的智慧結晶給統合起來,那你無異就具備了所需要的一切本領,足以把自己的組織帶往成功之路。
本書是傑出的執行長以訪談管道披露出他們在領導統御上的成功祕訣,因此,這些策略、態度、行為、哲學理念和手法等,不但通過了層層考驗和淬煉,也是他們用來幫助自己和所屬組織攀至顛峰的祕訣所在。
可是,他們真的能把自己所做的那套傳授給閣下嗎?領導統御是可以透過學習而有效掌握到的嗎?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蓋瑞‧厄尼斯特(Garee Earnest)博士曾說過:「領導統御並非天賦的特質,是可以透過訓練而得到發展。」另外《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也曾有一篇文章指出:「領導者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有愈來愈多的專家傾向於後者。」答案如何,相信現在已經呼之欲出了。
華爾街日報曾針對三百家企業的總裁和執行長做了項調查,結果發現,他們相信自己領導能力是天生的,僅佔其中四十%,其餘的六十%皆認為這是透過經驗所逐步發展的。
此外尚有其他類似的研究,比方說像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的著作《打造新領導人:建立高EQ的領導能力和組織》(Primal Leadership:Realizing the Power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它們都指出在領導統御上斐然有成的組織中,約有八成可歸諸於領導者個人確認並規範自己情緒的能力,以及確認並規範他人情緒的能力。在《電腦世界》(ComputerWorld)這份雜誌中,也有一篇文章曾這麼說道:「領導統御的特質是可以辨識的,也是後天可以培養出來的,而且,每個人都擁有這方面的潛力。」
為了挖掘出這些全世界最成功的執行長究竟有何領導統御方面的祕訣,我們訪談了多位傑出執行長,並且只問了他們如下三個關鍵性的問題:
「閣下最強而有力的領導技巧為何?」「可否舉一兩個例子,以說明此一技巧是如何增加貴公司的獲利、協助你得到市場占有率,或是為貴公司達成其他的重要目標?」「一個人要如何才能成為更好的領導人?」 大家已愈來愈體認到領導技巧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而對於這方面資訊的需求也益感殷切。根據《執行主管之領導統御》(Executive Leadership)上某篇文章的統計資料,如今已有四十%的美國企業在領導統御上擁有若干正式訓練課程,另外哈瑞斯民意調查機構(Harris Poll)在最近所做的一份調查也顯示出,名列《財星》(Fortune)雜誌前五百大企業的資深管理階層中,共有三分之一對下一代領導者的能力具有信心。
不過最近報章雜誌曾針對若干企業界的醜聞做成篇累牘的報導,如恩隆(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泰科(Tyco)、英克隆(ImClone)、安達信(Arthur Anderson)、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以及環球電訊(Global Crossing)等。媒體無不以戲劇化的手法呈現出現今日美國企業所面臨到的領導危機,事實上在過去六年,由於績效不彰而被「逐出門牆」的執行長人數已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三十。因此很顯然的,這些公司的幾千名人員和其他企業界人士──從最基層的第一線領班到職位最高的總裁──都能從本書中各個成功領導者所分享的管理方式、領導策略和相關構想中獲益。
全世界最成功的執行長們所一致推薦的前十五項領導策略
1.要有清楚的願景、明確的方向,以及組織的目標。2.把重點置於二、三件對自己願景和目標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上,不要把注意力放到太多地方,以致模糊了焦點。3.就自己的願景策略、目標及使命和每一個相關人員溝通,包括資深管理階層、員工、供應商、賣主、顧客,股東和其他利害關係人。4.仔細聆聽別人的話,願意接受並遵行對方的批評及建議。5.置身於優秀的人才和堅強的團隊之中。6.善待自己的員工們,無論在其事業生涯抑或個人生活上,都協助他們取得成功。7.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就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別人。8.投身於自己所熱愛並且為熱情所繫的事業。9.不斷的創新以獲得並維持競爭優勢,同時提供顧客更佳的服務。10.計畫好每一件事。11.負起責任,做出艱困的決定。12.別指望部屬下去做你所不願做或不會親手去做的事。13.認真傾聽最貼近顧客和市場的那群人,他們會給你最棒的建議。14.設定績效目標並建立評量工具,俾能有效衡量出自己的績效及工作成果。15.以服務為導向,要怎樣才能讓員工和顧客的生活過得更好、更輕鬆自在,同時獲得更多的報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