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開卷有益
林雲大師
「開卷有益」,這句古諺,很多人都認為是老生常談。其實它真的一語道出了「書的靈性」,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只要你一把書「翻開」,馬上就會得到「益處」。
就拿顏嘉琪博士新著《一切都是緣》來說吧!
她打破了學院派心理治療醫生只顧「入世」而輕蔑「出世」那種食古不化的傳統觀念,她把「氣」、「五行」和「心理疾病」融合在一起,驗證出一條嶄新的「治療路向」,這個創舉是她這本書的精髓,也正是這本書的「有益」之處。所以我懇切地勸勉大家馬上就開卷,且莫猶豫,不但要精讀而且要細讀;因為這是一本千載難逢,而且是「現社會」最需要,且具有非凡價值的好書。
記得英國文哲名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早就說出「讀書能使人得到快樂」、「讀書能使人知識淵博」、「讀書能使人陶冶個性」;最重要的,培根還說:「讀書,更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種種障礙。」《一切都是緣》嘉琪博士這本書正巧也完全是教導人們,應怎樣運用出入世的療法,來治癒心理上的疑難雜症。由此可知,古今中外,有心人慧眼所見皆同。
以觸機言之,我們都在被上蒼點醒,希望大家能夠及早覺悟,抓緊時間,今日事今日畢,何況古人也曾說:「讀卷好書?識見,省些閒氣養精神」。
親愛的讀者,我相信能夠有緣翻閱《一切都是緣》這本書的,都屬於「非因果報方行善,不為功名亦讀書」的讀者。你們要珍惜這本書的超俗價值,順著作者的心路歷程,跟著她流暢的文筆,一氣呵成地讀完,才不會辜負作者一片救人濟世的善心,把溫暖送到人間,把大愛推向社會。若英譯本能夠儘早付梓,那麼很快的就會傳揚到世界了。
推薦序
整合心理治療、宗教探討、與靈學研究的里程碑
朱筧立仁波切
拭目以待摯友顏嘉琪博士的新書《一切都是緣》幾近三年,如今終將付梓出版,真是有緣讀者的一大福音,亦是密宗黑教另類治療理論的一個重要介紹。其間,嘉琪以她一貫認真嚴謹治學的態度,彙集資料、多方佐證,且不辭辛苦地往返美、港、台三地,在上師忙碌的行程中,儘量爭取能與上師面對面的機會,來向上師研討、質疑、請益,終於完成了這本既富實用價值,又啟研究先驅作用的珍貴寶典。嘉琪平日努力研習密宗黑教理論,又勤於精進修持,福慧雙修,難能可貴。
在六○年代反文化運動中,西方激盪出一門欲將宗教的神秘主義與個人的靈修經驗,融合於心理學與精神治療的「超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他們扛負「整合哲學」的使命,亟欲將心理學、醫學、哲學、生物、物理、認知科學、意識研究、精神醫學、心理治療、宗教涵義與靈學來整合,並試圖與科學結合。簡言之,便是將主流知識、宗教的神秘與靈學的玄奧加以融匯,來應用於對心理疾病的了解與治療。他們認為,傳統心理學忽略了人類某種層次的經驗,這種經驗便是超越人體生物面的感覺接觸與自我的提昇。其中,美國的威爾伯(Ken Wilber)被視為此派的大師,他提出結合佛陀與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創見,也就是要結合西方的心理學、東方的宗教哲學與靈修,兼具理性與靈性。美國《紐約時報》知名記者羅素?蕭圖(Russell Shorto)寫了一本《聖徒與瘋子——打破心理治療與靈性的藩籬》(Saints and Madmen:Psychiatry Opens Its Door to Religion),書中描述一群有先見的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學家,為探求宗教與靈學經驗,而創立了關於靈魂的新興科學,認為心理治療過程中,除了了解病人的生理、心理、成長背景、家庭因素、社會環境以外,也應探討靈學層面的深層意義。書中並提到,在一九九三年,美國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英格利胥醫生(Dr. Joseph English)曾與教宗保祿二世有一場歷史性的對話,教宗表達了自己的信念:相信對人的完整了解,必須包括「靈學的層面和自我超越的能力」,精神科醫生亦表示同意。
本書作者嘉琪同修是一位優秀的諮商心理學博士,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與臨床經驗。從「超個人心理學」的研究趨勢來看,嘉琪這本新書,對於整合心理治療、宗教探討、與靈學研究,不啻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書中除了介紹各種心理疾病,與西方主流精神醫學的治療方法外,還介紹了林雲大師的宗教哲學、氣的理論、靜坐靈修、出世解法、民俗療癒術、與風水療癒秘訣。入世學與出世學並提,亦將佛法、靈學、與民俗研究融入,提出了西方心理學界與精神醫學界前所未有的創見與另類療癒法。
從佛門密宗黑教的角度來說,心理疾病與「氣」息息相關。作者在書中詳盡而深入的介紹了林雲大師的「氣學」理論,並介紹許多調氣、練氣的方法及出世解法,來療癒及預防心理疾病。「氣學」之說,是林雲大師理論架構中的骨架,「氣」與「靈子」又是一體的兩面。在學術上,林雲大師創有「靈子說」的理論,來說明人的生死來去及靈界之所以然。人死後,氣帶不動肉身,便離開人體回到宇宙,無限量多的靈子形成了靈界。靈界的邪靈若是侵占人體,也可能被診斷為精神疾病 ─ 如精神分裂症、恐懼症、懷疑症、夢遊症等。
對於心理疾病的成因,以往主流精神醫學認為起源於童年經驗,近年則認為是化學物質導致大腦神經異常,解決之道也是用化學物質,即是以藥物來抑制病情。林雲大師有一個「多元緣生論」的理論,認為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有很多的緣,而不是只有一個單一的緣。因此,林雲大師認為心理疾病的成因也是多元的。除了入世的種種因素:譬如生理、心理、個性的偏差,童年的遭遇、情緒受到巨大的創傷、刺激、壓力之外,還有出世的原因:可能氣在大腦某部位堵住不通,致使腦部神經異常;或是前世的業障,影響這世的行為模式或思維障礙;或是有外靈的侵入,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或是以上各種奇特原因的組合。「前世」是宗教課題,「外靈」則屬靈學範疇,我曾親眼目睹許多來求助於林雲大師的個案,也同時驗證了大師的理論與療癒法的正確性。
向宗教與靈學伸出雙手的心理學家們,研究宗教與生物學的關聯,相信宗教就存在於我們的基因裡。這與兩千五百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所得到的證悟「眾生皆有佛性」不謀而合,與佛家的輪迴道理及林雲大師氣學理論中的「氣無生滅」之說,亦皆相互輝映。「基因」也好,「佛性」也好,「氣」也好,都是需要藉著靜坐修持來開發它的靈性與靈力。書中介紹了多種林雲大師傳授的「佛門密宗黑教靜坐修持法」,多數是屬於密宗裡的觀想修行法。近年來,西方有不少的報導,關於醫生、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生,致力於將靜坐連結到他們的領域,來幫助病人恢復健康。密宗黑教的靜坐修持大法,不但可以使我們心境平和,心量寬廣,增加智慧,對於人生宇宙會有深遠的體悟,對於週遭環境會有正確的認知,處理人際關係會有成熟的態度,對於壓力及衝突的負荷量也會增加,同時能啟發靈性,增進靈力。我們常說:「心誠則靈」,靈力增加後,會祈求到靈界高靈(如上帝、神、佛、菩薩等)的助益,甚至能與靈界高靈溝通訊息。因此,靈修是幫助我們轉化身、心、靈,超越自我的一個途徑,引導我們自「文字般若」提昇至「實相般若」,再提昇至「觀照般若」。作者以見證者的筆法,如實的告訴我們,她本身如何以不懈的靜坐修持,擺脫了心底深處多年的抑鬱,得以重新呼吸健康快樂的人生。
作者又向讀者披露了許多的出世解法,密宗黑教的出世解,也是在幫助我們疏導鬱悶的氣,提升低沉的氣,若是一個人的氣得到調整,轉弱為強,轉低為高,由消極到積極,由焦慮到舒坦,身心平衡,那麼得病的機率自會降低。本來密宗黑教的出世解法與修持大法,均屬密不可言,且為不共傳的密法,有著尊貴密與慎重密的本質,應本著「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的原則傳授。但是嘉琪一秉以愛心助人之初衷,若不將林雲大師的療癒密法寫出,如何使需要被救助的有緣善士們共霑法益?嘉琪的善心善行真是可感可佩,可欽可敬。
本書前面的章節裡,作者娓娓道來與林雲大師結緣、折服、及從學的經過,並以自己成長的經歷,來驗證大師的出世解法與靜坐修持法的靈驗效果。從中我們看到了大師的智慧慈悲、平等包容、濟世情懷與先知卓見。本來,宗教在我們內心深處召喚的感動,靜坐靈修時獲致的感應和體悟,還有林雲大師的指點救助,都是屬於純個人經驗,嘉琪卻如此無私誠懇的與讀者分享,這真是值得我們向她學習的。
林雲大師將人類知識的總和,分為「已知界」和「未知界」。「已知界」是我們現在所有已知知識的範疇,但是宇宙間還有很多人類不了解、而等待發掘的知識,統稱為「未知界」。自有人類以來,「已知界」便無時無刻、未曾停止的在向「未知界」擴充。今日科學、科技一日千里,各個領域也不斷的有新發明、新發現。不幸的是,科學的信仰者,認為要經過科學的檢驗,才算是「已知界」的知識,而「非科學」者即「非知識」。林雲大師的看法則是,「非科學」者是屬於「未知界」的知識,等到人類科學認定進展到某一程度時,昨日尚屬於「未知界」的知識,今日便已在「已知界」的領域中。因此,先知者是在科學認定前,便已掌握且能運用「未知界」的一些知識;先驅者則是勇於探討、研究、發現、發明,欲將「未知界」的知識納入「已知界」。時人認為林雲大師便是一位先知,他的理論揭露許多宇宙的真相,他的功力透視人生的吉凶禍福,他的智慧洞察世事的來龍去脈。嘉琪則是一位先驅的研究者,她與其他勇於挑戰主流知識的探究者一樣,以她的專業為主導,她的經驗為信念,她的信仰為驅力,走入了「未知界」的領域,一心要將已知界的版圖擴大。
林雲大師尊重所有的宗教,從不批評任何一個宗派,他認為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行善,也給予信仰者心理的依靠與慰藉感,在人們處於低潮無助時,宗教往往會發揮很大的力量。大師常勸導人應有宗教信仰,信任何宗教都可以,不一定要信密宗黑教。皈依大師的千餘名中外入室弟子,均可信仰自己原來的宗教,祇要依「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原則,便可有「乙善避千邪」的效果。四十餘年來,林雲大師在世界各地講學弘法,授課內容包括了顯密佛法、靜坐修持、易經易道、氣學理論、陰陽哲學、唐詩、書法、勘輿、占卜、密醫秘術、靈學、及民俗學等等,有中外弟子數千人。有許多優秀資深的外籍學生,已成為風水專家、作家、老師、鑑定師。大師自己與美籍弟子羅四維小姐,亦有四本合著的英文風水著作,並翻譯成七國不同語言的版本。林雲大師教導他的學生們,不要批評任何宗教或任何不同的風水學派,切忌「為了提高自己而矮化別人」。如果聽到任何人批評大師,或是批評佛門密宗黑教時,不論是善意或是惡意,都不可申辯或反擊,應當先做自我檢討,有過則改,無過也應感謝批評者的關懷,浪費了他們寶貴的時間與精神。林雲大師的風範、胸襟、氣度、寬容、睿智、與詼諧,在顏嘉琪博士的書中亦隨處可見,鉅細無遺,無微不至。
相信這本在市面上尚無相似內容的書,是在心理疾病學界的一大突破,林雲大師與作者顏嘉琪博士則為此一突破的最大貢獻者。企盼嘉琪再接再厲,能將此書再以英文出版,必會引起不平凡的震盪與迴響。也期盼有緣讀者誠心閱讀,不論是心理疾病患者、患者的家屬親友、心理疾病諮商師、心理醫師、精神科醫師、另類醫療師、靈療師、或民俗醫療師,都不妨參考此書所提供的資料與方法,必定會有不可思議的靈效。辱承嘉琪囑我為序,卻之不恭,受之有愧,乃惶恐為之。鄙陋之見,願與有緣讀者共享,並就教於各界靈學前輩、專業心理治療專家、上師林雲法王,及佛門密宗黑教同修大德們。
推薦序
兩種世界觀的會通
黃光國教授
心理治療是人類社會中最古老的一種行業。每一個文化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都會發展其獨有的世界觀,教導文化中的個人:如果認識世界中的諸般事物,包括:人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在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會遭遇到各種苦難?人該如何從苦難中得到解脫?文化教導個人如何脫離苦難的方法,就成為該文化所獨有的「心理治療」。
在每一個文化裡,都有一些奇人異士,他們或者懂得某些「心理治療」的技巧,或者瞭解這些治療技巧背後的世界觀,其中甚至還有少數人具有「通靈」的能力,能夠一眼看穿求助者問題癥結之所在,用該文化中盛行之世界觀來加以解釋,並告訴求助者該如何解決他個人所遭遇到的問題。這種「通靈」的能力,在西方心理學中稱為「超感官的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雖然有些心理學家試圖用科學方法來加以研究,但因為擁有這種能力的人甚為稀有,無法滿足科學實驗「隨機取樣」(random sampling)及「隨機分派」(random assignment)的要求,因此很難為一般科學家所認可,進不了「科學」心理學的「大雅之堂」,甚至可能被人看做是「迷信」。
然而,近年來,隨著科學哲學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體會到:所謂的「科學」心理學,尤其是以西方「主客對立」的世界觀作為基礎,根據某些預設,針對人類共有的「心智」(mind),所建構出來的理論模型。對於某一特定文化中所獨有的許多心理疾病,西方的心理治療往往是無能為力的;對於包括精神分裂在內的許多心理疾病,西方的心理治療其實也是無能為力的。
換句話說,所謂「科學」的心理治療,其實不過是基於西方文化中某種特定世界觀,所發展出來的一套解釋體系,它和非西方文化中的解釋體系本質上並沒什麼兩樣;西方心理治療師的治療效果也不見得比非西方文化中的「大師」來得高明。主張「科學無政府主義」的科學哲學家費耶本德(Feyerabend)便強烈主張理論的多元主義,認為不應讓西方的科學理論獨佔宰制的地位。從後現代的科學哲學來看,非西方文化長期發展出來的各種理論也各有其價值,也應當受到同樣的尊重。
我所認識的林雲大師,便是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奇人異士」。數十年來,他風塵樸樸,四處奔波,以密宗密法濟世救人,廣受弟子們的愛戴。本書作者顏嘉琪博士,則是我在夏威夷大學東西文化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時的同學,她主修心理治療,獲有心理諮商的博士學位。三十年前,我因為她的介紹而得以和林雲大師結緣;三十年來,我們分別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見證了林雲大師的功力。在這本書中,顏嘉琪博士根據她追隨林雲大師三十多年的經驗,現身說法,說明密宗密法對舒解各種心理困擾的治療效果。這不是西方心理學的「實驗」,而是她個人的「體驗」,用中國傳統哲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體知」的工夫。除此之外,她一面從西方心理治療的觀點,討論各種心理疾病的成因和治療,一面再從密宗密法的觀點,針對同樣的議題,再作不同的詮釋。從「建構實在論」(constructive realism)的科學哲學來看,這是把一種概念系統「翻譯」成另一種概念系統,是在兩種不同的概念系統之間,作「理論會通」的工作。
我誠摯地盼望:在後現代科學哲學當道的今日,顏博士這本著作的出版,能夠讓世人更清楚地認識到心理治療的意義,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
推薦序
新世紀的福音——心靈整合與信仰的力量
許麗玲教授
生命中處處有傷痛,但是為了讓生命之流持續向前,所以受苦的個體會決定負傷前進,或是選擇遺忘。不過,生命的奧秘也在此埋下伏筆,腦袋選擇遺忘的就由身、心來承接!觀察大自然,我們會訝異於萬物結合環境而存活的本事與美麗。這也是進化論所要揭示的適者生存之道。由於人有選擇的能力,更由於人的環境在於文化而越來越少在自然挑戰,所以,文明人的傷痛來自於人與人的關係,或者說,來自於家庭與社會,而甚少來自於大自然。
由於天生的趨避本能,包裹傷痛成為人類巨大的生命動能,但也是所有身、心症狀的源頭。當個體想要充分完成他的生命時就無法再逃避或遺忘,他必須面對那永?的人面獅身獸所提出的謎題——只有揭開它才能進入城內;這又是一個象徵,代表的是進入生命的另一境界,也就是朝向自己的宿命。正如同西方神話中的依底帕斯的悲劇,如果解不開獅身獸之謎,那麼英雄必得死,一旦解開謎底,那麼他會進入城內走向自己殺父娶母的宿命,這就是人,而「人」也正是司芬克斯在城門口所握持的謎底。
幸而,生命在命運的詛咒之外,也同時埋下祝福。或者說;人的宿命既是詛咒也是祝福,端看個體是如何解出他的生命課題。只是面對苦難,人必需承認其渺小與無力,在這個時刻,宗教所重視的心靈力量就成為人類的強大救贖。一如顏嘉琪博士在書中所描述的,她生命的轉變契機來自林雲大師的點醒,不過點醒她的不只是大師的話語,還有就是她承認自己是不快樂的,這樣的體認正是佛家所謂的佛性,而心理治療的第一機轉也在於當事人有意識地想要了解自己的生命。除了這種對自身處境的了解之外,另一個改變的重要因素來自信仰,而這也是受過科學教育的知識份子最難接受的。
顏博士是一位無論學識或經歷都十分完整的專業心理治療師,不過她的著作並非是一般心理著作,專以他人的案例作為分析的對象,相反地,作者以自身的生命經歷為個案,其用心大大有別於現代西方的心理醫學。西方傳統的解剖學理論對於人類的心理也是根據分析解剖的方式來進行了解與對治。這樣的醫療方法對於醫者有十分方便的分類對治之優點,但其缺失則是容易流於將人的身心症狀標簽化,認為只要給予相似的症狀一個名稱即可對症下藥,完全忽略個體的獨特性與差異性。另一個西方心理醫療的盲點則在於強調治療師的非人格特質,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醫者與個案之間有著無法踰越的鴻溝,這道鴻溝就西方的醫療倫理觀點來看是?對必要的,因為,如此才能防範個案產生過度的心理投射及醫者藉此濫用其影響力。姑且不論這樣的倫理規範是否真能防止上述的問題,我們可以提出疑問:這樣刻意的超然態度所造成冷漠的醫病關係,是否是當初立此倫理規範的本意?
在顏博士的書中我們看到一位以己身的生命之苦為剖析對象的心理師,而她的療癒之道除了當事人勇於面對生命的難題之外,還有陪她走過那座人面獅身所看守的命運之城的是一位談笑風生,自由流暢的宗教大師。作者經過親身力行大師的教法之後,她成為一位擁有信仰的人,透過自身的苦難,作者更能了解他人之苦,而信仰佛法之後,使她成為一位謙卑圓融的專業治療師。
我認識林大師及顏博士只有短短兩、三年,但一見面即深為林大師的長者風範與悲憫之心所吸引:大師常愛到紅包場聽歌,這也頗受衛道之士所評議,但是,大師從不將這些評論放在心上,記得有一天大師邀我一同前往,我回以怕吵而?去,稍晚又和大師在他下榻的飯店碰面,他對我說:「我也知道那地方吵鬧,但是,在那種地方,你可以看到許多社會底層人物的辛酸與苦難」。大師常要身邊的弟子點歌讓?人捧場的歌手上台,不著形相的教化令人感佩。
顏博士邀我為其著作寫序,雖自覺學識與歷練之不足,但有感於現今崇尚科學、講究專業訓練的分工社會,往往忘了心靈追尋與信仰的重要性,因此僅以讀完本書的些許心得與讀者共享,期盼本書作者的親身體驗,能對讀者有所啟發,讓各行各業之士皆能重視心靈與信仰的力量,勇於面對與追尋,則不啻為新世紀的最佳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