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台灣該怎麼辦?
商周出版編輯室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生活中有些概念,經常是耳熟能詳,但真要解釋清楚,卻總是語焉不詳,「全球暖化」、「溫室效應」、「溫室氣體」,就是這類專有名詞。
我們隱隱約約聽說過地球溫度若是持續升高,可能會對生態環境不利,進而危及人類及其他物種;同時卻也聽說過冰河並未融解、海平面並未升高的論點,主張全球暖化只是政客、法律與媒體,聯手營造出來的恐懼訴求。
當一個問題各執立場時,便不難看出各自所抱持的心態。有人覺得全球暖化現象迫切且嚴重,必須立即採取全球性的因應措施;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純粹是炒作出來的議題,地球是否急遽升溫仍有待科學證據檢驗。
不過,究竟是誰在覺得全球暖化嚴重、迫切且重要?是科學家、環保人士、政治人物,還是媒體人?無論如何,在這些人的大聲疾呼和道德勸說之下,加上《明天過後》、《不願面對的真相》等影片,以虛擬或真實的畫面,讓人們目睹且感受氣候變遷可能造成的災難,原本或許覺得事不關己的一般大眾,也開始留心起全球暖化議題了。
●地球到底有沒有在暖化?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NOAA)於二○○七年三月公布的氣候報告書,去年冬天是自一八八○年有記載以來,地球最熱的冬天。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二○○七年二月最新出爐的報告中,則指稱暖化趨勢的證據「確鑿」(unequivocal),而人類活動「很有可能」(very likely)是過去五十年來氣候變遷的驅使力量。反觀IPCC在二○○一年的報告中,則是只用「可能」(likely)。
光是從新增「very」這個字看來,就反映有愈來愈多科學證據顯示,從煙囪、排氣管和焚燒森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在促使地球表面平均溫度自一九○○年以來上升超過華氏一度的這件事情上,扮演了核心的角色。
報告中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最初期以來即有的運作之一。像是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氣體,可以讓日光照射到地球,但是也會使得因此而產生的熱氣無法輻射回太空。沒有溫室效應,地球根本不可能足夠溫暖到形成生命;然而與日遽增的二氧化碳,使得大氣加速暖化,自從一九七○年,大氣溫度已經是二十世紀平均值的近乎三倍。
如果二氧化碳在大氣的集中量達到一七五○年的兩倍,全球氣候可能上升華氏三點五到八度。到了二一○○年,海平面可能會上升七至二十三英寸,而如今正在發生的這些變化,將會持續好幾個世紀。
然而,也有專家學者認為,IPCC所發表有關地球氣候劇變的報告,其實是近代大氣科學數據加上政治妥協的產物,而地球暖化現象也只是科學見解的一端。縱使全球氣溫的確在暖化當中,但是箇中原因是否為人為排放二氧化碳所造成,在科學上並無定論。
的確,每當IPCC提出報告時,總有一方學者專家認為言過其實,但也有另一方認為低估現實。但無論所執的觀點或立場為何,至少都顯現出必須正視人類與自然關係的思維。
●台灣的暖化現象有多嚴重?
這幾年來,氣候變遷的反常現象,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
以二○○一年為例,台灣在該年度便遭受七個颱風(包括造成嚴重災情的納莉颱風)的侵襲,水災頻傳,而且在納莉風災之後,又連續兩年遭逢乾旱。這些極端的天氣與氣候,均促使人們不免懷疑是全球暖化的結果。
根據前述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小組所公布的最新報告,台灣屬於氣候變遷的高危險群,百年以來,平均溫度增加了一點三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
許多長期監測台灣氣候變遷的學者預測,全球暖化對台灣氣候可能產生的衝擊,包括暴雨暴旱、高溫日數增加等等;而氣候異常則是會導致生態異常、物種遷徙等等。顯著的變化可能二○二○年以前就到來,進而衝擊到社會、經濟、公共安全等各層面。
雖然也有人質疑上述預測的準確性,並指出台灣偏高的暖化數據,可能是受到中國大陸燃煤和工業生產的影響。然而,台灣近年來溫室氣體排放有增無減的趨勢,仍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二○○六年國際能源總署報導,從一九九○到二○○四年,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成長率,是全球成長值的四倍,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十二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上述報導也指出,台灣每人平均用電量的成長率,遠比其他國家快速。另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過去十五年來,每人平均用電量成長了三倍。這些人為因素,無疑均對氣候暖化有加乘作用。
●被迫因應還是防患未然?
關於全球暖化,其實有三個基本問題:大氣溫度真的在升高嗎?這是自然變遷抑或人為造成?全球暖化所可能衍生的天然災害,真的會發生嗎?
關於大氣溫度是否真的持續在升高,科學界的專家學者確實各執一端,難有定論。然而,我們固然必須體認氣候變遷預測的不確定性,但是卻也不能因為科學界無法提出百分之百可信的因果論證,就全盤否定氣候變遷的可能性。這是一種風險的概念,也是重新省思人與自然關係的關鍵時刻,目的在於防患未然,而非確知災難或不幸必然會發生。
過去一、兩百年來,人類已經為自己的未來埋下許多不可預測的危機。與其落入氣溫升高與否的論證,不如起而行動,維護地球的健康。人與自然的互動應該是相互融合,而非事後的適應與療傷。即使全球暖化的發生機率不高,或是程度不嚴重,相信任何維護地球的投資(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的)都是值得的。
其次的爭論是,大氣增溫真的是人為成分居多嗎?雖然我們仍無法確知溫室氣體的累積,將如何改變地球氣候,但是我們知道人為污染確實可能導致氣候變遷,理由包括:人類的活動造成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增加;溫室氣體具有暖化地球大氣的特性;溫室氣體的生命期從十多年到數百年不等,能影響地球氣候數百年之久。
無論人類是否為地球暖化的「主謀」,即使最終推論出是自然現象,難道人類就無須思考消極因應或積極解決之道,以緩和地球暖化趨勢嗎?
最後一個問題則是,人們常常會問,氣候暖化是否確實造成了更多的異常天氣與氣候,導致災害更加頻繁?其實,這並非問題的核心,而且有避重就輕、推卸責任之嫌。
重要的是,地球環境在人類作為的影響下,已經變得更脆弱。即使氣候一如往昔,毫無明顯變遷,天災人禍的影響仍會更加嚴重。何況,若是全球氣溫確實正趨於暖化,則將有可能會造成顯著的氣候變遷,屆時對地球環境的衝擊,也將更形嚴重。
拉長地球的生命史來看,無論全球暖化是異象還是常態,但是在未受到人類干預時,大自然有其一定的韻律,地球上的生物想躲也躲不掉。然而,人類面臨的問題是,過多的人造溫室氣體的排放,是否已經或即將破壞大自然的韻律,留給後代子孫一個毀滅的未來?
●個人可以怎麼做?
就算選定立場,再三強調全球暖化的嚴重性,以及遏止地球持續增溫的重要性,要讓更多人正視這個問題,似乎還必須營造出急迫與切身的氣氛和感知。
急迫性,並不是要危言聳聽,以恐懼感來恫嚇人心,而是有些時候,說到百年或更久遠之後才會發生的事,人們很快就會喪失警覺;切身感則是要把全球暖化的「全球」格局縮小,距離拉近,讓人們確實感受到自身所處的環境,並未自外於全球潮流,而且我們自己很可能就是促成暖化現象的推手,但同時也可能透過個人或集體的觀念和行為改變,成為緩和暖化問題的助手。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本書中提到,乍聽到全球暖化這麼大的問題時,很容易讓人不知所措,也會懷疑個人的努力是否真能發揮作用;然而,這正是我們必須改變的態度,因為唯有每個人都扛起責任時,這項危機才能得以解決。高爾也整理出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採取的具體作為,以對減碳和抗暖化貢獻一己之力,包括:
一、改用省電燈泡:傳統的白熱燈泡雖然價格便宜,但使用壽命短,也比較耗電。省電燈泡雖然價格較貴,但是耗電量低,壽命較長,並能提供我們同樣的照明效果。
二、正確使用家電:購買能源效率高的家電,並改善現有家電的使用效率,例如不要把冰箱擺放在烤箱、洗碗機旁邊,因為熱氣會使冰箱進行額外的運轉以達保冷功能。
三、少次多量的洗衣原則:待洗衣物累積到洗衣機的滿載量時再進行清洗,盡量採用晾乾的方式,避免使用烘衣機。
四、節約使用熱水:洗澡時不用盆浴,改洗淋浴,並裝設低流量的蓮蓬頭。選購熱水用量較少的洗碗機或洗衣機型,而滾筒式的洗衣機要比頂掀式的洗衣機更有效率。
五、減少待機時的耗電量:許多家電用品即使「關機」仍持續耗電,所以不使用的時候請拔掉插頭,或是將插頭接到附有開關的延長線上。
六、減少因交通運輸而製造的碳排放:以步行、自行車、共乘或是大眾運輸工具取代開車上路。
七、選擇燃油效率高的車:油電混合動力車可以大幅地降低耗油量,而燃料電池車的效能比大小相當的傳統車輛高出兩倍,且不會帶來任何污染。
八、減少消耗品的消費:選擇持久耐用而非拋棄式的產品,而可修復的物品不輕易扔棄。
九、購物前做到垃圾減量: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的商品,盡量選購大包裝或是以玻璃罐盛裝的產品。
十、落實資源回收及再利用:確實做好垃圾分類,並減少紙類的使用,例如用抹布而不用廚房紙巾。
十一、使用環保購物袋。
十二、減少肉類攝取:製作與運送肉製品所耗的能源,遠高於處理等量植物蛋白質所需的能源,而減少肉類攝食的同時也可省下龐大的水資源。
十三、購買當地自產的食品:盡量選用當地、當季的產品做為食物來源,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
十四、支持環保節能產業:進行投資時,將地球環境的永續性列入考慮,以實際的投資行為表達認同。
十五、參與政治活動:向民意代表施壓,要求政府給我們一個更有力的承諾
十六、支持環保團體。
其實,個人和社區實踐低耗能的生活型態時,也可能是重新開發生命活力的契機。
●企業可以怎麼做?
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對策,不外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以及發展新能源這兩項。在台灣的主要城市裡,除了重工業密集的地區,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是住商部門,企業及政府機關立即可以貢獻的努力,包括:在高密度的辦公室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採用水冷式空調系統、貼隔熱紙;推動日光節約時間(例如,夏季時提早上班上學);推廣綠化;推行共乘制度,鼓勵騎腳踏車洽公或短程通勤等等。
長遠來看,尋找替代能源及減少能源的消耗,是產業必須面對挑戰,也是機會。舉凡無碳能源的開發(太陽能、風能)、資源回收再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污染控制等相關技術,都是值得嘗試或開發的領域。
以現階段台灣的產業面來看,太陽能及LED兩大新興能源事業的前景最為看好。至於台灣的高耗能產業(鋼鐵、石化、水泥、造紙業)則必須重新調整思維,致力於溫室氣體的減量。
環境保護與企業成長並非零合遊戲,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不僅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也可以是提升企業生產力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尤其,近幾年產業興起綠色革命,加入綠色供應鏈,更有機會成為國際大廠的合作夥伴。
台灣地狹人稠,快速工業化及高度都市化,加上落後的環保制度與行政,使得土地吸納天然災害的能力極為脆弱,即使沒有氣候變遷的壓力,台灣的環境與生態破壞問題,也已經嚴重到我們必須痛定思痛。
在《冰海奇航》一書中,有一段話,或許可提供我們思考的方向:「……我們面臨的選擇,遠比你想像的要複雜,而答案往往不只是單純的二選一。是的,我們必須學習關上引擎……但是我們也必須學習如何更有效地操作引擎、開發節約能源的技術、設計其他安全的科技方案。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必須學會分辨何時開動引擎是必要的,何時開動引擎只是為了圖個方便而已。我們必須學會分辨,必須了解濫用的危險,更必須學習評估替代方案,以權衡短期利益與長期成本。」
然而,在個人、科學社群或企業之外,政府在因應、甚至解決全球暖化議題的舉措似乎仍極其有限。一個國家的政策,將會決定整個國家未來的走向與興衰,氣候變遷的因應措施,若是無法落實於國家政策之中,從能源政策、產業政策、環保政策下手,訂定長遠的發展策略,成效將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