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序
你是真正的愛自己嗎?
面對千般壓力、困頓的你,會試著如何多愛自己一些?
吃點美食犒賞自己?買些渴望已久的東西讓自己開心?出國度假釋放一下壓力?大哭一場?睡他個三天三夜?
除此之外,還能如何多愛自己一些?
如果能把這些陸續累積的壓力消弭於無形,讓心輕鬆自在,會不會是種更深層的愛?
生而為人,畢竟是處在一個活生生的世界裡,隨時必須與外在環境互動,而這日復一日的互動也一點一滴形塑著我們對自己的認知,進而決定我們的憂悲喜樂。某些外在的期待、規範,和內在的慣性反應模式,往往令人困惑,卻又沒有足夠的智慧、勇氣堅持探索,於是只能人云亦云,做個「因為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這樣」的人,彷彿只要和大多數人相同,便是一條通往快樂的康莊大道。無形中,卻猶如親手編織出一個看不見的囚籠,把自己關了進去,離真正的快樂越來越遠。
本書作者巧妙融合她在臨床心理學博士的專業以及深厚的佛學涵養,透過深入淺出的概念及故事,引導受煩惱所困的人,放下比較、卸下種種心理防衛機制,接受自己最真實的狀態。若能以不帶批評的態度如實接納,我們會發現,其實每一個人都能給自己滿滿的包容和愛。這種能力從未消失,只是我們都太習慣向外求索,以至於忘了自己心中時時刻刻都洋溢著那份無所求的愛,其實自己才是那最懂得如何愛自己的人。
心理歷程複雜而幽微,若沒有相當的功夫,並不容易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因此,作者提供了一套名為「RAIN」的簡單原則,讓一般人在面對自己的慣性反應時能夠有所依循,不再總是被深重的慣性玩弄於股掌之間。
佛陀因目睹人的生老病死苦而出家修行,志求解脫。證悟後,復以四聖諦「苦寂滅道」為核心,教導為苦所縛的眾生種種離苦得樂的方法。人生苦,並非一種悲觀的態度,而是一種不停留在表面現象、深入觀察所得的結果。而滅除苦果須從滅除苦因下手,更是最符合邏輯的真理。
煩惱無自性。對於所有希望從痛苦中解脫的人而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真實的體驗,而非僅在概念上琢磨。概念的取得容易,理解亦不困難,但若無法說服自己依照正確的見解實踐練習,並從過程中深刻感受煩惱的虛妄,再多精闢的見解亦是徒勞。恰如一人以手指月,邀你共賞清輝,但若目光始終停留在那人的指頭上,任憑再如何努力,怕也無法領略月的清涼。
能否找到生命當中種種痛苦的真正原因,學會全然與當下的感受共處,不再浮沉於痛苦之流中?若能如此,也將找到心中那一方平靜的所在。這會是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吧!
序
不管發生什麼,永遠熱愛生命
在海邊玩是我最早的快樂回憶。我們家剛開始在夏天去鱈魚角度假時,那片低矮的松林、高聳的沙丘和一望無際的潔白沙灘,真讓我有回到家的感覺。我們老待在海邊,戲浪潛水、玩人體衝浪,或是在水底練習翻跟斗,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每到夏天,我家那棟小屋就擠滿了親朋好友,年復一年。一些人結婚後,還帶著他們的伴侶和小孩一起過來。那兒是我們每一個人共享的天堂。遼闊的天空、空氣中海水的鹹味還有那片不斷召喚我們的大海,接納了我生命中的一切,而我心中種種的痛苦困頓也暫時得以安歇。
不久後的某天早晨,親友分乘兩輛車往海邊出發,獨留我一人在家。從前那個非要大人硬把她從水裡拉出來才甘願上岸吃晚餐的小女孩,如今卻成了一個再也無法在沙灘上散步、無法在海裡游泳的女人。我的健康每況愈下,始終查不出病因,經過二十年痛苦煎熬之後,醫生終於做出了診斷:我罹患了一種無藥可醫的遺傳性疾病,各種醫療方式都沒有太大效果,只能不斷服用止痛藥。我坐在夏日小屋的露台上,眼睜睜看著兩輛車緩緩退出車道,脆弱的心頓時被悲傷和孤獨撕裂。我泣不成聲,心底深處只有一個渴望。「求求你,求求你,讓我找到通往平靜的路,我要擁抱生命中的一切。」
我開始尋找一個平靜的所在,讓自己在面對生命中最艱困的挑戰時,內心依然能夠感受到與他人之間的連結、依然自由自在。這本書便源自於這段旅程。我把這個地方稱作「真正的依歸」,在這裡,我們無需倚賴自身之外的一切,不論是某個特定的情境、人或解藥,抑或某種特定的情緒或情感。每一個人都嚮往能夠找到這個依歸。在所有希望和恐懼之下,每個人心底都懷抱著這個想望。不論未來將會發生什麼,我們都希望知道自己能夠面對。我們渴望相信自己,相信這段生命。我們都渴望活得完整而圓滿。
開始尋找這個依歸之後,我深入探索各種心靈成長的教導以及佛教的禪坐,日後這更成為我生命的主軸。我是個臨床心理師,也有三十幾年禪坐教學的經驗。同時,我也是華盛頓特區內觀禪修中心的創辦人及資深老師。我探索內心的歷程,以及與其他人共同成長的經驗,後來結集成我的第一本書《全然接受這樣的我》,而我也開始訓練心理師及一般在家居士,如何將禪坐的觀念用在情緒療癒上。如今,身體的脆弱撼動了我的內在世界,而一路上引我前行的教導卻顯得益發清晰而真切。
在我所教導的佛教傳統中,巴利文「dukkha」這個字傳達的是人在生命中所感受到的情緒上的痛苦。這個字通常翻譯成「苦」,實際上則涵蓋了壓力、不滿足、焦慮、悲傷、挫敗與不安等生活中種種不同感受。「dukkha」的原意指的是輪子故障的手推車。受苦的人猶如失去了平衡,在人生的道路上顛簸前行。我們彷彿覺得自己故障了或「壞了」,找不到歸屬感。有時我們會微微感到忐忑不安或不滿足,有時則有強烈的悲傷或恐懼。倘若仔細傾聽便不難發現,在表面這些煩惱之下,內心深處我們其實覺得很孤單、不安全,覺得自己的生命有問題。
在《全然接受這樣的我》這本書中,我提到了遭到羞辱時那種深刻而無所不在的苦,以及深信「我有問題」所造成的痛。而在這本書當中,我將以更廣泛的角度來探討所謂的苦。上一本書出版後,父親辭世、摯愛的人身心衰頹和自身長期的病痛等沉重打擊不斷考驗著我。而我許多學員也過得焦頭爛額。有些人失去工作,一方面擔憂無法維生,一方面又渴望能在工作中找到意義。有些人和親友漸行漸遠,深切盼望能重新建立昔日的關係。還有更多的人在和老、病以及終將無法避免的死亡奮力拉鋸。對他們而言,「我有問題」這種感覺,早已深深夾雜在與生命拚搏的痛苦當中。
佛陀教導我們,這種不安、孤立以及根深柢固的「不對勁」是無法避免的。佛陀說,人類必然會感到與他人有所隔閡,瞬息萬變、無法掌控的生命也必然讓我們難以接受。而這種最深層的感覺會進一步衍生出恐懼、憤怒、羞愧、悲痛、嫉妒等破壞性情緒,所有偏狹的想法和抗拒的舉動也源自於此,讓我們苦上加苦。
然而,佛陀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強大的保證──我們絕對能夠在自心中找到真正的依歸,就在此時、此刻,就在每分每秒的日常生活當中,這樣的觀點也是佛教與其他深具智慧的傳統所共通的。每當我們覺察到,在忙碌馳逐之下,有那麼一方充滿寂靜覺性的空間,我們就找到了真正的依歸。敞開柔軟慈愛的心的同時,我們同樣能找到真正的依歸。回到自性本具的清明與聰慧的當下,我們也找到了真正的依歸。
這種內在的覺性是直捷而活潑的,在這本書中,我想透過「當下」這個詞彙,試圖去捕捉這種感覺。「當下」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需要實際體現的經驗,很難用筆墨形容。對我而言,每當感受到心中那份寂靜的覺醒時,就如同回到了家,回到了一種完整的感受當中。我回到了自己身心的家,回到了與地球和所有眾生共享的家。當下創造了一個浩瀚無涯的避風港,讓我生命中的一切都有了停靠的碼頭──連那讓我再也無法衝浪的疾病也不例外。
這本書包含了許多人在危機與困惑中發現當下的故事,也探索了我個人在過去幾十年中面對過最艱困的挑戰。我衷心希望,這些故事能讓你心有戚戚焉。我們將透過這些故事一起探索,是哪些力量將我們帶離了當下,我們又為何總會追求虛幻的依歸。我將介紹自己曾透過哪些不同的修行方式,幫助自己以及許多其他人敞開心胸擁抱當下。這些方式有些很古老,有些則很新穎,有些甚至還有當代神經科學的研究支持。其中之一便是RAIN(這個縮寫代表這個方法的四個步驟),這是一種我使用多年的正念禪坐法,非常實際、實用,能幫助你在許多艱難時刻,面對情緒,而且可以依照個人狀況加以調整,幾乎在任何時候都能派上用場。
本書是依據(此刻當下的)真實、愛以及覺性等三道通往真正的依歸的門所編排而成的,佛教所有宗派,以及許多其他傳統中都有相同的概念。你將發現,這三道門當中的每一道,都能直接讓我們獲得療癒,帶來心靈上的自由。我們可以透過這三道門來克服強迫性思考、偏狹的信念、創傷恐懼等常見的困境,進而探索如何善待自己,以及面對人際關係中較私密的面向。這三道門同時也是開啟平靜與快樂之鑰,能讓我們活得自由自在。
在鱈魚角的那一天,面對充滿痛苦和肢體不便的未來,我害怕自己將從此與快樂絕緣,不禁潸然淚下。我們養了幾條標準型貴賓犬,其中一條叫做席拉,當時她跑來坐在我身邊,憂心忡忡地磨蹭著我。她的陪伴令我如釋重負,把我帶回了此刻當下。我輕撫席拉,直到情緒平復之後,才讓她帶著我緩步前行,沿著平緩的小徑,鳥瞰遠處的海灘。悲傷過後,一種寂靜而開放的感覺圍繞著我。我的心接納了一切,兩膝的痠痛、瀲灩的波光、席拉、不可知的未來以及陣陣鷗鳴,一切都在眼前,一切都那麼美好。這是我真正的依歸,日後我也才逐漸明白,學習佛法能帶來許多珍貴的禮物,其中之一便是:我們真的能夠擁有「無所求的快樂」。我們可以全然的擁抱生命。
書前的你,已經踏上了通往真正依歸的覺醒之路。或許長久以來你為自己所苦,希望對自己更好一些。或許你正在對抗某一種癮,想拋開羞愧,做生命的主人。又或許你眼看就要失去工作、失去所愛的人、失去身心的健康,害怕你的心將永遠殘缺不全。你可能因為世界上無盡的苦難而悲痛,希望自己也能替這苦難的世界帶來一份療癒的力量。不論情況多麼險峻,你都能夠在當下獲得療癒和解脫,找到真正的依歸。
寫作這本書猶如一趟發現之旅,每一天我都從自身和周遭親友身上,獲得嶄新的發現。讓我們一起在心靈之路上攜手同行,也期盼這些教導和修行方法能夠與你為伴,帶給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