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社會改變了,那你呢?
以下是我一個女性朋友的故事。
這位朋友最近常常委託代購,只要指定好商品並付錢,業者就會代為購買該項商品。我問她為什麼要委託代購,她說這樣可以節省買東西的時間跟精力。最近她購買某樣家電產品之前,還會先上網找出了最便宜的店家。她跟我說,購物首重理性。於是我問她,省下來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用來做什麼事。結果,她說了一個令我不解的答案。
「我迷上了一家店,最近一天到晚往那裡跑,今年在那裡花了不少銀子呢。」
搞什麼,省下購物的時間和金錢,結果還不是花在購物上?
然而,對於不喜歡購物的她來說,這個購物跟那個購物似乎是「不同次元」的事。
長久以來,大家都相信人在購物的時候是理性的,絕大多數的經濟學理論也是以此為基礎。但從這位朋友身上便可以看出,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每當我遇到這樣的案例,心裡就會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新型態社會已經來臨了。
我希望藉由本書,談一談如何培養出符合這個新型態社會的「商業頭腦」。
但本書並不會告訴你要做什麼樣的訓練。因為要培養符合商業社會的頭腦,就必須配合周邊商業環境的變化。就好像同樣都是「跑步」,跑馬拉松跟短跑所使用的肌肉部位和所需要學習的跑步技巧當然大不相同。
此外,「培養」跟「鍛鍊」是不太一樣的。所謂的「培養」,是在通曉道理並加以實踐之後,自然而然養成某種能力,在不知不覺之中成長的一種學習方式。
所以,本書並不是在教你如何「鍛鍊腦袋」。本書的重點在於告訴你,現今的商場上出現了哪些屬於新型態社會的現象,以及在商業界、經濟界、學術界和教育界,人們正採取什麼樣的方針來因應這些變化。希望藉此讓你瞭解該怎麼做才能使自己工作跟上新的潮流,並且讓自己樂在其中。
話說回來,這麼唐突的開場白可能已經讓你產生疑惑:新型態社會是什麼?商業頭腦指的又是什麼?關於這些,在後面的章節我會一一說明,現在我想先談談為什麼我想寫本書。
這起因於我最近的一次演講。
我一位老朋友帶他的同事A先生來聽我的演講。就像平常一樣,我在台上解釋我所提倡的商業理論,並且在演講結束之前利用幻燈片介紹一些實際案例。這當中,有不少是改變店內張貼的海報,銷售量便大幅提升的例子。
演講結束之後,我朋友問A先生:
「今天的演講你覺得如何?」
他一臉滿足地回答:「太棒了!」
到這邊為止都沒有問題,我很高興他讚賞我的演講。問題在於他接下來說了這麼一句話:
「簡單來說,重點就是海報必須是手寫的,對吧?現在流行手寫海報!」
的確,我在演講後半段所舉的例子之中,出現的海報都是手寫的,但我想表達的絕對不是「手寫的海報很有效」。我自認在演講的過程中已相當小心謹慎,盡量不造成聽眾的誤解,我甚至還明白地說出「請注意我的意思並不是在宣傳手寫海報」。結果,A先生還是產生了這樣的誤解,就連我朋友也是哭笑不得。
不過,這也不能怪A先生。看了手寫海報的案例之後,當然會認為其中的關鍵在於手寫海報。在以前,這樣的看法是正確的,只不過,已不適用於現在的社會。
社會的變化與各方的動向
或許,你已經察覺到社會不一樣了。也或許,你認為這才是最自然的狀態,你反而無法理解為何周圍的人無法適應。
不論你是哪種人,我都必須強調,如今在各行各業,已經有許多人察覺到這股變化。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人都具有同樣的洞察力,已各自跟隨著社會的腳步動了起來。
首先看看商業界。從上市公司到個人商店,從製造商到零售業、服務業,從東京的大公司到鄉下的小店,光是我認識的人之中,察覺到改變的人正急速增加。其中包含站在支援立場、扶持地方產業發展的商工會議所職員,以及負責制定政策的經濟產業省人士等等。
在學術界,同樣的感受也帶來了良性的變革。我經常在日本感性工學會以及其他如資訊學、經營學的學會活動,與各領域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和學生們交流。我從中發現到,許多過去不曾有過交集的各方專家如今已齊聚一堂,針對一主題進行共同研究,而且這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在這波潮流的帶動之下,教育界也逐漸在改變。大學變得跟過去不太一樣了,新的學習法也正慢慢成形。
在與各界專家交流的過程中,我不但深深感受到社會在變化,而且發現這些變化是有方向性的。
問題來了。
社會正朝著某個方向不斷地改頭換面,但是,還是有不少人無法適應這個變化。由於我接觸的人多,聽到各界小道消息的機會也多,所以我可以感覺得到這些人與社會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了。不知道你是否也有相同的感受?
由於變化實在太快太劇烈,不少商業人士已無法跟上步伐,因此而丟了飯碗的情況也可能發生。
聽到「丟了飯碗」這句話,你腦中浮現出什麼樣的景象?或許你想到的是被公司開除的畫面,但事實上,也可能是所任職的公司就這麼倒閉了。
對經營者而言,失去客戶就相當於「丟了飯碗」。一旦遭到消費者或顧客的屏棄,生意當然也就做不下去。就算沒有倒閉,營業額銳減、利潤變薄,這些情況都意味著工作隨時可能不保。
那麼,要怎麼做才能保住工作?什麼樣的商業頭腦,才符合新型態社會的需要?為了讓你能切身感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所以我才撰寫本書。
本書要告訴你的事
本書主要會告訴你三件事:
第一,我們每天辛勤工作的這個社會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新型態的商業社會?又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關於這一點,我會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裡加以說明。
第二,其中的關鍵是什麼?我會在第三章解釋這個關鍵字,並且在第四章探討其本質:什麼是工作上「必須改變的」?什麼是「不能改變的」?
第三,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如何讓自己持續成長?在第五章,我會介紹商業人士自我磨練的幾個重點,在第六章則會介紹符合時代趨勢的嶄新學習方法,讓你達到飛躍性的成長。
另外,在閱讀本書時有一些方法,在此也一併說明。
本書雖屬於商業類書籍,卻不會教你任何企業戰略,本書將焦點放在個人在工作現場可以怎麼做。所以我盡量不談企業戰略,只以實例來解釋「如果在工作上這麼做,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或許你會認為這樣的方向有些低層次,但其實這才是最重要的。
此外,書中的案例從大公司到小零售店都有,但是請不要抱著「啊,這是大公司的例子,跟我沒關係」或「這種小店的案例,沒辦法當參考」的想法。就算看到其他業種的案例,也不要跳過。或許有不少人習慣這麼吸收資訊,但讀完本書你就會知道,這正是造成今日問題的主因之一。
還有一點,我在書中會提及我所熟識的各界專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實務經驗者的現場知識,但我並不打算針對這些研究成果或議題做深入探討,如果讀者有興趣,請參考其他專門書籍,會讓你對這些領域有更深入的瞭解。
如果你感覺到每天的工作狀況逐漸在改變,似乎與過去不太一樣了,請不用擔心,這表示你感受到了時代之風的流動。
這個世界正在改變。
翻開了本書,就好像打開了一扇門,讓你可以跟上世界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