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所謂「靈光乍現」,我認為是指超脫自己一般認知的構想,亦即遠超越我們常識範疇(或許是我們深信不疑的觀念)的點子,突如其來地浮現在腦際的現象。而經常能靈光乍現的人也似乎顯得很特別,彷彿這種靈光乍現的才華是一種天賦、與生俱來,這和既有的制式化知識或學問,乃至個人努力似乎了無相關。
坊間一些有關自我啟發的叢書,往往介紹一些被捧為天才的人士,他們特別才華得以開花結果的過程,或是社會上一些有特殊成就者,他們獨特的「靈感」。作者往往透過這些個案倡言:擁有這種靈感的天才都具有特殊天賦,同時不會受限於常識的框架,讀者若有心效法、培養靈感的泉源,就要打破固有的常識云云。讀完這類著作的確會令人頗有感觸,認為「果然言之有理。首先我們必須從捨棄固有的常識著手,傳統上中規中矩、填鴨式的學校教育是扼殺靈感才華的最大敵人」。
其實,這是最大的陷阱、也是一種誤導。我們必須體認到,打破常識的框架,和不具備常識根本是兩碼子事。若要擁有出人意表的點子,就必須先擁有龐大的知識和智慧。能夠靈光乍現的基礎在於所謂「個人的格局」,而格局的大小則和智慧、知識成正比。格局小的人,自認為有超乎個人常識以外的特殊點子,但看在格局較大的人眼中,依舊不出一般常識的範疇,也意味著毫無價值。而唯有擁有較大格局的人,他們在超越自我常識框架之下,才會孕育出能贏得旁人肯定的靈感。
此外,我們也必須了解天才與秀才的差異。所謂的天才,是意味著就自己的格局而言根本望塵莫及,儘管如何努力都無法到達那種境界,而擁有這等才華的人便會稱之為天才。而所謂秀才,是在自我的格局下多少能夠理解、甚且如果自己多加努力,或許也能夠並駕齊驅,這種人便稱之為秀才。而兩者的概念都是相對於個人格局的大小。如果能擴大自己的格局,首先你的世界中所謂秀才就會消失,而被你視為天才的人應該也會相對減少。
然而,所謂的格局又是從何而來呢?沒錯,顯然這是源自於我們大腦的活動。所謂靈光乍現絕不是突如其來的從天而降,而是因為腦部的活動,促使我們能靈光乍現。這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大腦中透過電氣訊號或化學物質傳導而產生,是非常物理性、而極其複雜的神經活動,進而激發靈感、為才華催生。大腦內部有各種不同的機能領域、而且各司其職。我們大腦中位於額葉腦的前皮質區就是我們儲存才能的庫房,而我們已經得知,所謂靈光乍現的能力也是來自於前額葉皮質區,對此稍後會有詳細說明。
我們將個人格局的大小定義為:等同於智慧與知識的量。而我們也可以解讀為:人類前額葉皮質區的能力,相當於智慧與知識的量。智慧與知識的儲量愈龐大,前額葉皮質區在發揮才能時,可供運用的材料也愈多,自然會有正面助益。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智慧或知識等「資訊」其實是進入大腦中前額葉皮質區以外的部位。因此儲存智慧或知識,就科學觀點而言,這和前額葉皮質區的能力似乎沒有直接關連。然而自我鍛鍊以獲取智慧與知識的過程,卻會對前額葉皮質區形成鍛鍊,這是我透過科學方法對人類大腦進行檢測後所獲得的發現。
人的格局若相當於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的能力,其規模就有可能透過經科學驗證的方法予以擴展。如果有人將剛出生的嬰兒交給我撫育,我有自信能讓他擁有足以令人稱羨的才華(格局),也就是能讓多數人不禁讚道:「啊,那人真是天才。」當然你也可以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方法並不難。當我領悟到這種方法時,我的孩子已經錯失重要的時機,因此很遺憾的,我無法將我的孩子培育為「天才」,不過我卻有自信能把自己的孫子教養成天才。
我之所以有這份自信,主要是因為人類的遺傳因子,和個人格局的大小、是否擁有超乎常人的靈感完全無關。每個孩子都是以全然白紙的狀態降臨這個世界,而他們格局的大小是取決於成長的環境。換言之,重點在於家長和兄弟姊妹間的接觸,才是影響孩子才華的關鍵。
而如何才是最佳的培育環境呢?以下茲列舉幾項重點。
●夜間關燈,白天則盡量讓孩子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
● 盡可能以母乳哺育。
● 嬰兒醒著時,父母要盡可能對他說話,觸摸身體,並模仿各種表情給他看,而當孩子會模仿大人動作或發聲時,就要讓他感受到你真心的喜悅。
● 幼兒開始會模仿大人說話時就要盡量讓他多聽、多記,而且要常帶他外出,以讓他實際體會語言的意思與概念。
● 在實際的生活體驗中讓孩子感受到數字的存在,並和他一起數數字,以認識數字的概念。
● 大量的朗讀書籍給嬰幼兒聽。
● 等孩子學會閱讀後,就停止讀書給他聽,而改由他自己大量閱讀。
● 盡可能讓孩子大量做演算練習。
● 為了彌補學校教育中閱讀、演算練習的不足,在家裡也要讓孩子多練習。尤其要將重點放在讀書,以鍛鍊閱讀能力。
● 上述各項養育的工作,必須由父母(或足以取代的血親)親手做。因此如果是有工作者要盡量減少工作量,甚且有辭去工作的覺悟,以專心照顧嬰兒。
以上所列的內容都是理所當然而且極其簡單,其中門檻較高的充其量只有最後一項。然而儘管如此天經地義的事,為人父母的卻依舊做不到,這便是當前的育兒現況。
人類大腦的進化永無止歇。我們成人可能無法期待能像嬰兒般有戲劇性的變化(腦部的進化),然而只要透過大腦的運用,就能促使其進化,這點已經獲得科學的驗證。我們的大腦內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間,透過神經纖維形成網路,而得以進行各種訊息處理。科學界已經得知腦內神經纖維的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因此我們只要將自己的前額葉皮質區加以鍛鍊,便能擴大個人的格局。因此,不論任何人、也不論任何時候,只要努力、就能讓自己進化成擁有特殊靈感的天才。當然,如果大家都一樣努力、力求讓自己的才華開花結果,或許這些才能屆時又不免被視為平庸……。至於我們應該如何努力呢?方法絕非是坊間書籍陳述的一些看似可行,然而細想後卻發現遙不可及的方法。本書推薦的都是任何人皆可輕易達成的方法,也就是前額葉皮質區的自我鍛鍊。
一、天才並非遺傳
何謂「天才」
一般都泛稱天才,其實「天才」類別不一而足。
因擁有不凡的才能,而讓我深感忌妒的人目前只有一位,那便是讀國中時的男同學。他不僅學校各科成績都首屈一指,而且是個運動萬能的選手。他在讀完東京某著名私立高校後,順利進入頂尖大學的法學院,畢業後到中央的財政部門任職,走的可說是最典型的菁英路線。據說大學就讀期間,他還是校內美式足球隊的隊長,看到如此的人才不免會感嘆,真是天賦異稟。
往往我們會以自我的才庫來判斷,亦即在自己最大努力之下仍無法達成的境界,有人竟然能達成,就視之為「天才」。我便認為,這位男同學的能力已經超乎我的才庫範疇。
其實,真正的天才並非如此普遍。真正的天才必須擁有「無中生有」的創造力,例如愛因斯坦便是典型代表。在牛頓之前,所謂的物理學都是「眼見為憑」,也就是將眼中所見的自然現象,直接導入方程式。由於是眼睛看得到,因此有可能產生「直覺式靈感」。之所以能直覺的產生靈感,都是一些在固有知識累積下能夠理解的對象。換言之,就是靠努力勉強能夠達成的範圍。至於要像愛因斯坦般,進入第四度、第五度空間,掌握個中能量的概念,這就不是人類既有的知識、或光憑直覺性靈感能達成。能夠如此知人之所不能知的人,靠的不是終極努力,而想必是真的擁有特殊才能,才能從截然不同的觀點突然冒出新的點子。第四度、第五度空間是我們人類五官無法體會的世界。對於無法親眼所見、親身體驗的事情,一般人很難理解。然而愛因斯坦卻能在人類登陸月球半世紀前,就有此真知灼見。本章的主題為「邁向天才之路」,然而我們可能很難達成如愛因斯坦這般真正的天才。不過,我認為若要成為直逼天才的「秀才」,則是人人有機會。
牛頓曾寫到「直覺式的靈感」。和真正天才的最大差異在於,他所謂的直覺和靈感,顯然是源自於既有的努力。在既有知識的累積下,思考如何加以整合、如何使之獲得超越,繼而從中獲得靈感。這意味著,沒有基礎就無法有靈感,相對的,只要我們努力鍛鍊腦力,這一切也將化為可能。
此外,製造靈感也要有訣竅。誠如許多啟蒙書所談到,首先便是要對自己既有的常識是否正確,保持高度懷疑。如果對於自我既有的常識、價值觀,無法突破窠臼,這樣的人勢必很難有所謂的靈光乍現。而所謂的知識和價值觀又是從何而來,或許其根源就在於我們所受的教育。一般教育總是以避免失敗為依歸,因此一般我們思考時,總會尋找規避失敗的方法。而為了避免失敗,即使是仿效前人的經驗,也會從中進行篩選,而終究是無法超越既有認知的框架。大量吸取前人的知識和智慧自然是大前提,不過光如此仍無法孕育新的智慧。甚而可以說,最好能將不正確的方法也一併思考,對於自己為何非如此做不可,重新抱持懷疑,以開始創新之路。
但是,若要靠自己的力量創造如此的思考環境十分困難。因為上述的建議就意味著要人在自己的思維中,將自己所不曾思考過的事納入思考,這無疑是十分矛盾。
那麼,如何才能跨越這種矛盾,讓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呢?我認為藉由和完全不同背景的人的交談,應該是不錯的方法。所謂自認為正確、沒有差錯的概念或思考,其實多少因人而異。儘管是自己否定的範疇,想必世上就有人是對此堅信不疑。如果和這類人談話,或許就能讓你意外地突破既有的思考框架,而我們人類最常獲取靈感的途徑往往就是來自於此。例如一些腦力激盪的場合,如果聚集的盡是價值觀相同的人,「是啊,就是嘛,我也認為」,最終不免流於應和。反之,如果多元化價值觀的人能夠齊聚一堂暢談,自然出現價值觀的落差,而透過對這些落差的認識,便能有助於自己超越既有的思考模式,而有嶄新的點子出現,這便是靈感。
一方面,人們往往對於那些瞬間能有正確抉擇、或是能夠臨機應變的人,稱之為「頭腦好」。其實這是就他們既有的框架就能做的決斷,較之於「靈感」,似乎不是那麼困難。主掌人類大腦的司令部,就在於稱為前額葉皮質區的部位。全面發揮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透過種種經驗的累積,以及知識、技術的學習,並以此學得的知識、技術為基礎,適當的處置眼前面臨的狀況」,只要透過這類內在的精神作業,就能執行正確的判斷。換言之,如果是在自己既有的知識範疇中,進行選項作業,這對任何人都不是問題。而問題只在於知識的多寡,而要擴展自我的知識範疇,可以藉由鍛鍊腦力、提高前額葉皮質區的功能就能達成,對此,後章將有詳細說明。
再來談「靈感」。如果只想完成八十分的作品,或做八十分的工作,只要臨機一動、做好正確的判斷即可。只要擁有某種程度的知識和經驗,大概就能根據本身的經驗,找出正確的途徑,做出足以獲得八十分的成果。當然如果有人會以此為滿足,有人則不然。如果一心想有別於他人,希望有不同的點子作為銷售重點,對於如此的成果應該不會滿意,而必須有更上層樓的靈感。
此時,如果能以自身的力量,而有超乎本身既有知識、經驗範疇的構想,這類人才或許就能稱之為天才。而能藉由他人力量激發自我創意的人,或許就是所謂的秀才。而我們如果想將自己的「腦力」提升到這種秀才的階段,又該如何呢?本書將就已知的腦科學研究成果,為各位詳加介紹。
IQ不足以評斷頭腦的資質
IQ是intelligence quotient 的簡稱,一般也稱為「智能指數」。大家都知道,很多孩子在認知機能的發育階段常會接受許多測驗,以評量他「頭腦的好壞」。然而所謂的IQ測驗,只能測試當事人部分的能力,絕非整體的腦力,也就是不足以評量他「頭腦的好壞」。一旦被稱為是「智能指數」,一般人或許會誤以為可以利用科學手法,絕對性的測量人類腦力的指數,其實這只不過是一項參考值。亦即就某個和自己同年齡層的孩子能夠達到的能力,透過測驗以了解,自己目前的能力是低於此,還是更好的一種判斷參考值。
具體而言IQ測驗的結構又如何呢?其實目前已被證實,其內容相當偏頗。多數的IQ測驗都以語言的操控能力,以及圖形、尤其是空間性圖形的操控能力為主要測驗項目。
就大腦結構而言,操控語言是以左腦的前額葉皮質區,以及左邊顳葉腦的下側腦回為主進行運作。而拼圖能力主要職掌部位在於左右頂葉腦皮質區、下側腦回。換言之,所謂IQ測驗測的只不過是這些特殊部位的處理能力,絕對無法評估人類整體的表現、能力。因此就我看來,討論IQ幾分云云,都是愚蠢至極。
順帶一提的是,IQ測驗要取得好成績,其實出人意料之外的簡單。例如走迷宮或做拼圖測驗,只要做慣了就能取得高分。我當年就讀於千葉大學教育學部附屬中學,算是有些特殊的教育實驗學校,也經常實施IQ測試,我也因此對於IQ測試相當習慣。例如,練習走迷宮時,一般都規定必須從入口畫線直到找到出口,其實只要反其道而行,也就是從出口倒回找入口,答案就非常簡單。簡單的說,設計迷宮的人,都是首先由出口畫至入口,之後再在其周邊加上複雜的路線,如果能察覺這個特徵,眼睛由下而上,從出口到入口拉條直線,再反過來由入口順勢循線而上,瞬間就能解題。此外,各種利用立體圖形的測試,同樣只要多做幾次便熟能生巧。因此這類測試,其實不能檢測受試者真正的能力,因為只要透過學習,習慣後要取得多高分都不是難題。
另外,稍後又出現一種所謂的EQ(Emotional Intelligence)。這概念透過美國作家丹尼爾.高曼著作的《EQ││情緒智商》一書,在全球廣為人知。依據這項概念,善於自我情緒管理、表達的人,意味著EQ指數較高。相較於IQ,EQ較重視的是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的處理能力,而這也關係著人們是否能在社會上過得如魚得水。然而值得警惕的是,不可囫圇吞棗。因為做EQ評量,終究難以擺脫測驗設計人的思考框架、價值觀。這種測試本身必然會流於設計人評價EQ的標準。
總而言之,人類真正的能力,絕不是區區紙上的分數所能評量。例如,IQ的高低和在社會是否成功間的關係,這類的統計數據想必是不存在。孩提時代儘管IQ很高,往後是否能夠發展,最終是取決於家庭、地域、學校等,孩子周遭環境所構成的綜合因素。因此,對於IQ幾分、EQ幾分,我認為就不必掛在心上。如果在IQ測驗中取得高分,不妨盡情高興一番,反之,如果分數低則大可置之不理。
如此說來,具體而言什麼才是值得關心的指標呢?就腦科學研究人員的立場而言,如果能將前額葉皮質區整體的機能有效地加以數據化的話,大概便能當成某種程度的指標。然而可惜的是,一個健康人的前額葉皮質區,其功能可說是無可限量,而能毫不設限加以數據化的測驗,目前仍未出現。不過目前已經有人設計出各種有關前額葉皮質區的測驗,多少有些可供參考。例如一種稱為「史脫羅普測試」的短期記憶測試。另外還有一種稱為「TMT」的方法。針對這些測驗,受測者就須使用前額葉皮質區,因此就某種程度而言可視為參考指標。本書的插畫和末章都附有這類測驗,各位不妨嘗試測驗一下。
然而即便是這類的測驗數據,仍不足以綜合性的取決一個人的價值,我認為,或許這將是永遠無解的難題。
腦力並非取決於遺傳
「龍生龍、鳳生鳳」、「天才或秀才都來自遺傳,所謂的天賦異稟根本與我無緣」,有這類想法的人可就大錯特錯了。
人類腦細胞神經的數量,以幼年時代最多,之後便會自然遞減。儘管如此,大腦的發育卻取決於聯繫神經細胞(又稱神經元)間神經纖維的多寡。人的能力及性格特質,主要關鍵在於如何使用大腦、神經纖維如何增生、腦神經網路結構如何等,而這些要素幾乎都與遺傳無關。
過去便有很多針對雙胞胎的研究。尤其是針對同卵雙胞胎的研究,世上不乏其例。同卵雙胞胎的遺傳特質應該是完全一樣,然而研究證實,隨著生長環境的不同,他們擁有的能力也截然不同。由此可證,遺傳因素幾乎都不存在,環境因素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由大腦成長的觀點看來,○歲到三歲的幼兒期,家長的教育方法是影響大腦發育最重要的階段。大腦的重量,在嬰兒剛出生時,不分男女大約都是三八○公克,三歲左右時則成長到大約一二○○公克,這相當於大人腦部九成的重量。○歲到三歲間,人類的大腦迅速成長,前額葉皮質區的神經細胞也在這段期間以極快的速度長大、發育。因此有人認為,所謂大腦這種智慧儲藏庫絕大部分都是取決於嬰幼兒這段時期。因此,這段時期家長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對他一生具有非常關鍵性的影響。儘管如此,即使在長大成人之後,人們還是可以透過大腦的訓練,提高自己大腦的資質。
首先要談的是,關鍵性的零歲到三歲階段,大腦該如何培育。零歲到三歲間,最有助於大腦發育的環境是,要給寶寶一些如同「前言」中所提到般的良性刺激。相反的,近來也逐漸驗證得知,這階段最好能讓他們避免不良刺激,那便是與媒體的接觸。換言之,看電視或錄影帶,其實可能都會阻礙幼兒大腦的發育。對此,日本和美國兩國的小兒科醫學會曾提出許多證據。因此美日兩國部分醫師都提出呼籲,在這段成長黃金階段,不要讓幼兒看電視。而在腦科學研究領域中,電視媒體對於大腦的影響也逐漸明朗。
看電視是為了放鬆、娛樂。而許多電視節目的製作就是有效的針對這項目而製作。看電視時大腦的活動經測量發現,和感受到情緒放鬆時的情況一樣,前額葉皮質區的血流會快速的下降。當然,電視中一定會有人說話,儘管是單向傳輸,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應有類似和他人溝通般的效果,其實不然。原本就應該給孩子的大腦很多刺激,以促進他們發育,如果這時候盡是讓他們泡在電視機前面,這就有如將身體正在發育的孩子,用繩子綁在床上、限制其發育。
養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必須在和別人互動中成長。如果不讓嬰兒和旁人有互動交流,就難以發育完成的人格。印度加爾各答西南方一個叫葛達木的小村,被人意外發現有一個狼女,她到八歲為止是在大野狼的撫養下成長,之後雖然重返文明社會,但始終只學會四十五個單字,直到九年後結束一生為止,她的行為舉止都無法恢復和人類一樣。由這個悲劇也可以證明,為了大腦的發育,與人互動交流的環境非常重要。
前額葉皮質區是關鍵
我所關注的前額葉皮質區,並非呈直線性成長。前額葉皮質區的神經細胞在剛出生至三歲間迅速發育,在過了三歲後,成長幅度就會趨緩。直到十一至十二歲,前額葉皮質區的發育再度變得非常活潑。前額葉皮質區的發育在零歲到三歲,十一、十二歲到十八歲間達到巔峰,這條前額葉皮質區的成長S曲線,是透過百年前德國多本有關解剖教科書彙整得知。那是實際透過顯微鏡,測量腦神經細胞的大小(體積)的結果。而一般認為,神經細胞的大小取決於連結神經細胞的突觸的數量。因此,所謂神經細胞長大就意味著腦神經細胞網路發達,可以傳遞更多的資訊。
在大腦的成長過程中,除了神經細胞長大外,還包括大腦細胞的髓鞘化。簡而言之,就是有如電線般,負責連結腦神經細胞的神經纖維,產生絕緣作用。即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能精確的進行資訊處理、以維持生命。腦內各種司掌基本機能的領域會產生絕緣化。主宰肌肉運動的運動中樞、關係能否看見的視覺中樞、聽取聲音的聽覺中樞、以及司掌觸覺的感覺中樞等,在嬰兒出生後不久,便會完成絕緣化。而最後完成絕緣作業的則是前額葉皮質區。根據解剖資料顯示,這項作業大約到十八至二十歲之間才會完成。由此可知前額葉皮質區是發育最慢的部位。
前額葉皮質區發育為何最慢,有些人認為,這是由於這項功能和基本生存沒有太大關係。至於運動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感覺中樞,是「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領域。而前額葉皮質區則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目的││「延續生命」時不可或缺的部位。人的大腦和其他動物的最大差異在於,「延續生命」時不可或缺的前額葉皮質區的容量不同。此外,人類獨具的能力中,包括數字概念、語言的學習等,也是源自於前額葉皮質區的發達。如此看來,我們希望成為天才的關鍵似乎也就在前額葉皮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