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90:15的方式唸書
讀書究竟是讀累的時候休息一下比較好?還是繼續讀下去比較對呢?
曾經有心理學家研究過大腦的習性,發現大腦對有新鮮感的東西才會有較高的興趣,如果讓大腦持續念同一種書籍而不休息,不久之後,就會因為疲勞而失去專注力,看了半天反而一個字也沒看進去。
因此,適當的休息一下或者變換所念的書籍,讓大腦感覺新鮮,才能將開始感到疲累的大腦搖醒,重新活化神經細胞。
至於要念多久的時間休息一下,因人而異,剛開始可以從唸三十分鐘、休息五分鐘慢慢開始加長,並且用碼表記錄時間。
有博士生的方式是:專心唸一個半小時,外出散步十五分鐘。
散步時,就在腦海中將剛才所唸的,特別重要的部分,再記錄於筆記中。等於是變換不同的方式來複習,讓大腦去記憶。
散步不僅可以舒緩一下筋骨,讓精神變好,這位博士生連散步的時間也不放過,反而不斷在腦海中繼續複習,真是把零碎時間善用得淋漓盡致了。
回到書桌前,因為已經呼吸過新鮮空氣,又能繼續唸新的內容。
所以,只要養成好習慣,讓自己坐在書桌前,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累的時候就去休息一下,讀書效率才會高。
博士生這樣做∼把自己當成出題老師
每當唸完一個重要的段落時,要如何確認自己真的懂了呢?
不少博士生們會採用「把自己當成出題老師」的方式,針對方才唸過的部分,用各種角度來出題目。
這個方式,不但可以避免「單一直線的學習」,還可以在讀書時增加一些樂趣,更能徹底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學懂,值得大家參考喔!
點線面法,讓有關係的都跑不掉
請問,在唸書的時候,你是一章一章唸,還是「有系統」的唸。
許多博士生都說:唸書,一定要有系統。
也就是將教科書中的各個主題,從點、線、面三方去串聯成一套自己理解的觀念。
了解定義可以說是掌握了「點」;將各章節的主題串聯成有前後次序的「線」;各個觀念、主題環環相扣,就能組織成一張很有系統的網絡面。
數學和物理科目,在各章的設計上,都有一定的關連性,尤其是物理科目, 最佳的讀書方式就是將新的一章與前面的章節串聯起來一起念,相當於串成連絡網,將有助於整體觀念的融會貫通。
在學習化學科目時,也是相通的,譬如說:學化學公式的時候就要先認識原子、分子,還要先背誦元素週期表,打好基礎之後,才能應要在實驗上。又如學數學,必定是先從簡單的加法、減法學起,再進階到乘法和除法。
基礎若沒打穩,會深深影響後來的學習,所以修習數理時,串聯的功夫尤為重要。教學時總是先從基礎的東西教起,再慢慢加深、加廣,就像螺旋狀一樣,越學越多、越學越難,同時也是學習最巧妙的地方。
你的腦海中有一套聯貫的學習網絡嗎?運用關聯法和點線面法,就好像在地基穩固的土地上蓋房子一樣,能迅速的蓋好一棟又一棟既高又穩的知識大樓。
博士生這樣做∼想想比老師更快的方法
很多數學的解法不只一種,老師在上課時,因為時間及其他原因,可能會採用某一種解題法,不妨趁下課時或放學回家時,思考有沒有比老師更快的方法,就算想不出來,也可以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絕對有幫助。
五次印記法,讓複習效果更好
重覆學習是保障學習效果的好方法,經由不斷的覆誦過程,訊息才能經由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儲存。
複習的方法有很多種,一般人以為只有坐在書桌前讀書才叫複習,其實不然。你可以大聲朗讀課文內容、配合肢體動作,甚至可以用演的。越誇張、違反常理的動作其實越有助於大腦記憶。
當學習的內容十分龐雜時,一定要先將重點濃縮成筆記,之後再複習。複習的方式則是大聲朗讀,並且一邊錄音。睡眠時再把錄音內容調成像講悄悄話一般的音量,一邊聽一邊睡,使筆記內容進入深層記憶之中。
經過了看書→做重點筆記→看重點筆記→將筆記錄音→睡眠時聽錄音,如此五次印記法,絕對有一定的效果。
有專家指出,用聽講的方式只能記住所聽到的20%;若輔以文字解說,則能記下所看到的75%,而動手寫筆記,則能達到90%。
採用「五次印記法」,相當於運用了全身感官的學習(朗讀、錄音),能夠使學習過程不再枯燥、乏味。再配合最夯的「睡眠記憶法」,開發潛意識學習。如此一來,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能產生學習的效果呢!
使用記憶抽屜,縮短記憶時間
人的短期記憶,容量有限,每次最多能記住7組訊息。
也就是說,當你需要記住多而且雜亂的訊息時,不妨把訊息依照邏輯整理分類,放進不同的知識抽屜中,抽屜中每一組知識的數量,最好能保持在7個以下。
以下面這段文字,如果要記憶起來,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吧!
常見的環境污染可以區分為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和噪音污染。空氣污染的來源通常來自於車輛、冷媒及工廠排放,車輛排放的CO2及甲烷會造成溫室效應,車輛排放的SO2會形成酸雨。而冷媒排放的氟氯碳化物則會造成臭氧層破洞。
但是如果依照以下過程來回想,並且找出每個群組下的關鍵字,當成打開記憶抽屜的鑰匙,就能繪製成結構圖,方便記憶的搜尋取用:
1.主題是什麼?環境汙染。
2.可以分成哪幾個群組?分類、來源、種類、結果。
3.每個群組下可以分類幾個項目?在分類可以列出「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和「噪音污染」。…
由於短期記憶並無法維持很長的時間,容易因為外在的干擾、其他信息的持續進入,讓記憶變得模糊,最後甚至根本想不起來,必須經由其他感官的重複刺激,重複的背誦、書寫,才能轉化成長期記憶,變成像是1+1=2的直覺反應,因此,在以各種記憶法記憶時,也別忘了要常常拿出來"回憶"、"使用"喔!
作筆記,要有一定的規則
學生每天要吸收的知識十分多,很難將所有想到的東西都記在腦海裡,這時筆記本就會是最好的幫手。
除了先前提到的各種輔助工具和方法,我們還可以在筆記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記錄別人提供的想法,例如:不同的解法、不同的推演方法、不同的解釋等等,這都是充實筆記內容的重要方法,套句資訊的說法,這算是某種「資料的更新與維護」吧!
此外,作筆記的規則也應該一致。
什麼是作筆記的規則呢?
像是各種螢光筆代表的意義、各種詞性所使用的顏色(如人名用紅色;時間用綠色)、筆記內容書寫的方式等,都要維持相同,才不會在往後複習時發現一本筆記本中風格多變,閱讀起來難以適應,打消了學習的興趣。
既然筆記本是我們學習的重要依據,內容的正確性也是相當重要,在課後整理複習的時候,我們就要習慣檢查自己有沒有筆誤、或聽不清楚而記錄了不正確的資訊,有時,我們也會發現老師的答案有問題,也可以和同學討論,或是主動跟老師反應,將錯誤的內容更正,以免影響了學習的品質。
博士生這樣做∼以「分塊」方式讓筆記更清楚
有時候,在一頁之中,會寫入較多的重點。
此時,該如何一目暸然呢?
此時,只要用不同顏色的色筆,將「區塊」分隔出來,即可讓密密麻麻的筆記看起來清楚,又不會破壞筆記的整體美觀和邏輯。
這個方法同時也適合修正筆記時使用喔!
給只想在課本上畫線的人-先藍後紅畫線法
很多老師都會在課堂上,一頁頁帶大家將課本裡的重點劃起來,藉由這樣的動作,把自己教學多年的經驗提供給學生,方便學生們課後溫習。
請問,在回家後,你是否就一股腦兒地將老師畫的重點全部背起來?
學習首重理解,囫圇吞棗的背誦只能應付一般的填鴨式考試,就算考得高分也不等於你就真的會了,只能說你把答案背出來了,這種短期記憶的學習其實很快就會歸零。
很多學生為了讓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會一次又一次地將重點謄寫、濃縮數遍,直到記住了為止。
但如果你是屬於「只願意做一次重點筆記的人」,不妨採用博士生提供的「先藍後紅畫線法」──在畫課本裡的重點時,先使用藍色原子筆,把老師說的重點都畫起來。
回家後,再將重點重新謄寫進自己的筆記本中,進行重複「輸入」、「輸出」的理解消化動作,把老師抓取的重點再做一次加工,找到自己的重點。
最後一個步驟是,在考試之後,務必要針對不熟的、錯誤的部分,以紅色原子筆,在課本上畫上註記,往後要考相同範圍時,就直接看紅色畫線的地方,減少失分的可能。
如果你是屬於希望讓課本保持乾淨的學生,在第一次閱讀時,不妨先用鉛筆把不確定的地方畫線,當完全清楚之後,擦去鉛筆註記,用藍筆畫線保留需要加強注意的地方,之後再針對常考的地方或易錯的地方加畫紅線,提醒自己要注意。
博士生這樣做∼使用標籤紙
即使再怎麼不喜歡做重點筆記,也要有讓自己可以"看到重點"的方法;再怎麼不喜歡動手寫,也會有自己最需要記住的部分。
除了先藍後紅畫線法外,也可以使用有色彩的標籤紙,標出最重要的地方。
每天90分鐘的段落式學習法
在學校上了一整天的課,回家後又要複習大考,而不知道該從何著手時,該怎麼辦?
有博士生說:那就採取段落式複習法吧!
段落式學習法的重點在於「先學習、再複習」-每天都少量學習新的內容,然後再複習以前學習過的內容。
回到家之後,先洗個熱水澡,讓身體放鬆,讓心情在歸零之後,調整到讀書的最佳狀態。
開始讀書之後,先用30分鐘複習今天上課學習的內容,根據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的原理,越新學習的內容,在越短的時間內複習,就越能保持記憶力,所以盡可能快速的將重點快速瀏覽過一遍,加深記憶力。
至於複習的時間分配上,可以利用回家的路上,在心裡就開始安排優先次序,例如,今天上了什麼課,重點複習什麼,要做幾題練習,把這些想法用鉛筆寫進讀書行程表中,完成之後逐一刪掉,每天都能產生讀書的成就感。
剩下的60分鐘,則每天安排不同的科目來複習,確定所有的考試科目都能循環念過一遍,平均分配讀書進度。
複習時間在精不在多,訓練自己以90分鐘為目標,自然就能強迫自己專心學習,慢慢的提高讀書效率。
如果在假日,一整天需要複習許多科目時,最好能每小時間隔休息5∼10分鐘,每個科目最多不超過2個小時,才能集中注意力。在感覺浮躁焦慮的時候,也可以告訴自己「加油!再過OO分就能休息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排斥時,就看相關課外書
某些科目,上課聽不懂,回到家複習的時候,還是一頭霧水,考試成績一落千丈,眼看再這樣下去就快要失去信心,甚至完全棄守了,怎麼辦?
一位博士生回憶,當她國中唸化學時,看到課本上一堆「公式」、「元素」,覺得既無聊又枯燥,讀起來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惡性循環的結果,變成一想到化學二字,就覺得很難。就算想要藉由參考書來補救,也因為書上的重點針對考試而設計,片斷而零散的知識,讓人無法瞭解整體觀念脈絡,還是有看沒有懂。
有一次,她和導師聊起對化學的無奈時,導師建議她不妨先從相關的課外書看起,果真當她放鬆心情,用看閒書的心態重新閱讀化學相關書籍,一看就看出興趣,對於相關概念也能更全面性的了解。
同樣的道理,對物理摸不著頭緒的人,可以看看「蘇老師掰化學」(蘇瓦茲Dr. Joe Schwarcz);對物理排斥嗎?那麼「觀念物理」、「別鬧了,費曼先生」都是建議可看的相關課外讀物;對於文言文失去耐性的人,不妨從較有趣的小說文言文看起(如吳承恩的西遊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先拾回學習的興趣,再繼續往學習之路邁進。
你也可以這樣做∼網站資訊也很棒
「台灣師大物理系 物理教學示範實驗教室」網站,有很多關於物理的有趣動畫、討論與研究,可以幫助你克服對於物理的障礙喔
交換筆記,發現盲點
考試時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遇到低潮可以彼此砥礪,讀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一起鑽研,就能夠利用團體的力量,讓大家都能榜上有名。
就以作筆記舉例,如果自己作筆記,有時候因為懶惰,難免有種「先簡單寫一下,反正看的懂就好了」的偷懶想法,但是如果是小團體一起讀書的情況下,就能定期交換筆記,讓每個人都有「一定要做好,不然會丟臉」的壓力,而且在觀看別人筆記的同時,也能發現自己讀書時疏忽的盲點。
如果參加的是研究所或公職人員考試,因為需要蒐集的資料更多,也可以組成讀書會的形式定期聚會,大家可以互相交換情報與讀書心得,有系統地閱讀要考試的書單,安排讀書的進度,輪流導讀並且進行討論,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程度差的人可以藉由提問找到解答,而程度好的人,也可以藉由解說的過程,重新複習一遍,甚至能發現之前沒注意到的盲點。
為了讓讀書會的運作更有效率,人數控制必須在精不在多,也可以在徵求大家同意後,訂立團體規章,並且嚴格要求成員遵守,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爭吵,專心於讀書內容的討論。
大項記好,小項就會寫
考試、答題時是有一些小撇步的,尤其是越高層級的考試,不再只有是非、選擇題這種純粹測驗記憶性的考題,取而代之的是需要肚子裡有點墨水的申論題。
面對題目只有短短幾句話的申論題,要怎麼作答呢?尤其是考試時一緊張,腦筋一片空白,眼看就要開天窗了,怎麼辦呢?
多位博士生都採取了「記大項」的技巧。
首要步驟就是先把課本裡的標題記牢。有了標題,內容再自由發揮,至少不會偏離主題。
標題即是重點,答題時應盡量跟課本的標題一致,尤其是專有名詞,切勿用自己的話來寫標題,這樣顯得不夠專業。
有了大標題,內容就可以用自己的話寫,並且發揮自己的獨到見解,考試能不能脫穎而出,就看答題是否了掌握主旨、又能創新。
在時間來不及複習的時候,至少一定要將標題記牢,閱卷老師一定是先看標題寫的對不對,內容再稍微看一下。因此,掌握標題也就等於掌握了答題的重點。
考前半年,中等弱科先複習
如果,你的弱勢科目真的弱到不行,而且再怎麼複習也救不起來時,該怎麼辦?
有博士生建議:「在考前半年,就從中等弱的科目先複習。」
從有點兒弱,又不會太弱的開始複習,如此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分數增加最多。
不管科目強弱,如果抱著用強的科目來彌補中等弱及最弱科的想法,只攻強科,完全不顧其他科目,實在很可惜--再怎麼不想補弱,都請針對有點兒弱,又不會太弱的中等科目開始加強複習。
由於為距離考試時間已經不多,對於不拿手的科目,只要就之前作錯的題目開始訂正,找到錯誤的原因,並且輔助考古題進行考前猜題,能記多少算多少,不要再多花時間作整體性閱讀,既耗時又很難馬上看到成效。而拿手的科目要持續保持熟悉度,經常性練習,保持作答的手感,以細心來奪得高分。
而中等科目,才是往高分邁進的關鍵,因為對於該科目,已經有基本基礎概念,只需要針對不清楚的或者容易混淆的部分進行釐清,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分數有跳躍式的進步。
但是對於有加權比重的考試,即使是不拿手的、再怎麼不喜歡的科目,也不能放棄。此時搶分的秘訣就在於「把握重點」,只要是重點,就一定要記、要會。這麼一來,就不會因為加權的問題而錯失良機了。
給容易粗心的人-請在考卷上畫線
「怎麼會這樣?平常明明都會的東西,到了考試時,總是因為粗心而失分!」
如果,你也是「容易粗心者」,那麼平日考試時,就請養成在考卷上畫重點的習慣。
所謂的考卷重點,指的是類似「何者正確」、「何者為非」、「下列哪一個不是……」等容易讓人失去戒心的關鍵字,很多人在考試後都認為自己考得不錯,等到拿到考卷、看到分數時,才扼腕自己沒看清題目,實在很可惜!
為了不讓這樣遺憾的事情發生,在平日寫題目時(不論是小考或寫作業),就養成看到題目,就立刻提防戒備,在關鍵字處畫線以提醒自己,搶回更多原本就該屬於你的分數喔!
考場搶分秘訣就在於時間的掌握
如果你參加的是「題目不多」的考試,拿到考卷之後,別急著作答。
不妨先將題目快速瀏覽一遍,將題目區分為困難、中等、容易三種類型。先作容易題,這些是基本分數,一分也不能掉,所以務必穩紮穩打,細心作答。然後再作中等題,這些題目通常偏向應用方面居多,需要抽絲剝繭,思考出題老師要考的重點是什麼。通常考卷中這種題目會占一半以上的比例,所以要注意控制時間,避免考試時間不夠用。最後再作困難題,這些題目通常分數不多,有時間就盡量答,答的不好也不要氣餒。
如果遇到題數很多的狀況下,就用題數分配作答時間。遇到難題如果完全沒有作答的把握,或者解題出現困難時,就應該先跳過,等到最後有把握的題目都做完之後,再回頭去解之前未答的難題,避免因為難題影響考試情緒,並且延宕整體作答時間。
常常有人在考後才因為看錯題目丟分而扼腕,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當感覺自己注意力不佳時,可以拿著尺,強迫自己一行一行的把題目詳細審閱一遍,確定題目意思之後再作答,作答過程中,如果有不確定的題目,也可以在題目卷上作記號,如果最後還有剩餘時間,再回過頭,針對作記號的問題再檢查一次。
別急著看解答
在做題目時--尤其是需要理解的數、理科目,千萬不要急著立刻看答案,一定要自己先寫過;不會的部分才去看解答,這時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下次再作答時,也就不容易忘掉。
博士生們認為:如果一開始就先看解答是怎麼解的,就失去自己思考的機會,變成是死背答案了。
有些科目解題的過程也很重要,閱卷老師會斟酌你的思考過程來給分,這時,正確答案反而不是這麼重要,重點是你的想法合不合邏輯,越高等的考試越是如此。
平日在解題目時,也可以要求自己想不同解答的方法,參考書的答案未必正確,也許有更快更好的方法,也就是要抱持著「懷疑」的功夫,想一想解答完全正確嗎?有沒有更好的答案?
遇到不會的題目,先按照自己的想法解,真的不懂,再請問人,如此才知道自己是錯在哪裡?
人往往有思考的盲點,也許只是卡在某一個觀念、一個細節,想過之後再去請教別人。茅塞頓開之後,就好像任督二脈被打通一般,功力馬上大增。
記住,不要急著去尋求所謂的標準答案,因為答案不見得只有一種,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是,如果想要在考場上贏過別人,最好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讓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試想,閱卷老師要改那麼多跟解答一樣的考卷,如果能多幾分巧思,寫下跟別人不一樣的答案,不就讓自己更多了一分機會嗎?
博士生這樣做∼想不通,直接問更強的
對於自己真的不會的科目,有博士生會採取「直接問」的方式,因為知道自己即使想了半小時還是不會,倒不如先去問更強的人。
重點是,在問到解答後,必須要回來再自己想過,而不是得到答案就沒事了。
唯有自己想過,才會是你的──這一點,任何科目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