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我」和「我們」,缺一不可的生命存在課題
我們活在這世上,有兩個最重要的學習,也是了解生命存在意義的根本,一是知道「我是誰」,好發展完整真實的自我;二是能夠建立與成全「有意義的關係」,讓生命體會真實的情感連結及經驗愛。 許皓宜博士在這本新書中,所談的正是我們活在世上,每個人都需要關切的兩個人生課題。這兩個課題,缺一不可,因為我們一生的方向,就是成長具有獨立性的人格,然而,卻不是成為一個孤立的存在者。
發展完整的人格,擁有完整的自我,並不會因此就成為孤立的一個人。如果,人的生命走向,越走越成為只關注自己、在乎自己,然後忽略及漠視他人,那麼,他必然也無法深刻的領悟到,人活在這世上的意義究竟為何。
因為,沒有活在關係裡,我們就無法實現及完成存在的意義,及生命的價值。因為人的行為,甚至人類的許多發展,都是為了「人」而存在,也就是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身為人,我們屬於群體生活的動物,我們的生命,從有依戀的需求開始,就需要另外一個人的存在,來反饋、回應、互動、情感連結,以讓我們體認到「我究竟是誰」「為什麼我存在在這裡」「我和這個人的關係對我生命的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哈洛(Harry F. Harlow)的實驗,肯定了安全感、愛、親密關係等對人類的重要性。他以恆河小猴離開原生母親後的行為,進行一系列的研究。特別是將年幼的恆河猴,單獨隔離二十四個月之久,觀察及發現小猴在缺乏互動下,所形成的社會孤立狀態,不僅產生精神錯亂,也出現搖頭晃腦的空洞恍神反應,並呈現出社會退縮,無法形成有意義的接觸及溝通。
如果,你的人生路上,你和你的「關係」,時常讓你感受到失衡,也讓你感到不安及失落,鄭重推薦許皓宜博士的這本著作,相信能為你找回在關係中的安心感,好好的在關係中自在。
諮商心理師、心理療癒作家 蘇絢慧
推薦序二
從逃避到期待和每一個人激盪出火花
和皓宜的相識,說句附庸風雅的話,真正是來自以書會友。
從出版第一本書,出版社的編輯找上皓宜跨刀寫序,我和皓宜便建立了彼此的第一個連結。坦白說,在這個緣分之前,我很少接觸心理學的相關書籍,因為印象中,心理學的書籍總是引經據典,充滿了外國重量級心理學者艱深的理論,讀起來往往一頭霧水,本來想藉此走出自己的愁城困境,卻反而像是進入了找不到出口的迷宮。
但也因為與皓宜的這個意外的連結,我嘗試拋棄對心理學的恐懼,重新拾起相關的書籍,才發現自以為是的成見,讓我錯過了多少美麗的境界。
我從小就是個自認不愛「經營人際關係」的人,特別是出書以後,在短時間內頻繁與陌生人接觸、互動的經驗,一度讓我相當挫折與退縮,也思索著自己是否適合這樣的生活。而緣分就是如此奇妙,皓宜的這本新書《人生不能沒有伴》居然在此刻因緣際會的出版,並且找上了我撰序,讓我有投桃報李的機會。
書裡主要是談廣泛的人際關係——人生來孤獨嗎?或許我的心裡一直有這樣的想法,讓我從小到大一直逃避積極與人互動。然而,當我在深夜靜心地閱讀皓宜的文字,那句句撼動我心的隻字片語「與人建立關係,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本能」「人我之間的偶然每天都在發生,能夠被我們覺察且保留下來的卻寥寥無幾,其實世界上每一種相遇都有獨特的意義」「當感受有所覺察,情節就得以被認識」「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尋找外在對象來滿足內在基本需要的過程。」……
我才發現皓宜所說的,透過人際關係的互動,我們能了解自己,擴大內在靈魂的能量,也能了解不同於自己的存在,開啟新的創造、靈感與知識,產生被滋養的喜悅。原來我一直以為人際的互動,在於證明自己的魅力與對群體肯定的渴望,一直沒有自信的我,才會充滿了恐懼。皓宜卻在書裡用生活中平凡又不平凡的對話讓我明白,越是具挫折感的人際關係,越是認識自我、覺察自我的好機會,這像是為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不再害怕面對無法預測、無法控制的人我關係。
如果說,我是會說故事的法律人,皓宜更是擅於創造篇篇動人情境,邀你進入心理學美妙的世界,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對人際的互動感到無力與逃避,相信閱完此書,你會發現自己此刻有多期待走出門外,和你遇見的第一個人,激盪出前所未見的火花。
律師&作家 律師娘(林靜如)
推薦序三
透過深刻對話,看見意想不到的自己
我認識的皓宜,像個留著長辮子的親切姊姊,總有辦法把艱深的心理學,用貼近生活的方式,讓人對自己的處境,有新的體悟。
她的學生愛死她了。學生愛她的方式之一,就是直白地向她提問在心裡糾纏多時、表面上聽來令人啼笑皆非的各種疑難雜症。而她總是溫柔回應,在一問一答之間抽絲剝繭,讓學生對自己的處境,突然有一種眼眶泛淚的豁然開朗。
每個人都渴望能遇到一個像蘇格拉底般循循善誘的老師,啟發自己蟄伏的智慧。如果你像我一樣,錯失親自坐在皓宜課堂教室的機會,這本書是一個補救,即使只是閱讀這些直指人心深處的對話,也會讓你陷入沉思。
皓宜對關係的省思,不僅僅來自她在伴侶、家庭諮商室的專業經驗,也來自這些年來生活裡的點滴感悟。我最喜歡的,是她在書裡分享她對關係的體會:「深度關係的存在從來就不只是『你在我身邊』的概念而已,它是一種心底永恆的愛與回憶——一個醞釀全新自我的意義」「對話帶來親近」。看皓宜的書,聽她分享這些年來對自己的「覺察」,感覺像是與一個多年不見卻認識你極深的好友,在對話過程中,逐漸認識了自己。皓宜總有辦法,幫助人看見還沒準備好看見的自己、在關係脈絡中的自己,然後透過這份看見,醞釀出新的力量。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趙文滔
作者序
人際中無法遠離的煩惱,勢必有意義
某天,我和一位工作上的夥伴聊完電話,心裡瀰漫著一陣怨氣,我忍不住對身旁的另一半抱怨:「我沒見過這麼高傲又自以為是的人。」
另一半緩緩地抬起頭、挑著眉,用一種熟悉的眼神看我——我突然意識到這是我們關係中屬於「提醒」的眼神。於是我起身泡了杯茶,拿了筆在紙上亂畫。片刻後,我鬼祟地又鑽回另一半身邊,恍然大悟似地說:「你想說,她可能也認為我是個高傲又自以為是的人,對嗎?」
這是「心理動力學」精采的地方——若非我們心中已具有某樣素質,我們不會在他人身上看到這樣的特質。所以佛洛伊德明確地告訴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連自己都不知曉的精神世界。
這個精神世界,就是影響你外在行為、感受與思考的內在動力。
我在十多年前開始接觸「心理動力學」的理論,也許當時年紀尚輕,對於佛洛伊德和榮格,尚有許多讀不懂的地方,但這些概念依然像磁鐵一般深深吸引著我。多年後,種種的訓練、研讀與分析,不但幫助我加深對自己的覺察,也開啟對他人更真實的認識。(原來心理動力學不只可以認識自己,也可以幫助父母及老師,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學生耶!)
比方,一個年輕的孩子告訴我,他覺得老師對他說話非常委婉,讓他總是不敢直接表露自我,說話也因而變得委婉。他的關注點是在「老師的委婉」上。但這麼說其實並不公平,因為若把這位年輕孩子換成另一個心中沒有「委婉議題」的年輕人,可能會直接跟老師說:「老師,我不太懂您的意思耶!您是說我這次並沒有做得很好嗎?」也許老師就會進一步回應:「嘖,是真的不太好,可是哪邊改一改應該會不錯。」
這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概念一樣,是彼此心中的「委婉議題」在相互激盪,我們不能武斷地說:這樣彆扭的互動是因誰而起。
這些年,我開始學習把這些體會,真誠地回應給周圍的友伴、同儕、學生、家人……過程中自然會產生許多衝突、誤解、互相吐槽,但也讓我慢慢找到那些自己想要真實靠近的人、過濾掉不見得合得來朋友,並且學習用適當的表達讓自己活得更自在。
榮格說,這是在成為「自己」的旅程中要摸索的路,也許還是要花上一輩子。
當我這麼做以來,我開始能哀悼過去曾經遺憾非常的關係,我學會讓真實的自己流淚、呼喚和渴望……然後我感覺到人生中,有些人好像就這麼離開了,記憶的影像卻因為覺察而留在心裡;有些人好像留下了,相處的覺察卻讓我體會到什麼叫「不用緊抓不放」。
於是有一天,我居然發現自己在忙碌中好像開始擁有了發呆的能力。那是一種什麼都不用做的,心裡卻像裝滿了水一樣的沉甸甸……然後好像沒有任何理由,你卻發現自己的嘴角竟然牽動著一抹微笑(咦?莫非是白日夢的傻笑?)。
說真的,我變得懶惰了。
但卻比先前又快樂了一點點。
一種緩慢的情感,逐漸攀爬上心口,停駐下來。
是的,這是懂得自己的力量…… 這些日子來,欣見阿德勒的「自我心理學」幾乎引領了亞洲人心靈改造的運動。如果你也同樣是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一員,就不能不知道佛洛伊德和榮格所開展出來的「心理動力學」(也稱為精神分析、精神動力學。但加上後續發展的相關理論,我更喜歡統稱它們為「心理動力學」)。
如果說,阿德勒心理學在教我們: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遠離煩惱、好好生活;那麼,心理動力學則是在告訴我們:那些人際關係中無法遠離的煩惱,勢必有它的意義—甚至,是邁向真實自己、創造人生蛻變的契機。
「知道,但做不到」——是我們許多人的困擾。
歡迎你泡杯咖啡坐下來,在接下來每一個心理動力的故事與對話裡,與我一同發現自己,也重新認識你周圍的每一個人、每一段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