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緒論與概觀
1.1 網路互連的動機
1.2 TCP/IP Internet
1.3 Internet服務
1.4 Internet的歷史及範圍
1.5 Internet架構委員會
1.6 IAB的改組
1.7 Internet評論請求
1.8 未來的發展與技術
1.9 本書內容組織
1.10 總結
Chapter 2 底層網路技術回顧
2.1 引言
2.2 網路通訊的兩種方式
2.3 廣域和區域網路
2.4 乙太網路技術
2.5 以交換器連接之Ethernet
2.6 非同步傳輸模式 (ATM)
2.7 總結
Chapter 3 網路互連模式和架構模型
3.1 引言
3.2 應用層互連
3.3 網路層互連
3.4 Internet特點
3.5 Internet架構
3.6 透過IP路由器互連
3.7 使用者觀點
3.8 所有網路是對等的
3.9 仍存在之問題
3.10 總結
Chapter 4 類別化的Internet位址
4.1 引言
4.2 通用識別碼
4.3 原始的類別化定址策略
4.4 用位址指定網路連線
4.5 網路與直接廣播位址
4.6 限定廣播
4.7 全0位址
4.8 子網路與無類別網路延伸
4.9 IP多點傳送位址
4.10 互連網路定址的缺點
4.11 點分十進位表示法
4.12 回送位址
4.13 特殊位址慣例摘要
4.14 Internet定址當局
4.15 保留的位址前置碼
4.16 一個例子
4.17 網路位元組順序
4.18 總結
Chapter 5Internet 位址對應到實體位址 (ARP)
5.1 引言
5.2 位址求解問題
5.3 實體位址的兩種形式
5.4 直接對應的位址求解
5.5 動態結合的位址求解
5.6 位址求解高速緩衝區 (Cache)
5.7 ARP高速緩衝逾時 (Timeout)
5.8 ARP改進
5.9 ARP和其他協定的關係
5.10 ARP的實現
5.11 ARP封裝與識別
5.12 ARP協定格式
5.13 ARP緩衝區自動重複確認
5.14 反向位址求解協定 (RARP)
5.15 總結
Chapter 6 Internet協定:免接式資料包傳送(IPv4)
6.1 引言
6.2 虛擬網路
6.3 Internet結構與其原理
6.4 概念性服務的組織
6.5 免接式發送系統
6.6 Internet協定之目的
6.7 IPv4資料包
6.8 Internet資料包選項
6.9 總結
Chapter 7 Internet協定:轉送IP資料包
7.1 引言
7.2 Internet中的轉送
7.3 直接與間接傳送
7.4 表格驅動IP轉送
7.5 Next-Hop 轉送
7.6 預設路由
7.7 特定主機繞路
7.8 IP繞路演算法
7.9 使用IP位址轉送
7.10 處理進入的資料包
7.11 建立繞路表
7.12 總結
Chapter 8 Internet協定:錯誤及控制訊息 (ICMP)
8.1 引言
8.2 Internet控制訊息協定 (ICMP)
8.3 錯誤回報與錯誤更正
8.4 ICMP訊息傳遞
8.5 ICMP訊息格式
8.6 測試目的地之可抵達性和狀態 (Ping)
8.7 回應請求與應答訊息格式
8.8 目的地不可達回報
8.9 擁塞與資料包流量控制
8.10 發送端抑制格式
8.11 路由器之改變路由請求
8.12 檢測循環或超長路由
8.13 其他問題之回報
8.14 時鐘同步與傳送時間估計
8.15 不再需要的早期ICMP訊息
8.16 總結
Chapter 9 無類別與子網路的網路位址延伸格式
9.1 引言
9.2 回顧相關原理
9.3 減少網路數目
9.4 Proxy ARP
9.5 子網路定址
9.6 子網路位址配置的彈性
9.7 可變長度 (Variable-Length) 之子網路
9.8 利用遮罩 (Mask) 建立子網路
9.9 子網路遮罩表示法
9.10 子網路存在時的轉送
9.11 子網路轉送演算法
9.12 統一的轉送演算法
9.13 子網路遮罩的維護
9.14 對子網路廣播
9.15 匿名的 (Anonymous) 點對點網路
9.16 無類別定址模式與超網路定址
9.17 CIDR位址區塊與位元遮罩
9.18 位址區塊與CIDR標示法
9.19 無類別定址範例
9.20 資料結構與無類別位址查詢演算法
9.21 Longest-Match繞路與混合式繞路型態
9.22 保留給私有網路的CIDR區塊
9.23 總結
Chapter 10 協定分層
10.1 引言
10.2 多重協定的需求
10.3 協定軟體的概念層次
10.4 各層之功能
10.5 X.25與ISO模型之關係
10.6 智慧和決策位置
10.7 協定分層原則
10.8 網路子結構存在時的分層方式
10.9 TCP/IP模型中的兩大邊界
10.10 分層之缺點
10.11 多工與解多工的基本概念
10.12 總結
Chapter 11 使用者資料包協定 (UDP)
11.1 引言
11.2 識別最終目的地
11.3 使用者資料包協定
11.4 UDP訊息格式
11.5 UDP虛擬標頭
11.7 分層與UDP檢查和計算
11.8 UDP多工、解多工與埠
11.9 保留與可用的UDP埠號
11.10 總結
Chapter 12 可靠性資料流傳送服務 (TCP)
12.1 引言
12.2 資料流傳送的需求
12.3 可靠性傳送服務的特性
12.4 提供可靠性
12.5 滑動窗口的想法
12.6 傳輸控制協定 (TCP)
12.7 埠,連線和端點
12.8 被動和主動開啟
12.9 區段、資料流和序號
12.10 可變的窗口大小和流量控制
12.11 TCP區段格式
12.12 帶外資料
12.13 TCP選項
12.14 TCP檢查和計算
12.15 確認、重傳和逾時
12.16 往返取樣的精確測量
12.17 Karn演算法和計時器的後退
12.18 反應高變異性的延遲
12.19 反應擁塞
12.20 快速恢復與其他修改
12.21 明確的回饋機制 (SACK與ECN)
12.22 擁塞,末端丟棄,與TCP
12.23 隨機早期偵測 (RED)
12.24 建立TCP連線
12.25 起始序號
12.26 關閉TCP連線
12.27 TCP連線重置
12.28 TCP狀態機
12.29 強制資料傳送
12.30 保留的TCP埠號
12.31 TCP性能
12.32 傻瓜窗口症狀和小封包
12.33 避免傻瓜窗口症狀
12.34 總結
Chapter 13 繞路架構:核心、對等和演算法
13.1 引言
13.2 繞路表的起源
13.3 使用部分資訊轉送
13.4 原始的Internet架構和核心
13.5 從核心架構到對等式骨幹
13.6 自動路由傳播
13.7 向量距離 (Bellman-Ford) 繞路
13.8 可靠性與繞路協定
13.9 連結狀態 (SPF) 繞路
13.10 總結
Chapter 14 在對等之間進行繞路 (BGP)
14.1 引言
14.2 繞路更新協定的運作範圍
14.3 決定群組大小的限制
14.4 一個基本概念:額外的跳躍點
14.5 自治系統的概念
14.6 外部閘道協定與可抵達性
14.7 BGP的特徵
14.8 BGP功能與訊息型態
14.9 BGP訊息標頭
14.10 BGP OPEN訊息
14.11 BGP UPDATE訊息
14.12 壓縮的遮罩-位址對
14.13 BGP路徑屬性
14.14 BGP KEEPALIVE訊息
14.15 從接收端觀點所報導的資訊
14.16 外部閘道協定的主要限制
14.17 Internet繞路架構
14.18 BGP NOTIFICATION訊息
14.19 總結
Chapter 15 在自治系統裡進行繞路 (RIP,OSPF)
15.1 引言
15.2 靜態與動態的內部路由
15.3 繞路資訊協定 (RIP)
15.4 慢收斂問題
15.5 解決慢收斂問題
15.6 RIP1訊息格式
15.7 RIP2位址慣例
15.8 RIP路由翻譯與聚集
15.9 RIP2擴充與訊息格式
15.10 RIP跳躍點計數的缺點
15.11 用延遲作為計量方式 (HELLO)
15.12 延遲計量與震盪
15.13 結合RIP、Hello和BGP
15.14 gated:自治系統間的通訊
15.15 開放式SPF協定 (OSPF)
15.16 利用部份資訊進行繞路
15.17 總結
Chapter 16 Internet多點傳送
16.1 引言
16.2 硬體廣播
16.3 硬體多點傳送
16.4 Ethernet多點傳送
16.5 IP多點傳送
16.6 片段的觀念
16.7 多點傳送位址
16.8 多點傳送位址語意
16.9 IP多點傳送對應到Ethernet多點傳送
16.10 主機與多點傳送的分送
16.11 多點傳送範圍
16.12 擴充IP來處理多點傳送
16.13 Internet群組管理協定
16.14 IGMP實作
16.15 群組成員狀態轉換
16.16 IGMP成員詢問訊息格式
16.17 IGMP成員報導訊息格式
16.18 多點傳送的轉送與繞路資訊
16.19 基本多點傳送繞路範例
16.20 TRPF產生的結果
16.21 多點傳送樹
16.22 多點傳送繞路的本質
16.23 反向路徑多點傳送
16.24 多點傳送繞路協定
16.25 可靠性多點傳送與ACK爆炸
16.26 總結
Chapter 17 IP交換與MPLS
17.1 引言
17.2 交換技術
17.3 大型網路、標籤交換與路徑
17.4 ATM網路的邏輯觀點
17.5 IP交換技術與MPLS
17.6 分類、資料流與更上層交換
17.7 階層性使用MPLS
17.8 MPLS封裝
17.9 標籤交換路由器
17.10 控制程序和標籤分配
17.11 MPLS與切割
17.12 網狀拓樸和訊務工程
17.13 總結
Chapter 18 Mobile IP
18.1 引言
18.2 行動性、繞路以及定址
18.3 Mobile IP之特性
18.4 Mobile IP運作方式總覽
18.5 行動定址之細節
18.6 搜尋客籍代理機器
18.7 向代理機器註冊
18.8 註冊訊息格式
18.9 與客籍代理機器溝通
18.10 資料包傳送與接收
18.11 Two-Crossing問題
18.12 與本籍網路上的電腦通訊
18.13 總結
Chapter 19 私有網路互連 (NAT,VPN)
19.1 引言
19.2 私有與混合網路
19.3 VPN定址模式與繞路
19.4 將VPN技術延伸至個別主機
19.5 使用私有位址之VPN
19.6 網路位址轉換 (NAT)
19.7 NAT轉換表之建立
19.8 多重位址NAT
19.9 埠對應NAT
19.10 NAT與ICMP之間的相互作用
19.11 NAT與應用程式之間的互動
19.12 資料分段存在時之NAT
19.13 概念性的位址網域
19.14 Slirp與Iptables
19.15 總結
Chapter 20 互動的主從式模型
20.1 引言
20.2 主從式模型
20.3 一個簡單的例子:UDP echo伺服器
20.4 時間與日期服務
20.5 伺服器的複雜性
20.6 廣播一個請求
20.7 主從式的模型的替代品
20.8 總結
Chapter 21 Socket介面
21.1 引言
21.2 UNIX I/O範例與網路I/O
21.3 將網路I/O加入UNIX
21.4 Socket抽象概念
21.5 建立Socket
21.6 socket繼承與終止
21.7 指定本地位址
21.8 將socket連接到目的地位址
21.9 經由socket發送資料
21.10 透過socket接收資料
21.11 取得本地與遠端socket位址
21.12 取得與設定socket選項
21.13 指定伺服器佇列長度
21.14 伺服器如何接受連線
21.15 處理多重服務的伺服器
21.16 取得與設定主機名稱
21.17 取得與設定主機網域
21.18 socket程式庫呼叫
21.19 網路位元組順序轉換常式
21.20 IP位址處理常式
21.21 存取網域名系統
21.22 取得主機資訊
21.23 取得網路資訊
21.24 取得協定資訊
21.25 取得網路服務資訊
21.26 用戶端範例
21.27 伺服器範例
21.28 總結
Chapter 22 啟動協定與自動設定 (DHCP)
22.1 引言
22.2 啟動協定的歷史
22.3 用IP決定一個IP位址
22.4 DHCP重傳策略
22.5 DHCP訊息格式
22.6 動態組態的需要性
22.7 DHCP租借觀念
22.8 取得多個位址與中繼
22.9 位址獲得狀態
22.10 提早終止租借
22.11 租借更新狀態
22.12 DHCP選項與訊息格式
22.13 選項過載
22.14 DHCP與網域名系統
22.15 總結
Chapter 23 網域名系統 (DNS)
23.1 引言
23.2 機器的名稱
23.3 平面化命名空間
23.4 階層化名稱
23.5 名稱授權的委派
23.6 子集合授權機構
23.7 Internet網域名
23.8 頂層網域
23.9 名稱語法與型態
23.10 將網域名對應到位址
23.11 求解網域名
23.12 高效率轉換
23.13 高速緩衝:高效率的關鍵
23.14 網域伺服器訊息格式
23.15 壓縮名稱格式
23.16 網域名稱的縮寫
23.17 反向對應
23.18 指標查詢
23.19 物件型態與資源記錄內容
23.20 獲得子網域的授權
23.21 動態DNS更新與通知
23.22 DNS安全性延伸 (DNSSEC)
23.23 總結
Chapter 24 遠端登入與桌面 (TELNET,SSH)
24.1 引言
24.2 遠端互動運算
24.3 TELNET協定
24.4 容納異質性
24.5 傳送控制遠端網站的命令
24.6 強迫伺服器讀取控制函數
24.7 TELNET選項
24.8 TELNET選項協商
24.9 Secure Shell (SSH)
24.10 其他遠端存取技術
24.11 總結
Chapter 25 檔案傳輸與存取 (FTP,TFTP,NFS)
25.1 引言
25.2 遠端檔案存取、傳輸以及儲存網路
25.3 線上共享存取
25.4 透過檔案傳輸共享
25.5 FTP:主要的TCP/IP檔案傳輸協定
25.6 FTP的特徵
25.7 FTP行程模型
25.8 TCP埠號與資料連線
25.9 FTP的使用者觀點
25.10 匿名FTP
25.11 安全的檔案傳輸 (SSL-FTP,Scp,Sftp)
25.12 TFTP
25.13 NFS
25.14 NFS的實現 (RPC與XDR)
25.15 總結
Chapter 26 電子郵件 (SMTP,POP,IMAP, MIME)
26.1 引言
26.2 電子郵件
26.3 郵箱名稱與別名
26.4 別名擴充與郵件轉寄
26.5 電子郵件服務的TCP/IP標準
26.6 簡單郵件傳輸協定 (SMTP)
26.7 郵件取得與郵箱管理協定
26.8 用於非ASCII資料之MIME擴充功能
26.9 MIME多部份訊息
26.10 總結
Chapter 27 全球資訊網 (HTTP)
27.1 引言
27.2 Web的重要性
27.3 架構的組成元件
27.4 制式資源表示
27.5 一個範例文件
27.6 超文字傳送協定
27.7 HTTP GET請求
27.8 錯誤訊息
27.9 持續連線與長度
27.10 資料長度與程式輸出
27.11 長度編碼與標頭
27.12 協商
27.13 有條件的請求
27.14 代理伺服器與快取
27.15 快取
27.16 其他HTTP功能
27.17 HTTP、安全與E-Commerce
27.18 總結
Chapter 28 在IP網路上傳送語音和影像 (RTP, RSVP,QoS)
28.1 引言
28.2 數位化與編碼
28.3 語音和影像的傳輸與重現
28.4 抖動與回放延遲
28.5 即時傳送協定 (RTP)
28.6 資料流、混音與多點傳送
28.7 RTP封裝
28.8 RTP控制協定 (RTCP)
28.9 RTCP操作
28.10 IP電話學與信令
28.11 服務品質的爭議
28.12 QoS、使用率與容量
28.13 InteServ資源保留 (RSVP)
28.14 InteServ的加強 (COPS)
28.15 DiffServ與Per-Hop行為
28.16 訊務排程
28.17 訊務管制
28.18 總結
Chapter 29 網路管理 (SNMP)
29.1 引言
29.2 管理協定的層次
29.3 架構模型
29.4 協定架構
29.5 MIB變數範例
29.6 管理資訊的結構
29.7 採用ASN.1的格式化定義
29.8 MIB物件名結構與表示法
29.9 簡單網路管理協定 (SNMP)
29.10 SNMP訊息格式
29.11 SNMP訊息編碼實例
29.12 SNMPv3的新特徵
29.13 總結
Chapter 30 Internet安全與防火牆設計 (IPsec, SSL)
30.1 引言
30.2 保護資源
30.3 資訊策略
30.4 Internet安全性
30.5 IP安全性 (IPsec)
30.6 IPsec認證標頭
30.7 安全關聯
30.8 IPsec封裝安全酬載
30.9 認證與易變標頭欄位
30.10 IPsec隧道建立
30.11 必要的安全演算法
30.12 安全Sockets (SSL與TLS)
30.13 防火牆與Internet存取
30.14 多重連線與最脆弱的連接
30.15 防火牆之建立與封包濾波器
30.16 安全與封包濾波器之規格
30.17 限制用戶端存取的結果
30.18 狀態式防火牆
30.19 內容保護與代理存取
30.20 監視與記錄
30.21 總結
Chapter 31 新一代的IP (IPv6)
31.1 引言
31.2 為何改變?
31.3 IPv4之外
31.4 通往IP新版本的路
31.5 下一代IP的名稱
31.6 IPv6的特徵
31.7 IPv6資料包的一般型態
31.8 IPv6的基本標頭格式
31.9 IPv6的延伸標頭
31.10 剖析IPv6封包
31.11 IPv6切割及還原
31.12 端對端資料包切割的結果
31.13 IPv6來源端繞路
31.14 IPv6的選項欄
31.15 IPv6的位址空間容量
31.16 IPv6的冒號十六進位標記法
31.17 三種IPv6位址型態
31.18 廣播與多點傳送的雙重性
31.19 一個工程上的選擇及模擬的廣播
31.20 提議中的IPv6位址空間分配
31.21 嵌入IPv4位址與轉換
31.22 未指定與回送位址
31.23 單點傳送位址階層
31.24 介面識別碼
31.25 本地位址
31.26 自動設定與重新編號
31.27 總結
附錄一 RFC指南
附錄二 Internet上專門術語和縮寫的詞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