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兒童發展理論與研究
第1章歷史:理論及應用方向
1.1兒童發展的領域
1.2基本議題
1.3歷史基礎
1.4二十世紀中期的理論
1.5近期理論觀點
1.6兒童發展理論比較
1.7應用方向:兒童發展與社會政策
第2章研究策略
2.1從理論到假設
2.2常見的兒童研究方法
2.3信度與效度:穩健科學研究的關鍵
2.4一般研究設計
2.5有助研究發展的設計
2.6兒童研究的研究倫理
第二篇發展的基礎
第3章生物基礎、產前發展與生產
3.1遺傳基礎
3.2生育選擇
3.3產前的發展
3.4產前環境影響
3.5生產
3.6生產方法
3.7出生併發症
3.8遺傳、環境與行為:展望未來
第4章嬰兒:早期學習、動作技能與知覺能力
4.1有組織的新生兒
4.2嬰兒的動作發展
4.3嬰兒知覺發展
4.4早期剝奪與充實:嬰兒期是發展的敏感期嗎
第5章身體成長
5.1身體成長的歷程
5.2腦部發展
5.3影響身體成長的因素
5.4青春期:轉變為成人的生理過渡期
5.5青春期事件的心理影響
5.6青春期與青少年健康
第三篇認知與語言發展
第6章認知發展:Piaget、核心知識觀與Vygotsky的觀點
6.1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
6.2感覺動作階段:出生到2歲
6.3前運思階段:2到7歲
6.4具體運思階段:7到11歲
6.5形式運思階段:11歲之後
6.6Piaget與教育
6.7Piaget理論的整體評價
6.8核心知識的觀點
6.9Vygotsky的社會文化理論
6.10Vygotsky與教育
6.11Vygotsky理論的評價
第7章認知發展:訊息處理觀
7.1訊息處理取向
7.2訊息處理的一般模式
7.3訊息處理的發展理論
7.4注意
7.5記憶
7.6後設認知
7.7訊息處理在學業學習上的應用
7.8訊息處理取向的評價
第8章智力
8.1智力的定義
8.2智能定義的近期發展
8.3測量智力
8.4智力測驗可以預測哪些事項,預測表現又如何?
8.5IQ的種族與社會經濟變異性
8.6解釋IQ的個別與團體差異
8.7早期介入與智力發展
8.8資賦優異:創造力與才能
第9章語言發展
9.1構成語言的成分
9.2語言發展理論
9.3前語言發展:準備好開口說話
9.4語音發展
9.5語義發展
9.6語法發展
9.7語用發展
9.8後設語言覺察的發展
9.9雙語主義:兒童期學習兩種語言
第四篇性格與社會發展
第10章情緒發展
10.1情緒的功能
10.2情緒表達發展
10.3對他人情緒的理解與回應
10.4氣質與發展
10.5依附的發展
10.6依附、父母就業以及兒童照顧
第11章自我與社會理解
11.1自我出現與自我概念的發展
11.2自尊:自我概念的可評價面
11.3建構認同: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11.4有關他人的思考
11.5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理解衝突
第12章道德發展
12.1道德根基於人類的本性
12.2道德作為社會規範之採納
12.3道德作為社會理解
12.4幼童道德推理
12.5道德關連的自我控制之發展
12.6自我控制的另一面:攻擊的發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