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綜觀
鄧小平在一九七九年解開束縛中國經濟的枷鎖,此舉似乎註定中國將崛起成為經濟巨人。自此以後,每一回合的改革總是激起新一波外國企業的「中國熱」,國際媒體大聲宣告每一種中國資本主義的展現?─私營企業出現了,消費者變富裕了,出口工廠忙不停,股市熱絡,共產黨官員穿西裝現身!每一種展現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力量增強的新跡象?對美貿易出超不斷攀升、高科技進展、競購美國公司等,都會引發華府政治人物與智庫大聲警告:中國已對美國經濟和軍事領導地位構成重大威脅!這些關於中國的評論甚至孵育出國內犬儒主義派,這些人士一再警告:中國的興旺景氣即將在金融或社會大災難中劃下句點。
反觀印度的經濟崛起,情節倒是安靜許多。約莫十五年前,這另一個亞洲巨人並不受美國注意。儘管印度早已是民主政體且擁有龐大的私人經濟部門,但與華府的外交關係冷淡,經濟發展依舊受官僚體制扼制,大多數產業都限制外國投資者參與。的確,當印度和極權統治的中國在經濟上的差距愈來愈大時,印度那爭吵不休的民主制度反而被視為阻礙發展的絆腳石,企業界已經厭倦至極,以至於國外對於印度前總理拉奧(Narasimha Rao)所提出的全面經濟改革計畫,普遍抱持懷疑態度。就連印度在軟體業、半導體設計業、電話客服中心等產業上的成功發展,也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受到注意。在此之前,鮮少西方企業公開談論到這種技術性工作外包在印度熱絡發展的情形。
不過,懷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敬畏的時代展開,中國和印度如今被廣視為下一個全球超級經濟強權。過去二十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九.五%、二○○五年成長率更高達九.九%的中國,經濟規模已經超越絕大多數歐洲國家,並取代日本的貿易龍頭寶座。同一期間,印度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六%,而且,隨著投資資金的湧入和更多產業的開放競爭,經濟成長率仍不斷加速。中國和印度都擁有龐大人口、不斷擴增的年輕工作者和消費群、且所得水準仍然有趕上已發展國家的大空間,這些因素讓絕大多數預測都指出,這兩個國家應該能在未來數十年維持平均七%到八%的成長率,即使這段期間將會出現許多棘手的經濟成長衝擊。
美國環球透視公司(Global Insights Inc.)預估,到了二○一五年,印度的國內支出將倍增至七千億美元,中國大陸則可以增加至將近三倍而達到兩兆六千億美元。到了二十一世紀中葉,中國與印度佔全球產值的比例將從目前的六%激增到四五%,若以國內購買力來衡量的話,比例會更高。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中國與印度都可能成為美國以外經濟力最強的兩個國家。
如今,已經鮮少有企業能夠不與中國或印度打交道。同時兼具消費者、供給者、創新者、投資者、和技術人才提供者的中國與印度正在改造世界。中國已經被認為是最具競爭力的製造業平台。英國的牛津經濟顧問公司(Oxford Economics)指出,自一九九○年至今,中國的出口值成長超過八五○%,製造品佔率已經從二%提高一一.五%。印度則是在軟體、設計、和後勤服務領域展現旺盛的成長力量。班加羅爾(Bangalore)如今已經漸漸變成加州矽谷以外最重要的科技與企業創新重鎮。
由於中國和印度逐漸成為低成本製造業和高科技與服務業中令人敬畏的競爭者,並超越先進國家,這種情勢發展甚至促使主流經濟學家如薩謬森(Paul Samuelson)重新思考長久以來所抱持的「自由貿易」及「競爭優勢」的假設。這種情勢發展也引發各界憂心與爭論美國未來的全球競爭力,誠如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出刊的美國《商業周刊》中刊登的特別報導〈中國與印度:你必須知道的事〉(China and India: What You Need to Know)一文所言:
在過去,我們甚少見到兩個仍然相當貧窮的國家,其經濟起飛引發這種令人敬畏、機會主義、與不安等混雜情結。二次大戰後出現了日本與南韓的經濟奇蹟,但這兩者都未強到足以驅動全球成長或改變所有產業的競爭情勢;反觀中國與印度,卻有夠強的力量與動能可改變二十一世紀的全球經濟。這兩個國家崛起情形的最貼切類比是美國在十九世紀的發跡故事……但是,就某種程度而言,就連當年美國的崛起也無法跟如今發生的中印發展相比,這世界過去從未見到兩個人口加起來佔全球總人口三分之一的國家同時且持續地經濟起飛。
因此,了解中國與印度的相對長處和國內動能,是全球企業界和策略制定者的必要課題。同等重要的課題是風險。貪腐在這兩個國家處處可見。伴隨快速工業化而來的空氣與水污染問題愈趨嚴重,嚴重威脅兩國生態環境與居民健康。由於中國目前仍然欠缺健全法規和透明的決策流程,因此,透過法院來解決違約、盜用或侵吞公款、剽竊智慧財產權,極其困難。印度沿用西方法律制度,但程序卻如同蝸牛般地緩慢。此外,長期投資可能被在野黨延宕或意外的政策逆轉拖累。中國的財金體系背負龐大的呆帳,有爆發金融危機之虞,北京當局在解除外匯管制的緩步進展更讓情況雪上加霜。在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龐大預算赤字已經堆高到難以支撐下去的水準。
本書集結了《商業周刊》在過去五年對這些新興巨人的開創性報導,旨在對中國與印度的崛起提供更廣泛的描繪。你可以從本書中看出,我們在新聞的最前線搜尋,以了解並分析這兩個國家的市場機會、商業文化、經濟模式、和社會性挑戰。《商業周刊》一直很密切追蹤報導中國邁向現代市場經濟的每一步,深入了解中國高層領導者的改革議程,研究率先進入此市場的外國投資者,評估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的餘波,探究中國在二○○一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正式成為全球經濟社群一員的影響。《商業周刊》也很早就看出印度的經濟覺醒,以及它在高科技與服務產業的潛力。我們是最早研究印度在培育大量一流工程與管理人才方面的出色成就的機構,我們在二○○三年十二月八日刊登的〈印度的崛起〉(The Rise of India)報導是印度首度以其經濟影響力躍上美國知名雜誌的封面。
這使得我們興起出版這本書的念頭,想把《商業周刊》近年來獲獎的中國與印度特別報導文章集結在一起,這些新聞報導廣泛地評估這兩個同步發展的強權的經濟含義。從《商業周刊》雜誌及其網站收集的這些文章檢視在這兩國中的新興企業、技術、和財金制度,也詳細視察這兩個國家為維持快速成長和實現快速成長潛力所必須克服的許多嚴重的社會、政治、與環境挑戰,包括在印度大部分地區存在的嚴重貧窮問題、在中國隱約浮現的健康與環境危機、在兩國的所有階層迫切需要提升水準的教育制度。
或許,本書最大的貢獻是比較分析這兩國相當分歧的經濟模式和它們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差異性,這有助於引發各界熱烈討論到底哪個國家比較能維持長期成長:有人認為是中國,因為它有出色能力可動員資本和人力投入基礎建設和建立大規模的製造產能;也有人認為是印度,因為它的創業方向著重工程,以及運用其大量貧窮者提供的極低廉人力來供給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另一個令人好奇的問題是:若這兩個巨人結合起來,形成印度政治家賈拉姆.蘭密施(Jairam Ramesh)所謂的中印超級巨人「Chindia」呢?不過,截至目前為止,這個議題主要仍是學術界的探討,誠如報導所言:「實際上,這兩個擁有龐大人力的國家已經朝向陰陽聚合互補的境界邁進……,拜網際網路和電訊成本大幅降低所賜,多國籍企業現在把產品的製造基地設在中國,軟體和電路系統的設計基地設在印度。」
為使讀者對重要議題有更廣泛的了解,本書也納入《商業周刊》在過去幾年的重要報導文章,包括獲獎的特別報導〈中國價格〉(The China Price),解釋促使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主力的許多因素;以及同樣也獲獎的封面故事報導〈這是你的下一份工作嗎?〉(Is Your Job Next?)和〈印度的崛起〉(The Rise of India),揭露技能性服務工作和工程工作的外移程度,以及此大趨勢在國內引發的爭議。此外,本書中還包括有關於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IIT)及農村發展工作、中國的貿易策略和仿冒風等重要現象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