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得一見的經濟歷史大作。
■ 在合適的時機做出關鍵的革新,是解開新興國家成長之謎的重要鑰匙
本書介紹在新興國家中,引領國家走向快速發展的千千萬萬個知名或無名英雄。這樣的人,幾乎在每個快速發展的新興國家裡都有,所以當大家看到新興國家快速成長的所得,以及新興國家總和國民生產即將超越已開發國家之際,我們其實只是看到表面的現象和冰冷的數字而已,其背後卻是許多小人物努力的結果。
從新興國家採行經濟革新政策的角度,來了解這些人物為什麼有機會做出貢獻。一個國家能不能成功發展的重點,在於能否針對環境的變化做出合適的改變,而這通常與領導者有關。如果當時印度的領導人不是拉吉夫‧甘地;如果當時台灣的領導人不是蔣經國和孫運璿,一些關鍵的提案不一定能得到被採行的機會。所以,是什麼樣的條件讓一個國家能夠產生合適的領導人,在合適的時機做出關鍵的革新,是解開新興國家成長之謎的重要鑰匙,也是本書想要告訴讀者的最佳關鍵處方。
本書優勢
■ 作者長期研究世界新興國家經濟發展消長,涵蓋的新興經濟體廣泛,包含:印度、中國大陸、巴西、泰國、越南與印尼,以及台灣和南韓。除了基本的數值分析以外,著重以歷史演變、人物作為、政策走向,為坊間難得一見的經濟歷史大作。
■ 本書透過多位專家學者的協助,蒐集、整理各國資料,介紹個別經濟體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的歷史演變,另輔以經濟成長率等統計數據,藉由質化與量化分析的結合,讓台灣讀者能更了解這些國家政策變革與經濟崛起的背景及現狀。
作者簡介:
朱雲鵬 教授
現任: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學歷: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學博士
經歷:行政院政務委員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景文技術學院校長
臺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所長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
財團法人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
協助者簡介
趙文志
學歷:台大經濟研究所碩士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經濟系經濟學博士候選人
經歷:紐約大學講師 (Instructor) 現職: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科員
楊麗君
資深媒體人,歷任商業周刊主筆、天下雜誌主筆、遠見雜誌副總編輯、新新聞周刊副總編輯
章節試閱
新興國家崛起的關鍵
1、新興國家走向富強的軌跡
國家處於富強的時期,都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多數人民「動」了起來。打仗的時候,人民站出來保衛家園,前仆後繼;拼經濟的時候,人民在各行各業,在全球各地,爭相發展事業;遇到災難的時候,多數人民出錢出力,協助整個國家走出困境。
國家處於停滯的時期,則剛好相反,多數人民充滿了無力感,常常會有「我愛國家,但國家愛我嗎?」的感嘆。在這個時期,舉國上下都缺乏改變的動力,即使有動力,也被既有的規則限制住而無法動彈,或被不同黨派、軍閥、地區的相互鬥爭而抵銷了力量。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一片沈寂,有抱負的人都想要離開;也有時候,我們看到內鬥洶湧,但一事無成,有抱負的人還是想要離開1。
歷史上,很少國家會長期處於富強或停滯2;多數是起起落落,就像景氣循環一樣。問題在於,「起」和「落」的關鍵是什麼?能不能從歷史中獲得教訓?
「起」了以後,會有一些規章、組織、事蹟、思維、階層遺留下來。這些遺留下來的寶貝──統稱為「制度和文化」吧!──在一開始是被歌頌的。就是因為這些制度,讓整個國家動了起來:或者是脫離殖民而獨立,或者是抵擋了外侮,或者是創造了經濟奇蹟。
但是,時代不斷在變、環境不斷在變。適合早先時代和環境的制度和文化,在多數狀況不會適用於新的情勢。如果制度和文化不能與時俱進,做出重大的改變,就可以說是步入「僵化」,反而成為進步的絆腳石,衰敗也就不遠了。所以說,崛起的輝煌,常常埋下了後一階段衰敗的種子。
反過來說,衰敗的絕望,也常常成為下一階段輝煌崛起的種子。君不見歐洲在羅馬帝國崩解之後,有過接近一千年的「黑暗時期3」?但就在歷經黑暗時期的分裂、爭戰、宗教壓迫、黑死病蔓延的「絕望」後,歐洲產生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文藝復興,以及其後國族國家的興起,乃至工業革命。
本書想要探究的是:什麼因素導致新興國家崛起,什麼因素導致它們停滯,乃至衰敗;這些因素目前的發展如何,未來有什麼樣的遠景;在崛起的過程中,有哪些「開路英雄」的事蹟,以及允許這些開路英雄施展抱負的政策環境是什麼。
-----------------------------------------------------------------------------
本書源自於一個研究,使用1960年人口超過1000萬的28個「大型經濟體」從1965到2000年的發展歷史為樣本4,利用計量方法,把政策走向、起始生活水準、年齡結構、教育程度、經濟波動等不同條件放在一起檢驗,找出各國在不同時期走強或走弱的關鍵因素。這個研究發現,有無在適當的時機,由適當的領導人,採取適當的變革措施,讓這個國家多數人民及團體在追求其個別目標之同時,也促成全國經濟成長與發展目標之實現,是一個國家是否會躍升為強國的關鍵。
這裡所說的三個「適當」,講得容易,得來不易。如果超越計量方法的數據分析,對新興國家採取改革措施的案例作個別的了解,再去歸納共同點,我們發現,能夠造就上面所講的三個「適當」,通常具備了三個元素:第一是時機,二是領導力,三是經濟政策是否能使其個人及企業與世界市場連結。這幾個因素可以相輔相成,但不論在什麼樣的政體,都缺一不行。
所以,綜合而言,發展較為成功的新興國家,都是在過去一段時間,因為時機成熟,也有具領導力的領袖,因時制宜,在環境變遷、需要變革的時點,執行了改革。這些變革,改變了社會的誘因體系,讓一個接著一個的「開路英雄」可以出頭。如果這樣的改革經驗發生了一次或多次,而且已在中長期產生良好效果,讓這個國家在國際的分工鏈中站上了有利的位置,它就可以被稱作是新興國家中的「強國」了。
基於這樣的考量,我們就研究標的28國中,挑出了過去最符合這些條件,而且經濟體較大、人口較多的五個群體,稱之為「新興虎群」。本書想要分析,這些虎群國家如何崛起?未來有沒有條件繼續保強?
以下,我們會先就這幾個重要的強國元素,作更深入的說明。然後,從第二章開始到第六章,會分別就五個經濟群體的發展,包含其歷史背景、改革經驗、過去經濟表現、目前經濟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展望,作個別的描述和分析。最後,第七章是本書的結論,闡釋並推估出未來「新興虎群」五個經濟群體誰能勝出。
第三章 「兄弟」登山 臺韓各自努力
1、處於緊張平衡中的臺灣
夜幕低垂,萬家燈火點燃不眠的星空。晚間新聞播放著「加工區女工──臺灣經濟奇蹟創造者」專輯;在廣告畫面裡,一群臺灣經濟奇蹟的幕後英雄──藍領勞工拿著提神飲料高喊:「福氣啦!」關掉電視,你的思緒忽然飄到那個有些遙遠又有些熟稔的回憶裡。
那是個家庭即工廠的時代,不少鄰居的媽媽們,就在家裡的客廰做起代工。當時,政府喊出「客廳即工廠」的政策,家家戶戶的客廳幾乎都變成工廠,承接代工訂單。
礁溪的成衣加工業;三重、五股的輕工業;員林的帽子加工業;中永和的音響喇叭組裝,有的整條街做著相同的電子零組件、羽毛球拍,有的左鄰右舍上下分工合作,儼然成了超大型工廠。由於臺灣人民的刻苦耐勞,當時的確創造了經濟繁榮,還被世界譽為「經濟奇蹟」。
那時,臺灣並不富有,外交孤立的逆流不斷襲來,國內卻瀰漫一片昂揚的志氣。人民所得急遽增高,貧富差距快速拉近,許多人都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
以前,臺灣前進的力量,是從學校老師,輿論媒體、乃至政府官員,共有一股源自各式各樣的危機感,為了救亡圖存而形成的發展意志。
當時,臺灣有很高的集體共識,更有一股莊敬自強、不服輸的精神,要在兩岸競爭中,做體制與制度競爭的典範,以經濟力量在國際舞台上站起來,走出去。
曾幾何時,臺灣富起來了,也愈來愈時尚了。
臺灣最大的機會,就是累積的經濟成績和全球網絡。臺灣最大的挑戰,就是面臨的內部分裂和國際政治。這兩件事情,一個往西走,一個往東走。有時有點調和,但多數的時候,是「緊張的平衡」或「恐怖的平衡」。就像蹺蹺板,只要那邊加一點重量,又要偏斜了。
本書對於臺灣的分析,原則上止於2008年政黨二次輪替之前,主要因為2008之後的政權還太短,統計資料還不夠。整個分析的重點在戰後,而經濟發展的成敗是分析的主要標的。
在跨國研究中,臺灣這個觀察點產生了統計上顯著意義的「制度改革」,是蔣經國時代。但在本章中,將以比較延續的觀點,分析四個時代,領導人分別為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
本章所採取的分析方法,是根據對於經濟社會變遷的基本觀念,也可說是「模式」──經濟崛起或停滯取決於「誘因體系」,也可說是「競賽規則」。如果誘因體系使得大多數人民在追求個人目標的同時,也達到了整體經濟快速發展的目標,經濟就崛起了。
1949年12月,國府遷台,該會成員隨政府來臺者,多數進入先前由陳誠成立的「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並成為要角。如尹仲容先生,曾任資委會國際貿易事務所紐約分所主任;張峻和杜殿英都曾任資委會要職;李國鼎曾任資委會資渝鋼鐵廠工務組主任、鋼鐵業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工業處與戰時生產局專門委員、資源委員會中央造船公司籌備處副主任;孫運璿也曾是資委會赴美實習的「三一學社」中的一員(程玉凰,1988,頁125)。從種種資料顯示,資委會和隨繼的生管會成員,具有一項重要特徵:以技術官僚,尤其是具工程專業背景的技術人才為主體所組成的財經決策機關,由資委會培植出身,生管會時發揚光大。這些技術官僚與國民黨內部勢力,以及臺灣本地社會的政治菁英,都保持一定距離。(陳思宇1999,頁48)。
而生管會在成立後,隨即確立發展生產事業的兩大方向:第一,凡是生產國防、民生必需、外銷、進口替代等產品,應予增產。第二,前述之外的產品應停產或限制生產。生管會的另一項重大任務則是:打開對外的貿易。由於兩岸敵對的局勢,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完全中斷,打開對日貿易遂成為臺灣外貿的首要之務。1949年10月生管會之下設立了對日貿易小組,次年5月,尹仲容代表政府前往日本與盟軍總部簽訂「中日貿易協定」,打通對日貿易管道。(當時對日貿易額約佔貿易總額的70%)。尹氏返國之後(1950年)即改任生管會副主委,實際負責該會業務,主委則由陳誠兼任。1953年8月行政院設立經濟安定委員會,由俞鴻鈞兼任主委。生管會則於同年6月裁撤,五位要員轉任經安會委員。
從1949年開始,一直到因揚子木材案而被控告的1955年期間,以及在1958年到1963年逝世前,尹仲容可說是大權在握。他既是生管會的召集人,後來又是經安會工業委員會的召集人,又兼任中信局長,及後來的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尹勇於任事、態度積極,在他的督導下,幾乎後來臺灣看得到的每一個傳統產業,都跟他早期的扶植政策有關,包括:人造纖維、玻璃業、PVC(聚氯乙烯)、味精、鳳梨罐頭、水泥、棉紡織等,不勝枚舉。
尹仲容與王永慶
民國40年代,尹仲容集金融、產業、貿易、美援、外匯所有權柄於一身,肩負推動經濟發展的重任。後來臺灣經濟發展史上有名人物,像是李國鼎、孫運璿、俞國華,全是尹的後輩。
那時的臺灣,資源有限,整個產業政策都走「計畫經濟路線」。該發展哪些產業?如何發展這些產業?全由政府決定。一旦確定,政府即投入資源,協助特定業者。照現在標準,當時的政府,可以說是「以公開政策,圖利特定業者」。不過,當時這種拉拔企業家的行為,造就了日後的經濟發展。王永慶,就是這種拉拔政策下的一個工業創辦者。
財經大老王昭明,當年曾是尹仲容機要祕書。王昭明曾表示,當年王永慶賣米、伐林,賺了些錢,想投入工業生產。經濟安定委員會旗下的工業委員會,就替王永慶選了塑膠業。王昭明說,王永慶當時還問工業委員會化工專家嚴演存:「你們替我選的這個plastic,是什麼東西?」
後來,整個設廠案件敲定,由王永慶與趙廷箴合作,尹仲容還親自為公司命名。這家公司英文名稱為Formosa,中文名稱則由英文名稱直接音譯為「福懋塑膠公司」。王昭明說,公司名稱敲定之後,王永慶有意見,要求改名。王永慶認為,「福懋」這兩個字筆畫太多,太難寫,他希望換個中文名字。當時就有人對王永慶說:「恐怕不好改喔!這名字是尹仲容取的。尹先生取的名字,是不能改的!」
後來,尹仲容卻同意王永慶的要求,將公司的中文名成改為「台灣塑膠公司」,也就是現在的「台塑」。王永慶很得意,對王昭明等工業委員會同仁說:「你們講尹仲容決定的名稱不能改,可是,我請尹先生改公司名稱,尹先生馬上就答應,尹先生很好講話。」(取材林金源、朱雲鵬,2001。)
台塑在創辦之初舉步艱難,王永慶曾說過:「當年全球PVC工廠平均銷售量一個月20噸,但是在前10個月,我1噸也賣不出去。」為了解決這個困境,王永慶在三年內連續創辦了PVC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以及三次加工工廠,才成功地打開PVC銷路。
但是王永慶一點也不滿足於現狀;就如他的「瘦鵝論」一樣,他不斷地思考、觀察,就像瘦鵝一樣吸收周遭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進而將台塑王國的版圖拓展延伸到紡織、電子、醫療、生化以及運輸等。創辦至今,台塑企業的PVC粉年產量已達292萬公噸,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廠商之一,PTA、銅箔基板、玻纖布產能居世界第一位,環氧樹酯、銅箔產能居世界第三位,IC 封裝載板產能是全世界前三大,DRAM為臺灣第一大,世界第六大,並且分別在臺灣、美國、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印尼都設廠。
雖尹仲容對臺灣早期經濟發展有貢獻,又勇於任事,觀念上也很願意吸收新知識,還是會被捲入政治鬥爭。1955年3月15日,立法委員郭紫峻在立法院會中向當時的行政院長俞鴻鈞提出「揚子木材公司貸款案」質詢,指稱尹仲容主持的中央信託局在貸款業務上,有「圖利他人」之嫌。行政院長俞鴻鈞在答詢時,表示要即刻將此案移至地檢署偵察。
尹仲容在1955年初審獲判無罪,法務部竟再將其提起上訴,1956年經高等法院宣布無罪確定。1957年他正式復出,先擔任經安會秘書長,1958年再接美援會副主委、外匯貿易審議委員會之主任委員,1960年後更兼任臺灣銀行董事長。到1963年尹積勞成疾而病逝為止,他掌握經濟發展政策的大權。之後,臺灣邁入戰後的第二階段,由蔣經國所主導的時期。
------------------------------------------------------------------------------
臺灣民主化的經驗很短,還在學步,經常跌跌撞撞。但是跌多了,撞多了,也可能造成基本和永久的傷害。
意識型態的掛帥,政治的掛帥,藍綠的掛帥,讓許多公民團體失去了應有的功能。臺灣社會團體很多,慈善方面的尤其成功,可以說是「奇蹟」,但公共政策方面的團體,剔除與政治相關的,好像很難發揮在民主社會中應有的功能,非常可惜。5
憲政、法治、媒體、官僚,是成熟民主社會的另外四大元素,各有問題和盲點。我們看成功由貧窮轉為富強的新興國家,如果有時機,有適當的領導人,而從事興革時,很重要的是要改善現行的制度,改變現行的組織,引領新的風潮,改變人民對未來的期待和想像。
臺灣對未來的期待和想像是什麼?憲政是否日趨成熟,免於紛爭?民主制度是否已被鞏固,不會再被無節制的權力濫用所撼動?法治是否日益落實?媒體在追求利潤、在掙扎中追求生存之外,有何機制能讓其確保閱聽大眾知道「真相」的權力,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6?官僚是否能「動」起來,勇於負責,主動解決問題,落實制度的學習和創新?這些都是臺灣在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之前,不能不面對的大挑戰。
新興國家崛起的關鍵
1、新興國家走向富強的軌跡
國家處於富強的時期,都可以看到一個現象,就是多數人民「動」了起來。打仗的時候,人民站出來保衛家園,前仆後繼;拼經濟的時候,人民在各行各業,在全球各地,爭相發展事業;遇到災難的時候,多數人民出錢出力,協助整個國家走出困境。
國家處於停滯的時期,則剛好相反,多數人民充滿了無力感,常常會有「我愛國家,但國家愛我嗎?」的感嘆。在這個時期,舉國上下都缺乏改變的動力,即使有動力,也被既有的規則限制住而無法動彈,或被不同黨派、軍閥、地區的相互鬥爭而抵銷了力量。所以...
目錄
作者序
推薦序┤之一
推薦序┤之二
推薦序┤之三
給讀者的話
第一章 新興國家崛起的關鍵
第二章 改革無法停止的印度
第三章 「兄弟」登山 臺韓各自努力
第四章 巴西成為世界糧食與原料供應大國
第五章 中國大陸崛起的挑戰與機會
第六章 東協啟動亞洲經濟整合—泰國、印尼跟越南
第七章 未來誰能勝出?
作者序
推薦序┤之一
推薦序┤之二
推薦序┤之三
給讀者的話
第一章 新興國家崛起的關鍵
第二章 改革無法停止的印度
第三章 「兄弟」登山 臺韓各自努力
第四章 巴西成為世界糧食與原料供應大國
第五章 中國大陸崛起的挑戰與機會
第六章 東協啟動亞洲經濟整合—泰國、印尼跟越南
第七章 未來誰能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