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及其對人生的指導價值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而其中的孔子及其《論語》對中華文化曾產生過深遠影響,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後人稱「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其價值之大。
《論語》者,乃為諸儒之討論,聖人之智慧也。《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是研究孔子及儒家學說的主要著作,被譽為儒家至高無上的經典之作、中國古代的聖書,「猶如西洋耶教的《聖經》一樣」(林語堂語)。日本文學泰斗井上靖70歲時開始讀《論語》,被其精闢的語言所吸引,為之傾倒,讀得入迷,十多年來愛不釋手。
《論語》成書于戰國初期,它並不是由某一個人編著的,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陸續整理、編輯而成,《論語》中有些篇章是孔子弟子所寫,有些篇章則出於他再傳弟子之手,其中包括曾參、子張、子夏、閔子騫的學生。書中收載了500多則有關孔子思想、言論和行為的片斷記錄,這些片斷在後人的整理編輯過程中稍加分類,大體上分為20篇,形成了《論語》的基本框架。
《論語》流傳到漢朝,有三種不同版本:有《魯論語》(20篇),為魯人所傳,我們今天所見《論語》的篇目即由此而定;《齊論語》(22篇),為齊人所傳,比前者多出《問王》、《知道》兩篇;《古文論語》(21篇),是漢武帝末年在曲阜孔子故居牆壁中發現的,篇目基本與《魯論語》相同,只將《魯論語》最後一篇《堯曰》中「子張問」以下一段單獨分篇。
西漢後期大臣張禹先後對兩個版本擇善而從,篇目以《魯論語》為主,編成一個修訂本。張禹曾為漢成帝擔任師傅,後封安昌侯,官位尊顯,所以他的修訂本很快流行於世,時稱「張侯論」。此後,到了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在「張侯論」基礎上,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並結合時政與自己的理解加以注釋。鄭玄的注本流傳後,《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失傳了。如今,鄭玄注也已經散佚,甘肅敦煌和新疆均曾出土唐代手抄的殘本。三國時人何晏彙集漢魏各家注解,作《論語集解》,是現在所見最早的完整注本。以後各朝各代均有對《論語》的注釋版本,在總體上保持了該書的繼承性和孔子儒家思想的延續性。南宋朱熹作《論語集注》,其治學方法與漢唐諸儒不同,輕名物訓詁而重義理分析,為宋儒治《論語》的集大成著作,影響元、明數百年。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集中反映了清人對《論語》的校勘研究成果,學術價值較高。近代,隨著白話文的普及,錢穆、楊伯峻等較早對《論語》的通俗化進行了嘗試,注釋簡明扼要,附有白話文翻譯和內容評述,做到了雅俗共賞,這可為一般讀者閱讀《論語》提供參考。
《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並無緊密聯繫,只是大致歸類,並有重復章節出現。也充分體現了該書是由多人參與編撰,凝聚了集體智慧的特點。
通觀全書,其論述方式並不完整、系統,感想隨事而發,顯得比較零星、散亂。然而另一方面,《論語》也顯示出了語錄體著作的獨特魅力,語言含蓄雋永,故事簡潔生動,往往能體現出一些長篇論述所難以表達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長篇論述所難以反映的人物個性和環境情趣。也正是由於《論語》編纂形式的靈活,使該書的表現內容大為增加,多方位、多視角地體現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生活環境和時代背景,有利於讀者全面、準確地瞭解孔子及其思想。
《論語》內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現代社會中,所流行的古語格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吾師」、「是可忍孰不可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等等,皆出於此書。《論語》是儒家的宣言,也是儒家的「聖經」,它的影響,可以說是經過了幾千年歷史的大浪淘沙,對中國甚至是全世界人們的影響,可以說是深遠的、根深蒂固的,這種影響,表現在潛移默化中對世人觀念的左右。其基本觀點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處世哲學,由此推廣到修身、養性、交友、孝道、學習、思考、管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各個方面,其中,無處不閃爍著人生智慧的耀眼光芒。無論從思想價值還是從藝術魅力來評價,《論語》都是一部不可不讀的作品。
《論語》在世界範圍內也影響深遠,除了世界各地的華人推崇論語為主的儒家思想,世界各國各民族有著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們也都由衷地欣賞這部歷史巨著,被稱為「世界最有影響100部著作」之一,其中孔子也被稱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