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中國歷史自黃帝時代起算,至今約有4700多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飽經風霜的華夏民族,以其堅毅睿智的精神、聰敏廣博的智慧、勤勞實幹的雙手,織就了一幅幅風華絕代的畫面、一卷卷精彩紛呈的篇章。
縱向觀閱,可覽秦皇氣概、大漢胡風、唐代雍容、宋世卓姿、明時風月、清朝雄渾。從風雲驟起的長安古城,到瀲波光的杭州湖畔,從莊嚴威武的紫禁之巔,到容納海外的廣州海灣,無一處不留下了中華歷史的印痕,令世人領略東方中土的魅力。橫向探索,無數帝王將相縱橫捭闔,建立不朽功勳;無數蓋世豪傑橫空出世,留下千古傳奇;無數奇人異士、才子佳人潛行於世,演繹世態繁華、悲歡人生。
在這裡,無論是一個時代,還是一段奇緣,又或是一處半壁殘垣,一處古墓深山,他們都是中華五千年瑰麗詩篇的組成部分,在為世人呈現奇趣劇目的同時,也留下了無數難以道清說明的歷史謎題。時人皆知,越是悠遠的歷史脈絡,越是廣大的土地山河,因為難以處處照看,細細研究,所以才越發顯得像謎一樣,令人觀之心生樂趣,想要拆解其中疑竇。中國的歷史就是如此害羞,不輕易揭開自己的層層面紗,叫人想要探個究竟。
秦始皇奇貨可居的身世、項羽火燒阿房宮的真相、西施玉環的下落疑點、嵇康被殺原因、武則天立無字碑的目的、「燭影斧聲」與宋太祖死因、和親政策背後的政治目的、外戚亂政的實質、樓蘭古國沈沒因由、桃花源仙境身在何地、水滸紅樓作者今何在……一個個未解懸案、一串串歷史怪圈,伴隨著華夏千年的演進,牽涉中土上下內外,推動歷史的進程,激發著後人強烈的求知慾。
中國有著數千年難以讀懂的歷史,為了滿足人們對歷史的好奇心,增進世人對華夏史實的了解,本書綜合了大量歷史、地理、科研文獻資料,以全面、全新、探索的視角,從帝王、文臣、武將、文人、紅顏、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經濟、地域、考古、異趣、探祕等近二十個方面,甄選600多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經由深刻精確的分析,力求達到去偽存真,求得事實的真相,解讀歷史的規則。
全書涉獵範圍廣泛,內容深淺合宜,情節充滿軼趣,語言生動活潑,可以幫助讀者掌握研究歷史和探求真相的方法,從中獲得探索發現的規律,引發深層次的解讀思考,擴大視野,重塑歷史觀念。讓讀者在懸疑叢生的史海當中,感嘆世間的玄妙,真正體驗閱讀的快感,感受靈魂深處的酣暢。鑒於時間倉促,書中恐有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朋友批評指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登上歷史的車架,開始一場千年之旅,領略史海深處的風光。
章節試閱
商紂王真的是無能之輩嗎
家喻戶曉的《封神演義》講述了一段在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下,正邪鬥法,神妖混戰的神話故事,這一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書中的主要人物商紂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殘暴君王,他好酒、淫樂、寵妲己,甚至建酒池肉林,奢靡腐化,殘忍暴虐,荼毒四海,不敬祖先,親奸佞遠賢臣等等,罪行罄竹難書。最終,牧野之戰將士們臨陣倒戈,失去民心、軍心的暴君商紂王被武王所打敗,一把火將自己燒死在宮殿之中。
然而,歷史上的商紂王和傳說充滿了矛盾。
紂王名字中的「紂」其實是「殘義損善」的意思,這也是後人對他的貶損評價。
《史記.殷紀》記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膂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由此可見,商紂王是個有文武才能的人,不僅才思敏捷,勇力過人,而且還頗有辯才。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說:「對東夷用兵,費了很大的力量,打退了東夷的擴張,俘虜了『億兆夷人』,作為自己的軍隊,紂對東夷的經營,使以後中原文化逐漸發展到了東南,對我國歷史有一定貢獻。」
從《史稿》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紂王不是只知吃喝玩樂的無能之輩,紂征東夷,使商的疆域擴張到東南,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了開發,中原先進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讓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然而後世幾乎只談論商紂王的殘暴荒淫,卻大大抹殺了他的歷史功績。
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對商紂王是否確實殘暴提出過質疑,在他看來這是有心之人故意將罪行加註在紂王頭上。
近代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在考察這一問題的時候,發現紂王的罪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也就是說這些罪行是後人編造的,真實性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
那麼,為什麼要刻意醜化商紂王?懷疑的學者們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是他的政敵別有用心的宣傳。如奢靡腐化、殘暴荒淫、鎮壓反叛、翦除異己等等,這些是很多帝王的共性,並非是紂王獨有。但是這些劣行表現在商紂王身上卻是如此的駭人聽聞、令人髮指。
二、是將罪惡的源頭引到女人身上。妲己本是紂王剿滅蘇部落的戰利品,也是帝王的玩物,但後世卻認為「女禍亡國」。其實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裡,本性凶殘的帝王我行我素、獨斷專權,並不可能受女子所左右。
三、是為了抹殺紂王的歷史功績,這在上文中已經給予闡述,不難看出,紂王是文武雙全,功勳卓著的。歷史上真實的紂王究竟是什麼樣的,這些在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還有待後世之人進一步研究發現。
越王勾踐是否真的臥薪嘗膽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對蒲松齡這話,多數都不陌生,而話中「臥薪嘗膽」一詞是家喻戶曉的經典成語。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在一次戰爭中被吳國夫差打敗,帶領所剩的五千兵馬逃到了會稽,還是被吳軍圍了個水泄不通。於是越王向吳國屈辱求和。在吳王的威逼之下,勾踐到吳國宮廷中服了三年的苦役,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
勾踐被釋放回國之後,為了奮發圖強報仇雪恥,他睡覺躺在硬柴上,坐臥飲食都要嘗一下苦膽,告訴自己不能忘記國家破亡的痛楚,以激勵自己的勇氣和鬥志。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和不懈努力,他最終戰勝了吳國。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典故「臥薪嘗膽」的來歷。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表達刻苦自勵、奮發向上的決心。
然而關於越王勾踐是否真的曾經臥薪嘗膽,卻是眾說紛紜。
有的說他從來沒有臥薪嘗膽過,有的說他「臥薪」而沒有「嘗膽」,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難道這個流傳千古、帝王發憤圖強的典故,竟是欲蓋彌彰的大謊言?
《左傳》和《國語》是現存最早的記載吳越爭霸和勾踐事蹟的歷史典籍,但這兩本史籍都沒有講到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行為。
到了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曾說:「吳既赦越,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但這段話中並未提到「臥薪」二字。那麼「臥薪」呢?司馬遷筆下的「苦身」是不是就是指的「臥薪」呢?可惜的是,司馬遷並沒有給出更為詳細的交代。之後的一些著作皆以先秦史料為基礎,對此沒有更深的描述。
而最先將「臥薪」「嘗膽」兩個詞連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北宋的蘇軾。他在《擬孫權答曹操書》這一帶有遊戲色彩的書信中說:「僕受遺以來,臥薪嘗膽。」蘇軾在這裡指的是孫權,與越王勾踐完全無關。
真正將「臥薪嘗膽」用在勾踐身上並使之廣為流傳的是眾多的文學作品。明朝末年,梁辰魚在《浣紗記》中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事情進行大量的描寫。
後來馮夢龍在其刊刻的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多次提到「臥薪嘗膽」的故事。
清初的吳乘權也在《綱鑒易知錄》中寫道:「勾踐叛國,乃勞其凝思,臥薪嘗膽。」正是這些文學作品的描述,從此使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家喻戶曉、廣為流傳,但其真實性還需進一步考證。
「臥薪」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宋代,有些學者表示不能認同。他們認為東漢《吳越春秋》中記載越王勾踐「用蓼攻之以目臥」就是「臥薪」的意思。
所謂「蓼」清代馬瑞辰解釋為「辛苦之菜」。這種蓼菜積聚得多了,就成為「蓼薪」。勾踐那時日夜操勞,眼睛疲倦得想睡覺(目臥),就用苦菜來刺激。
「臥薪」「嘗膽」分別是讓視覺和味覺感到苦。後人把「臥薪」說成是在硬柴上睡覺,是一種曲解。
雖然要弄清楚「臥薪嘗膽」的真相頗費周折,但是相信謎團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商紂王真的是無能之輩嗎
家喻戶曉的《封神演義》講述了一段在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下,正邪鬥法,神妖混戰的神話故事,這一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書中的主要人物商紂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殘暴君王,他好酒、淫樂、寵妲己,甚至建酒池肉林,奢靡腐化,殘忍暴虐,荼毒四海,不敬祖先,親奸佞遠賢臣等等,罪行罄竹難書。最終,牧野之戰將士們臨陣倒戈,失去民心、軍心的暴君商紂王被武王所打敗,一把火將自己燒死在宮殿之中。
然而,歷史上的商紂王和傳說充滿了矛盾。
紂王名字中的「紂」其實是「殘義損善」的意思,這也是後人對他的貶損評價。
《...
目錄
君王篇最是無情帝王家
商紂王真的是無能之輩嗎
越王勾踐是否真的臥薪嘗膽
秦始皇死亡之謎
光武帝劉秀蒙受「不白之冤」
劉禪並非「扶不起來的阿斗」
蕭衍為何餓死宮中
隋煬帝真是十惡不赦的暴君
唐太宗為何要篡改國史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唐玄宗為何被奉為「梨園領袖」
宋高宗為何不願迎回徽欽二帝
成吉思汗猝死六盤山之謎
朱元璋何須除去「小明王」
建文帝生死下落之謎
明萬曆皇帝為何三十年不理朝政
崇禎帝死亡之謎
明朝因崇禎辜負一票「忠臣良將」而滅亡嗎
努爾哈赤靠甚麼從後金部落脫穎而出
順治帝出家之謎
康熙為甚麼六下江南
雍正帝嗣位之謎
雍正帝暴死之謎
同治帝死因之謎
孫中山為何要讓位給袁世凱
袁世凱猝死之謎
文臣篇談笑間玩轉天下
屈原為何於「鬼節」投江自盡
商鞅緣何結局悲慘
趙高是宦官嗎
畫醜昭君是毛延壽所為嗎
為甚麼曹操欲除孔融而後快
曹操不要皇帝名號的祕密
華歆是奸臣嗎
「孔明」原來有兩個
諸葛亮為何難以入圍千古名相之列
房玄齡穩居相位的玄機
馮道為何能事四朝,相六帝
為何君子小人都不喜歡寇準
包拯有沒有當宰相
王安石與蘇東坡的複雜關係
秦檜是金人放回的奸細嗎
牛皋有沒有氣死金兀術
朱元璋為何要殺劉伯溫
抬棺上疏的海瑞為何沒有被嘉靖所殺
權臣年羹堯不得不死的原因
真實的李衛如何為官
劉墉非宰相,更非羅鍋
和珅非因貪而亡
楊秀清是否曾「逼封萬歲」
武將篇揮刀立馬忠國魂
將相和不過是假象
趙括的長平之戰是替廉頗背黑鍋
「紙上談兵」是冤枉了趙括
大將軍韓信之死
一代戰神霍去病的死亡之謎
三國名將呂布死因新解
關羽緣何由武將升為「萬能之神」
正史中的周瑜為何遭後世貶斥
岳飛屍體「越城」而走之謎
吳三桂降清疑點頗多
施琅是不是忠臣
多爾袞有無謀逆之心
石達開在大渡河畔的信函之謎
李秀成投降書真假疑雲
兵權在握的曾國藩為何不反
誰謀害了馮玉祥
文人篇孤傲書生黯銷魂
焚書坑儒是政治陰謀
古人為何喜歡論資排輩
世間到底有無鬼谷子此人
孔子身世之謎
嵇康為何被殺
許攸死因真相
王羲之魂歸何處
駱賓王終歸何處
是誰殺死了李白
道士陳摶與趙匡胤真的賭過華山嗎
花蕊夫人香魂飄落之謎
歐陽修是否曾作艷詞
陸游與唐婉是表兄妹嗎
于謙一生為何淒涼收場
鄭板橋為何能得善終
唐伯虎從未點秋香
康有為死於何人之手
徐志摩留下的謎團
君王篇最是無情帝王家
商紂王真的是無能之輩嗎
越王勾踐是否真的臥薪嘗膽
秦始皇死亡之謎
光武帝劉秀蒙受「不白之冤」
劉禪並非「扶不起來的阿斗」
蕭衍為何餓死宮中
隋煬帝真是十惡不赦的暴君
唐太宗為何要篡改國史
武則天無字碑之謎
唐玄宗為何被奉為「梨園領袖」
宋高宗為何不願迎回徽欽二帝
成吉思汗猝死六盤山之謎
朱元璋何須除去「小明王」
建文帝生死下落之謎
明萬曆皇帝為何三十年不理朝政
崇禎帝死亡之謎
明朝因崇禎辜負一票「忠臣良將」而滅亡嗎
努爾哈赤靠甚麼從後金部落脫穎而出
順治帝出家之謎
康熙為甚麼六下江南
雍正帝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