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麼方面平等與不平等呢?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因為這正是難題之所在,也是政治哲學之所在。──亞里斯多德《政治學》第三卷第12章1282 b 21
歧義並非錯誤認識,因此不需要知識的補遺;
歧義亦非錯誤理解,因此並不要求詞語淨化。
歧義的情況是,在爭執說話內容的意義時,已經構成了話語情境之理性本身。
而「話語之可能性條件」的整體,說明了人之所以是政治動物的基礎。
《歧義》是洪席耶奠定其政治哲學基礎之重要著作。
洪席耶在書中處理政治與哲學之關係,分析政治理性的歧義邏輯,探討古典與現代「政治哲學」之不同理性邏輯,「民主之名」如何在政治實踐領域中被理解與操作,民主之實踐與共識體制如何被正當化,以及當代無疆界人性之說辭或是以非人性統治為名之控訴背後更複雜的問題。
洪席耶指出, 同樣的話語,卻有不同的秩序與理性,這就是感受性的不同配置,也就是話語的內部空隙(ecart)。判斷正義與非正義或是對與錯,已經透露了此判斷所依據的理性,因此,透過對立面(contraires)之媒介,才可能認清歧義之理性。話語中所標記的善惡區分,有用與無用的計算,合於其分或是無分——此計算的理性模式與界限,透過其對立面之媒介,也就是其所指稱為過錯 / 偏差者(le tort)的位置。從對立面,尤其是從被指認為過錯者,我們正可以看到主導階級所援用的計算理性之排除性。因此,在洪席耶的脈絡下,le tort,不僅意指在既有法律契約之下所判定的過錯、過失、侵害、逾分,而也更為根本地揭露了共享感受體制所區分的好壞與善惡,以及此感受體制理性所辨識的過錯。 過錯與偏差之展現,命名之扭轉偏移(torsion),所謂的「空名」(le nom vide),挪出了「空隙」,而使無分之分者得以參與、得以言說,而成了政治之所以可能的起點。
洪席耶強調,政治並不是透過共識而建立共同的生活型態,也不是透過共識而集結人群,或是僅在形式上達到平等。共識正是政治的結束。政治若是被視為建立一群人共同生活的型態,政治便失去了意義。政治的本質是非共識(dissensus)。共同體基本上不具有可共量的基礎(arkhe)。 一個社會的語言有其運行之功能與秩序,但是,由於不同的理解,共同世界實際上是由共同體與非共同體所構成的整體。共同體所使用的話語最初便已經被不同位置與不同理性之間的差距所滲透。因此,非共識或是歧義,正是指話語中被安置的感受性分配與其自身之間的差距。對於洪席耶而言,政治便是干預話語既定的感受性分配體制之活動。政治使原本在感知座標中沒有參與之分者得以介入。政治轉移配置框架內被分配的身體位置,中斷原有的法則與計算框架,引入了不可共量性,使不可見者得以出現,使無法被理解的無意義噪音成為有意義的話語。
「歧義」是政治性主體的起點。政治主體化挑戰原本維持秩序與穩定狀態的治安邏輯,召喚出另外一個共同體,於是一個原本不存在的群體便與原生社群分裂而出現。現代政治透過複製共同而具有控訴意味的世界而存在,這些世界卻被簡化為社會活動與秩序的表面。我們只看到各種走在街頭的抗議團體,或是透過議會政治與政黨政治而集結的利益團體。現代政治在各種主體化的操作之下,透過各種話語餵養自己而壯大。洪席耶說,「我們」只是個結構關係的代名詞,指向了一個系列的展示運作以及各種主體形式。這些政治主體,或是主體化模式,只是在同一與差異的原則之下而被辨識的「人」的集合體所構成。這些共同的世界,這些新秩序的配置,在十九世紀是普羅勞工的共同體,在當代,則出現了洪席耶所說的倫理共同體的新秩序。在其近著《美學及其不滿》(Aesthetics and its discontents),洪席耶更指出當代出現的倫理轉向以共識強制抹除政治性的區分線。無論是以統計方式計算人口,或是計算全球社群之利益與構成分子,都是將政治共同體改變為倫理共同體,以便聚集同一種人,並且計算每一個人。倫理轉向的力量,不僅將不具有共識的不同部份納入共識的秩序,而更可能會將不同的歧義位置絕對化。
作者簡介
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ere,1940–)
Jacques Ranciere教授生於一九四○年,一九六九至二○○○年間任教於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目前是巴黎第八大學美學與政治學榮譽教授(2000–)。Ranciere教授是近十年來最重要的當代法國哲學家,頻繁地在美國著名大學客座及講學,包括哈佛大學、柏克萊大學、芝加哥大學, Rutgers大學及Johns Hopkins大學等。Ranciere教授在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就讀時受教於法國哲學家阿圖塞,一九六五年並與阿圖塞等人合寫著名的《讀資本論》。一九六九到二○○○年間, Ranciere任教於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與法國最重要哲學家傅柯、德勒茲、李歐塔、夏特雷(F. Chatelet)、塞黑(M. Serres)為同事。 早年Ranciere較投注於對工人解放運動的哲學反思,以及對傳統教育理念的批判。九○年代以後則專注於美學、政治、社會史、電影與文學等領域的深究,是目前相關領域最重要的哲學家。
洪席耶曾經於二○○九年十一月十五至二十七日間訪問台灣,在中山大學哲學所、交通大學社文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以及中央研究院哲學所進行系列演講,並與本書譯者多次討論其思想之核心概念。
譯者簡介
劉紀蕙
美國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曾任輔仁大學英文系主任,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台灣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現代性問題、台灣文學與文化、當代歐陸哲學:政治-倫理-美學 、精神分析與文化研究、跨藝術研究。出版專書:《文學與藝術八論》(1994)、《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症狀式閱讀》(2000)、《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2004),以及《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2011)。學術譯著:《拉岡精神分析辭彙》(劉紀蕙、廖朝陽、黃宗慧、龔卓軍共同翻譯,2009)。
林淑芬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英國 University of Essex 政治系博士。主要研究興趣為:當代政治思想、論述理論、社會運動與民主理論。
薛熙平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研究興趣:當代批判思想、精神醫學與法律、精神醫療民族誌。另譯有本書系之《例外狀態》(2010)。
陳克倫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班生。研究興趣:台灣劇場╱史研究、文化與文學理論、當代政治思想、美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