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讓我們一起進入植物的感受世界
教學近三十年來,還沒有學生問過我植物是否「看得見」、「聞得到」或是「聽得見」,以及「植物會不會思考與回答」等問題。植物沒有腦,也沒有神經,她們不會因為被折斷一段枝條、被摘掉一片葉子或一朵花而痛得哀哀叫,反而是靜靜地再抽出新的枝條,長出新的葉子,並且繼續綻放美麗的花朵。人們確實已經太習慣它們的沉默,忽略了去關心植物到底「知道」些甚麼。說來,植物能夠接受外界的刺激並產生反應,這對一個植物學學者或是生物學相關科系的學生而言,並不是件新鮮事,部分相關的知識早已在普通植物學或生物學的教科書中有所闡述,但的確很少有人把植物的感受與人類的感官相提並論。因此當我接觸到這本書時,直覺認為這真是普羅大眾進一步瞭解植物也能「感受」的好機會,因此答應為之審定翻譯本並撰寫推薦文。
想想看,櫻花怎麼知道春天來了?楓葉又怎麼知道秋天到了?豆芽是如何知道要往上長?根又怎麼知道應該往下鑽?菟絲子如何找到宿主?捕蠅草又怎麼知道在什麼時候閉合才能享用昆蟲大餐?葉子遭受到昆蟲襲擊的植物,真的只能坐以待斃嗎?鄰近的同類又該如何因應以求自保呢?人類的語言演變中,並沒有針對植物的感受和反應創造出適當的文字,但是,如果植物真的是又聾又瞎,她們該如何和複雜而多變的環境互動,並進一步地適應、生存與繁衍呢?
本書的作者丹尼爾.查莫維茲任教於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是曼納植物科學中心的主任,他有許多重要發現刊登在國際知名的生物學學術期刊。出身於醫生世家的他,卻對植物科學富有熱誠,1990 年代,查莫維茲博士在耶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時,發現植物體內有一群獨特的基因負責掌管對光的接收。更讓人驚訝的是,在後來的研究中,他發現這些基因居然也存在人類基因組當中,自此之後,他對於植物與人類感官之間的對應感到無比著迷。在本書中,作者巧妙地引導著我們,就對應於人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記憶和感知能力等等的植物感受能力,探索植物是如何和我們一同分享這美麗的地球。
或許你曾經閱讀過《植物的祕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一書,這本書以擬人化的文字、具說服力的優美字句,讓讀者誤以為植物是利用和人類一樣的方式來感受這個世界。相對於《植物的祕密生活》,丹尼爾.查莫維茲認為植物感受這個世界的方式和人類截然不同,在本書中,他藉由引述許多科學史上以及近代植物科學研究的重要實驗結果,說明植物正以相當獨特而且有效率的方式在感受這個世界,並且能迅速地做出適當的反應。
這是一本容易閱讀且令人著迷的書,本書的翻譯文筆亦相當適宜。您將在閱讀本書時,從許多奇妙有趣的科學實驗中獲得一些答案,並從中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探索這個讓您感到驚奇的植物世界。期待在讀完本書時,您將不再無動於衷地穿梭於植物枝葉之間,也不會一廂情願地認為植物是沒頭沒腦且又聾又瞎的;相反的,您將會發現植物的開花、落葉並非漫無目的;它們的枝條向上長、根端向下鑽並不是巧合;而菟絲子尋找宿主的過程也不是瞎子摸象,捕蠅草葉片的閉合更非無的放矢!
讓我們好好閱讀這本書,一起進入植物的「感受」世界,共同分享這美妙的地球。
黃玲瓏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2012 年8 月3 日於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館植物解剖學研究室
推薦序二
植物的隱形語言
從生理結構上,我們總認為植物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之一,為植物不像動物般具有高度的感覺能力與精密的神經系統。換言之,植物沒有腦與神經系統,不能接收與傳遞外來的刺激而做出反應,同時也沒有記憶的能力與疼痛的感覺。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這本《植物看得見你》便是通過科學研究,證明植物不但具有感覺與溝通的能力,而且有記憶與處理本身及外界信息的能力。本書修正了大部分人對植物行為的誤解。
有些植物對外界的擾動會有明顯的反應。例如,含羞草被人類碰觸會合攏其羽狀複葉,垂下葉柄,做枯萎狀。這種行為,據說有驅離或嚇阻吃它的動物的效果。它的根與葉含有含羞草鹼,能降低被動物吃食的機會。另外一種肉食性的植物叫做捕蠅草,具有敏銳辨識、精挑獵物的能力,同時有敏捷的捕捉獵物之行動力。過去大抵認為植物的這些反應只是機械構造使然,不認為植物具有真正的「認知、辨識及主動」的能力。
最近十年來,有一群以歐洲與澳洲為主的「植物溝通與行為學」研究者,積極揭露植物長期演化出來許多被人忽略的行為,這些行為反映出植物具有若干類似動物的行為。用人類的語言說,它們可表達意見,看得見外界,不聾不啞、有嗅覺、有觸覺,甚至有記憶的能力,可處理收到的信息及做出適當的反應,幫助它們發育、生存、擇偶與繁衍,一如許多動物般。
澳洲在2005年成立「植物信號與行為學學會」,出版了《植物信號與行為學學刊》,專門刊登植物的資訊結構與功能之研究論文。本書提到的兩位科學家:義大利的斯特凡諾.曼科蘇 (Stefano Mancuso) 與英國的湯尼.特里華瓦斯 (Tony Trewavas) 均為該學刊的主編。他們與另一位主編德國的弗蘭蒂克.巴盧卡 (Frantiek Baluka) 合編了一本《植物的信息溝通:有關植物生命的神經》論文集,收錄了二十八篇專論,討論植物組織系統的所有層級(從分子、細胞、生物體到群落)的信號發出與信息溝通的行為。論文結語指出植物是高智能與社會性的生物體,而非靜態、被動、無反擊力與各自獨立的生命個體。至此,這門新研究領域,雖然不夠成熟,卻有了專屬的資訊交換平台,研究成果日益受到其他主流植物學家的重視。
植物與其他生物體及與環境之間有非常複雜的互動現象和行為,這種關係可提高植物的環境適應力與存活率及繁殖率。這直接的關係還可延伸出其他的間接關係。例如,歐洲的玉米品系的根會主動認知吃它的玉米根蟲,並發出化學信息,招引其天敵 (線蟲) 前來,協助玉米殲滅吃它的根蟲。疆南星植物的葉莖受到病原體的感染時,會製造並釋放揮發性化學物質到空中,通知鄰近未感染的植物,使其及早提高警覺並啟動抗病原體的免疫系統。科學家仿製該類化學物來防治作物的病蟲害,減少農藥用量,達到環境保護與節省生產成本的目的。
本書的末章談到植物能儲存信息,並在一段時間後遇到相同的遭遇時還能做出反應。這一點極為神奇,這在本書的第六章有簡要的說明。全書附有作者引用的文獻供讀者參閱,此實為一本好科普書的樣例。
走筆至此,記得有一位西班牙哲學家邁克爾.馬爾德 (Michael Marder) 提出一個令人省思的生命倫理議題。他說,如果你想像一個擁有記憶與有分享資訊能力的生命,且具有演化力與自成社會系統,你認為這會是什麼生命體?或許你認為這不正是人類嗎?或者不正是動物嗎?很少人會聯想到這會是植物。植物具有五感,有類似動物的神經,能記憶,對外界有明確的反應,植物個體間可互通信息,具有社會性,這樣一種具有智能的生命,卻遭到人類無心理負擔地摧毀,只因認定植物沒有大腦,沒有疼痛的感覺。當我們取植物體為食、伐木取材、焚草農耕時,如何正視生命倫理觀帶來的不安與挑戰?
金恆鑣
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2012年8月15日
推薦序三
與我們一樣奧妙的植物
植物也有感覺嗎?它們能知道今天是刮風還是下雨?是冷是熱?還是它們也能彼此溝通、交換訊息呢?它們也會記得之前發生過的事嗎?對大多數人來說,植物只是綠綠的一個東西,總是靜靜地在那兒。不像動物一樣,能跑能跳,能尋找食物、配偶及躲避危險。身為動物的我們,礙於自身的感官限制及行為模式,很難設身處地把自己變成植物來思考它們如何面對及解決環境帶來的挑戰。
作為植物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植物是固著式生長。也就是說,一旦種子發芽長成小苗後,未來的五年、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時間,這棵植物就得忍受所在環境帶來的任何挑戰,不論是物理環境的變化,例如低溫、乾旱,或是生物因子的挑戰,例如鄰居的競爭或是草食動物的啃食。從生命演化的角度來看,植物比動物還早出現在地球上,經過億萬年的演化、歷經無數環境的挑戰,如果它們無法感知四周變化,發展出適應方式,又如何能生存於地球的各個角落並欣欣向榮呢?
如果你很好奇聽音樂的植物會不會長得比較好?摘果子或是修剪枝條時植物知不知道?植物被草食昆蟲啃食時能不能通知同伴?植物又怎麼知道莖要往上長,根要往下長呢?這本書為你提供了最完整的資訊,也讓你瞭解植物的神奇與奧妙。本書作者學識豐富,旁徵博引找到各種證據來說明植物的不同感覺是如何發展出來的。為了讓讀者能深入瞭解並體會植物感覺與動物感覺間的相關性,作者從人或動物的角度出發,詳細說明不同感覺的形成及傳導機制,然後導入植物感覺的機制及其與動物感覺有何不同又有何相同之處。
閱讀本書除了瞭解植物的感覺及大自然的奧妙之外,作者也將這些科學研究的歷史及過程娓娓道來。此外,作者也將追尋答案的思考過程及實驗方法清楚交代,所以本書也是極佳的科普讀物。許多作者舉的例子,對大多數的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我們在國中或高中都曾學過,只是在極度重視記憶及填鴨式教學的台灣,這些有趣的思考過程被當做冷冰冰的考試答案了!
這本書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研究植物感覺的科學歷史及思考過程,讓我們瞭解植物的神奇、奧妙及科學研究的有趣。相信看完本書之後,大家會和我一樣,對植物、對科學研究都有更深入的瞭解。更期望我們也會以完全不同的態度,面對跟我們一樣神奇的植物,並發自內心的珍惜身邊各種植物及其生存環境。
孫義方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2012年8月20日
前言
我年輕時曾於1990年在耶魯大學做博士後研究,當時就開始對植物是否和人類一樣有感官知覺的議題產生興趣,可能是家裡已經有六個醫生了,所以一直以來我只想研究與人類無關而且專屬於植物的生物程序。我選定植物如何利用光操控生長發展的議題,在研究中發現植物必須借助一群獨特的基因來判斷所處的環境是有光還是漆黑一片1,令我訝異的是後來進一步發現人類的DNA裡也有這群基因2,而這和我原先只要研究植物的想法完全相左。從這個發現自然會衍生出一個問題:這些似乎是「植物特有」的基因在人體中有什麼作用?經過研究人員多年來的努力鑽研3,我們現在知道這些基因不僅存在植物和動物的體內,甚至在調節植物和動物對光的反應以及其他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由此我體認到植物和動物在遺傳上並不像我先前以為的有天壤之別,即使研究主題慢慢由植物對光的反應轉成以果蠅為材料的白血病研究,我仍然開始探索植物和人體生理之間相呼應的地方,植物雖然不至於像電影裡的吸血盆栽那樣會開口說:「西蒙,餵我!」但是我發現很多植物其實「知道」不少事。
其實我們自家後院的花草樹木就具有極為精密繁複的感官機制,只是我們很容易就忽略了。大部分的動物可以自行覓食、交配、選擇棲息地、在風雨中尋覓避難所,或在季節變換時遷徙。反觀植物卻必須待在原地忍受並且適應變化無常的天氣、步步進逼的惡鄰和攻城掠地的害蟲,無法遷移到更好的環境,正因為如此,植物演化出複雜的感覺和調節系統,來調節本身的生長以便適應詭譎多變的環境。榆樹必須測知隔壁鄰居有沒有擋住陽光,這樣才能想辦法朝有陽光的方向生長;萵苣必須知道有沒有貪婪的蚜蟲要將它吞吃殆盡,這樣才能適時分泌毒素殺死害蟲;黃杉必須要能感知到強風在吹襲它的枝葉,這樣才能長出更強壯的樹幹來抵禦;櫻桃樹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開花。
從遺傳學來看,植物比動物更複雜,而生物學史上幾項最為重大的發現也是源自植物研究:虎克(Robert Hooke)在1665年利用自製的顯微鏡研究軟木塞時首先確認細胞的存在;十九世紀,孟德爾(Gregor Mendel)藉由培育豌豆奠定了現代遺傳學理論的基石;二十世紀中葉,芭芭拉.麥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在研究硬玉米時發現遺傳基因會跳躍,也就是「轉位作用」,而我們現在知道這些「跳躍基因」不僅是所有DNA的共通特徵,更與人體中的癌細胞息息相關。此外,現今公認達爾文為演化論之父,而他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中有好幾項皆專屬於植物學領域,在本書接下來的論述中也將提及其中幾項重要的發現。
我用植物「知道」這個動詞很明顯地並不精確,植物沒有中樞神經系統,也沒有大腦可以統整體內各部位傳來的資訊,然而植物的不同部位之間彼此緊密聯繫,根與葉、花與莖之間不停地互相交換關於光、溫度和空氣中的化學物質等資訊,讓植物得以長成最適合環境的形態。雖然我們不能將人類的行為與植物在其世界中的運作方式畫上等號,不過我還是請求讀者在書中出現通常只限於描述人類經驗的用詞時給與包容。當我探討植物「看到」或「聞到」什麼的時候,我的意思並不是說植物有眼睛、鼻子或是可以將接收到的感覺信號解讀為某種情感知覺的大腦,而是希望透過這樣的用詞啟發人們對於視覺、嗅覺的嶄新想法,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植物,甚至進一步省思人類的本質。
儘管如此,本書與《植物的祕密生命》(The Secret Life of Plants)一書的立論並不同,不會告訴你植物就跟我們人類一樣。《植物的祕密生命》極為暢銷,但卻沒有嚴謹的科學實證支持,而知名的植物生理學家亞瑟.蓋斯頓(Arthur Galston)早在1974年這本書大賣時就提醒我們要小心那些「沒有適切證據就提出的古怪聲明」4,這本書可能會誤導輕信書籍的讀者,或是讓科學家避忌探究任何暗示植物的知覺(senses)可以和動物相提並論的研究題目,進而造成以植物行為為主題的科學研究停滯不前。
《植物的祕密生命》引發各界爭議之後的三十多年間,科學家在植物學領域的研究有不少新的進展和發現,本書即探討植物學的最新發現並主張植物確實有知覺。書中當然不可能涵蓋當代科學界對於植物的知覺的所有討論,因為這個主題若要完整論述足以寫成一本教科書,而且可能只有最為勤勉的讀者才唸得下去。因此我在每章中分別以一種人類知覺為主,比較這種知覺在人類和植物之間的異同,討論植物如何接收、處理感覺的訊息,以及這種知覺在植物生態層面上的涵義,每章中同時也會包含過去和現在對於特定的植物知覺的觀點。討論的範圍涵蓋視覺、觸覺、聽覺、本體感覺和記憶,不過我雖然在其中一章討論嗅覺,但並未著重與嗅覺密切相關的味覺。
我們的生活高度依賴植物:我住的木屋是由緬因州森林砍伐下來的原木建造而成的,起床之後沖泡的咖啡來自巴西栽種的咖啡豆,套上的棉質上衣是用埃及生產的棉花製成,我在紙張上印出報告後開車出門送小孩上學,車子的輪胎是以產於非洲的橡膠為原料,而車子所用的汽油源自數百萬年前死去的蘇鐵。從植物可以萃取出各種化學物質,有的可以製成阿斯匹靈用來減輕發燒症狀,有的可以提煉出治療癌症用的紫杉醇。小麥促成了一個時代的沒落和另一個時代的興起,而不起眼的馬鈴薯竟然引起大規模的人口遷移。直至今日,植物依舊能讓我們刮目相看並啟發我們的靈感:雄偉參天的紅杉是地球上現存最大的獨立有機體,藻類則屬於最小的其中之一,而玫瑰可以讓任何人綻放微笑。
既然知道了植物對人類的貢獻,何不花一點時間瞭解科學家對於植物有什麼新發現呢?讓我們一起展開探索之旅,看看植物的內在生活中隱藏了什麼科學原理,就從待在後院消磨時間的植物究竟「看到」什麼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