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橫跨五百年「人類學的世界史」典範,馬克思主義人類學、後殖民與全球史經典鉅作!
◆全新增訂版,新增導讀,1997年、1982年版前言,新增地圖照片近六十幅,參考書目
◆對於十五至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出現的重商主義∕殖民帝國時代,以及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爆發以後至今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全球性擴張與宰制關係的發展,提出深具歷史縱深的「中心-邊陲」理論,並對邊陲的低度發展及依賴發展有深刻的認識。
在歷史的措詞中,與歷史有特權關係的人,和那些沒有歷史的人,遭遇到共同的命運。──艾瑞克.沃爾夫
沃爾夫一再強調「人類學應該發掘歷史」,尤其是一部能解釋當代世界的社會系統如何演變為現今面貌的歷史,需要以對於諸社會、包括對我們身處的社會的分析眼光重新審視。他指出,關切歷史的政治經濟學與政治經濟的歷史學兩者都有必要,文化分析與田野的民族誌兩者亦然。沃爾夫將此種分析的歷史,看作能夠抵擋現今人文學科中日漸取得優勢的「形式化的理性」之趨勢,亦即,不再探求人類行動的原因,只尋找由制式詞語堆砌問題的制式解答。唯有從過去尋找現在的成因,人類才能理解推動諸社會與文化演變成今天面貌的力量,本書成果即出之於作者此一信念。
而其歷史敘事乃從馬克思主義的「生產方式論」切入,提出三種主要的生產方式模型——以親屬關係為原則的生產方式、附屬納貢性的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然後以這三種生產方式的分合、衝突、重組來貫穿全球人類這五百年來的歷史。
據此,他將近五世紀的世界史劃分為兩個階段:從十五世紀到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出現以前是重商主義時代,歷史的主軸在於歐洲(特別是西南歐)崛起的殖民帝國把全世界都囊括到以歐洲為中心的附屬納貢性的經濟體系裡,從而改變了美洲、非洲、亞洲這些「邊陲」的生產方式。
然後,十八世紀後半工業革命爆發以後至今是資本主義時代,歷史的主軸是工業化國家把全世界都吸納進以歐洲(後來加入了美國、日本)為中心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體制底下,相應於此,全球各「邊陲」的生產方式遂開始加速裂解重組以配合中心的需要,此一過程至今仍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越來越深的幅度進行之中。
沃爾夫關於重商主義/資本主義的全球性擴張與宰制過程的闡釋,在「中心-邊陲」關係上的理解相較於依賴理論更具歷史縱深,對邊陲的低度發展及依賴發展的認識也深刻得多,堪稱馬克思主義人類學、後殖民和全球化論述諸領域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簡介
艾立克.沃爾夫(Eric R. Wolf)
艾立克.沃爾夫(Eric R. Wolf,1923~1999)
一九二三年出生於維也納,一九四○年赴美,並曾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於一九五一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伊利諾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等著名學府。沃氏是當代著名人類學家,著作甚豐,知名的作品有《農民社會》(Peasants, 1966)、《二十世紀的農民戰爭》(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1969)等。《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則被認為是其代表作。
譯者簡介
賈士蘅
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考古人類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班肄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博士班肄業。曾服務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美國丹佛美術博物館研究員。翻譯作品有《英國史》、《英國社會人類學》、《英國社會史》、《歷史的再思考》、《帝國的年代》、《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