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人次網路熱門轉寄之健康帖
── 十穀米的煮法與療效大公開
「吃藥」救急,養生「食穀」就對了
運用十榖米的效益,達到養生治病的功效
每天一碗十穀粥
健康長壽多更多
我們每天都需要攝取46種營養素,才能應付每天的新陳代謝。
十穀雜糧是提供人體達成健康攝取營養素的最佳來源,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清除血栓,舒緩神經之功用,對便秘、高血壓、皮膚病、闌尾炎、失眠、口角炎……效果不亞於醫藥,更重要是沒有副作用。
而且多吃十穀米,可預防血管硬化、腦中風、痛風、心肌梗塞、癌症等現代文明病。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現代人的飲食也有多樣化的選擇,但要如何吃的健康又安心,就成了一大問題。要達成身體健康,一定是依從運動及飲食兩個方向來著手;通常人們在飲食上會吃到消極性(惰性食物)及積極性(悅性食物)的兩大食物類型,平常該少吃的垃圾食物都是消極性食物,十榖雜糧,就是積極並營養均衡的食物(悅性食物)。十穀富含的纖維質將積聚在肥胖細胞中的毒素結合,然後排出體外,是人們排除毒素、減輕便祕的最佳食物。
本書作者徐上德醫師在大陸奇遇少林寺方丈─果林老和尚,老和尚現年一百多歲,卻貌似六十開外,許多人向老和尚請教健康與長壽的方法,老和尚的回答皆為每日吃一碗十榖健康粥;徐上德醫師在經果林老和尚傳授十榖養生粥的秘方後,開始研究養身。
本書詳細介紹十種榖類的營養成分,並分析十榖在中醫和西醫中的療效;將之與一般人常吃的白米飯作比較,強調食補比藥補更加健康養生。除了介紹十榖的好處外,並用多起療法作為案例,讓讀者能更加了解十榖養生的好處和功用。
另外,十榖不只單單運用在飯類中,本書亦教導讀者運用十榖製成精力湯、冰棒、壽司等,作成不同的養生餐,不只健康又美味。
作者簡介:
徐上德醫師
現任台南徐上德診所院長
復健專科醫師
台大電機系、陽明醫學院醫學系雙學士
醫師高考及格
致力於養生御膳之研發和推動
◎【線上試讀本】 PDF檔試讀本下載!(2mb)(下載>請按滑鼠右鍵>另存目標)
章節試閱
自序 每天為自己存入一枚健康元素
台灣從農業時代到製造業、工業、高科技產業時代發展至今,在下個世代將要發展的產業──即是「生化心靈產業」,如:「基因工程」、「生機飲食」、「奈米科技」、「養生醫學」和「禪坐冥想」等,其目的是讓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讓宇宙生生不息。在此之前我寫了幾本有關養生的書,如《生機飲食經》、《有機飲食無限生機》,獲得非常多讀者的讚賞與熱烈迴響。有一家公司徵得我的同意授權,將部分文章登在網路上,其中有一篇「十穀健康粥」引起網路三百萬人次以上的點閱率,並蔚為海內外民眾熱烈互傳。有許多網友拿著「十榖雜糧」的配方,到街坊雜糧店購買材料回去烹煮,連遠在國外的華僑也主動打電話問我十穀的煮法與功效,其中也有罹癌患者,吃了以後病情大為好轉,讓其主治醫師嘖嘖稱奇。
最近三年,有將近八十多個單位邀請我演講,我常用如下的開場白開始我的話題:「根據衛生署統計,每三個人就會有一個人罹癌,所以在座的三百人,將近一百人在未來歲月會得癌症。我想請問各位,如果面臨生老病死的關鍵時刻,你會如何安排?」有的人提議買千萬保險;有的人會想環遊世界;有的人想大啖美食 ︙︙每個人都有不同計畫。我又說,如果有一種方法,讓這一百人終其一生不會罹癌,你們願意每天為自己的健康撲滿,存入一枚健康的元素,好好善待自己嗎?大家都說願意!其實要讓自己不會罹癌的最好方式就是:「十榖養生健康法」,它可以使全家人獲得真正的健康。
透過八十多次現場的演講,我將大家的問題綜合起來,寫成為本書,目的在於幫助讀者真正了解飲食的重要性。書中提出的「十穀雜糧」是本書的主題,搭配各種食材,讓每一道料理成為更具色、香、味之健康美食。
現代家長經常因溺愛孩子導致不正常的膳食習慣,速食店各種廣告吸引年輕人及孩子們消費;但是年輕人及孩子們活動的能量,其熱量最主要來源應該是醣類,即澱粉質或稱碳水化合物,而不是可樂、糖果之類的食品,因為可樂、糖果之類的食品根本毫無營養可言,只是熱量食物,父母若能選擇「十穀雜糧」做為兒童及在成長中青少年的三餐主食,對孩子們的健康發展,絕對有其正面的影響。
改吃十穀調整體質增強免疫力
一個人的健康,是指身心靈都達到完整的健康。要達成身體健康,一定是依從運動及飲食兩個方向來著手;通常人類在飲食上會吃到消極性︵惰性食物︶與積極性︵悅性食物︶的兩大食物類型,平常該少吃的垃圾食物都是消極性食物,我在本書中所強調說明的「十榖雜糧」,就是屬於積極與營養均衡的食物。
正常的人體內有大量的代謝產物或毒物如尿素、尿酸及自由基,這些物質在正常情況下是經皮膚、黏膜或從大小便中排出體外;有研究發現,從人體皮膚、呼吸道、大小便排出體外的化學毒物質,如:指甲油、染劑、重金屬等約有五百餘種之多,加上現代社會的環境荷爾蒙污染程度日益加重,十穀富含的纖維質可與積聚在肥胖細胞中的毒素結合,然後排出體外,是人們排除毒素、減輕便祕的最佳食物。每個人每天都需要攝取四十六種營養素,才能提供每日運作新陳代謝的酵素,十穀雜糧提供人體達成健康所需要攝取營養素的最佳來源,其中的營養素含有維生素B群(B2、B6、B9、B12)、 C、 A、 E、 K、 D、礦物質(鈣、鐵、鎂、鉀)、微量元素(鋅、鉬、錳、鍺)、酵素、抗氧化物、纖維素、胺基酸及生物素,具有降血壓,降膽固醇,清除血栓和舒緩神經之功用,對於緩解便祕、高血壓、皮膚病、闌尾炎、失眠、口角炎效果不亞於醫藥,最重要的是沒有副作用。白米因去除糖麩及胚芽,僅剩碳水化合物,只提供熱量,營養價值遠低於十穀米。要健康長壽,每天要吃多種類食物、多吃十穀米,也可預防血管硬化、腦中風、痛風、心肌梗塞、癌症等現代文明病。每天一碗十穀健康粥,健康又長壽。
如以一串項鍊來比喻人類所需要攝取的各種營養素,每顆珠子就代表著一種營養素,如果長期的偏食、外食或亂食,將會因為缺少某些或某種營養素而導致病痛,如憂鬱症、癌症、攝護腺腫大等;所以,與其到了要吃藥來治病的地步,何不在日常生活中就慢慢改變飲食習慣呢?生病時看醫生吃藥固然是正確的,但有些人過度依賴藥物,反而容易產生副作用。其實正確的飲食習慣與持續的運動,才是讓身體不會生病最根本的方法!
「吃藥」是在急症救急時服用,或是要扭轉症狀時的最佳良策,但仍屬於治標而不能治本的方法。西藥服用過多會產生胃潰瘍、肝、腎功能異常提高或藥物性肝炎、腎衰竭,所以盡量不要養成吃藥的壞習慣,而是要努力提升身體的自癒力。
中藥和西藥各有其優缺點,能對症治療就是好藥。平常不生病時食物是最好的醫藥、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生病時一定要先找醫生診治,醫治好了以後,還要養成好的飲食習慣,也要多運動,不妨試著改吃十穀來調整體質、加強身體免疫力,想要移轉依賴吃藥的習慣,就從吃十穀開始吧!
十穀雜糧是最好的金字塔組合食物
十穀雜糧在世界衛生組織的食物架構中,是最好的金字塔組合食物。科學家對十穀之研究發現,十穀中澱粉、蛋白質、纖維素、礦物質均是目前最佳營養攝取來源,也是對抗西方文明病的健康食品。歐美在近年來對穀類攝取量也大大的提升。
一九九三年美國農業部(USDA)與衛生部頒布健康飲食指南——「金字塔式的食物指南」,幫助一般人更清楚了解,每天應該如何來選擇三餐的食物以維持健康。
在最新的「金字塔式的食物指南」中把穀類、米飯、麵包和麵類,作為最大宗基礎食物(即金字塔的底部),因為這些食物含有複合式的碳水化合物(即澱粉及纖維質),而油脂及糖則排在金字塔的最頂端,表示其攝取量不宜過多,才能達到健康飲食的目標。指南中並建議每天攝取三∼四碗米飯,每碗兩百公克,三百公克蔬菜,二∼三個水果。
以營養觀點來說,人體每天所需總熱量的60%應由碳水化合物來提供,10%由蛋白質,30%則由油脂來供應。油脂每公克提供九大卡熱量,而每公克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提供四大卡熱量。但就食物可獲得量來看,國人目前比例分配卻是醣類占32%,蛋白質占10%,脂質占40%,脂肪明顯過高。油脂過多、穀類太少,纖維質可能就不足,就容易造成腸胃、心血管及一些慢性疾病的發生,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就是元凶。
據過去的統計資料,在台灣,各種營養素的供應量以脂肪成長最快,一九九四年比一九八四年增加50%,但在醣類方面,也就是中國傳統的主食穀類,在國人飲食中的重要性似乎日益下滑。一九六七年台灣每人每年稻米消費量是一百四十公斤,而到一九八五年降到八十公斤,一九九四年已降到五十六公斤,顯示臺灣地區稻米的消費數量逐年下降且仍在持續下降中。
十穀的營養成分主要是醣類,也就是澱粉質,約占75%,而蛋白質約占7%,油脂約占2%,所以吃十穀主要是提供熱量。從營養的觀點來看,我們希望一天所需要的熱量是從澱粉,尤其是由十穀來獲得,約占80%,其餘的熱量則由蛋白質及油脂中獲取,而這樣的比例足可平衡國人的膳食,確保國人的健康。
十穀所提供的熱量,在九十公克的十穀中,約可提供三百五十卡路里,換句話說,一杯十穀約一百五十公克,可煮兩碗飯,一碗約三百卡路里。一個中年人每天需要兩千卡路里,因此,一天吃四∼五碗,即一餐約一碗半碗,則可供應一天所需熱量的50%,對人體相當有益的。
我們吃十穀仍可攝取蛋白質,因為十穀中也含有蛋白質,且蛋白質之品質相當優良。從營養觀點而言,蛋白質就是供應必需胺基酸,若所有胺基酸都含有的就叫「完全蛋白質」,通常牛奶、雞蛋、肉類中都含有完全蛋白質,包含所有必需胺基酸。
自序 每天為自己存入一枚健康元素台灣從農業時代到製造業、工業、高科技產業時代發展至今,在下個世代將要發展的產業──即是「生化心靈產業」,如:「基因工程」、「生機飲食」、「奈米科技」、「養生醫學」和「禪坐冥想」等,其目的是讓人與大自然和諧共存,讓宇宙生生不息。在此之前我寫了幾本有關養生的書,如《生機飲食經》、《有機飲食無限生機》,獲得非常多讀者的讚賞與熱烈迴響。有一家公司徵得我的同意授權,將部分文章登在網路上,其中有一篇「十穀健康粥」引起網路三百萬人次以上的點閱率,並蔚為海內外民眾熱烈互傳。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