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路上無老少,年輕不一定就有漫長的未來可以揮霍,
把握最美好的當下,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讓星雲大師用「小」故事說「大」啟示,
以親切幽默的方式信手拈來無邊的智慧,
與眾生話緣、結緣、隨緣順成,
開導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佛法實踐,歡喜受用。
心念一轉好運就來!
生活中即有佛法,毋須強求。
星雲大師以其慈悲與禪悟,
知見人們如何證得「人間佛學」、修得自在「心」。
本書是星雲大師的生活筆記,以深入淺出的故事,帶領我們於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揭示我們如何以平等心泛愛眾生、以利他重於自利,用佛法淨化我們的思想、讓佛學作為我們生活的依據,而能真正生活於法喜、自在之中。
本書特色
1. 本書結合星雲的生活經歷,以貼近現代人生活的小故事讓人了解人生中的諸多煩惱。
2. 生活筆記的形式使得本書帶有一種「禪即生活」的禪意。
3. 將佛法巧妙地融合在生活當中,使本書淺顯易懂又不失其美感。
作者簡介:
鄭羽書
1988年追隨星雲大師學佛。天秤座。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廣電科畢業。著有小說、報導、雜文等二十本書,作品內容包羅萬象,擅長以其獨有的人文關懷視角及輕靈的筆觸,呈現社會各個層面的風貌。
曾任華視節目部製作、《中國時報》主編、中央電影關企部編審、中廣節目主持人、大連電台主持人。現任巨龍文化公司發行人、點燈文化基金會董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
章節試閱
人際關係的開始
我個人修行了五十多年了,我一再告訴自己我修持的是「人生佛學」,是為「人」而修,是為人的一切而修,我體驗的佛學已經超越一切宗教,是眾生生活的哲理,用什麼方式表達可以讓更多的人領會我修行中悟得的收穫,我多麼希望這些悟得的喜悅能與大眾分享。
有人在我的面前批評某個法師笨、反應慢,某個徒兒不懂得做人,苛薄、尖酸,問我為什麼收他們為徒?我笑著告訴他們出家人也是人,在家的徒兒也是人,人都會犯錯,我不度他們誰來度呢?我修持的是對一切眾生的愛,因為有愛,所以對一切事、物、人都可以原諒。
人與人的相處最需要容忍與互重,不分宗教、種族,互相包容、尊重、幫助、關愛;佛家秉持的和平、慈悲與戒律如果能眞實的融進每個人的心中,延伸至家庭、社會、國家,那也就是「人生佛學」的成功。
有人問:「對敵人也這樣嗎?」
我告訴他:「學佛的人沒有敵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如果心中眞有敵人,那麼用心去愛自己的敵人是讓一個人進步的最大動力。」
我之所以可以用慈悲心泛愛眾生,是因為我懂得「不苛求於人反求於己」的道理,而我也這樣遵行。
有信徒憤憤不平的來告訴我:「為什麼有些不認識你的人要批評你,說你是政治和尚,說你是做生意的和尚,他們只問為什麼你有這麼多錢可以蓋佛寺,卻不問你有多少貢獻,為什麼有些人道德總是被埋沒?為什麼本是美好的事情也在他們的口中被破壞……」
我的信徒有無數的為什麼,我都心平氣和的告訴大家:「不要為我辯駁,我並不因為他們讚美我或謾罵我而增加什麼或減少什麼,我還是我!」
社會習氣敗壞,出家人能做的只是引導青年朋友往「心」去追求,不要只重物質,思想應擴大,心胸要開朗,做任何事要想到「利己也要利人」。有年輕的朋友會問:「這世界這麼敗壞,能救嗎?」
世界雖然敗壞,當然能救,佛家的四弘誓願有四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盡心吧!
有人以為學佛一定要吃苦,要放棄吃好的,穿好的,故意吃壞東西穿破爛衣才叫學佛、修行;其實學佛是教我們如何克服苦難煩惱,而不是一味叫我們找苦吃。有些在家居士,為了學佛,也像出家人一樣,要親戚朋友一個個離開,然後才算皈依學佛;其實學佛的人應該是親朋好友越多越好。我們生活在人間,要緊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彼此尊敬、和平相處,使我們的親友眷屬成為學佛的助力,讓他們分享我們的成就,才是重要的。
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在學佛的過程裡,結緣很要緊,我們常看見某些人做事順利無礙,到處受人歡迎,這都是從結緣中而來,我希望世人眾人廣結善緣。你對陌生人行個注目禮,就是眼睛對他結緣了,你讚美某人很好,就是用口與人結緣,甚至我們走路時,讓人一步就是奉行了佛陀的大乘普濟精神,也許有人認為不重要,但如果大家都能實行起來,社會就成為大乘菩薩的社會。
我們要生活在人間淨土,先要做到沒有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如果要讓三惡道完全消失,就得把人間的貪嗔癡祛除,不與人結冤,也不可以太親,因為人太親也會招來許多麻煩。常聽到有人被害,有時是因愛而起,愛不到就產生恨,所以人不可以太親。你是否會覺得很矛盾,前面才說以愛泛愛人類,怎麼又說不可太親,其寶並不衝突,我是希望能把怨親、愛恨化除,用平等心去愛人間眾生啊!
人的修行隨時隨地可修,我在美國洛城西來寺,有一天遇見專欄作家卜大中先生,我對他說我個人非常尊敬他,他身旁的友人接口說:「卜先生寫很多文章,讀很多佛學經典……。」
我告訴他這些都不是我尊敬他的原因,而是我目睹他幾乎天天上山來,對掛單在西來寺的陸鏗先生與千家駒先生服侍得無微不至。一位七十多歲,一位八十多歲,他們既無恆產,又無權勢,可說落難異邦,卜先生又無求於他們,卻經常開著車送他們進進出出,這份情義値得我尊敬!
有人說慈悲有什麼好?道德有什麼用?堅持慈悲與道德的人,大半是給人欺負的對象,多少人因為對慈悲與道德發生懷疑,所以動搖了人生的態度。我卻深信為人奉獻的決心,我更相信最後的成就是屬於有慈悲心和有道德力的人。
今日,研究學問的人只重視佛學的玄談而不重實際的修證;有些人又以為信佛就是吃素拜拜,對人格道德的增進不重視,而缺少對人世的責任感;有的人信佛只忙自己的修行,住在山林或精舍,不問外事,完全失去對眾生的關懷,其實眞正的「人生佛學」是現實重於玄談,大眾重於個人,社會重於山林,利他重於自利。用佛法淨化我們的思想,讓佛學作為我們生活的依據,才能讓我們生活在喜悅中。
度眾的方式很多種,我用的是自己的方式——「人生佛學」,入世與出世間,我們的尺度要拿捏得一分不差,「人生佛學」就從這裡開始吧!
人際關係的開始
我個人修行了五十多年了,我一再告訴自己我修持的是「人生佛學」,是為「人」而修,是為人的一切而修,我體驗的佛學已經超越一切宗教,是眾生生活的哲理,用什麼方式表達可以讓更多的人領會我修行中悟得的收穫,我多麼希望這些悟得的喜悅能與大眾分享。
有人在我的面前批評某個法師笨、反應慢,某個徒兒不懂得做人,苛薄、尖酸,問我為什麼收他們為徒?我笑著告訴他們出家人也是人,在家的徒兒也是人,人都會犯錯,我不度他們誰來度呢?我修持的是對一切眾生的愛,因為有愛,所以對一切事、物、人都可以原諒。
人與人的...
作者序
這本書其實是我的生活筆記。
從佛光山住持退位之後,我雲遊四海,與四方結緣,在路途中偶感,在對信徒開示中偶得、在會見各方人士時,彼此交換意見之心得,我存錄了不少隨手筆記,奈何困於為弘法利生事業奔波,無暇整理歸納,雖有心盼流傳民間,廣結善緣,但始終未能成願。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育,受「聯合文學」發行人張寶琴女士與總編初安民邀約撰寫一專欄。幾經考慮,考慮的是聯合文學有份量的文學性刊物,發行於海峽兩岸,撰寫專欄是慎重之事。再考慮的是我行止不定,除非有人專司聯繫整理之工作,否則必難持久。正感為難,幸有在家弟子鄭羽書願擔此職,也就隨緣順成,於是「話緣錄」的專欄在民國七十九年元月正式於「聯合文學」登場。
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這是宋朝杜耒的詩句,此時用來形容文壇女史──鄭羽書目前的事業與心境,可以說是再恰當不過了。
鄭羽書從事文化工作已有二十年之經驗,豐碩的歷練使她心靈慧巧,事業有成,但是多年的事是滄桑,難免有人生漂泊無繫之感。自一九八八年皈依三寶後,便潛心佛學,漸漸地了解世間的本質與佛法的奧妙。由於她悟性敏銳,在靜心自省後,對於週遭人物事相有了一番新的體認,更因為深感社會種種敗壞現象,而沛然升起濟世悲心,遂亦然放棄多方文事出版工作,投入新的慧命,成立「巨龍文化事業公司」,從事佛學出版,期能為弘揚佛法、淨化社會,盡一己之心力。她歡喜地說:「這次我選擇了自己願意做、開心做的佛教文化事業!」
果然,在她的精心策劃下,巨龍文化事業公司陸續推出《星雲文集》典藏版、《故宮版抄經本》系列、《百佛圖》……等典籍,凡此皆因製作精美、深具特色,而佳評如潮。此外,她還兼任「中華佛光協會」監事一職,在各種佛教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最近由中華佛光協會、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共同主辦的「把心找回來」系列回動,就在她熱心奔走和眾人努力推動下,如火如荼地在台灣各地展開,為紅塵濁世注入一股清流。無怪乎柏楊先生驚嘆:「鄭羽書在信仰佛教以後,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中國時報也為文讚揚她正在「轟轟烈烈地」從事信仰工作,可見生活中有了佛法,自能如源頭活水般,一瀉千里。
傾聞《話緣錄》即將出書,欣然應邀作序,期盼這本有關我的生活筆記,能似案頭的一剪梅花,使讀者們嗅出生命的幽香,則於願足矣!
這本書其實是我的生活筆記。
從佛光山住持退位之後,我雲遊四海,與四方結緣,在路途中偶感,在對信徒開示中偶得、在會見各方人士時,彼此交換意見之心得,我存錄了不少隨手筆記,奈何困於為弘法利生事業奔波,無暇整理歸納,雖有心盼流傳民間,廣結善緣,但始終未能成願。
民國七十八年十一育,受「聯合文學」發行人張寶琴女士與總編初安民邀約撰寫一專欄。幾經考慮,考慮的是聯合文學有份量的文學性刊物,發行於海峽兩岸,撰寫專欄是慎重之事。再考慮的是我行止不定,除非有人專司聯繫整理之工作,否則必難持久。正感為難,幸有在家弟...
目錄
師父序/星雲
師父的大智慧我知道/鄭羽書
「話」說這樣殊勝的「緣」/趙翠慧
輯一:星雲悟禪
得意與失意
「禪」與「禪悟」
恆以慚愧水,洗滌懈怠心
「生活」比「生死」重要
竹焚不毀節 人,不變隨緣
學「講話」,更要學「不講話」
妄想摧毀人心
以智慧替代情緒
至樂無樂 至譽無譽
二十四把茶壺
師父啊,猴子跑了!
持身不可太皎潔,處事不可太分明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心常隨人,人莫隨心
輯二:星雲說禪
人間關係的開始
尋得人間好時節
把「理」收起,「道」在當下
娘言,良緣
人間修行苦
「大」與「小」之間
莊子的鬥雞哲學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圓」的世界 「水」的哲學
石之五訓
常低頭方能得
實力為立身之本
無所住而生其心
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
鹿野苑的天空
師父序/星雲
師父的大智慧我知道/鄭羽書
「話」說這樣殊勝的「緣」/趙翠慧
輯一:星雲悟禪
得意與失意
「禪」與「禪悟」
恆以慚愧水,洗滌懈怠心
「生活」比「生死」重要
竹焚不毀節 人,不變隨緣
學「講話」,更要學「不講話」
妄想摧毀人心
以智慧替代情緒
至樂無樂 至譽無譽
二十四把茶壺
師父啊,猴子跑了!
持身不可太皎潔,處事不可太分明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心常隨人,人莫隨心
輯二:星雲說禪
人間關係的開始
尋得人間好時節
把「理」收起,「道」在當下
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