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業崛起的大謀略家-劉邦/編者 李偉
關於劉邦,二千多年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直到現在仍沒有一個較公正的評價。這樣的人物,頗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番。劉邦是一個相當有趣的人,在很多人眼裡,他形同無賴,整天滿口粗話,既善變又狡猾,但很多時候,他又相當能控制自己的脾氣,待人寬容而有度量,做起事來不太計較利害關係。他有情有義,常將自己比作戰國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並常以此而洋洋得意。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出身於平民階層的皇帝,也是第一位成功地將中國版圖擴展至極限的大帝。他的成功,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讓許多人大惑不解。這位一向被人看作是小混混、小無賴式的人物,竟然在秦朝末年那個極度動盪不安的惡劣環境中,與群雄爭強鬥狠,並最終打敗了有史以來最強大勇猛的對手項羽。
這樣一個每戰必敗、攻無有克的弱勢人物,憑什麼打敗了最強大的西楚霸王,搖身一變,從一個仰人鼻息的可憐蟲變成了抬頭挺胸、傲視寰宇的千古大帝?這些問題,直到現在仍讓人爭論不休,一位來自西方的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卻對劉邦作出了極高的評價,在這位外國人看來,劉邦是「人類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凱撒,另一位便是創建大漢文明的漢高祖劉邦。凱撒未能目睹羅馬帝國的建立及文明的興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劉邦卻親手締造了一個昌盛的時期,並以其極富遠見的領導才能,為人類歷史開創了新紀元!」其實,對於成功的原因,劉邦自己就曾作出過相當不錯的總結: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糧,暢通糧道,我不如蕭何;運兵百萬,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能任用這三位人中英傑,極度調動他們的聰明才智,是我之所以取得天下的原因,而項羽有一個范增都用不好,這是他所以失敗的原因!」
「伐無道,誅暴秦」,迎來統一皇朝的新歲月,但人們頭腦中仍在做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美夢。嬴政能當皇帝,我為什麼就不能?於是,亂紛紛的歷史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
一場鴻門宴,拉開了楚漢逐鹿那激盪人心的雄壯話劇。楚漢相爭之際,項羽雖憑藉作戰天才而屢戰屢勝,但在戰略方面卻讓劉邦掌有漢中、關中,韓信又已攻略魏、代、趙之地,江南大本營的九江王英布叛離,衡山王、臨江王保持中立。項羽自己正陷入滎陽、成為之戰局,補給線又屢被彭越的游擊戰攻破,不得不東西來回疲於奔命。他將戰場局限於自己統有的梁地,在自己家裡和敵人打仗,自然是愈來愈不利,而明顯地露出敗象來。楚漢相爭四年的時間,是從劉邦入關、秦王子嬰投降時算起,因此頭一年包括了鴻門劍宴、項羽分封天下、劉邦被迫退入漢中等事件。
這段期間,劉邦完全處於挨打狀態,根本談不上有什麼「爭」事發生。從劉邦漢中拜韓信為大將開始,被後世稱為「兵仙」的韓信,暗渡陳倉、併吞三秦,才算正式進入了楚漢對抗。劉邦一開始在戰略上便採取聯合諸侯以對抗項羽的方式,但項羽卻仍實行唯我獨尊、猛獅對抗猴群的策略,即使連江南原屬班底的諸侯他也沒有特別拉攏,因此造成劉邦有遊說九江王英布的機會。
彭城大敗的結果,顯示劉邦在作戰指揮方面的確不是項羽的對手。由於對彼此能力的錯誤評估,使劉邦陷入空前絕後的危機,而項羽之所以無法在這次決戰中殲滅劉邦,應屬天運所致。
從此以後,劉邦也絕不肯再和項羽進行會戰,但他選擇滎陽和成為作對峙的地點,卻是非常高明的策略。不論在糧食補給或地利上,滎陽戰線的敖倉糧庫和成為天險,都足以讓勇猛無敵的項羽英雄無用武之地。雖然其間數度被迫撤離,但劉邦仍有效地在周邊封鎖住楚軍對關中地區的攻擊。相反地,項羽不論如何努力,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彭城大敗後,劉邦最成功的戰略是拉攏了九江的英布和梁地的彭越。這兩人傾向劉邦,無疑斷了項羽的左右手,項羽之所以始終無力攻破劉邦的滎陽防線,失去這兩股力量的協助應數最大原因。
只要守住滎陽,劉邦便立於不敗之地。接著劉邦在戰略上的優勢便一路領先,在這方面功勞最大的人應數韓信。收服魏國、代國和趙國,已讓劉邦取得了絕對優勢,不論是他統轄的地區、人口或糧秣,在這一年多時間都成長好幾倍。相反地,項羽的力量卻愈來愈少,已完全呈現了敗象。最後爭勝的關鍵在齊國。項羽在滎陽僵局下,仍派出數十萬兵馬給龍且,顯示他也看出了這個危機;不過此時大勢已去,扳回劣勢的機會不大了。濰水之戰可以說是楚漢相爭的最大關鍵,但項羽在危機中仍選擇和自己比較相像的龍且,而不是和他可以互補的鍾離昧,因而喪失了最後的機會,等到韓信收復齊地後,項羽便只有烏江自刎的份了。
歷史並不對昔日的貴族之後格外垂青,也不讓出身布衣、俠居於鄉間的小小亭長失去機遇。歷史是公正的。誰能順應潮流,抓住時代趨勢,順乎廣大民心,誰就能取得問鼎中原的最後成功。只恃匹夫之勇,看不到歷史發展的大趨勢,既抓不住人心,又不會講智謀的人,最後只能成為失敗的逐鹿者,成為抱恨終生的自刎「英雄」。很多史學家和小說家在談及項羽和劉邦的楚漢相爭時,大多認為劉邦長於巧計、善於欺敵,項羽則過分魯直、拙於用人,這是項羽在最後關頭輸給劉邦的最主要因素。千秋功過,後人評說。然而,這種評說,在很多時候,都是不太公允的。劉邦便是在這種不公允的評說中,被後人褒貶了千多年的一個典型。所幸,終於有人站出來替他說上幾句公道話,還予歷史本來的面目。
歷史是不能欺騙的。欺騙歷史,就等於欺騙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