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家人最好的智慧工具書!
一部簡單易懂、彩圖詳解的三十六計理想讀本,
打破古書的艱澀,汲取中國數千年智謀薈萃。
★不可錯過的智謀經典
三十六計是享譽世界的謀略書,還造成西方一股「智謀熱」的風潮。
★耳熟能詳的智計
各計多為成語,易讀易懂,讀完便能朗朗上口。
★生動的彩圖闡釋
三百多張珍貴的歷史圖片,包括人物畫像、文物遺跡、背景資料、書法繪畫、戰場地圖等
★深入剖析三十六計
探究「計名」由來、原典「解語」注譯、原著「按語」闡釋
★實例驗證三十六計
每計皆精選軍事案例解說,品讀精彩戰爭故事,豐富歷史知識。
古代兵書大多文辭深奧,難於通讀運用,《圖解三十六計》則將中國古代的軍事、謀略思想,提綱挈領概括為三十六計,內容並不重在理論闡述,而是將古代軍事理論精華化為克敵制勝的計謀,每計均有明確的目的和實用價值,堪稱中國智謀書中最佳的普及書。
作者簡介:
張弓
中國古籍研究專家,曾譯注出版多部經典中國古籍,如:《千家詩》、《三十六計》等。
最早多認為此書成書於明清之際,而作者已不可考。2003年最新考古證據隋代玉簡冊則顯示作者應為中國古代名將檀道濟。《三十六計》最早見於《南齊書‧王敬則傳》,書中記載:「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夫子唯應急走耳。」。而現今版本中的六篇名: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則為後人所加。
檀道濟,中國南朝宋著名武將,高平金鄉(今山東濟寧金鄉)人。初隨劉裕起兵討伐桓玄,智勇兼備,屢建奇功,官至大將軍、司空,史書中有「優俘善卒」、「唱籌量沙」等事例和「乃壞汝萬里長城」之名言。
作者序
《三十六計》集歷代「韜略」、「詭道」之大成,被兵家廣為援用,素有兵法、謀略奇書之稱。不少計名、語彙婦孺皆知,吟誦如流,可見此書生命力的雄勃,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寶。
自《孫子兵法》以來,兵書選出,蔚為大觀,見於記載者多達三千餘種,保存至今者也在千種以上,而《三十六計》雄踞榜首。其用途之廣涉及社會、軍事、人生的各個層面,即使《孫子兵法》在這一點上也難以企及。
原書廣引《易經》語辭,或以《易經》為依據。《易經》對古代軍事家孫武、韓信等都有深刻的影響。《三十六計》正是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易經》中的陰陽變化,推演出兵法的剛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勞逸等對立關係的互相轉化,使每一計都展現出極強的哲理。全書三十六計,引用《易經》二十七處,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卦。這是薄薄一本《三十六計》含納天下萬般變化,啟迪世人無窮智慧而綿延深長的原因。
古代兵書大多文辭深奧,難於曉讀運用,《三十六計》則含英咀華,將中國古代的軍事、謀略思想,提綱挈領概括為三十六計,且計名多用成語,形象生動,為世人所喜聞樂見。它並不重在理論闡述,而是將古代軍事理論精華化為克敵制勝的計謀,每計均有明確的目的和實用價值,堪稱中國古代智謀書中令人嘆為觀止的普及書。
該書成書在明、清之際,作者很可能是一位深諳兵法、悉通《易經》、滿腹經綸的失意文人,其姓名尚無確考,但其獨特貢獻功不可沒。
全書每計由《計名探源》、《原書解語》、《用計例說》、《原書按語》四部份組成。《計名探源》以精練的筆法、精美的圖片、精確的詮釋,明確指出該計的歷史淵源;《原書解語》則深入剖析該計的高妙策略;《用計例說》精選千百年來精彩的案例,洞悉戰場取勝的心訣;《原書按語》則引伸並揭示克敵制勝的不二法門。
全書不但深刻地傳達了「三十六計」的精妙之處,而且形式多有創新,並精選了一千餘幅精美圖片,讓讀者在凝練通俗的文字和準確生動的圖片中品味「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的精彩表演,彷彿身臨其境。
《三十六計》集歷代「韜略」、「詭道」之大成,被兵家廣為援用,素有兵法、謀略奇書之稱。不少計名、語彙婦孺皆知,吟誦如流,可見此書生命力的雄勃,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寶。
自《孫子兵法》以來,兵書選出,蔚為大觀,見於記載者多達三千餘種,保存至今者也在千種以上,而《三十六計》雄踞榜首。其用途之廣涉及社會、軍事、人生的各個層面,即使《孫子兵法》在這一點上也難以企及。
原書廣引《易經》語辭,或以《易經》為依據。《易經》對古代軍事家孫武、韓信等都有深刻的影響。《三十六計》正是在前人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易經》...
目錄
前言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用計例說】 飛渡長江 隋軍滅陳
孫臏裝瘋 潛回齊國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用計例說】 李秀成巧計救天京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用計例說】 猜忌心重 崇禎自毀長城 遊說諸國 子貢力解國危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用計例說】 堅壁清野 陸遜破劉備 日夜兼程 馮異滅隗囂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用計例說】 引兵入關 吳三桂衝冠一怒 趁人之危 齊宣王興兵佔燕 第六計 聲東擊西 【用計例說】 跨海越洋 鄭成功收復臺灣 馮諼謀劃 孟嘗君官復原職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用計例說】 追名圖利 楚懷王割地求和 吳用施計逼盧俊義上梁山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用計例說】 故計重演 韓信佔領西魏 呂蒙奪荊 關羽敗走麥城 第九計 隔岸觀火 【用計例說】 陳軫獻計 秦王坐觀虎鬥
第十計 笑裡藏刀 【用計例說】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用計例說】 犧牲親子 程嬰義救趙氏孤兒 孫臏獻計 田單賽馬一輸二贏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用計例說】 伺隙搗虛 李愬夜襲蔡州 風聲鶴唳 苻堅兵敗淝水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用計例說】 李自成大破開封 甘露寺東吳招親 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 【用計例說】 引狼入室 劉璋痛失益州 一呼百應 陳勝揭竿而起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用計例說】 日夜兼程 虞詡平羌亂 裡應外合 夏侯戰關公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用計例說】 石勒先予後取平幽州 尚婢婢後發制人戰大夏川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用計例說】 契丹騎兵重創唐軍 冒頓單于統一匈奴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用計例說】 明軍遭伏土木堡 李愬夜擒吳元濟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用計例說】 周亞夫平七國之亂 曹孟德夜襲烏巢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 【用計例說】 魏吳相爭 孔明坐收漁利 迷局迭出 田單火牛復齊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用計例說】 虛張聲勢 畢再遇惑金兵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用計例說】 以退為進 黃巢兩佔長安 紙上談兵 趙括命喪長平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用計例說】 群雄並起 鄭莊公成就霸業 胸懷若谷 趙匡胤海納人才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用計例說】 蔡息反目 楚文王一石二鳥 荊州計敗 諸葛亮氣死周瑜
開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用計例說】 呂后矯詔殺韓信 韓趙魏三家分晉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用計例說】 刀下無情 孫武演陣美女戰 執法如山 司馬穰苴殺莊賈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 【用計例說】 老謀深算 司馬懿誅曹爽 馳騁草原 冒頓稱霸大漠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用計例說】 背水一戰 韓信破陳餘 鳳姐設套 尤二姐吞金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用計例說】 屢設巧計 田單破燕軍 春申君命喪李園之手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用計例說】 聯回紇 郭子儀抗敵兵 林教頭火拼王倫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用計例說】 貂蟬獻色 呂布董卓反目為仇 洪承疇難過美人關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用計例說】 臨陣布疑 飛將軍巧脫虎口 鄭人巧用空城計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用計例說】 揚州移兵 韓世忠計惑金兵 將計就計 周瑜黃蓋誑曹操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用計例說】 岳飛大戰朱仙鎮 周瑜打黃蓋 兩廂情願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用計例說】 真真假假 畢再遇退金兵 虛虛實實 諸葛亮借東風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用計例說】 楚莊王滅庸國 周瑜心胸狹窄 諸葛亮妙算避禍
前言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用計例說】 飛渡長江 隋軍滅陳
孫臏裝瘋 潛回齊國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用計例說】 李秀成巧計救天京
第三計 借刀殺人 【用計例說】 猜忌心重 崇禎自毀長城 遊說諸國 子貢力解國危 第四計 以逸待勞 【用計例說】 堅壁清野 陸遜破劉備 日夜兼程 馮異滅隗囂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用計例說】 引兵入關 吳三桂衝冠一怒 趁人之危 齊宣王興兵佔燕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