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穿人心的御人奇書※
【上智者御心、下智者御力!】
精準把握人性、兩度拜相的李義府寫給皇帝的御下之道,
掌握測度人心的工具守則,學習古人御下的技巧妙招!
本書強調對人性、人心的探討,對於現代人來說,無論是在職場或者是待人處世上,都可參考與借鑒。特別對於領導者而言,必需了解下屬的性情與心理,才能知人善任,在管理上具有參考價值。
【度心術十大要訣】
度心:測度人心
御心:駕馭人心
擒心:掌握人心
欺心:攻略人心
縱心:放任、拘束人心
構心:構陷人心
逆心:背叛人心
奪心:奪取人心
警心:警示人心
誅心:誅人不如誅心
【本書特色】
●原文:唐代宰相李義府的度心智慧。
●譯文:逐字逐句白話譯文,便於理解。
●事典:相關歷史人物事例,鑑古推今。
●人物:事典中歷史人物生平介紹,深入認識。
●釋評:闡述原典,解析精要,發人深省。
●佳句:蒐羅古今名言,佐證觀人之道。
【名句摘錄】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才高不羈,德薄善詐。民之所畏,吏無懼矣。」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亂也。無生則亂,仁厚則安。」
「自知者明,人莫說之。身危者駭,人勿責之。無信者疑,人休蔽之。」
「治吏治心,明主不棄背己之人也。知人知欲,智者善使敗德之人焉。」
「謀逆先謀信也,信成則逆就。制逆先制心也,心服則逆止。」
作者簡介:
李義府
瀛州饒陽(今河北饒陽)人。父李德盛,隋西城郡守、唐魏州刺史。李義府自小聰慧,早年以薦舉入仕,歷任門下省典儀、遷監察御史、拜中書舍人。唐高宗李治時兩度拜相,「貌狀溫恭,與人語必嬉怡微笑」,雖表面溫和卻笑裡藏刀,人稱「李貓」。
曾珮琦
國立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士、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中文博士班肄業。
研究領域以先秦諸子、中國思想史為主,深受王邦雄教授、邱黃海博士兩位老師啟蒙,才對老莊哲學產生濃厚興趣,更打下深厚的國學基礎。曾任康寧專校兼任國文講師,現為專職作家。
著有:《圖解老莊思想》、《樂知學苑.莊子》、《《老子》「正言若反」之解釋與重建》。受邀於好讀出版編著《聊齋志異》與《今古奇觀》兩大套書與譯註《解厄學》一書。
章節試閱
摘錄自〈度心卷〉
【原文】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仁者,鮮也,御之弗厚焉。
【譯文】
官吏,是有才能的人,要管理他們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仁德的人,是很少的,想要統御他們,不能太過寬厚。
【事典】
治理鄴城有方的西門豹
西門豹是戰國時代的魏國人,當時鄴城缺一名縣令,宰相翟璜就向魏文侯推薦說:「鄴城位置重要,與韓趙兩國接壤,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才幹的人去鎮守,這個人一定得是西門豹。」魏文侯採納他的建議,就派西門豹前往。
西門豹一到鄴城看見街道冷清,人煙稀少,就把地方上的父老叫來,問他們說:「這裡的百姓生活有甚麼困難嗎?」
父老回答:「大家在為河伯娶妻的事情擔憂,所以地方上很貧窮。」
西門豹說:「這真是件奇怪的事,我從來沒聽說過河伯也能娶妻的,你趕緊給我講講。」
父老回答:「有一條河流經鄴城,叫做漳河,河伯就是漳河之神。這個神明喜歡美女,每年都要娶一名新夫人。如果百姓將美女嫁給他,河伯就會保佑地方上風調雨順,否則將會觸怒河神,導致河水氾濫,將有無數百姓會被淹死。」
西門豹問:「這件事是誰先提出的?」
父老回答:「是當地的巫師說的,我們都很害怕水患,沒人敢不聽從。每年地方上的豪紳與縣令的從屬官員,就會和巫師謀劃,向人民徵收數百萬的賦稅,挪出二、三十萬,作為河伯娶妻的費用,其他的錢他們自己分掉。」
西門豹說:「百姓難道沒人抗議嗎?」
父老回答:「巫師負責主持祈禱的事務,三老(掌教化的鄉官)與縣令屬官四處奔走也很辛勞,他們分這些錢,百姓們權當是車馬費,也心甘情願。巫師挨家挨戶尋找適合獻給河伯的女子,長得稍微好看點的,就說:『這名女子應當給河神做妻子。』要是這戶人家不肯,就拿錢財賄賂巫師,另尋其他女子。貧窮人家無錢賄賂,就只好獻出女兒。巫師在河邊設置齋宮,布置好帷幕床席,讓獻祭的女子沐浴更衣,坐在齋宮裡面。占卜吉日,就造一條小船,讓女子上船,在河上漂流。剛開始還浮在水面上,不久就淹沒在水中。有些人家愛護女兒的,就帶著女兒逃走,所以城內人煙稀少,又加上貧困,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多年了。」
西門豹問:「貴縣曾經有受到水患的侵擾嗎?」
父老回答:「仰賴每年送美女獻祭給河神為妻,不曾觸怒祂,雖然水災難免,幸好本縣地勢高,河水難以淹沒,每逢乾旱時節,又有旱災之苦。」
西門豹說:「河神既然靈驗,要送女子嫁給河神時,我也當親自前往送行,為你們這些百姓祈禱。」
到了獻祭的日子,父老就前來向西門豹稟告,他穿戴整齊就親自前往河邊。縣中的官員,三老、富戶、里長、父老,都聚集在此,百姓無論住得遠或近都前來赴會。三老、里長等人,向西門豹引薦大巫師,居然是一名老女人,她身後跟隨小巫女弟子二十幾人。
西門豹說:「大巫師辛苦,請您叫要獻給河神為妻的女子前來,我想見一見。」老巫師就叫弟子前往叫喚,不久一名穿著鮮豔衣裳的女子前來,相貌平平,並不十分出色。
西門豹就對眾人說:「河伯是尊貴的神祇,要獻給祂的妻子,必須是絕色佳人才能相配。這名女子相貌平庸,勞請大巫師替我前往稟報河伯,替我傳話說:『另覓絕色佳人,改日再獻給河神。』
西門豹身邊的衙役官差,就一起抱著老巫師,將她丟到河裡,旁邊的人都大驚失色,但礙於西門豹縣令的身分,沒人敢多說一句話。西門豹等了很久,河面都沒任何動靜,他就說:「老巫師年紀大了,做事情不老練,到現在還沒來回話,你們這些弟子替我前去催催。」又命人把小巫師一名丟到河裡,過了許久,仍未見回復。
西門豹說:「老巫師和她的弟子都是女流之輩,想必話說不清楚,勞煩三老前往替我傳話。」又命人把三老丟進河中,等了一段時間,仍然不見回覆。西門豹等得不耐煩,就想要把縣中官員與豪紳各一人丟進河中,他們跪下向西門豹苦苦哀求,
西門豹才說:「好吧!那我就再等等看。」
過了許久,仍無動靜,西門豹就很生氣的說:「我派去的人,沒有一個回來覆命的,你們說的河神在哪裡?藉口河神娶妻,向人民斂財,枉殺無辜女子,你們這些人該當償命。」
眾人都跪地叩頭認罪說:「小民也是被大巫師給欺騙,這不是我們的罪過啊!」
西門豹說:「大巫師已經死了,以後誰再說要替河神娶妻,我就把他丟進水裡,向河神稟告。」西門豹就把縣中官員與地方豪紳這些年所收刮的錢財,全部追還並還給人民,從此鄴城十分太平,百姓們安居樂業,再也沒有河神娶妻這種荒唐事情發生。
西門豹治理有方,人民不敢欺騙他,這件事傳到魏文侯耳中,文侯也稱讚他說:「鄴城的官員自以為很有才幹,不服從縣令的領導,只有西門豹恩威並施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
【人物】
西門豹,生卒年不詳,戰國時代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人。魏文侯時,翟璜推薦他擔任鄴城縣令,破除河伯娶妻的陋習,開鑿運河,引河水灌溉,使得當地百姓安居樂業。
【釋評】
這裡闡述的是領導者的統御能力,如何讓下屬服從上位者領導的問題。在古代最高領導人就是君王,下屬則是官吏,每位官員都是經過選拔的優秀人才,有才華的人難免心高氣傲,誰也不服誰,想要他們乖乖服從領導者的命令,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典中的西門豹,雖然是臣子,但對於鄴城來說,他就是一方的首長,他初掌管鄴城時,發現縣城裡的官員與鄉紳富豪藉著河神娶妻的名義,向百姓強徵賦稅,導致民不聊生。西門豹當然知道這是斂財的手段,但他十分聰明,不直接戳穿他們的詭計,而是將計就計,把老巫師、三老等主謀丟到河中去向河神傳話,結果半天都得不到回應,這才使得他們的計謀不攻自破。對付這些不仁不義之徒,不需要對他們太過寬厚,就應該像西門豹這樣,應該使用威勢去震攝這些為非作歹的官吏與鄉紳富豪時,就不吝惜的去使用,這樣他們才會有所收斂,所以後來鄴城的官員與鄉紳富豪,再也不敢向百姓施暴了。
【名人佳句】
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這句話出自戰國時代韓非所撰寫的《韓非子‧二柄》,意思是說:「英明的君主能夠統御群臣的方法,唯有兩個權柄而已。這兩個權柄就是刑與德。甚麼是刑德?回答說:『殺戮稱為刑,恩賞稱為德。』」臣子自恃他們的才能或者依恃他們的功勞,而不服從君主的領導。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人主要善用手上的兩個權柄,一是生殺大權,凡是犯法的臣子就該受到處罰;二是恩賞,有功的臣子就要封賞。善用這兩個權柄,就能令臣子心悅臣服,甘願為君主效命。
摘錄自〈度心卷〉
【原文】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仁者,鮮也,御之弗厚焉。
【譯文】
官吏,是有才能的人,要管理他們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仁德的人,是很少的,想要統御他們,不能太過寬厚。
【事典】
治理鄴城有方的西門豹
西門豹是戰國時代的魏國人,當時鄴城缺一名縣令,宰相翟璜就向魏文侯推薦說:「鄴城位置重要,與韓趙兩國接壤,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才幹的人去鎮守,這個人一定得是西門豹。」魏文侯採納他的建議,就派西門豹前往。
西門豹一到鄴城看見街道冷清,人煙稀少,就把地方上的父老叫來,問他們說:「這裡...
作者序
【導讀】宰制、控制人心的御人學
《度心術》創作目的
《度心術》是唐代李義府所撰的陰謀權術書籍,論述陰謀權術思想的書籍在中國歷史典籍來說並不算少見,舉個例子來說,先秦時期韓非所著的《韓非子》雖然是法家的論著,但其中也不乏陰謀權術的論述,在〈主道〉、〈揚權〉這兩篇中,論述了人主如何控制臣下的統御之術;而《度心術》與《韓非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度心術》同樣是人臣獻給君主的治國策略,但它所側重的不是像《韓非子》那樣的以法令制度為展開的系統性論述,所著眼點也並非以法術勢來治國,而是以「人心」為著眼點,如何宰制、控制人心才是本書的重點。
對一名君主來說,首先要能了解人臣的心意,進而用不同的手段去控制臣子,令臣子對人主心悅臣服,再無異心,那麼這便是成功的策略。因此《度心術》這本書著重的是對人心的探討,只要能夠了解人心,那麼就能夠去控制、征服人,和以往的權謀書籍不同的是,本書更強調對人性、人心的探討,進而征服、控制人心。
在此舉例來說明,《度心術》中說:「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悍吏少謀,其行多疏,挾之可也。」這句話意思是說:「性格狡猾的官吏所能依靠的只有他們的智慧,必定缺少勇氣,以威勢逼迫可使他們就範。兇悍的官吏缺少智謀,他們的行為有許多疏漏之處,要挾可令他們服從。」
這裡先對官吏的性格予以剖析,官吏依他們的性情,可以區分為奸詐狡猾與凶狠殘暴兩種,而性情狡猾的官吏的優點是他們很聰明,懂得審時度勢、鑽法律漏洞,為自己尋找有利的機會,但是這樣的人必定缺少勇氣,面對強大的敵人不敢直接面對他,因此想要降伏他們就利用君主的威勢。對於凶狠殘酷的官吏,他們只知用武力應付對手,但行事過於魯莽,思慮不周,因此在行事上往往留下許多漏洞,人主可以找出他們的弱點予以脅迫,這樣他們就會乖乖就範了。
這是對人性的剖析,也是對人心的洞察,等到人主對人的性情有所掌握之後,便可以制定相應的策略,或控制他們,或令他們心甘情願為他所用,這便是《度心術》想要達到的目的。
《度心術》與儒家、道家論述分別
《度心術》對人心與人性的分析,只局限於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與品性來做討論,這是出於政治目的的需要,幫助人主能快速掌握臣子的性情,以及令他們能為己所用的方法,而缺少了像儒家那樣對人心與人性有一套系統性的論述,也不像道家在心上開展的修養工夫之論述。
儒家思想自先秦開始,以孔孟學說為代表,至宋明理學集其大成,其中心思想以仁心來開展,圍繞著道德實踐的問題,建構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
在儒家思想中認為每個人都有仁心,這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因為有了仁心,所以才會有道德實踐的要求,即當我們看到一個小孩子遭遇危險時,會無條件的去救他,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丑上》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人都有不忍心見到別人受苦難的心,有人看到有小孩子快要掉到井裡去,心中都會升起怵惕惻隱之心。想去救這個孩子,不是因為想要去結交這個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鄉里的人來表揚他,也不是因為討厭孩子啼哭的聲音。」如果沒有去救這個孩子,我們就會感到良心不安,這個不安就是出自於仁心的要求。仁心是人之所以為人,與禽獸之間的最大區分。
老莊道家對於人心的探討,是在工夫修養的層面上,所謂的工夫修養,是指我們透過心上的修養,可以從有限的生命型態超越至無限的生命境界,《莊子.逍遙遊》中以鯤這條有幾千里長的大魚,一飛沖天成為一隻大鵬鳥,這隻大鵬鳥要從北冥飛往南冥,象徵著人的生命境界,從有限的心知執定中超脫出來,蛻變成無限的生命型態。道家的修養工夫是圍繞著「致虛守靜」來建構的,「致虛」就是讓我們的心保持在一種靈動的狀態,無論是心對善惡美醜等相對的價值標準的認知,都不會把這些價值標準當成唯一的真理,用它去評定衡量天下的人,這樣的心就是虛的,就像一個空的杯子一樣,可以不斷的往裡面注入水也不會滿出來;反之,若是心執定相對的價值標準,我們就會用這個標準去要求對方,那麼心就變成僵化的,例如: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上設置博愛座,用意是要讓大家禮讓老弱婦孺,但若是自以為是老弱婦孺,別人就應該讓位給我,而當對方沒有讓位時,就指責對方,這樣的心就失去靈動,無法再接納其他不同的觀點。「守靜」,是當心不去執定相對的價值標準時,自然也不會去追求它,那麼心就能靜下來,我們的心就能保持在一種寧靜自在的狀態。
雖然《度心術》不像儒、道、法三家學說,對於人心與人性有系統性的開展與論述,權謀運用也僅止在人的行為表現上,因而缺乏哲學性,這大概也是研究探討這本書的文獻稀少的原因。然而本書對於現代人來說,無論是在職場或者是待人處世上,仍然有參考與借鑒的價值,特別是對於領導者來說,他們需要了解下屬的性情與心理,才能知人善任,並且運用權術讓他們心甘情願的為領導者所用,這在領導管理上仍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度心術》作者李義府其人
本書的作者李義府,是唐代瀛州饒陽(今河北省衡水市)人。貞觀年間,李大亮巡察劍南,頗為賞識李義府的才幹,便上奏表向太宗舉薦。李義府參加太宗主持的科舉考試中選,補門下省典儀。高宗即位後,升遷他為中書舍人,兼修國史,進弘文館學士。
太尉長孫無忌不喜歡他,要將他貶至壁州(位於今四川省通江縣一帶)做司馬。後來他巴結當時深受高宗寵愛的武昭儀,當時高宗想立武昭儀為皇后,群臣因她曾經侍奉過高宗的父親太宗而反對,李義府看準皇上的心理,就表示贊同且替武昭儀掃清反對她當皇后的阻礙。最後,武昭儀被立為皇后,李義府也因上奏有功,升官為中書令、檢校御史大夫,後晉升為太子賓客。順利成為高宗的寵臣。
李義府後來因為收受賄賂等罪行而被革職,流放巂州,最後含恨而終。李義府的為人算不上是個正人君子,然而他從原本要被流放,卻懂得審時度勢,巴結當時受寵的武昭儀,因為這樣才得以加官晉爵,從這一點上看他也算是成功人士的代表。即便他的人品有所缺失,然而他也的確懂得官場生存之道,否則早就被貶出京,也不會有後來的飛黃騰達。由此可知,他撰寫的《度心術》仍具有參考價值,在看這部書的時候,不妨吸取前人成功的經驗,而記取他失敗的教訓,這樣才是活用書本中的知識。
本書編著說明
本書翻譯了《度心術》的全文,並以歷史故事來佐證,帶領讀者了解本書的思想。
筆者在原文的翻譯上,採取的是以上下文意所形成的語文脈絡來做詮釋,而非只著重於字面上的理解。因為一個字、一個詞乃至於一句話的形成,有它獨特的語文脈絡,必須放在這個脈絡去理解,才能做出較為貼近經典原文的詮釋。
此外,本書的歷史故事是參照正史,並根據《度心術》的思想脈絡撰寫出來的小品故事;換言之,本書是以歷史故事作為詮釋的手段,其目的在於幫助讀者掌握《度心術》的原文,而非是鉅細靡遺的將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敘述一遍,因為歷史事件有其發生的社會背景與情境脈絡,這與《度心術》的思想脈絡不可能完全一致,為了以歷史故事來作為《度心術》的思想詮釋,無可避免的會有些虛構的成份,但這是建立在不扭曲歷史的基礎之上。
在參考書籍方面,本書主要依據二十四史與清史稿,並輔以《世說新語》、《太平御覽》、《東周列國志》、《列女傳》等書改編成白話的歷史故事,在取材方面堪稱可信。
【導讀】宰制、控制人心的御人學
《度心術》創作目的
《度心術》是唐代李義府所撰的陰謀權術書籍,論述陰謀權術思想的書籍在中國歷史典籍來說並不算少見,舉個例子來說,先秦時期韓非所著的《韓非子》雖然是法家的論著,但其中也不乏陰謀權術的論述,在〈主道〉、〈揚權〉這兩篇中,論述了人主如何控制臣下的統御之術;而《度心術》與《韓非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度心術》同樣是人臣獻給君主的治國策略,但它所側重的不是像《韓非子》那樣的以法令制度為展開的系統性論述,所著眼點也並非以法術勢來治國,而是以「人心」為著眼點,如...
目錄
●導讀
●度心卷
●御心卷
●擒心卷
●欺心卷
●縱心卷
●構心卷
●逆心卷
●奪心卷
●警心卷
●誅心卷
●導讀
●度心卷
●御心卷
●擒心卷
●欺心卷
●縱心卷
●構心卷
●逆心卷
●奪心卷
●警心卷
●誅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