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場基於史實合理想像的現代藝術創作
唐朝,華夏文明悠久歷史長河中一個瑰麗璀璨的王朝,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許多人沉醉於它恢宏大氣、開放包容的氣質,其中也包括我。對唐代歷史文化的濃厚興趣,正是我創作這一主題繪畫作品的原動力,而從小對傳統工筆仕女繪畫題材的喜愛,以及對專業服裝設計與服裝結構的理解,則是我繪畫創作的基石。
其實早在十年前,我就受到陳詩宇先生所做的「中國裝束」系列唐代復原造型,以及後來他與王非先生共同創作的「大唐衣冠圖志」系列圖文的影響,開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思考歷史上真實的唐代服飾是什麼樣子的。那時我就像個門外漢,卻又忍不住時常伸首向門內窺探。直到二○一七年我辭去服裝設計師的工作,開始全身心投入繪畫創作,我才真正開始系統地瞭解與學習相關知識。二○一八年年末,「大唐女子圖鑑」系列繪畫作品作為我自己對唐代女性造型的學習筆記,陸續公開發佈在社交網絡平台上。自「連載」之日起,我彷彿正式推開了那扇通向一段繁盛時代的歷史的大門,霎時間看見門內光華萬千,耀眼奪目。全書以唐代女性形象為主題,探索了現代繪畫技法在傳統仕女題材創作中的運用,而其中瑰麗多變的女性形象也是一面映照大唐王朝興衰變遷的寶鑑。
創作一本書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容易,這個過程讓我看見了自己的野心與局限。
我認為,《大唐女子圖鑑》是基於史實合理想像的現代藝術創作,這本書的創作目標是盡可能做到兼具準確性與藝術性。準確性是指注重細節,盡可能貼近歷史資料中可見的唐代人物造型;藝術性則是指在主題的基礎上創作出具有個人風格的現代繪畫作品。兩者結合,不論是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還是對繪畫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這本書中獲得樂趣。我雖然擅長在細處下功夫,但通過不斷練習與思考,再反觀過去的畫稿,我看見了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繪畫技法的不成熟與心境的浮躁。否定過去的自己是痛苦的,卻也是前進的必經之路。從二○二一年起,我用了兩年時間對已完成的畫稿進行了重新審視和刪改,通過更進一步的資料閱讀與學習,我更清楚地看出了之前作品中的問題與不足。知識的累積永無止境,繪畫者對畫面表達的追求也沒有終點,雖然仍有浮躁與不安,但我拚盡全力交出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這也是我下一段創作旅程的起點。
經歷數載寒暑,我用手中的畫筆將這些年的所學所感寄託於千姿百態的女性形象之上,終於將這本《大唐女子圖鑑》呈現在讀者面前。也許,我真的在那扇門裡前進了一小步。
這百餘張圖,兩百多位唐代女性形象,只是我心中大唐圖景的一角,也願這本圖冊能為你心中的大唐塗上一筆別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