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翻譯小說。內容敘述一個為口吃所苦的少年,堅信自己可以找到治療口吃的草藥,因而到處嘗試各種野草樹葉。有一次他因為吞食野草而中毒,老師才意外發現他這種異常的行為,於是開始關心他的家庭。故事的開頭我們會以為彭西是主角賈克的好友,後來才會漸漸發現,他似乎是主角的第二個人格。面對主角的缺陷,父親表現的是暴力,而母親則是軟弱,使得主角更感孤獨,於是才衍生出第二人格。老師為了幫助他,一直努力親近他,賈克卻以謊言與迴避來抗拒。最後謊言越扯越大,不可收拾,眼看將被拆穿之際,老師卻為主角圓謊。主角經歷這一場他眼中的「大難」後,二重人格彭西就此消失,他也恢復了平常的生活,老師卻因而遭到校長開除,從此離開了學校,最後留下賈克獨自迷惘。
作者簡介:
索耶‧夏隆東,自1973年開始任職法國左派第一大報《解放報》,曾多次赴佔地前線報導國際重大戰爭的第一手新聞(如兩伊戰爭、波灣戰爭、阿富汗戰爭、索馬利內戰等)。他對北愛爾蘭的報導曾在1988年獲頒法國的阿爾貝-隆德新聞獎。2006年《承諾》(暫定)一書獲頒法國麥迪奇文學大獎,更是對他寫作才能的極高肯定。《小小彭西》是他的第一本小說。
推薦序
走調的童年國立政治大學歐文學程教授阮若缺故事發生的場景在60年代法國里昂郊區的「鳥籠」社區,它是個低收入戶聚集的國民住宅區。作者先為我們上色:除了外牆被噴漆塗鴨得五顏六色,活像七彩的鳥類羽毛外,他並將陳舊的粉紅樓命名為鷺鷥樓,斑駁的綠樓便稱之為鸚鵡樓,髒污的黃色樓就姑且叫它金綠雀樓,應是雪白的天鵝樓則是煙灰色的,而著藍色外牆色的就是山雀樓。房子內部自是狹小的「鴿子籠」,因此這兒被稱為鳥籠社區,還真可算是龍蛇雜處的「鳥」地方。一、賈克的異想世界:賈克‧胡德龍,一個懵懂的小學生,在幼童時期看木偶劇時,由於太入戲,一時驚嚇,而染上口吃的毛病,從此被同伴嘲笑;再加上經常遭個性粗暴的父親責打,經年累月下來,稚幼的心靈受不少創傷,他對自己沒什麼信心,與同伴的人際關係也不佳,而小小彭西,賈克的靈魂化身,成了他唯一的伴侶,唯有在蘋果樹小徑行進,在他的異想世界與小彭西對話時,孤獨的他最自在,可分享小秘密,也不會口吃。他多麼希望治好自己的病,但這心事不會有人明白的,直到街角的草藥舖提供了賈克一個靈感,他突發奇想,開始嘗試服用家附近草地上的各種草,試圖瞎碰上一種可醫好口吃的草藥。其實,這也可能是場致命的「禁忌遊戲」。另一個伏筆是,作者多次提到蘋果樹小徑,死貓吊在樹上的情景,似乎在賈克小小的心靈中,死亡是揮之不去的陰影。木偶劇團士兵衝鋒陷陣集體陣亡的畫面也一再重現。而父親的暫時失蹤,對它而言,並不是一種肉體疼痛的解脫,反而是沒有安全感的開始,他甚至有失語的現象產生。兒童的奇想是近年來火紅的議題,作者很能將兒童在「成人叢林」中摸索、跌跤的窘境逐一呈現,卻不免帶著絲絲悲涼。二、語詞的巧妙:作者將賈克如何克服心理障礙,事前偷偷練習同音、同義字發音的心路歷程描寫得栩栩如生,心理層面的刻畫也很細緻:「他將把所有毫無用處的字辭清理乾淨,包括備而不用,以及永遠已經做好動詞變化卻苦無機會說出口的字。他心理要將這些同義辭、近似辭、等義辭全部處理掉,把最醜陋的字眼、粗話、髒話、不雅的、可鄙的、下流的、猥褻的、不堪入目的、八卦的、糜爛的、噁心的、尖酸刻薄的字眼全部銷毀。他心想只要保留珍貴易碎、光明的、充滿情意的、價值不菲、真誠的、充滿靈性的字眼,在使用這些字辭之前,他要先用雨水將它們仔細清洗一番,讓它們顯得潔淨無瑕,讓它們更滑順,在絲綢般的舌頭上來去自如。」原來,作者就是在里昂長大的孩子,他小時候便有口吃的毛病,《小小彭西》是他的處女作,這段寫得那麼生動並不足為奇。不過,這位2006年甫獲麥迪西文學大獎的作家夏隆東說:「除此之外,故事純屬虛構的。」譯者要把作者利用口吃所玩的文字遊戲翻譯得很貼切、很得體,實在不容易,應給予掌聲,唯講到左(gauche)、右(droit)字的發音時,僅以ㄍ和ㄉ帶過,不懂法文者可能會一頭霧水,不明究理。又一個拙於言辭的人,他的其他感官可能反而愈加發達、敏銳。作者筆下易感的小賈克即是寫照:「此外,賈克也一直閱讀著過往的行人。他閱讀著每一張臉孔,閱讀著每一絲憂慮,閱讀著每一道眼神,閱讀著每一條皺紋,閱讀著每一隻放在口袋裡的手,也閱讀著每一張嘴巴周圍的冰冷霧氣。他閱讀著街道,這段時間裡他又開始回溯著先前的足跡……」他留意週遭人任一舉措的細節。接著夏隆東的鏡頭拉近,特寫小賈克:「他停下腳步,看看是否有人在看著自己。隨後,他將自己的手掌貼平在眼前,閉上雙眼。他感覺著石頭的冰冷,感覺著十二月的潮濕、死寂和悲傷。他聆聽著學校裡的寂靜。他看著學校食堂的窗戶,看著黑鴉鴉的樹木,看著寫上校名的牌樓……他看著懸在上方的獅子圖形,看著牠爪間的建校時間……他看著獅子在咆哮。他想哭……」這一段作者將小賈克聽覺、嗅覺、尤其是視覺表達得精彩生動。尤其夏隆東在描繪老師眼神時,再度發揮寫作功力,將難以言喻的視覺影像躍然紙上:「這就是改變的地方,是老馬的眼神變了。他的眼神不再是上課的眼神,不再是老師的眼神。他的眼神是路上常見的眼神,是一個單純過路人的眼神,是個沒什麼光彩的眼神,是個會在路上交會但不會交談的眼神。」我們抓不住老馬老師的想法,只知道那段不確定的疏離感令人很不安。由於賈克口吃,引發學習障礙與人際關係等問題,又適逢小孩父親「失?」,一封訪視信竟造成軒然大波。賈克因為擔心老師做家庭探訪,竟對父母編造了校園鬧黑死病的事件。家長一急,自是到校詢問,這下事態嚴重,眼看馬上就要被揭穿了……每當他緊張、焦慮時,便會不斷地敲打自己右側大腿,這是種精神官能症的現象。本書對欲從事兒童心理學研究者而言,是個不錯的範例。而老師並沒在校長及家長面前拆穿小孩的謊話,那段老師自己將委屈往肚裡吞,一肩扛下「管教不當」的擔子,給學生面子但又要他對全班同學坦誠負責的一幕,頗能賺人熱淚,並具教育意義。而這也似乎意味著那是老馬老師的最後一堂課……在接近尾聲處,老師趴在桌上哭,並且作者又重提吊貓樹,想像著有個被吊死在樹上隨風擺盪的人……「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老馬老師呢?另覓新職?消失無?了?自殺明志?夏隆東在最後留白,丟下偵探小說王席孟農式的謎團,那就讓讀者自己去解吧……
走調的童年國立政治大學歐文學程教授阮若缺故事發生的場景在60年代法國里昂郊區的「鳥籠」社區,它是個低收入戶聚集的國民住宅區。作者先為我們上色:除了外牆被噴漆塗鴨得五顏六色,活像七彩的鳥類羽毛外,他並將陳舊的粉紅樓命名為鷺鷥樓,斑駁的綠樓便稱之為鸚鵡樓,髒污的黃色樓就姑且叫它金綠雀樓,應是雪白的天鵝樓則是煙灰色的,而著藍色外牆色的就是山雀樓。房子內部自是狹小的「鴿子籠」,因此這兒被稱為鳥籠社區,還真可算是龍蛇雜處的「鳥」地方。一、賈克的異想世界:賈克‧胡德龍,一個懵懂的小學生,在幼童時期看木偶劇時,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