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假扮遊戲,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孩子喜歡玩遊戲,朋友一起最好玩。本書的迪倫,就像是孩子的朋友,他要和孩子一起玩,玩什麼?假扮遊戲!
遊戲和學習,對孩子來說是分不開的,他們從玩中學,那假扮遊戲可以讓孩子學到什麼?美國幼兒教育專家辛格(Singer)研究發現,假扮遊戲有助於孩子的社會能力發展,喜歡玩假扮遊戲的孩子,比較容易和別人合作,人際關係較好。因為孩子必須和同伴合作,一起規劃劇情和分配角色,設想自己扮演的角色要做什麼?要如何回應同伴所扮演的角色?從自己和同伴的角度去看事情,孩子學習「換位思考」,更具同理心,這是重要的社會認知能力。
《迪倫當醫生》中,作者蓋伊帕克里正是藉由故事,帶領孩子換位思考。迪倫扮演醫生,朋友扮演病人,一個是照顧者,一個是被照顧者。孩子可以從兩種不同的角度觀察,迪倫怎麼照顧朋友?朋友需要什麼樣的照顧?迪倫一聽到朋友需要他,第一時間就趕過去,而且對症下藥,小紫貓頭痛,他就醫頭;快樂獺尾巴痛,他就醫尾巴。對需要特別照顧的迷你雞,給她餵藥、鋪枕頭、蓋棉被、還送她早日康復卡片。這樣無微不至的細心照顧,讓朋友覺得好貼心。所以當迪倫說好累啊,朋友也給他同等級的細心照顧。
作者從「照顧」的角度切入,帶領孩子認識醫生。孩子都知道生病需要看醫生,但有些孩子會害怕,一方面是身體不舒服,另一方面是當醫生拿孩子不熟悉的器具看診,有些孩子會緊張。但這本書讓孩子看見醫生背後「照顧」病人的心意。被醫生細心照顧的感覺很好,從小紫貓、快樂獺和迷你雞的身上可以感受到。而當他們反過來照顧迪倫時,孩子也可以體會從被照顧到付出的快樂。
本書還有一個愛提問的角色「點點蟲」,他是父母和孩子親子共讀的好幫手。讀這本書時,可以藉由點點蟲的提問,和孩子對話:你喜歡看醫生嗎?醫生都怎麼幫你檢查身體?小紫貓、快樂獺和迷你雞,給迪倫醫生看完時,為什麼很開心?藉由各種問題,從迪倫的角度、朋友的角度、還有孩子自己的角度,讓孩子認識「醫生」、看醫生的情境,以及自己會有什麼反應?透過故事中的假扮遊戲,幫助孩子觀察思考,讓他們熟悉看醫生,在現實生活能更自信的去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