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思考方式的檢驗與對話
認知心理學是一門專業心理科學,研究人類面對問題,進行思考的歷程,與其產生的結果。人類天生的個別差異,又受到文化潛移默化,使得我們今天有蘇格拉底的「知識論」,康德的「理性的批判」,進而有以數學機率理論,發展出以統計考驗的自然與社會「科學」。
然而無可諱言,網路資訊與其他如電視媒體提供的速食資訊,多數人快速吸收,成為流行「話題」,第三天被其他議題取代,人們很快就「遺忘」被炒熱的題材,在隨波逐流的資訊流中莫衷一是,找不到安身立命之道。
本書以兩章的篇幅介紹「記憶」與「遺忘」研究,又以兩章的篇幅介紹「知識的結構與歷程」,這是華人升學主義教育容易被忽視的「背景知識」。圖書館中少見閱覽群籍者,多為背誦教科書與考古題之莘莘學子,整合科技的能源教育包括物理、化學、地理、歷史……,怎能透過「借課」方式,用來背誦數學的解題捷徑或是英文單字呢?
長達三章篇幅的「語言結構與語言知識」指出歐美世界多元語言教育(multilingual education)所付出的努力。「語」「文」包括語言與文字,是人類通往智慧寶藏的魔咒,「芝麻開門」,Google開門,缺乏語言背景知識,我們恐怕也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世界上許多無解的問題,以後可能隨著人類數目增加,資源耗竭,問題叢生,層出不窮。「概念」與「類別」的使用,特別是以人為概念,虛擬問題解決模式,以由上而下(top-down)與由下而上(bottom-up)方式,上下交相利,尋找意義,將意義以名詞分類。配合最後一章,以智力與創造力,抽絲剝繭。
親愛的讀者,《認知心理學》第五版的中譯本終於問世,與前版的差異也象徵人類資訊快速的演進,在浩瀚的時空中,願它能陪你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