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校輔導取經於西方,卻經過長期的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華人社會中具有模範意義與價值。本書採用嚴謹的「縱橫貫通」與「史論結合」之研究思路,透過文獻法、歷史比較、個案研究、口述歷史(訪談)以及現場考察等方法,對臺灣五十多年來學校輔導的緣起、早期實驗探索、建制與推行、全面推展、專業效能的提升及統合與轉型等不同發展階段進行了系統的梳理、研究和評述,對其中的發展特點、經驗教訓、面臨的挑戰等進行了總結與反思。本書是第一部系統研究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的學術著作,也是海峽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的結晶。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4 項符合
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臺灣學校輔導取經於西方,卻經過長期的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華人社會中具有模範意義與價值。本書採用嚴謹的「縱橫貫通」與「史論結合」之研究思路,透過文獻法、歷史比較、個案研究、口述歷史(訪談)以及現場考察等方法,對臺灣五十多年來學校輔導的緣起、早期實驗探索、建制與推行、全面推展、專業效能的提升及統合與轉型等不同發展階段進行了系統的梳理、研究和評述,對其中的發展特點、經驗教訓、面臨的挑戰等進行了總結與反思。本書是第一部系統研究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的學術著作,也是海峽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的結晶。
作者簡介
葉一舵
福建省永泰縣人,出生於1963年。教育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認定的心理學家。現任福建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分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危機干預工作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福建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福建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主任等。曾任福建師範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長期致力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實務與教學。著有《現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著作三十多種,在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SSCI)、《心理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獲國家級、省部級成果獎十三項。為福建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曾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並曾被國際積極心理學協會(美國,IPPA)授予「優秀社會貢獻獎」。
導 論
第一節 學校輔導及其相關概念
第二節 學校輔導發展的歷史分期
第 1 章 學校輔導緣起的歷史背景(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
第一節 心理輔導運動與學校輔導
第二節 社會變遷、教育革新與學校輔導
第三節 僑生教育與學校輔導
第四節 討論與結論
第 2 章 學校輔導發展的實驗探索(20世紀60年代初中期)
第一節 兒童心理衛生實驗—以「東門方案」為例
第二節 學校輔導的其他實驗探索
第三節 中國輔導學會的早期開拓
第四節 討論與結論
第 3 章 學校輔導的建制與推行(20世紀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
第一節 「指導活動」課程標準及相關法規
第二節 教育行政中輔導的組織與管理
第三節 學校輔導人員的培育與任用
第四節 校外輔導機構的創設— 以「張老師」等為例
第五節 各級學校輔導工作的開展
第六節 討論與結論
第 4 章 學校輔導的全面推展(20世紀80年代)
第一節 學校輔導實施體系的進一步健全
第二節 輔導人員培育、任用制度的不斷完善
第三節 學校輔導法規建設的繁榮
第四節 校外輔導機構的拓展— 再以「張老師」等為例
第五節 討論與結論
第 5 章 學校輔導專業效能的提升—「輔導工作六年計畫」 的制定與實施(20世紀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後期)
第一節 「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的緣起
第二節 「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的內涵及構成
第三節 「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的執行情況
第四節 討論與結論
第 6 章 學校輔導的「統合」與轉型(20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
第一節 教育改革運動與學校輔導工作
第二節 「青少年輔導計畫」的制定與實施
第三節 建立學生輔導新體制—「教訓輔三合一」整合實驗方案
第四節 「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輔導活動
第五節 討論與結論
結 語 歷史與現實的對話
第一節 學校輔導發展的總結與反思
第二節 學校輔導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附錄Ⅰ 學校輔導發展大事紀要(1950~2012)
附錄Ⅱ 學校輔導學者訪談錄(節選)
之一 對劉焜輝教授的訪談
之二 對吳武典教授的訪談
之三 對張植珊教授的訪談
之四 對林家興教授的訪談
之五 對張德聰教授的訪談
專有名詞概覽
一、中文專有名詞
二、英文專有名詞
後記
張植珊推薦序
臺灣學校輔導工作經過五十餘年的發展,已大體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制度,且在績效方面有相當成就。同時,臺灣學校輔導雖取經於西方,卻經過長期的本土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華人社會的學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五十餘年來,臺灣學校輔導的研究成果頗為豐碩,實務經驗也很豐富,在華人社會中同樣擁有影響力。然而,應當承認,在歷史研究這一塊,卻甚薄弱,始終未能見到對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的系統梳理與探討,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如今,這個缺憾由來自中國大陸輔導學者葉一舵教授的跨海研究得到了彌補。
讀了葉教授的《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深覺這是一部傾注了作者心血的研究性的鼎力之作。概括起來,本人以為該書有如下幾個特點:
其一,內容系統、完整。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該書採取紀實性手法,按照歷史的順序(縱向上)進行敘述和評論,首次對學校輔導發展史進行全程梳理。作者以「歷史發展任務」、「階段發展特徵」及「指標性事件」為依據,將臺灣學校輔導五十餘年的發展分為六個時期,並且分專章分別論述了學校輔導的緣起、實驗探索、建制與推行、全面推展、專業效能的提升以及統合與轉型等。在此基礎上,總結學校輔導發展的特點、成功經驗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未來的展望。二是首次對學校輔導各領域(橫向上)的發展進行全方位的探討。在主要歷史發展階段,作者都緊緊圍繞輔導體系中的輔導課程、法規建設、組織與管理、輔導人員的培育與任用、校外輔導機構的發展以及各級學校輔導工作的開展等方面展開論述。可以說,該書在展現臺灣學校輔導發展的完整性和系統化方面是前所未有的。
其二,研究方法多樣,彰顯有效性。作者在具體研究方法上,實現文獻法、歷史比較、個案研究、口述歷史(訪談)以及現場考察等多種研究方法的有機綜合。雖然這些方法本身不具創新性,但作者相當嫻熟地綜合運用這些方法,彰顯了對學校輔導發展研究的有效性。綜觀全書,作者對幾十年來臺灣學校輔導文獻資料的把握是豐富的,也是準確的;對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學校輔導的縱向比較和同一階段不同輔導領域的橫向關聯性比較是富有邏輯的;對「東門國小方案」、「張老師機構」等的個案研究也是比較深入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寫作本書之前對臺灣老、中、青三代輔導學者及前輔導行政官員的系列訪談(部分見本書附錄Ⅱ),不僅構成本書的亮點之一,也成為進一步研究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的珍貴資料。
其三,寫作思路清晰,「述」、「作」相得益彰。在寫作思路上,本書採用「縱橫貫通」與「史論結合」的模式。全書以臺灣學校輔導的歷史進程為縱軸,以輔導領域為橫軸,成功構建起學校輔導發展的「縱橫貫通」之邏輯架構。同時,作者在充分了解相關研究的現狀和掌握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能夠站在相關學科的研究前沿,借助史料所顯示的歷史事實來「說話」,作出了符合歷史演進軌跡的「史實」梳理以及符合歷史變遷實情的「史論」解析,從而再現了臺灣半個多世紀來學校輔導發展的主體脈絡和事業成效的真實情形。全書「述」(敘事)、「作」(析論)結合,「述」之客觀,「作」則有據,可謂「述」、「作」相得益彰。
其四,視角(「解釋」)的獨立性。「史論結合」的「論」在本書中占有重要位置。葉教授作為「旁觀者」,本書之「論」在諸多點上具有作者自己客觀的視角與獨立見解,其中不乏鞭辟入裡、頗具深度的析論。如學校輔導的歷史分期(導論第二節)、臺灣學校輔導的興起是一種歷史的必然(第一章第四節)、蔣建白等人在臺灣學校輔導興起中的特殊作用(第一章第四節)、對臺灣學校輔導實驗探索的評價(第二章第四節)、推展期學校輔導法規建設的特點與問題(第四章第三節)、「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的歷史評價(第五章第四節)、「新教育改革運動」中學校輔導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的問題(第六章第五節)、輔導哲學的迷失與重構(結語)等。
其五,研究、寫作視野寬闊。本書將學校輔導發展研究的視野置於廣闊的歷史背景之下,無論是對學校輔導緣起的歷史背景分析(第一章),還是對「輔導工作六年計畫」實施的時代背景分析(第五章第一節),抑或是對「新教育改革運動」中學校輔導「統合」與轉型的考察(第六章)等,都從不同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對學校輔導的影響作了較全面的分析與解剖,從而提升了學校輔導發展研究及本書閱讀的時代感與歷史縱深感。
總之,作為臺灣輔導戰線上的一名「老兵」,本人為能讀到這樣精采的《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而感到欣喜。同時,本書不僅是第一部臺灣學校輔導史書,而且也是兩岸學術交流與合作的結晶。據我所知,作者為了完成這一研究與寫作,曾多次深入臺灣學校和相關機構考察、蒐集資料,並訪問一批資深輔導學者和相關政策的制定者,也因此與臺灣輔導學界結下了不解之緣。的確,在兩岸交流日益頻繁,特別是在臺灣學校輔導事業面臨巨大挑戰,而大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推進的今天,加強兩岸學術交流特別是輔導學界的交流與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我想,這也是葉教授的《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延伸的意義所在。
前臺灣教育學院院長 張植珊
2012年夏於臺北
吳武典推薦序
臺灣學校輔導工作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論述者多,研究成果不少,實務經驗亦堪稱豐富,但在歷史性探究這一塊,卻甚貧瘠,至於完整的探討,則尚闕如。如今,這個缺憾由於大陸知名心理學者葉一舵教授的跨海研究獲得了彌補。葉教授的《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採用嚴謹的「縱橫貫通」與「史論結合」之研究思路,透過文獻法、歷史比較、個案研究、口述歷史(訪談)以及現場考察等方法,對臺灣學校輔導的發展作了系統的探討,不但理出了清楚的歷史脈絡,精確地分析了實施現況,還診斷出現存的問題,並提出未來的展望。每一項析論都有根有據,鞭辟入裡,令人由衷欽佩。個人在臺灣從事心理輔導服務與研究三十餘年,未曾見過這樣精采的臺灣輔導史研究,深覺獲益良多。這篇研究,有述(敘事)有作(析論),極具深度,並且由於葉教授是「旁觀者」,不像個人是「參與者」,因此有「旁觀者清」的特殊效果,而葉教授的研究也明確地守住歷史研究客觀公正的立場。因此,本書不但是臺灣第一部「輔導史書」,也是臺灣輔導工作的一面明鏡。正是「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唐太宗語),從此臺灣的學校輔導工作有了一面明鏡,何其有幸!
葉教授的研究並不著眼於「比較」,但此項研究成果卻可以作為中國大陸的「借鏡」。據個人的了解,大陸最近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輔導工作上,非常重視,參與人員也愈來愈多。由於海峽兩岸的人民同文同種,教育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基於共同的需要(輔導源於需要),學校輔導工作經驗的交流也愈來愈熱絡。個人有幸參與此類交流,深感大陸心理輔導工作「起步慢,起點高,熱忱夠,進步快」,可謂形勢大好;但由於發展過熱,也產生了一些品管的問題。然而比起五十餘年前的臺灣心理輔導工作,不是抄襲美國,就是「土法煉鋼」,不可同日而語。當然,經過五十餘年的努力,臺灣學校輔導工作已大體建立了完整的制度,且有相當成就,然其中的艱辛與挫折,例如至今猶有爭議的「普及化」或「專業化」問題,以及最近「誰才比較專業」的校園內牆之爭,有許多是可以避免的。這也是大陸推展輔導工作時,藉臺灣的「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的地方。
不過,話說回來,臺灣學校輔導經驗顯示:輔導永遠被需求,也永遠不能滿足需求,這是我們的壓力和挑戰,也是我們的驕傲和承擔。輔導要與時俱進,不斷求新、求變、求進,我們應珍惜歷史傳承,勇於接受現實挑戰,永遠擁抱未來!這應是兩岸須共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是攜手合作的良緣和契機。
葉教授任教於福建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曾主持系務多年,是大陸知名的心理學者,也是推動大陸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輔導工作的大將,他能寫、能說,也能實際操作,且具行政長才,是福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非常難得。個人與葉教授相交多年,深知他為學極富洞察力和反思力,對輔導工作深具熱忱,且有高度的親和力(難怪學生都暱稱他為「舵哥」),確是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輔導工作不可多得的人才。幾年前,大陸與臺灣學者曾合作撰著《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培訓教材》,共十二冊(北京師大林崇德教授、上海教科院吳增強教授和個人及林家興教授等四人共同主編,天津新蕾出版社,2008),其中《心理輔導課程與教學》一書便是他的專著。個人一向佩服他的熱情和功力,今日欣見他的「空前」鉅著出爐,分饗兩岸輔導界同道,忍不住附綴數語,以為慶賀,並鄭重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 吳武典
2012年8月20日於臺北
林家興推薦序
欣聞福建師範大學心理學系葉一舵教授的大作《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要在臺灣出版,我很樂意撰寫這篇序來推薦本書。我認識葉教授已經很多年了,曾經兩次以臺灣師範大學教授兼主任的名義邀請他來臺灣進行學術交流,以及蒐集本書的資料,因此,對於葉教授在本書的撰寫上所下的功夫,有相當多的了解,也對他做學問的精神感到十分敬佩。
臺灣學校輔導工作始於1950年代,至今超過六十年,坊間輔導相關的學術論述不知其數,但是獨缺有關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的系統論著。這在臺灣學校輔導文獻上是一個明顯的不足和遺憾。在臺灣本地學者沒有人關注這個文獻缺口的時候,葉教授以大陸知名心理學者、教授、系主任的身分,進入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史博士班,接受嚴謹的史學訓練,挑起了這個艱難的研究工作,選擇以「臺灣學校輔導發展研究」作為他的博士論文。
葉教授兼具心理輔導學與史學的訓練,以旁觀者清的角度,以有系統的、嚴謹的、客觀的方式,進行臺灣學校輔導發展歷史的梳理。除了採用傳統的文獻探討、歷史比較、個案研究等,葉教授更兩度親自來臺,進行輔導前輩學者的口述歷史和輔導機構的現場考察。對於葉教授撰寫本書的用心和投入,我是十分的欽佩。放眼兩岸當代輔導學者,葉教授可以說是撰寫本書的最佳人選。
本書係葉教授根據其博士論文所改寫的,改寫的用意在於讓讀者更容易親近本書,讓本書更容易閱讀,但是本書仍然保留著濃濃的學術嚴謹性和客觀性。作者將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分為六個時期,包括萌芽期、實驗期、建制期、推展期、提升期,以及轉型期。每一章論述一個時期,包括該時期的國際潮流、社會變遷、教育變革,以及具有特色的輔導相關政策、法規、組織、人力、課程、實驗研究、制度等。閱讀本書可以有系統的了解臺灣學校輔導工作發展的歷史脈絡和前因後果,呈現許多有助於理解現行眾多輔導制度和措施的演變軌跡。
本書不僅有助於大陸心理健康教育學者和教師認識臺灣的學校輔導工作,作為大陸推展學校輔導工作的借鏡,也有助於臺灣本地學校輔導專家和教師,了解輔導前輩學者、早期教育和學校行政人員以及一線輔導教師的貢獻。想要做好學校輔導工作,我們不能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歷史脈絡和前人的貢獻。閱讀本書可以提升我們的歷史視野,掌握我們的輔導脈絡,激發我們從事學校輔導工作的熱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林家興
(本文作者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曾任中國輔導學會理事長、臺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