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未濟之渡
在長達二十餘年學習「家族治療」的經歷中,常感到西方以知識為主的諮商治療觀點,與自身的文化體驗與道德信念多有斷裂之處。在西方世界中,對心理治療帶給現代人生活價值的影響,亦常有懷疑與批判之聲,如婚姻與家族治療學家竇赫提(W. J. Doherty)質疑:以案主的利益與需求為前提,而嚴守「價值中立」之立場的助人專業倫理,其實已忽略了案主所需面對的道德精神,而「道德」應是深刻的人性經驗與文化價值。他也說到:
「二十世紀見證了心理治療在主流文化中的勝利,但在上一世紀的最後十年,美國大眾對心理治療卻產生了信心危機。他們開始懷疑的,並非心理治療明顯的益處。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美國人都曾在一生中某個時候選擇去看諮商師或治療師,而民意調查也顯示,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心理治療對個人問題是有幫助的。」(引自李淑珺譯,2014)
很明顯的,在臺灣的社會經驗中,認同與接受心理治療的普遍性並不足以與美國相比,然而處於全世界心理治療知識重鎮的美國,他們又為何對這門專業失去信心?竇赫提這位資深家族治療專業教授的看法是:
「大眾真正質疑的是,心理治療是否能有助於我們這個時代深層的社會與道德問題,和所屬社群的行為?是否只是讓這些問題更加嚴重?這樣的憂慮不但來自外界,也來自心理治療的社群內部。」(引自李淑珺譯,2014)
竇赫提提醒我們:助人工作只囿限於幫助案主瞭解自己的個性,並排除心理壓力與生活困擾、適應所處的環境、確定自身發展的需求與利益……,但不足以鼓勵案主面對其生活的道德責任、生命的道德意義、靈性的道德追尋,結果則是令這個世界變得更糟。
從人類歷史所積澱的博大深遠之智慧而言,傳承於古希臘文明與基督文明的西方世界,對於當代心理治療理論之建構與發展,已有百餘年的具體貢獻。如今,助人工作者應吸納多方的文明資產與傳統智慧,才足以開創出多元性的心靈療癒知識。據此,除了古印度思想與佛學智慧之外,我認為臺灣的助人工作者對於儒家思想的探究與理解,不僅能落實諮商治療工作「本土化」的內涵,更能補充道德關懷不足的西方專業倫理現況。當代華人往往將儒家文化視為傳統包袱,甚至是壓迫個人發展的權威意識。在這樣的理解中,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觀念也常被認為是有違於現代社會中的開放與自由之進步價值。然而,若能有深入理解的機緣,才會漸漸體會歷代聖賢的傳承之道,其實是充滿了:對人性的肯定、對自我成長的期許、對關懷社會人群的道德使命,以及靈性圓滿的生命哲學,而足以充實現代人的心靈需求。
我是處於中年危機中才進入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班,身心俱疲的老學生認真地捧起聖賢書,而成為生涯際遇中的關鍵性機緣。八年的時間,過的很快,念的很慢,慢的開心,所以過的也特別快!在資格考時,我提出了從儒家經典中實踐心理諮商的構思,當時鈕則誠老師曾以「任重道遠」四字勉勵,而林安梧老師接著以「舉重若輕」四字提點,前後八字即成為個人志於學的自我期許。礙於時限,終以「從儒家經典與我的知行反映中體悟諮商與助人之道」為題完成了論文,文本結束在「未濟」,並以「小狐汔濟」為喻。「未濟」是《易經》中的最後一卦,象徵著眼前有條大河得渡,而剛涉水的心情宛如「小狐」般的戒慎惶恐。博士班的結束,正是渡大河之始;對於「志業」而言,「論文」總是未完成的進行式。
本書即是繼續「渡河」的標記。「未濟卦」的第二爻有言:「九二:曳其輪,貞吉」(《易經》),提醒著:不要冒然直行,但要持續守正。據此,我將會對尚未理解通透的經典,再多些琢磨;將沒能表達清楚的想法,再多些陳述;並且再多些與薩提爾(V. Satir)治療理論的對話。於是,本來想要整理出《易經》中六個卦象對家族治療的啟示,在本書中卻僅能呈現「乾」、「坤」與「家庭」三卦之部分義理與助人工作之呼應。但是,我很高興能將一些在博士論文中曾提出的觀點或體悟,想的更豐富一點,也寫的更清晰一些。其中,最重要的即是「援仁釋愛」,以及將儒家心法中關於「誠」的義理,回應於薩提爾的「一致性溝通」之治療觀點。前者,我認為足以解放被狹隘之「情愛」所束縛的現代人困境;後者,則可將「一致性」提升至形上本體的高度。除了上述重點之外,比較特別的是,我虛擬了「張三」這位人物來取代「實例」。「張三」,或是出自工作經驗的綜合性再現,或是源發於隱匿自我的迂迴性開顯,亦是表徵了現代性人我關係的集體困境。總而言之,「張三」是特殊性存在與普遍性意義之間的交會,雖然所占篇幅不多,但是我需要「他」成為治療對象,方能投射出較具體的療癒地圖。
在本書中,我以助人工作教育者的立場,努力地將儒家心性之學的思想脈絡做了些整理,介紹給專業同道。但在缺乏文史哲專業訓練的背景下,這已是在「困知勉行」的狀態中,以淺顯之見勾勒博大精深之學的粗糙輪廓,希望此舉能有「拋磚引玉」之效,引發心理諮商及社會工作同道們對於「儒門」的關注與興趣,而不再一味地以「封建傳統」而厭之。在西方以治療知識為主流的浪潮中,能以儒門之道反思生命主體的意義質感,將現代助人專業與固有思想文化之間的距離拉近,即是在「水」與「火」之格局中(「未濟」卦象)所必須要渡的大河。而我身處於「六二」之始,必有前人鼓勵,在學術各領域中皆有渡者引領。「當代新儒家」所積累的資產令我震撼;「本土心理學」的努力成果,開展了我的視域;而持續在輔仁大學心理學系中以翁開誠老師為人師的「以友輔仁」之社群經驗,則支持了我不斷前行的信念。原來,自身的困擾以及摸索的志業,早已有延續百年至今的探究與智慧,而足以成為巨人之肩,承載著後輩的思辨,只待我慢慢地消化吸收。而本書即是從社會工作與心理諮商等助人工作的立場,注解前人之著。若能有新的進展之處,也只是將這些豐富的養分,一丁點地注入於助人工作的土壤。
在幾近完稿之時,我又特別邀請了三位資深的助人工作者,以作為同儕式審查而給予意見。其中,以「薩提爾模式」之治療與訓練工作見長的蔡春美老師,建議我應多介紹一些儒家心性之學的發展脈絡,以方便助人專業工作者們的理解;對此意見,如上述所言,我已為文擇要淺介。趙文滔老師則是理論紮實且實務豐富的家族治療學者,他提醒我除了薩提爾之外,結構派家族治療也是可以與儒家思想對話的材料;但我必須承認,自身對結構派的用功不多,所以力有未逮。而王臨風老師與我共讀了近十年的儒家經典,並以諮商工作者的位置將陽明心學融入於會談中,他期許我在本體論上,未來可再多下些工夫,顯然「以文會友」足以見識到自身不盡之處。本書初稿完成後,即由心理出版社委請幾位學術界人士匿名審查,審查委員們指點了多項重要的修改意見,以及未來可再努力的方向,這些寶貴的意見與鼓勵,我已盡量回應增添於本書中,但也自知尚未臻完善,有待自強之健,而此也正應驗了《易經》「未濟卦」中不盡而不息的道理。
由於科技部之補助,撰寫計畫的落實多受研究助理林玉翠小姐的協助。她擁有多年行政歷練,態度認真、處事淡定,無論在資料搜尋、文獻蒐集、檔案建立、勘誤校對、經費核銷、進度管控等庶務,皆能有條不紊地如實完成,使我見識到文書秩序的默會技藝。很可惜!只有一年的期限,可以享有此等行政支援;也很慶幸!擁有一年的頂級待遇,方可如期的完成撰書計畫。
如果「家庭重塑」是我助人工作之旅的前傳,這本書或許才是進入首部曲之始。從「前」入「始」走了近三十載,會有如此的轉折卻是意料之外的事。中年危機的焦慮,把我推入憂鬱之谷,谷底卻開了一扇門,於是進入由西返東的十年旅程。
過了半百,大小事甚難記憶,卻對小時廳牆上的一幅大楷依然能上口:
「伊水分來不自由,無人解爰為誰流;
家家拋向牆根底,唯我栽蓮起小樓。」
童稚年少時,沒人告訴我這首七言律詩之寓意;更沒人強迫我,將其背誦下來。
不明白,為何對它的記憶卻是如此深刻?
不明白,為何到視茫髮蒼時,才逐漸明白了它對我的寓意?
同時也發現,栽蓮者,濟濟多士,又何豈「唯我」而已!
生命中發生意料之外的事,如何理解?是在堆疊的舊跡中窮究原因?還是隨著時光緩緩地前行,靜待暮然回首的了悟?過去的我致力於從家庭歷史的探索中理解「案主」的受困之因,如今的我則學著備好一輪明鏡,守望著終極的到來,希望能明白「這一切」所為何來!
王行
2015年冬於臺北雙溪
推薦序
井深水自涼,心定書方妙
小時候,記得學校一路都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課,我像小和尚唸經般,不知不覺也跟著背下了不少「子曰」,但從不覺得那些古書和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瓜葛。後來,一路聽西洋音樂、寫英文論文、拿國外學位,越發認定自己骨子裡、思想上,根本是個西方人。
而《易經》的簡潔對稱數學結構,對我而言只像是一本暗藏遠古奧秘的天書,無論我閱讀了多少國師經注,仍然沒能悟出天機,莫名其「妙」。
王行老師,早在專業法規制度還在一片霧的年代,他和鄭玉英老師是少數最早跳出來、開始實踐助人專業服務的勇者,是我最欽佩的諮商界前輩之一。後來,他去輔大深造,逐漸走上一條人煙更稀少的路。
這本書,相當程度的統整了他這些年來鑽研的心得成果。帶著多年來他在家族治療的專業經驗,以及中年男子的人生體會,他對這些傳統文化經典的解說,讓我逐漸開始可以把「儒學」和《易經》這些古傳天書,和我熟悉的當代日常生活貫通起來。不僅如此,他的詮釋也開啟了我對家族治療、對心理助人專業的方法與本質,能夠從根本上有著一番反思。這番反思乍看抽象,但其影響竟直通骨髓,深究助人方法背後的哲學立場與認識論,一般新潮的專業理論、操作技術層次之書,遠遠不能與之相比。
王行老師這本書的獨特取徑,讓我想起榮格。榮格少年早慧,是當時維也納精神分析圈中,佛洛依德的頭號接班人。不料隨後師生關係生波,榮格幾乎走投無路,後遁入湖邊石塔,憑著直覺夙夜不懈的獨自往下深掘。當時沒人看得懂他的作品,直到後人終於看出他已掘出人類意識深處的一片新風景,但這已經是多年之後。
回想起來,「儒學」和《易經》就像一脈清泉,一直在我身邊、在我心底默默蜿蜒,川流脈動不息,從不曾消失,只是自己年輕時心浮氣躁,不見其玄妙。今日透過王行老師這本書,讓我眼界大開,心裡激動,卻一時語無倫次,因為本書之妙,恐怕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趙文滔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社團法人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