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根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的定義,長期照顧是指:「提供給需要協助的個人(因身體或心智失能)予多元性的、持續性的健康及社會服務。服務可能是在機構裡、護理之家或社區之中提供,且包括由家人或朋友提供的非正式服務,以及由專業人員或機構所提供的正式服務」。而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2017年約會有57萬餘的失能者(65歲以下有16萬餘、65歲以上有41萬餘)需要長期照顧服務。由此可知,失能者充斥在你我身旁,有些是顯而易見的身體障礙所造成的失能,有些則是不明顯的心理、精神或智能障礙。試問,若我們希望協助失能者提升其功能性並重新找回生命的意義,那我們應該找誰幫忙呢?如果家中長輩失智,因而作息日夜顛倒、平時活動動機低落、難以照護,我們又應當尋求誰的協助呢?其實以上的例子都是職能治療社區服務常見的個案縮影。協助這些失能者執行有意義的活動,帶領他們重新融入社會並定義出新的生命意義,都是職能治療的中心理念。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職能治療師能夠給予哪方面的協助呢?
職能治療的中心理念是不論能力高低,每個人都具有參與有意義的活動、過有品質的生活之權利。因此,1966年在臺大醫院創立後,職能治療師一直是失能者與照顧者的最佳夥伴。長期照顧制度自2007年的長期照護先導計畫啟動至今,職能治療師隨著政府推動長期照顧服務之政策一起從醫院走入社區。本書蒐集各地職能治療師在社區服務中的臨床故事,內容包含居家復健、護理之家、教養院、學校、社區中心等場域中的服務經驗,希望帶領讀者細細領略治療師與個案及其照護者所激盪出的火花。
職能治療師走入社區協助老人與失能者的功能促進轉眼已有十多年,雖然服務的民眾數量龐大,但社區職能治療此領域仍鮮為人知,故即使民眾需要職能治療來協助他們生活更為獨立時,卻仍不知向誰尋求幫助,因而錯過了許多恢復功能的最佳時機。有鑑於此,我們編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人得知失能者的生活仍然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並了解到如何協助自己及失能的家屬找到正確的社會資源。其實,不論是中風、失智、發展障礙或是入住教養院/養護中心等,都不代表生活品質及意義只有降低的部分。本書藉由許多職能治療師編織出的文字,敘說各個職能治療師與失能者及其照顧者同心協力,創造另一種生命的可能,除了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了解職能治療並能夠即時尋求幫助,更希望利用一篇篇動人的文章來見證社區職能治療師們的付出與努力。
雖說從許久以前就想要寫出這樣的一本書,但總是缺乏了一種「開始來寫吧」的動力。一直到2015年底,我有一位十分優秀的大四學生,其對促進社區老人的健康具有濃厚興趣,卻因為「職能治療在這領域著墨很少」的這個理由,在報考研究所時選擇了老人相關研究所,而非職能治療研究所。我一聽感到十分驚訝,認為擔任社區職能治療學教師的我,卻未能將我所熱愛的社區職能治療介紹給學生,也沒有成功傳達職能治療師在社區治療中的角色,是身為一名教師的失職。加上當時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鼓勵教師編輯教科書,於是我決定集合多位職能治療師,於2016年1月齊聚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的會議室,開始編織如何向大眾與職能治療科系的學生宣傳社區職能治療的理想與成果的夢想。
一本書的完成需要經過很多人幕前幕後的努力。除了有本書的作者們從百忙之中抽空撰寫書稿、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經費支持、心理出版社林敬堯總編輯的協助,以及幾乎成為職能治療逃兵的研究生曾郁琁小姐協助許多庶務外,還有成功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的工作環境讓我能夠完成此書。此外,最為感謝我的家人,對於時常在外、回家後只要仍清醒多在電腦前的我諸多包容。最後,請容我對大家致上最深的謝意,感謝你們!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 張玲慧
推薦序一
從享有的健康水準而言,臺灣人民是相當幸福的。首先是活得久,目前平均餘命男76歲,女83歲,未來很快的,男女將分別達到80歲及85歲。此是因為近五十年出生者,比之前出生者享有更好的公共衛生、營養醫療及居住環境,因此更長壽是可以預期的。 臺灣人民不只活得久,一般也都活得好。65~74歲的長者,93%都具有日常生活機能〔能自己飲食、穿衣、如廁、沐浴、移動(包括自己用輪椅或拐杖)〕;75~84歲仍有高達80%具備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到了85歲以上,夠老了吧,能自理者也還有51%。雖然如此,人生無常,有些人遭逢意外,有些人生下來就不幸發育遲緩、腦性麻痺等,而喪失了生活機能,這些人目前全臺總共有七十多萬人,且因人口老化,十年後將達到近百萬人。不論小或老,失能者就是我們的家人,生活在百萬家庭及每個社區中,他們很多都是曾經照顧我們及撫養我們的人,或曾是和我們一起打拼的夥伴,我們理當照顧他們。所以,除了個人及家庭盡己之力外,社會大眾也要求及期待政府能提供服務,以協助失能者及其家庭。
服務失能者最重要的目標當然就是積極的恢復其生活機能(包括輔具的協助),消極的是減緩失能之速率,而最重要的提供者,當然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職能治療師了。另一方面,失能者與一般人一樣,都是生活在家庭及社區中,若把他們抽離到醫院治療,非但交通是個大問題,若職能治療師無法了解其居家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常難以提供良好的職能治療及培養失能者(包括家人協助者)自我照顧與生活機能的提升。因此,社區職能治療(不只是職能治療領域,許多醫療領域都應社區化)是職能治療必然的發展重點。
本書主編張玲慧老師整合了一群充滿熱忱的職能治療師,將他們的居家及社區服務經驗彙整成冊,不但能夠做為所有職能治療師從業社區職能治療的範本,也可做為其他醫事人員從事社區照護的參考,更可提供衛生福利主管機關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資料。
前行政院衛生署署長 楊志良
推薦序二
因為主責長照2.0之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政策計畫,而與臺灣職能治療學會與職能治療師全聯會的代表們某日在衛生福利部會議室開會到半夜十一點。這是首次面對面與職能治療專業的深度對話,大家都非常仔細與熱情地分享觀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What is reablement?」。「每日生活功能重建」(reablement)是讓失去自我照顧能力的人,重新再擁有生活品質的可能,強調解決個案最在意的日常生活問題,是翻轉生活復健的職能處方。職能治療起源於英文「Activities that occupy mild and body」,其對於失能者的意義是生活功能重建,是不輕易放棄生命,而可以更美好的盼望與堅持。
《職能治療:社區的好夥伴》是分享如何讓職能治療應用於生活中的好書,這本書有二十八位職能治療師敘說他們的經驗故事,應用職能處方改變個案生活的三十多個真實案例。在閱讀後,我感受到臺灣職能治療的「蛻變動力」與「走入社區」的熱情,謝謝職能治療師們為失能個案之照護與家庭的付出,以及對臺灣長照服務的貢獻。
長照2.0已經啟動,承載著長照服務之輸送與品質是否能到位與解決問題的挑戰。個人欣見本書的出版,能夠如何從在地既有的社區照顧模式回應照顧需求的探索,我相信臺灣透過更多元跨域夥伴的合作,從資源開發與創新運用中,我們一定可以為長照政策藍圖的願景目標一起攜手前進。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 蔡淑鳳
推薦序三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照政策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面對愈來愈多生活功能障礙的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如何提供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的多元連續照顧,普及照顧服務體系,建立以社區為基礎之照顧型社區,提升長照需求者與照顧者之生活品質,實現在地老化,是長照2.0積極努力的政策目標。而這個目標與職能治療的目標非常契合,正如張玲慧理事長所言:「失能不代表不能生活,不論是在家裡、機構或是日間照顧中心等,只要有意願與適當資源,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重建生活功能、參與有意義的活動,再造有意義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給予適當的協助與訓練,讓失能者及失智症患者仍能自立生活,協助他們依自己的意願及步調過正常生活,這正是職能治療師的專業所在。
本書由二十八位職能治療師寫出他們在居家、社區、機構中,與照顧者(家屬及照顧服務員)一起協力,幫助失能者、失智症患者,甚至是健康老人們,如何過著更有意義生活的真實故事,而每個故事都是職能治療師以貼近人心,提供專業介入,改善失能者等生活所努力的足跡。這樣的經驗非常寶貴,翻轉過去職能治療師大多在醫院執業的框架,他們走出醫院,進入居家、社區及機構,協助照顧者看到失能者及失智症患者「不是病人,而是『人』」,要活的有尊嚴,就必須協助他們重拾對日常生活功能的掌控權,透過輔具、活動、環境改善、生活訓練等,逐漸重拾對生活的信心,這是非常需要細心、耐心、溫暖的心與創意的工作,因每一位個案及其家庭、生活環境都不相同,挑戰性絕對高於醫院內的職能治療工作。
由於各醫事人員的實務訓練大多於醫院中進行,大家也習慣在醫院內執業,但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更多失能者及失智症患者在社區、在家生活。我個人近年來在臺灣積極推動「在宅醫療」政策,希望將醫療觀念翻轉,從「治癒」導向逐漸轉變為以「照顧(生活支援)」導向的在宅醫療,配合長照2.0計畫,以社區為基礎,以「人」為中心,透過社區整體照顧模式之推動,結合各醫療及社福照顧人員,協調統整照顧資源,提供長照需求者全人的照顧服務。
本人非常樂見有愈來愈多的職能治療師投入社區及居家的治療服務,社區照顧是未來的藍海,期許更多有志一同的職能治療師們,加入社區照顧工作,成為開創失能者、失智症患者及高齡者享有更好、更有尊嚴生活品質的推手。
立法委員 吳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