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溫和大器的牧者學人
巴刻是加爾文神學的現代典範人物,麥葛福稱他為「最後一位清教徒」。巴刻認為三種人能從清教徒的智慧獲益:浮躁的經驗論者;墨守成規的知識份子;忿忿不平的偏差者。清教徒則可提供對應的藥方:以神為中心的思想;強調知識也注重情感的信仰;以及基督徒生命深刻而實際的異象。
《全民神學家巴刻》不但是巴刻的傳記,更是呈現英國聖公會現代歷史及二戰後福音派的發展史。兩件敏感且饒有趣味的事件:打擊凱錫克大會(Keswick Convention)、與鍾馬田(Martyn Lloyd-Jones)決裂,勾勒出本書具票房的回憶錄亮點,也映照出巴刻個人特質與思想路線。
凱錫克運動是十九世紀衛斯理成聖觀的修正版,批判凱錫克大會突顯巴刻爭辯真理的勇氣。此番論證對華人教會意義深遠。上一代長輩深受敬虔主義的生命派影響,與英國教會生態類似,都曾是福音派教會的普遍觀點,認為信徒操練聖潔生活可漸進成聖,達到完全。由傳統所強調客觀的「地位成聖」,進入敬虔派主觀的「經歷成聖」,若極端化可能變質為律法主義。巴刻論成聖的佳作《活在聖靈中》(Keep in Step with the Spirit)指出:「聖潔的經驗是矛盾的」,成聖是一生無止境的過程,需靠聖靈漸漸治死身體的惡行(羅八 13),直到死時才臻至完全。
與鍾馬田決裂更是巴刻辛酸難言的人生體驗。原是尊崇敬佩的老師、同宗派的長輩,甚至是事工的夥伴,但是後來意見分歧,歷史中此類親密同工乃至日後分道揚鑣之例,屢見不鮮。這次事件宣示巴刻事奉的雙向路線與寬廣胸襟:既是跨宗派的福音派工作,又仍委身於自己的宗派。福音派其實是非常龐大的家庭,可以算是一個宗派,但更是跨宗派的團體。英國近代史家大衛.貝賓頓(David Bebbington)為福音派淬鍊出四個精簡的重點(被稱為「貝賓頓四角形」):忠於聖經(Biblicism);基督釘十字架(Crucicentrism);重生經歷(Conversionism)及積極傳福音(Activism)。這些特質在靈恩派與天主教陣營都有成員,福音派不應畫地自限。
巴刻後期最具爭議性的事件是與天主教對話,遭到許多福音派人士的犀利批判。他堅持在基要教義上不妥協,並且強調無論是新教徒、天主教徒或東正教徒均應以恩慈相待,在基督裡真正的信徒所倚靠的不是信條內容,而是在生活中有重生的記號。巴刻總在關鍵時刻適時地高舉「基督論」的核心信仰,堅信這是聖經的中樞與基督徒信仰的根基,誠如馬丁路德所標榜的神學理念:「如果我們認識基督是神的兒子,又是童女的兒子:一個位格、兩個本性,從神來的神性與從馬利亞來的人性,那麼我就擁有一切信仰的知識與寶藏。」
大師人生最後階段,致力於整合神學教育與靈修神學,或說是他終身所投入的職事。巴刻認為「神學即靈命;基督徒的生命即天堂的預演」。讀了神學不應心高氣傲、靈性退步,而是更認識神、親近神,並帶來敬拜與生命更新,被神改變。神學是動態的theologizing,能形塑生命,為事工指引方向。對同樣從事神學教育的筆者真是鼓勵與提醒。
蔡麗貞/中華福音神學院院長
引言
「世界的歷史由偉人傳記而組成」。英文文學評論家湯瑪斯•卡萊爾(1795-1881)的話闡述了「個人」對人類歷史的重要性。「個人」能造成很大的影響。本書描述一個對現代基督教的形成長期做出重要貢獻的人。詹姆士•伊尼爾•巴刻是現代基督教界中響噹噹的一個名字。《今日基督教》的讀者將他選為除魯益師外,二十世紀裡最具影響力的神學作家。他的著作在世界各地賣出將近三千萬本。許多讀者引述其中文字來形容自己基督徒生命的轉折點。過去二十年,他的名氣吸引了大批學生到溫哥華的維真神學院。 學校為了推崇他,仿照普林斯頓神學院為了紀念偉大的改革宗神學家華菲德的方式而設立了一個特別的稱謂- J. I 巴刻神學教授。作為《今日基督教》的訪問學者,他影響了越來越能閱讀,表達,又積極的福音派讀者群。福音派領袖和思想家常引述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影響。
巴刻的著作激勵,挑戰,並支持了無數基督徒的屬靈生命。一九九六年七月,福音派基督教出版社協會頒發了「金牌終身成就獎」以表揚他對福音派基督教思想,以及普遍教會的傑出貢獻。巴刻本人十分謙虛,雖然他不會承認這個描述,但他已成為二十世紀一位神學和屬靈的巨人。他罕有的才華,可靠的神學, 屬靈的智慧,和淺顯易懂的寫作方式,使他成為福音派傳統中一位偉大的靈性作家,與歐文、巴克斯特、愛德華滋、賴爾等齊名。巴刻的寫作集中於流行與學術著重點的接口。許多人認為,巴刻是個在普遍大眾傳播中找到天職的學者,雖然他是個受歡迎的溝通者,卻從來沒有拋棄學術。
除了寫作之外,他有非常繁忙的演講行程,足跡遍佈北美以及世界各地的教會、大學、及機構。這位對福音主義有如此深遠影響的詹姆士•伊尼爾•巴刻到底是誰呢?我們可從他學到什麼呢?此書的宗旨就是說他的故事,希望藉此說明過去一代福音主義卓越的成長。
我們的故事從一九三三年說起,一所英國小學的遊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