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不熟悉」的感覺
偶然聽紐約救贖主長老教會主任牧師提摩太.凱勒講道,他算是著名講員,但卻一點不像台灣教會習慣的名講員──幽默風趣、激情振奮。不過,他的信息總是在人心靈裡迴盪深思;他的著作也是如此。
《被釘十架的王:重新認識馬可福音中的耶穌》就是令人心靈迴盪深思的一本書。
這本書是凱勒牧師研讀馬可福音的「釋義」。馬可福音應該是多數基督徒熟悉的經卷,耶穌生平也應該是基督徒耳熟能詳的事蹟;然而,凱勒牧師筆下的馬可福音、耶穌事蹟,卻讓人有「不熟悉」的感覺。
譬如,多數聖經學者、馬可福音註釋書籍,都認為馬可福音所描述的耶穌是「神的僕人」,是四活物「牛的臉」所預表的那一位。但是,凱勒牧師開宗明義卻說,馬可所描述的耶穌是「大君王」,是「釘十字架的君王」。這讀起來還真是「不熟悉」!
「耶穌」、「福音」、「信仰」……都是我們很熟悉的;然而,在凱勒牧師的筆下,他所詮釋的「耶穌」、「福音」、「信仰」卻會讓你有很「不熟悉」的感覺。凱勒牧師在第十一章〈陷阱〉,對於耶穌的言論,提出了這樣的看法:「你有沒有注意到,耶穌說的一些話很像那種硬梆梆的糖果?它們不像巧克力,在你的嘴裡很容易溶化、吞嚥,然後就沒了──只有短暫的快感。但是一顆又圓又大的硬糖,如果你吃得太快,到頭來很可能需要去看牙醫,或是要人幫忙做哈姆立克急救法。耶穌的許多言論都是像那樣。你得不斷琢磨、深入探討、反覆思想,惟有如此,你才能一層又一層地品嚐到越來越甘甜的滋味。」其實,閱讀凱勒牧師這本書,感覺也差不多是這樣!不斷琢磨、深入探討、反覆思想也是閱讀這本書的方法。
凱勒牧師這本《被釘十架的王》會讓人有「不熟悉」的感覺──對我們所熟悉的經文,總是能跳脫陳舊八股的解說,給予非常現代的詮釋,而其深度又直透心靈──我猜測,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只能說,生命改變以前,是我在查看聖經,不斷地提出疑問並分析它;但是當改變發生後,彷彿變成是聖經──或是誰透過聖經──開始查看、質疑、分析我。」
我期盼把這本書多讀幾遍,讓我以後讀聖經的每一卷書,也能夠讓聖經來查看、質疑、分析我,好讓我「心意更新而變化」,能活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夏忠堅
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
前言
近幾十年來,通俗文化對於歷史人物耶穌的關注不斷提升,我對這個情況很訝異。每到復活節前夕,媒體就會出現有關耶穌的報導。今年復活節時,《新聞週刊》(Newsweek)的宗教編輯莉莎.米勒(Lisa Miller)這樣說:「復活節是……對耶穌受難最後一個行動的慶賀,亦即耶穌受死三天後,祂的身體從墳墓中復活……。福音書強調這個超自然事件的真實性……。耶穌經歷死亡與復活,因此所有跟隨祂的人最終也可以做一樣的事。即使最虔誠的信徒,這個故事對他們來說依然是信心的考驗,因為老實說,這令人難以置信。」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 UK)也刊登了蓋薩.渥門(Geza Vermes)一篇名為〈神話或歷史:關於耶穌復活如鐡般的事實〉(Myth or History: The Hard Facts of the Resurrection)的文章,作者在其中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信息就在耶穌的復活。這個信息的首席宣告者聖保羅直言不諱地宣布:『若基督沒有復活,你們所信的便是枉然。』他這個聲明兩千年來受到神學思考的強化,如何與福音書中所描述的第一個復活節相對照?這個聲明到底是神話,還是其中真有一丁點兒歷史事實?」
南西.海密克(Nanci Hellmich)在《美國今日報》(USA Today)中報導:「有兩位研究人員從為數眾多的《最後的晚餐》畫作中,挑選了最有名的五十二幅,分析比對畫作裡的食物和餐具的大小,發現過去一千年來,畫中食物的分量有非常顯著的增加。」可見大眾媒體對於耶穌的意見還真是不少。
當然不只大眾媒體有話說。若說以耶穌為主題的作品自成一類,一點也不誇張,舉凡細心考究的傳記、學術等級的註釋、歷史方面的批判、揣摩推測的虛構小說、專門推翻神話的論述,以及其中的一切。
在這些看似鋪天蓋地、滿坑滿谷關於耶穌的文字與想法當中,我小心翼翼地撰寫這本書,以歷史中的基督教為前提,延伸默想耶穌的生平、死亡與復活,形成了宇宙與人類歷史的中心事件,同時也成為我們每個人生活的主要原則。換個方式來說,透過仔細、直接地檢視耶穌的故事,最能清楚地理解這世界的整個故事,以及我們該如何在其中生活。我的目的,就是試著經由祂的話語和行為,展現出祂的生命是如何美好奇妙地與我們的生命連結一起。
一個真實的生命故事
如果我們想探究祂的一生,想辨明耶穌是否真的活過、死亡、復活,想知道復活節的故事究竟只是「有一點歷史事實」或者也許是歷史的關鍵,我們需要去看福音書,也就是記載耶穌故事的歷史文件。這些福音書以其作者來命名: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最近許多「耶穌類」的作品都指涉福音書所記載的耶穌生平是否可靠。兩百年以前,有些學者開始提出一些想法,認為福音書的內容原本只是口頭流傳,歷經數代又加油添醋了許多傳奇元素,直到耶穌在世的事蹟超過一百年後才書寫成冊。這些說法多年來說服了許多人,他們相信無法得知耶穌的真實面貌。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與英國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之所以不再相信基督教信仰,主要就是因為閱讀了大衛.史特勞斯(David Strauss)撰寫的《批判檢視耶穌生平》(Life of Jesus Critically Examined),這本書充滿懷疑色彩;同樣地,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因為選修「聖經文學」(the Bible as literature)這門典型的大學科目,動搖了自己的信仰。
不過,也有一個與之對抗的潮流正進行著。一百五十年前聲稱沒有一本福音書的存在是早於第二世紀前三十年的斷言,卻在過去一個世紀當中發現壓倒性的證據,證明福音書的書寫遠比這個時間來得更早,是在許多親眼見證耶穌生平與死亡的人們還活著的時候就寫了。這個發現也導致許多人「信心翻轉」,就像廣為人知的安.萊絲(Anne Rice)與威爾森(A. N. Wilson)。英國傳記作家威爾森曾在一九九二年寫了《耶穌:他的生平》(Jesus: A Life),這本書的前提是福音書的內容幾乎全部是傳奇;然而,在經過多年以無神論者之姿著書抨擊基督教之後,二○○九年卻顯示出他已回歸基督教信仰。美國小說家萊絲也曾在念大學時放棄了她的信仰,但是當她開始閱讀一些傑出聖經學者的著作之後,她發現:
關於這個非神性耶穌的整個說法,就是他只是無意中走進耶路撒冷,不知怎的又被一群無名小卒釘死在十字架上,他也和基督教的建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且若是他地下有知,肯定也會被自己嚇死──凡此種種以一個無神論者在過去三十年進出自由思想圈中所得到的概念──這種說法根本不成立。
我認為,是理查.包衡(Richard Bauckham)所著的《耶穌與目擊證人們》(Jesus and Eyewitnesses)提出了確切的論據,認為福音書並非歷經長久演變的口頭流傳,反而應該是口傳歷史,是根據仍然活著並活躍於信仰群體中的那些目擊證人的描述而寫下的。
包衡援引了廣泛的證據,證明許多耶穌在世時與祂接觸、被祂醫治的人,像是被朋友們從屋頂縋下來的那個癱子、幫耶穌背過十字架的那位古利奈人西門、看著耶穌的遺體被放進墳墓的那些婦女(像是抹大拉的馬利亞)、三年來跟在耶穌身邊的門徒們(像是彼得和約翰)──所有這些在耶穌生前參與其中的人,在耶穌死亡並復活後的數十年當中,都持續公開、詳細地反覆訴說這些事件。數十年間,這些親眼目擊者講述著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而馬太、馬可、路加、約翰則將他們所說的記錄下來,成為我們現在的福音書。
若說福音書是傳奇,包衡也發現它本身的內容可能恰好造成反效果。舉例來說,基督教會現存非常原始的文件顯示,初代教會最重要的領袖之一彼得,曾是一個極其失敗的門徒,甚至公開賭咒不認耶穌。關於彼得否認並背叛耶穌的事,惟一可靠的資料來源就是彼得自己,別人不可能知道這麼多細節。而且,對於這位令人尊崇又舉足輕重的領袖,初代教會中應該也沒有人敢直言不諱地強調他的軟弱──除非這樣的軟弱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當然,更除非那是真實發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