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
這本《擦!擦!擦!》在圖文的安排上有著很不一樣的設計。對幼兒來說他們的生活經驗非常有 限,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和周邊的玩偶上,而且對這些玩伴一視同「人」。作者便是抓住這個特殊性切入主題:封面是寶寶右手握著湯匙、左手抓著餐巾,面前擺著一 碗湯,孩子一看便知是什麼時間到了,對口腔期的幼兒來說,這樣的設計非常具有吸引力。翻開封面,只見畫面上大、中、小的碗和湯匙各四組,是誰要來喝湯呢? 下一個畫面謎題揭曉,原來是寶寶和他的三個玩偶。幾乎每個媽媽都有這樣的經驗:餵寶寶吃東西時,經常要玩「你一匙、我一匙」的遊戲,因為在寶寶的邏輯裡, 玩偶和他一樣會肚子餓、需要睡眠。所以這本書的設計很能引起幼兒的共鳴與好奇,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看似喝湯的小動作,但它牽 涉到肌肉的協調、手指的抓握力和嘴巴的配合,所以三歲以下的幼兒一頓飯吃下來絕對是慘不忍睹。因此,作者把喝湯這件大工程可能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意外,一一 安排在三個玩偶身上,一下子是老鼠把湯灑在肚子上了,一下子是白兔淋在手上,然後是小熊澆在腳上。最後湯總算喝完了,換成是寶寶自己喝得滿嘴,由媽媽幫他 擦擦。「擦擦擦」是孩子進食後媽媽必做的動作,幼兒經由和媽媽的互動和觀摩中,無形中學會了這項動作的意義,所以在小老鼠、白兔、小熊灑到湯時,他立刻模 仿大人扮演的角色,替他們處理善後。因此,這個故事設計雖然簡單、輕鬆,但經由角色扮演和認同,帶給孩子無限的快樂。此外,書中一再重複的「擦擦擦、擦擦 擦」這個動作,無論是念出聲音或是做出動作,也都能引起孩子的興趣。
這本書不僅文、圖緊密配合,視覺上更是賞心悅目。基本上作者採取 的是寫實畫風,例如:幼兒抓握東西的動作、特別的蹲坐姿勢、媽媽和孩子的互動、幼兒頭大身體小的比例等,都有很傳神的表現。而在用色方面,運用柔和、單純 的中間色調,烘托出溫馨的氣氛,簡單的對比、互補色,使畫中人物很容易成為矚目的焦點。至於細緻的描繪和複雜的背景,作者則省略不加處理,以免因此分散幼 稚園注意力。
此外,作者在內容設計上也頗具巧思,從書名頁餐具的形狀、大小概念,到玩偶分別淋到肚子、手、腳,寶寶自己喝得滿嘴都是,帶出身體部位,再透過「擦擦擦」這個動作,加強幼兒的認知。這是在享受這樣一本看似簡單的繪本之外,另一無形的收穫。
李黨 (小天下編輯部總監)
導讀2
試試讓孩子自己來
太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會做,因而凡事代勞,導致孩子失去了許多練習自理的機會,自然手眼協調性不足,一旦動起手來,便顯得笨手笨腳,父母也就 更肯定孩子的「無能」,視凡事代勞為理所當然。久面久之,孩子養成依賴心理:「反正我不做,媽媽或爸爸就會幫我做。」生長於這類家庭的孩子,大多會對自己 失去信心、缺乏成就感。不但做事不積極,更會影響未來求學態度及人際關係。
自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及良好生活習慣是孩子在家庭中的基礎 教育,如果失去了這種基礎教育,將會造成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或小學就讀時,因為基本自理能力尚未準備好,而無法隨即投入學習。例如:不太會穿脫衣服,穿了左 袖找不到右袖,一直在原地打轉,結果招致同學看笑話或寄予同情,或是穿鞋時,左右腳穿反絆倒了,或是拖著兩隻鞋請人幫忙,或在廁所內大叫:「大便好啦!」 等著有人聽到來代為處理等等。
事實上,兒童動作技巧發展,只要平時父母耐心從旁指導,三歲孩子就應該可以具備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諸 如:自己用餐、如廁、穿脫衣服、洗臉、洗手、擦屁股、擦鼻涕等等。但是,時下一般父母大多因為生活步調快速,凡事只求簡便、迅速,缺乏耐心等孩子慢慢做 完。因而以凡事代勞免出狀況為由,為孩子處理所有的事,造成孩子習慣坐享其成。一旦要求孩子自理,反而會讓孩子以為父母「不愛他」、「不管他」,弄得親子 關係緊繃,家庭不和睦。因此,唯有及早培養孩子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是父母應盡的責任。
這本書的目的就在於幫孩子養成保持清潔的習慣,以簡單的故事情節,引起孩子的閱讀樂趣,進而學習吃東西後主動擦嘴的好習慣。筆者在此也提供幾首兒歌,希望藉由朗朗上口的趣味,幫助孩子在能力範圍內,培養更多的自理能力。
擦擦擦
擦擦擦!擦擦擦!
自己洗澡自己擦。
身上擦,腿上擦,
全身不會溼答答。
洗洗洗
洗洗手,洗洗手,
抹抹肥皂洗洗手,
手心手背洗個夠,
漂漂亮亮一雙手。
沖沖沖
沖沖手,沖沖手,
小病蟲,全溜走,
擦擦乾,拍拍手,
快快樂樂唱著走。
刷刷刷
刷刷刷!刷刷刷!
上刷刷,下刷刷,
自己牙齒自己刷,
刷得菜渣往外爬,
牙齒潔白笑哈哈!
這類兒歌的含意不需要解釋,幼兒就可以明白,常常念,對自理能力培養具有潛移默化效果,也可和孩子玩接力遊戲,如:
「擦什麼擦?」「擦乾眼淚笑哈哈!」
「洗什麼洗?」「洗過手好吃東西。」
「沖什麼沖?」「沖杯牛奶送阿公。」
「刷什麼刷?」「刷好杯子泡杯茶。」
家長如果能多和孩子一起腦力激盪,相信一定可以創造出更多趣味童謠。
蘇愛秋 (臺灣幼稚教育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