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小珍珠,獨立、活潑、快樂、勇敢、對大人的生活充滿憧憬、也懂得享受當下的生活。這個故事就從她發現一根神奇的骨頭開始,這根會說話的骨頭!它不僅什麼語言都會說,還會模仿各種聲音,使小珍珠驚喜萬分,也讓她有機會和骨頭結伴為友,一同經歷回家路上的一場場冒險。此故事吸引人之處在於它不著痕跡自然流露的幽默與諷刺,它讓魔法發生於尋常生活之間;讓甜美的小珍珠和小豬的意象矛盾重疊、讓三個高大凶狠的強盜被弱小的「小骨頭」嚇跑、讓狐狸展現最真實的狡猾。
這個故事適合大聲朗讀,文字字數不算短,在用字上也不刻意採用簡易的措詞,但別擔心小讀者不理解故事的語彙。一邊朗誦著富有韻律與節奏的文字,去感受氣氛與情境,一邊搭配那有卡通漫畫似的圖像,從當中體驗角色的動作。威廉.史塔克就是有這樣神奇的說故事本領,讓孩子為他的故事深深著迷。
本書特色
榮獲
‧1976年紐約時報年度推薦童書及年度傑出圖書獎
‧1977年凱迪克銀牌獎
‧美國圖書館協會推薦童書
作者簡介:
威廉.史塔克(William Steig)
威廉.史代格(1907~2003)出生於美國紐約,是一位多產的漫畫家、插畫家,更是榮獲無數童書獎項的作家。他從1930年開始為美國東岸頗富盛名的文學雜誌《紐約客》畫了一千多幅漫畫,其中有一百多幅登上此刊物封面,被譽為「漫畫之王」。連耳熟能詳的電影《史瑞克》也改編自其作品。在一般人選擇退休的六十耳順之年,史代格才開始踏入童書創作,九十五歲時完成了他的第四十二本童書。於1982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童書插畫家獎的提名,1988年又獲得作家獎的提名。
他善用動物形象述說角色的個性,並用故事歌頌自然的療癒能力,也歌頌友誼和愛。他的故事也總是充滿魔法,給人希望,這顯露出他像孩子一般相信正面力量的純真童心。他自己說過:在他的內心裡,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個大人。已故著名圖畫作家阿諾‧羅北兒曾說,當他因生活而感到疲倦時,他就看一些威廉‧史代格的作品,療癒自己。史代格更是一個說故事高手,善於使用華美又壯麗的詞彙來書寫,朗讀他的文字、細觀他的圖像能同時感受韻律、節奏與畫面的交互作用。童書作品有:兒童小說《多明尼克的冒險》(未有繁體版),榮獲美國凱迪克金牌獎的《驢小弟變石頭》、《黃與粉紅》、《老鼠牙醫──地嗖頭》等,這些讓大小讀者愛不釋手的作品,已在世界各地銷售超過兩百萬冊。
譯者簡介:
李貞慧 (知名部落客 水瓶面面)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現職國中英語教師。自2006年於無名小站開立《水瓶面面書寫幸福》部落格以來,迄今持續記錄兩個孩子的成長歷程。
以親切柔和的筆調書寫親子相處間的點滴,獲選「親子天下嚴選優格」、「2010年中時嚴選優格」、「2011年中時嚴選優格」、「2009年第五屆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親子家庭類推薦優格」等優質部落客獎,現也為《親子天下》網站「部落客共合國」特約作者:也曾出版一親子教養書:《面面媽媽碎碎念》。
同時,因為長時間擔任國中英語教師,總是不斷思考著如何讓學生與孩子對於英文產生興趣,所以開始關注英語繪本,希望透過英語繪本中的文學與藝術讓孩子們打開另一個世界,所以不只時常在臉書分享並簡析最新出版英語繪本;更是一個每天在繁花盛開的繪本花園裡聞花香,感到既幸福又美好的書迷。
《水瓶面面書寫幸福》部落格網址:www.wretch.cc/blog/kittylee0203
Facebook網址:www.facebook.com/kittylee0203
章節試閱
這一天,天氣晴朗,小珍珠放學後沒有直接回家,她四處閒逛,看著鎮上的大人做著大人的事,這些她可能有一天也會做的事。
接著,她坐在學校與住家之間那座森林裡的草地上。春光明媚,暖洋洋的空氣輕觸著她,她彷彿感受到自己化身為一朵花,身上輕盈的洋裝如花瓣。
「我愛所有的東西。」她自言自語道。
「我也是。」有一個聲音回應。
小珍珠挺直身子,四下張望都沒人。「你在哪裡?」她問。
「往下看,」那個聲音回答。小珍珠往下看。「我是一根骨頭,就在你右手邊的石頭旁,那棵樹附近的紫羅蘭花叢裡。」
小珍珠直盯著小骨頭看。「你會說話?」她低聲問。
「我什麼語言都會說,」骨頭回答。「Habla espanol?(你會說西班牙語嗎?) Rezumiesh popolsku? (你會說波蘭語嗎?) Sprechen sie Deutsch?(你會說德語嗎?)我還會模仿各種聲音喔!」骨頭立刻發出召集士兵的喇叭聲;接著是風聲;接著是啪搭啪搭的雨聲;再來是打呼聲和打噴嚏聲。
小珍珠難以相信她所聽見的。「你是根骨頭,」她說,「怎麼會打噴嚏?」
「我也不知道,」骨頭回答,「我天生如此。」
這一天,天氣晴朗,小珍珠放學後沒有直接回家,她四處閒逛,看著鎮上的大人做著大人的事,這些她可能有一天也會做的事。
接著,她坐在學校與住家之間那座森林裡的草地上。春光明媚,暖洋洋的空氣輕觸著她,她彷彿感受到自己化身為一朵花,身上輕盈的洋裝如花瓣。
「我愛所有的東西。」她自言自語道。
「我也是。」有一個聲音回應。
小珍珠挺直身子,四下張望都沒人。「你在哪裡?」她問。
「往下看,」那個聲音回答。小珍珠往下看。「我是一根骨頭,就在你右手邊的石頭旁,那棵樹附近的紫羅蘭花叢裡。」
小珍珠直盯著小骨頭看。「你...
推薦序
導讀1
閱讀《魔法骨頭》(The Amazing Bone) 撰文者:劉鳳芯
《魔法骨頭》(1976)作者威廉‧史代格(1907-2003)不僅是美國二十世紀後半期極具代表性的圖畫作家,在臺灣也有一定知名度。臺灣讀者最早對史代格的認識,可回溯至七○年代國語日報出版社翻譯的《驢小弟變石頭》(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而新生代讀者對於這位插畫家的認識,則多半透過他的另一個改編成電影的創作《史瑞克》。
史代格是位創作力旺盛又持久的畫家。他從一九三○年開始為美國東岸頗富盛名的文學雜誌《紐約客》畫了一千多幅漫畫,其中有一百二十幅登上此刊物封面,被譽為「漫畫教父」。他年過六十才開始畫童書,卻也驚人的創作了四十多本膾炙人口的兒文作品,類型橫跨圖畫書、小說、圖文書。
史代格的童書獨特之處在於用字精準、艱深,並不因書寫對象是兒童便輕易妥協;他的線畫自成一格,從不打鉛筆稿,往往簡單幾筆勾勒、幾抹點畫便意境具現,展現如孩子般的隨性與自然,而且色彩豐富,令人著迷與留戀。
《魔法骨頭》是史代格第一本以女生當主角的童書,也是一則現代版小紅帽。不過在《魔法骨頭》中,小紅帽換成身穿粉紅花洋裝、頭戴同色寬邊帽的小珍珠(豬),狐狸取代了野狼,而森林雖然同樣充滿未知和危險,但也蘊含驚喜。書中的森林開滿粉紅、白、紫、藍等各色花朵,小珍珠的生命也如同春天般正要昂揚,她熱切觀察周遭各色職業與各種年齡階層的成人所從事的職業,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想像與希望。雖然,在史代格所設定的世界中,邪惡總伴隨美好發生,就如同現實世界一樣,但主角的天賦外加意外的驚奇,往往可扭轉局面,轉悲為喜。在傳統的小紅帽故事中,女孩需要靠男獵人搭救,但是在史代格的詮釋之下,女孩的生命和青春是透過一個具有魔法的骨頭挽回。
因為他的這些作品特質,史代格建立了他無人可取代的傳奇地位。而他的作品不僅兒童喜愛,也獲得大人青睞,包括美國已逝小說家約翰‧厄普戴克。他認為史代格筆下所捕捉的童年,從來不是成人的反面,乃是成人經驗的延續;而兒童也不是關在動物園中取悅觀者的珍禽異獸,而是照出人類困境的一面面鏡子。
導讀2
史代格神奇的說故事本領 撰文者:李貞慧
這個故事的主角小珍珠,獨立、活潑、快樂、勇敢、對大人的生活充滿憧憬、也懂得享受現下的生活。放學後她不直接回家,獨自一人到森林,徜徉於明媚的春光。這時,她發現一根神奇的骨頭,這根骨頭會說話呢!它不僅什麼語言都會說,還會模仿各種聲音,這讓小珍珠驚喜萬分。她在徵得骨頭的同意後,把骨頭放在包包裡帶回家。他們一路愉快地談笑。不料半路殺出三個強盜要搶小珍珠的包包。機警的骨頭此刻適時發出像蛇一樣嘶嘶嘶的聲音和獅子的怒吼聲,嚇退了三名強盜。小珍珠看到強盜嚇得一溜煙逃到不見蹤影的狼狽景象,忍不住和骨頭哈哈大笑起來,絲毫沒有餘悸猶存之感。可是沒多久,遇到了更大的危險,這回來了一隻狐貍,他巴望著吃小珍珠身上肥肥嫩嫩的鮮肉。狐狸比強盜聰明多了,沒被虛張聲勢的骨頭所騙。他把小珍珠和會說話的骨頭帶往住處,下定決心要把小珍珠當晚餐給吃了。骨頭這次束手無策,即將被下鍋煮來吃的小珍珠嚇得頻頻顫抖。在此千鈞一髮之際,骨頭突然脫口唸出咒語,將狐狸縮小為老鼠一般大,特小號的狐狸頓時威風盡失,急匆匆地鑽進洞裡。死裡逃生的小珍珠雀躍不已,這根骨頭的神奇之處,原來不只是會說話,還有魔法呢!小珍珠這一天的奇遇,回到家說給爸爸媽媽聽,爸媽要不是真的親耳聽到骨頭說起話來,恐怕會一直以為這一切只是天真爛漫的小珍珠一廂情願的想像罷了。
這本書是繪本創作家威廉.史代格曾榮獲一九七七年凱迪克(Caldecott)銀獎的經典之作。威廉.史代格是個說故事高手,他善於描摩繪本中角色的情緒,也善於引發讀者閱讀的情緒。隨著故事的高潮迭起,讀者的情緒也隨之不斷產生轉折。從一開始跟著浪漫的小珍珠享受燦爛春光的美好,到遇見會說話骨頭的驚喜,到被強盜攔截、劫財的恐懼,到嚇走強盜的興奮,到即將被狐狸宰來吃的害怕驚慌,到死裡逃生的如釋重負,到返家後與父母團聚的幸福,到最後舒服地與骨頭依偎入睡的快樂,讀者的一顆心從頭至尾如是跟著故事情節上上下下,直到闔上書本為止。
這故事吸引人之處在於它不著痕跡自然流露的幽默與趣味,它讓魔法發生於尋常生活之中,無須奇幻炫目的場景,無須錯置時空,魔法就這麼在日常裡不經意地出現,叫看故事的孩子怎能不驚喜?有魔法陪伴、有創意想像的童年是孩子的珍寶,將滋養孩子的一生。
威廉.史代格的書適合大聲朗讀,這個故事的字數不算短,在用字上也不刻意採用簡易的措詞,但別擔心孩子沒有耐心把故事讀完,或害怕孩子不理解故事的語彙,威廉.史代格就是有這樣神奇的說故事本領,讓孩子為他的故事深深著迷。
導讀1
閱讀《魔法骨頭》(The Amazing Bone) 撰文者:劉鳳芯
《魔法骨頭》(1976)作者威廉‧史代格(1907-2003)不僅是美國二十世紀後半期極具代表性的圖畫作家,在臺灣也有一定知名度。臺灣讀者最早對史代格的認識,可回溯至七○年代國語日報出版社翻譯的《驢小弟變石頭》(Sylvester and the Magic Pebble),而新生代讀者對於這位插畫家的認識,則多半透過他的另一個改編成電影的創作《史瑞克》。
史代格是位創作力旺盛又持久的畫家。他從一九三○年開始為美國東岸頗富盛名的文學雜誌《紐約客》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