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那年秋風起
邱承宗
2005年,一個不經意的決定,就此改變了我的人生,把我拉進了色彩繽紛的蜻蜓世界,即便已經過了十四個年頭,我依然追逐蜻蜓而無悔。
2005年秋末午後,為了避開車潮,我騎著機車出臺北自強隧道後,立即彎進右側巷弄,再轉入依山而設的小路,忽然看見右邊有座整理得相當優雅的公園,吸引了我的視線,於是停妥機車,走上斜坡,一座洩洪池映入眼簾。池水悠悠、景色宜人,我不由自主的坐在石階上稍作休息。
秋日溫和的陽光從背後擁抱,微風輕柔拂過肌膚,我抬起略帶倦意的雙眼環視四周⋯⋯忽然,一隻長鋏晏蜓在我左側岸邊低迴,我立即手忙腳亂的取出相機拍攝;不知經過了多久,蜻蜓消失在逐漸昏暗的夜色,我也滿足的放下相機。
從此,每年的4月到11月,只要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我都背著相機到處尋找蜻蜓的蹤跡。但是時間僅僅經過兩年,拍攝蜻蜓的「種類」已經無法滿足想要了解牠們生活史的求知慾,於是我興沖沖的從儀器行搬回一臺顯微鏡,卻也因為這個小小的決定而吃盡苦頭。
買顯微鏡的目的,除了觀察蜻蜓卵的變化,更希望可以拍攝畫面。但最先遭遇的問題是,相機如何與顯微鏡結合使用?其次是蜻蜓卵孵化後,大約只有0.2公分,該餵牠們吃什麼食物?當牠們長到0.5公分、0.8公分、1.2公分、2.0公分的時候,各要吃什麼食物?完全沒有前輩可以請教、沒有資料可以查詢。
於是抱著想當然爾的心理,從臺北關渡平原開始找起,然後是南港、汐止,最遠去到三芝、橫山一帶,只為了找到適合且源源不絕的食物。經過一個多月焦心的尋找,最後只能選擇自己飼養草履蟲、水蚤和每周購買搖蚊幼蟲及燈光魚。
而研究的方式,最初是從野外帶回稚齡的水蠆飼養,後來漸漸改為從雌蜻蜓取卵,再透過顯微鏡觀察、記錄卵粒孵化的過程。那段日子,整天泡在解開水蠆的生態之謎中,過著既快樂又痛苦的日子,快樂的是,每天都有滿滿的驚喜與發現;痛苦的是,有時候一早就得出去找尋水蠆的食物,很累!甚至不得已時,必須帶回孑孓,而當孑孓變成蚊子時,全家就成為牠們打牙祭的對象。
就在痛苦與快樂無止盡的輪迴裡,2010年夏天,偶然去了日本四國「蜻蜓自然公園」,而開啟了想要看看其他國家蜻蜓的念頭,於是在中南半島、南洋群島都留下了一張張當地蜻蜓的倩影⋯⋯
十四年過去了,存檔的照片已可萬計,而本書《水邊的精靈:蜻蜓》,只是我追逐蜻蜓的一小部分紀錄,希望讀者會因為書裡記載的一些資訊,可以開始了解蜻蜓的生態史,甚至產生興趣,就是我繼續撰寫蜻蜓主題書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