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一件事情是平等的,就是每個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因此,比別人早起的人,就比別人接近成功。
早晨的一小時與晚上的一小時不同,早上的干擾少,可以專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
你是否在沈睡了八個小時之後依舊無法離開被窩?
你是否因為睡得不好整個早上都昏昏沈沈沒有效率?
掌管人類睡眠與清醒的是所謂的自律神經,自律神經包括使身體活化的活動交感神經,以及使身體休養的副交感神經,它們會依據身體狀況與周圍的情況製造出從清醒到睡覺、從睡覺到清醒的週期。夜晚時,做為休養神經的副交感神經作用增強,使人想睡覺;到了早上,做為活動神經的交感神經增強,變得想要活動,這是人類的自然生理現象。
以數百萬年的人類歷史來看,「晚睡晚起」可說是近百年來才開始的事情,長時間形成的人類生理,並不是那麼簡單可以改變的。根據研究,每天早上五點鐘是人類頭腦最清楚的時刻,同樣睡眠八個小時,比較十二點上床睡到八點與九點上床睡到五點的人,後者可說比前者多了三小時的黃金時刻。每天多三小時,百日、千日下來造成的影響甚鉅。
作者稅所弘為世襲神官世家,世代家傳有早起的傳統習慣,同時也是醫學世家。作者在書中舉出各項早起妙招,諸如:起床時間以三十分為單位慢慢改變、活用三個鬧鐘、幫助成為晨型人的穴道、從棉被中跳起的妙法……簡易可行又循序漸進,保證讓人一看就能上手。不分年齡、性別,不管個性、習慣,都能在書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慢慢的在100天內讓自己調整體質,成為「晨型人」。
作者簡介:
稅所 弘
1951年於長崎出生,在東京長大。高中畢業後進入聖馬利安娜醫科學醫,後來又畢業於早稻田針灸專門學校。勤習東西方醫學,為了針對憂鬱症、自律神經失調而特別發展出「稅所式早起心身健康療法」,強調早起達到身心一致的功能。二十年來持續實踐、指導,成果斐然。
章節試閱
早起的好處
在近來所謂健康熱潮、減肥熱潮中,早起是最基本的方法。它不需要額外花費,而且不只對健康有好處,還能使頭腦運轉速度變快、養成積極的態度。關於早起的效用,書籍、雜誌、電視節目中都談論很多,近年來因為大腦生理學與心理學等領域的發達,早起的好處也得到了科學的證明。
早起包含了各種意思,對我們而言,就是如果有希望改進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好為止。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從公司或學校的上班上課時間來看,社會一般的規律從十年前到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但實際上,日本人的起床時間,卻每年一分一分往後延(根據NHK調查)。一九七五年,大約是早上六點十七分;到了一九八五年則是六點二十七分;一九九五年已經變成六點三十七分了。
認為早起是好事的說法,已經有了轉變,如果可以做得到,我相信人人都想早起,但實際上卻很難改變夜間生活的慣性;無法養成早起的習慣也成了不爭的事實。我過去寫過與早起有關的書籍,曾經提過早起的效用,也提過培養早起習慣的詳細實踐計畫。要養成早起的習慣是需要努力的,現代年輕人常以早起為苦,視早起為障礙的話,當然就很難長期維持下去。 以當前經濟高度成長而言,如今已不是員工拚命的時代,也不是蠻幹就行得通的時代。在這樣的社會化風潮中,我自己也開始嘗試從我的研究所所屬的世界睡眠學會、日本睡眠學會等很多學會和研究團體中,獲得最新的研究成果,以「自然而然可以做到」、「不知不覺養成早起習慣的方法」等觀點而歸納出的這本書的前身。在本書中,我根據之前的單行本版本再加以增加、修訂,因而有了這本書。
我的單行本出版四年來,讀者提供給我各種感想和意見。其中很多人都對於我提出「早起」與「晨起」的不同之處感到很有興趣。日本人平均的起床時間是早上六點半左右,如果比這個時間早一個半小時,也就是五點左右起床,就可以稱作「晨起」,通常有這個習慣的人就是所謂的「晨型人」。現今電燈普及,夜晚也是明亮的,可以自由活動,特別是都市,早上、下午和晚上都已經沒有什麼明顯區別。當然不得不在夜晚工作的人也增加了。例如,在便利商店擔任夜班的店員,他們下班後回家,在凌晨兩點左右就寢,然後五點起床的話,睡眠時間只有短短的三個小時,這樣不僅有害健康,對這些人,突然要他們「晨起」,也是強人所難。
因此,為了順應現在社會情勢無法「晨起」的情況,在「晨起」之前應該進行的階段是「早起」。 例如,半夜兩點就寢,六個小時後的八點起床的話,這種人就可以算是「早起」。清晨四點就寢的人,如果早上十點起床的話,也可以算是「早起」。也就是說,不管上床的時間,依照規則正確睡滿六個小時的人,這種人就可以稱為是「早起」。
姑且不論是深夜工作者,或只是看電視、錄影帶,或是無意義地熬夜,甚至耗時間在網路上的這些人,如果某天睡眠是三小時,隔天是四小時,然後假日不睡十一小時就不起床……的確,他們的平均睡眠時間是六個小時,但這是不健康的睡眠習慣,這種不規則的睡眠法,會讓自律神經失調、意志變得薄弱、判斷力也愈來愈遲鈍。
應該要先了解每個人的生活與睡眠,如果養成六個小時規律的睡眠習慣,之後就一點睡覺七點起床、十二點睡覺六點起床、十一點睡覺五點起床……,這樣的話,就可以慢慢地轉變為早起者。 首先,要經常在心裡謹記實踐「早起」的念頭,這不會沒有用,這是為了在不知不覺間轉變成為早起者的第一步。
然後,如果一年後要考大學,或是要自己出來開公司,或是想要升官,不管是什麼,如果有了大的目標,就無論如何也得實行「早起」,並期望自己成為「晨型人」。
據說人類大約一百天就會結束一次新陳代謝,所以身體也會在這個週期內適應早起。因此一百天之後成為早起者是可以期待的。 十幾年前泡沫經濟時,金錢或財物都很容易到手,這是社會全體的福氣。但是現在日本經濟極度的低迷,已經到了很嚴酷的景況。這個時候最讓人在意的是可能減薪、裁員等壞消息,因而許多人的進取心和精力都消失了。
每年就算社會狀況改變,人本身卻不會跟著改變。就算因不景氣而減薪,上班的時間既不曾延後,一般人也不會錯過任何一頓飯。基本上,跟過去的生活沒什麼兩樣。
社會在改變,如果自己的心也跟著改變,就會非常不安定。這就是社會在改變的衝擊中「夜型人」變多的緣故。 相對的,不管社會情勢變得如何,「早起」的生活形態沒有改變,而且自己的心也很安定的話,就絕對可以突破困境。實際上,本書所介紹的各個企業家,都是不管社會的變化如何,自己依舊貫徹「晨型人」的生活形態,因而維持身心的健康狀態。無論社會怎麼不安定,與其說自己本身沒有改變,不如說是因為沒有受到心理上的不安或憂慮的干擾,而增加了自信。
人生的意義,可說是同樣事物的重複,而所謂的意志或是進取心,如果只是一時的激進,還不如可以長久穩定的發揮來得更有意義。所謂的自信,其實就是來自這些事物、經驗的累積。
清晨五點起床就有四小時的收穫
思考早睡早起對我們生活的環境是否可以成為一種自然的方式。從氣溫、溼度、空氣離子這三個觀點來看可以很容易理解。 人的脈搏與日夜節律有關,在早上五點左右跳動速度會增加,這是因為外界的氣溫、溼度、空氣離子的狀態原本就處在不安定的時間帶。 睡覺時人的身體對外部的刺激的反應和生理時鐘有關,而如果睡眠不深,就會變得更疲勞。睡眠深的話,對於來自外部刺激的接收會變得比較少,這樣是比較好的。相反的,早上五點左右,是原本就不適合人類的睡眠時間帶。在這個時間睡覺,睡眠變得淺,無法好好消除疲勞。也就是說,睡眠效率是很差的。
例如,雖然同樣是八小時的睡眠時間,比起十點就寢、六點起床,不如九點就寢、五點起床,較能獲得深度的睡眠。只有提高睡眠的效率,隔天頭腦的運作和工作能力才能不出差錯。 如果是五點起床的話,因為睡眠效率佳,六小時的睡眠就足以消除疲勞。這麼做的話,比十點就寢、六點起床的人還多了兩個小時的收穫。而且,那時是一天中頭腦最清醒的時間,早上的一小時,相當於晚上的三小時,合計就有四小時的收穫。
另外,早上五點左右,在體內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切換的時間,正好是自律神經原本就不安定的時間帶,大約經過兩小時之後,身體狀況會慢慢開始活動。
從醒來以後,如果促進交感神經的運作,身體自動會從不好的狀態切換到好的狀態,對自律神經全體的負擔也會減輕。 另外,一般來說,也有人認為體溫較低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睡得好,從這裡來觀察人體的體溫規律,就可以發現醫學上是在午後兩點左右達到高峰,反之,凌晨兩點到四點是體溫最低的時候。然後四點左右體溫又開始上升。
這也就是說,如果熬夜到凌晨兩點以後才睡覺,體溫馬上就上升,睡眠很淺,結果無法獲得質佳的睡眠。
早起的好處在近來所謂健康熱潮、減肥熱潮中,早起是最基本的方法。它不需要額外花費,而且不只對健康有好處,還能使頭腦運轉速度變快、養成積極的態度。關於早起的效用,書籍、雜誌、電視節目中都談論很多,近年來因為大腦生理學與心理學等領域的發達,早起的好處也得到了科學的證明。 早起包含了各種意思,對我們而言,就是如果有希望改進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好為止。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從公司或學校的上班上課時間來看,社會一般的規律從十年前到現在,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但實際上,日本人的起床時間,卻每年一分一分往後延(根據NHK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