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面相,
過人的意志,
遠大的抱負,
曹操得以崛起。
一統天下的野心,
卻在赤壁遭受挫折,
僅能雄霸北方,
留下三國鼎立的遺憾。
江山流轉,
近百年的分裂也終將結束,
西晉一統三國,
三國的分合,
盡在《三國志》。
關於【經典少年遊】
少年需要遊經典。
經典需要少年遊。
● 先出版一百種中國經典,共分八個主題系列:詩詞曲、思想與哲學、小說與故事、人物傳記、歷史、探險與地理、生活與素養、科技。
● 一個主題系列,按時間順序來選擇代表性的經典書種。每一個主題系列,邀請相關的專家學者擔任編輯顧問,提供從選題到內容的建議與指導。
● 孩子讀完一個系列,可以掌握這個主題的完整體系。讀完八個不同主題的系列,可以不但對中國文化有多面向的認識,更可以體會跨界閱讀的樂趣,享受知識跨界激盪的樂趣。
● 每一種書,都包括兩個部分:「繪本」和「讀本」。
● 繪本在前,是感性的、圖像的,透過動人的故事,來描述這本經典最核心的精神。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自己就可以閱讀。
● 讀本在後,是理性的、文字的,透過對原典的分析與說明,讓讀者掌握這本經典最珍貴的知識。小學生可以自己閱讀,或者,也適合由家長陪讀,提供輔助說明。
2012年8月,首先推出【詩詞曲】主題,共十五種書。由葉嘉瑩教授(天津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審閱。
作者簡介:
子魚
本名孫藝玨,臺灣省臺南市安平人。一個愛說故事、愛寫故事、關心孩子、愛兒童、活潑、開朗、幽默、喜愛運動、頭腦天馬行空、跳躍思考的人。一個文學創作者,一個說演故事的人,一個教寫作的人,一個分享閱讀的人。
繪者簡介:
Summer
愛貓妹紙兼宅女一枚;
控甜食,愛手繪,愛曬太陽,愛吹海風;
喜歡帶著畫板沒有目的的行走,喜歡隨時隨地,開始畫畫;
不愛講話,畫畫就變成了表達自己的方式,快樂畫畫,悲傷也畫畫;
擅長兒童插畫。
章節試閱
相關的人物
以《三國志》名留千古的陳壽,少年時向誰求學?他的《三國志》是以誰的著作為基礎?又得到誰的欣賞和補充呢?
陳壽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生於三國時代蜀國。西晉統一天下後,他便擔任編寫史書的官職。當時已經有人寫出魏、吳兩國的史書,但還沒有蜀國的史書,於是陳壽在前人基礎上,搜集新的材料,寫成《魏志》、《吳志》和《蜀志》,後人把它們統稱為《三國志》,到北宋時才將三本合刊。後人在他的故鄉南充蓋了萬卷樓來紀念他,下圖就是在萬卷樓前的陳壽像。
譙周
三國時代蜀國的有名學者,精研六經,通曉天文。他是陳壽少年求學的老師,和陳壽一樣也是南充人。當魏國攻打蜀國時,是他勸劉禪投降,好讓百姓免於遭受戰火的侵襲。之後魏王好幾次想賜給他官位和財富,但譙周全都拒絕了,為人敦厚正直。
裴松之
東晉南朝宋之際的史學家,南朝宋開國君主宋武帝非常賞識他,提拔他成為重要的朝廷官員。之後因為宋文帝認為陳壽的《三國志》內容說得太過簡略,所以命令裴松之為這本書作注解。他收集了一百四十幾種的材料,對《三國志》的記載進行說明、補充或辯論,使後人對三國的歷史有更多的理解。
王沈
三國時期在魏國擔任撰寫《魏書》的官職。當時魏國裡真正握有政治大權的是想篡位當皇帝的司馬昭,真正的皇帝曹髦想發動攻擊,奪回權力,於是偷偷把計畫告訴王沈,但他卻向司馬昭告密,導致計畫失敗。他寫的《魏書》也因為偏袒司馬昭,評價不是很高。
魚豢
三國時期曹魏朝代的人物,晉朝統治後不願再作官。因為對於歷史的濃厚興趣,所以自己撰寫了有關曹魏歷史的一部史書,名叫《魏略》。後來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解的時候,引用《魏略》的地方最多。
諸葛亮
三國時代蜀國的重要功臣,輔佐劉備,奠定蜀國的基礎。蜀國因此可以和曹、吳兩國勢均力敵,天下因此成為三國鼎立的局勢,留下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精采事蹟。陳壽在撰寫《三國志》前,曾經先寫了《蜀相諸葛亮集》,嶄露他的歷史才華。圖為明朝《孔明出山圖》,描繪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答應出山輔佐劉備的情景。
走進原典的世界
曹操
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 養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審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三國演義》之中,我們讀到了曹操、劉備、孫權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可是《三國演義》卻不是真正的歷史,它是羅貫中根據《三國志》編寫出來的歷史小說。例如,司徒王允運用貂蟬的美色,製造離間計,讓呂布怒殺董卓。不過歷史上並沒有貂蟬這位美女。
現在,我們就從認識一代梟雄曹操開始,來認識陳壽寫的《三國志》。
曹操是東漢沛國譙縣人。父親原名叫夏侯嵩,小時候被宮廷太監中常侍曹騰收為養子,從此改姓曹。曹家雖然有些權勢與財富,但因為出身宦官後代,家族讓人瞧不起。而曹操小時候喜歡遊手好閒,常做一些令人討厭的事情。
曹操雖然令人討厭,但他卻很聰明,懂得計謀,並且懷有大志。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他竟能靠著自己的實力打出一片天。
曹操長大之後,忽然開竅了。他大量閱讀書籍,尤其愛看兵法,他能文能武,非常有才華。有一個叫做許子將的人很會看相。曹操曾經問他:「你看我將來會怎麼樣?」許子將不回答,曹操逼他回答。許子將被逼急了,無可奈何的回答:「你啊!天下太平時是個能臣,天下大亂時是個奸雄。」
黃巾賊作亂之後,年輕的曹操被朝廷任命為騎都尉。驍勇善戰的他討伐潁川的盜賊立下功勞,再升任為濟南相,不久又升為東郡太守。這時的他已真正擁有實質的軍隊,有實力爭奪天下。
戰爭連年的時代,唯有沉著應變,洞察機先才能掌握最好的時局。當時的袁紹擁有最強大的軍隊,也最有實力奪取天下。但他帶兵進入皇宮,殺光作亂的宦官。曹操知道後不以為然的說:「宦官自古以來就有。太監造反,他率領軍隊進宮平亂,大可殺掉帶頭的宦官首領就好了,何必全部殺光。我看他是非敗不可。」
後來,曹操與袁紹對抗,曹操以寡擊眾,於官渡一役大敗袁紹。曹操之後統一了北方,同時也開創了魏國。
相關的人物
以《三國志》名留千古的陳壽,少年時向誰求學?他的《三國志》是以誰的著作為基礎?又得到誰的欣賞和補充呢?
陳壽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生於三國時代蜀國。西晉統一天下後,他便擔任編寫史書的官職。當時已經有人寫出魏、吳兩國的史書,但還沒有蜀國的史書,於是陳壽在前人基礎上,搜集新的材料,寫成《魏志》、《吳志》和《蜀志》,後人把它們統稱為《三國志》,到北宋時才將三本合刊。後人在他的故鄉南充蓋了萬卷樓來紀念他,下圖就是在萬卷樓前的陳壽像。
譙周
三國時代蜀國的有名學者,精研六經,通曉天文。...
目錄
與三國志相關的⋯⋯
44 人物 46 時間 48 事物 50 地方
走進原典的世界
52 曹操 56 漢獻帝 60 劉備 64孫權
編後語
68 當三國志的朋友 69 我是大導演
與三國志相關的⋯⋯
44 人物 46 時間 48 事物 50 地方
走進原典的世界
52 曹操 56 漢獻帝 60 劉備 64孫權
編後語
68 當三國志的朋友 69 我是大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