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的想搖滾一下,一切都攔不住你。
畢業舞會就在今晚。
在此之前,派瑞只擔心兩件事,一是搞不搞得定大學入學的申請,二是能不能讓他的樂團有機會在紐約這個大蘋果嶄露頭角。可是老天似乎想在他告別青春歲月的關鍵時刻,來玩個大的。戈碧是住在他家的立陶宛交換學生,他媽一聲令下,硬是要他把悶不吭聲的怪咖戈碧帶去參加畢業舞會,派瑞這才發現麻煩大了。
他大概沒料到,後頭的麻煩還真不是普通的多。
戈碧並非那個外表不起眼的交換學生,事實上她有特別任務在身,天亮前,她必須親手把五個人送上黃泉路,就算派瑞抵死不從也由不得他。於是,在高中生涯即將結束的那一晚,派瑞成了國際美豔殺手的司機兼助手,穿著畢業舞會的體面燕尾服,開著老爸心愛的豔紅積架跑車,在深夜的曼哈頓神出鬼沒,捲入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危險場景。一路上,除了高中校園裡的小混混之外,還得應付俄羅斯來的黑幫老大,槍林彈雨中,連年少的憂鬱都不知往哪擺,而這一切,都要感謝那位差點害他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的美麗異國女人。
閱讀《瘋狂畢舞夜》,就像把油門踩到底,穿梭在槍林彈雨中,一路血脈賁張,只要翻開第一頁,絕對讓你欲罷不能。
本書特色
這種告別高中生涯的方式實在太屌了!
最扯的畢業舞會?最危險的舞伴?最衰的高中少年
翻開本書,就像把油門踩到底,穿梭在槍林彈雨中,
一路血脈賁張,絕對讓你欲罷不能。
即將搬上大螢幕!
作者簡介
喬.施瑞柏 Joe Schreiber
喬從小就愛東奔西跑,是個知名搖滾吉他手,闖蕩各國騙吃騙喝。年僅十七歲,就已經在紐約市度過了生平第一個難以入眠的夜晚。不寫小說時,他在賓州賀喜擔任磁振照影的技術人員,與太太和兩個小孩過著平淡安靜的生活。而且,他從來沒參加過高中畢業舞會。已出版作品:《死亡部隊》、《追亡者》、《吞噬黑暗》。
作者的問與答
讀你的書會給人一種感覺,好像你寫書寫得很愉快,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形容你和寫作之間的關係嗎?
當然可以。寫作是為了滿足一種自我娛樂的慾望。起初,我是為了自己這位讀者而寫。假如寫出來的東西連自己都覺得無趣的話,我會先試著放鬆,再下筆時又會覺得有趣了。
你最早期的作品是寫給成人看的。除了三部恐怖小說之外,還有一部以星際大戰為背景的科幻小說。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考慮寫青少年小說的?
創作《瘋狂畢舞夜》的時候,我並不期待,甚至沒想過要特別為青少年這塊市場來創作。當時我正在替盧卡斯影業寫一本書,花了不少時間才完成。當時,我有點想在烏奇族和雷射槍以外,嘗試些不同的方向。我想寫些更有趣的東西,就像一九八○年代約翰.修斯那樣,既有動作情節,也有浪漫逗趣的橋段。
你是到了什麼時候才驚覺,哇,我竟然寫了部青少年小說耶?
我把《瘋狂畢舞夜》寄去給長年配合的經紀人菲莉絲.魏斯柏,她收到書之後立刻送去給幾位青少年小說編輯。最後,當赫頓出版社的瑪格莉特.雷莫女士決定買下這本書的時候,她告訴我:「(青少年小說這個領域的)環境真的很友善。你一定會喜歡的。」不過,那時的我完全沒概念自己寫的是青少年小說,我之所以會創作這本書,是因為這個故事很吸引我,而且讓我欲罷不能。
立陶宛交換學生私底下竟然是個美艷殺手,這種主題真的超酷的,這個主意是從哪來的?
長久以來,我都很容易被強悍的女性角色吸引,也一直很喜歡描寫這樣的角色。我希望戈碧的個性出人意料又引人入勝,最好張力十足同時又高深莫測,派瑞則扮演讀者代表人的角色,不斷和她互動,卻始終不知道她接下來會使出什麼怪招。這一系列作品的張力都來自於這兩個人,他們之間其實真的潛伏著危機,同時又很吸引人。派瑞是個高中生,在他青春歲月的關鍵時刻,戈碧對他的瞭解,某部分甚至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就是整部作品的敘事引擎,而這也是吸引我想跳進去繼續創作的原因。
這幾部作品裡,你帶我們去了不少地方。《瘋狂畢舞夜》是以紐約市的街道為背景,而在續集《獵殺名單》中,派瑞和他的樂團去了威尼斯、巴黎和其他幾個歐洲城市。你和這些城市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在有小孩之前,我太太和我的確曾經在紐約住過一陣子。更早,我是在密西根州念大學,但有朋友在紐約唸書。那時是一九八○年代,我們真的會跟瘋子一樣連續開四十八小時的車殺去紐約。當時我真的覺得紐約超酷的,簡直是個難以想像的地方。
創作續集的時候,對於背景地點我們有過很多討論。和瑪格莉特討論時,我提議:「把派瑞丟到一個讓他更暈頭轉向的地方如何?」然後就藉機帶全家人去歐洲實地考察了。
儘管這一系列書裡充滿動作場面,妙趣橫生,然而,種種暴力所導致的後果並沒有被忽略或約化到最小程度,尤其是在與派瑞一家人有關的時候更是如此。這是你刻意的安排嗎?
沒錯,我並不希望這些作品讀起來像卡通。如果你想把刺激的動作場面和輕鬆有趣的片段結合,就可能會有失焦的風險。我希望情節是有後果的,不想讓讀者覺得像是在看鬧劇一樣,對這本書沒興趣。我是看《終極警探》這類電影長大的,我覺得它們很有趣,也很容易讓人著迷,但依然有勇氣的成分在裡頭,所以才能成為那類電影中的經典之作。
這兩本書裡不約而同出現了音樂這個主題。對派瑞而言,樂團是他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獵殺名單》各章的標題也都是用年輕歲月(Green Day)、咆哮巴克來(Gnarls Barkley)、范海倫(Van Halen)和白線條(The White Stripes)之類樂團的歌名來取的。讀者是否能從中一窺你對音樂的偏好?
沒錯。我還滿常聽音樂的,寫作時比較少聽,潤稿時聽的比較多,但或多或少可以讓我對這本書的調性有所掌握。書中有些歌我很常聽,有些則不是那麼熟悉。我發現,自己一直很渴望接觸新音樂。我喜歡iTunes,在上面你常可以發現一些從沒聽過的新歌手,馬上把他們的專輯買來聽。一天當中,有時我會把同一位歌手的作品聽上二十幾次,所以才會對這些音樂有了那麼點小小的瘋狂。
在不透露太多情節的前提下,我們能不能說,派瑞和戈碧之間還有後續的發展?
嗯,我也想再回頭談談派瑞和戈碧這兩個人。有趣的是,這段關係還沒有完全告一段落。未來的路上還有些障礙等著他們去克服。我想,至少還有一個考驗在等著他們。
你覺得,自己是在用寫作恐怖和科幻小說的經驗,替年輕讀者探索新的文學類型嗎?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寫了些恐怖小說,而且很幸運能以星際大戰為背景寫科幻小說,這兩類小說寫起來都很過癮。但往往要等到進行了三分之一左右,我才知道自己到底在創作些什麼。恐怖小說是我喜愛的類型,這點無庸置疑,而從我自己替八歲和十歲的孩子講恐怖故事的經驗來看,我知道我對這種東西有興趣。我不會把它排除在我的創作領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