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名:生命沒有過渡
@引言:很多人常會抱怨:「工作太忙,等這陣子忙完後,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於是,本屬於生命一部分的珍貴片段,就被定義成一種過渡與等待。當這樣的想法浮現,我們的生命就因此遺落了一部分。
@內文:大學時,和一位留德老師談起他在德國的留學生活。老師說:「在德國,因為學制還有一些適應的問題,有些人一待就會待上十年,才拿到博士學位。」我說:「哇!那好久喔。」對於才二十歲的我而言,十年,不就是生命的一半嗎?
老師笑了笑:「智強,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很久』呢?」我說:「等拿到學位回國教書或工作,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呢。」
老師:「就算他不去德國,有一天,他還是會變成『三、四十歲』,不是嗎?」 「是的。」我答道。
「你想透了我這個問題的涵義了嗎?」老師問。我不解地看著老師。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在德國的那十年,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啊!」老師語重心長地說。
「啊!我了解了。」
那段談話,對我影響很大,提供了我很重要的生活哲學與價值觀。我的工作常常很忙,朋友問我:「你要忙到什麼時候呢?」
「我應該要忙到什麼時候?或者說,到什麼時候我才該不忙呢?」我反問。 「忙碌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重點應在於,我喜不喜歡這樣的『忙碌』。如果我喜歡,我的忙碌就應該持續下去,不是嗎?」我補充道。對我而言,忙碌不是生命的「過渡階段」,而是我最珍貴的生命的一部分。
很多人常會抱怨:「工作太忙,等這陣子忙完後,我一定要如何如何……」於是,本屬於生命一部分的珍貴片段,就被定義成一種過渡與等待。「等著吧!捱著吧!我得咬著牙熬過這段過渡時期!」當這樣的想法浮現,我們的生命就因此遺落了一部分。
有時為了交文稿,不得不熬夜,體力負荷雖重,但心情卻是愉悅的,當趕文稿趕得累了,我會揀起歷史故事、哲學典籍標重點、寫心得。偶而看到一些佳言短語,深觸我心的時候,更是雀躍萬分,會趕緊捉住靈光,寫下感受。然後趁著愉悅的心情,回到電腦前繼續為未完的工作奮鬥著。
「生命沒有過渡、不能等待。」這時,老師的話就會清晰的浮現在我的耳邊。所以,我總是很努力地讓自己喜歡自己每一個生命階段、每一個工作過程,因為那些過程的本身就是生命,不能重來的生命。
@章名:誤解的由來
@引言:如果我們想讓溝通更順暢無礙、不被扭曲,首先,要自我要求心胸開闊一些,不要「過度解讀」別人的話。再者,則要明白對方有「過度解讀」的可能,請儘可能地選擇,沒有太多「想像空間」的辭彙,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內文:芳玟第一天上任行銷部副理,但她卻聽到一些流言,有人說她是因為善於奉承,深得總經理信任,才獲得拔擢的,不然她這麼資淺,怎麼可能輪得到她。芳玟心中當然很嘔:「過去一年,我的業績是全部門最好的,行銷部看得是績效,又不是年資,這些人憑什麼批評我?」
就在芳玟還在為流言煩心時,行銷部另一位副理端成走到她的辦公桌前,滿臉笑意地對著芳玟說:「芳玟,恭喜妳,常聽經理和總經理誇獎妳,他們非常賞識妳的才幹,以後一起工作,我還要向妳多學習呢!」
對人向來彬彬有禮的芳玟,卻忍不住白了端成一眼,心想:「你是在損我嗎?」
如果,我們把自己想像成一位解剖師,把溝通的過程剖開來,做成一張流程圖,就會比較容易了解,溝通中一些誤解是如何產生的。首先,溝通通常起源於一種感覺的形成,但這樣的感覺,當事人不一定會選擇表現出來;就算表現出來,也會有所保留。例如,故事中的端成,他可能偷偷愛慕芳玟,想追求芳玟,但害羞的他怕被拒絕,便以「工作欣賞」的形式,向芳玟傳遞訊息。這時,表意人說的話,並不一定代表他心中真正的想法,這是溝通過程中,訊息的第一重扭曲。
但無論如何,端成設定的表意目的,很明顯地是要讓芳玟感受到善意。但芳玟從他的話中讀到的卻不一定是善意。她很可能會因為心境、環境或其他干擾因素,曲解了端成的善意。
再舉一個例子,在二十年前,溫柔婉約是對女孩子非常正面也很得體的讚美。但現在,讚美女孩子溫柔卻可能有風險,多心的女生可能會認為你是在諷刺她不夠漂亮,有女權傾向的女生說不定還會認為這是一種男性沙文思想的表現。
類似的語意扭曲,其實不管在職場上、在生活中都是無所不在的。即使是一位溝通大師也未必能完全避免類似的「語意陷阱」。但無論如何,如果我們想讓溝通更順暢無礙、不被扭曲,首先,要自我要求心胸開闊一些,不要「過度」解讀別人的話。再者,則要明白對方有「過度解讀」的可能,請儘可能地選擇,沒有太多「想像空間」的辭彙,精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章名:生活職場裡的辯證藝術
@引言:一般人不容易經歷辯證式的思維歷程,因為人都有一種「本位主義」、「自我中心」的思考習慣。也就是說,人會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從既定的立場看問題,但辯證訓練,則要大家去顛覆這樣的慣性,用別人的角度,從反對的立場看問題。
@內文:應邀講授辯證藝術課程時,我都會先問聽眾,為什麼對辯論有興趣,多數人的回答是:「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沒錯,想要擁有良好的表達能力,辯論的確是有效率的訓練方式,但是,為什麼辯論能夠訓練表達能力?
為了解釋辯證藝術與表達能力的關係。我發明了一個公式:「心+腦+耳=口。」意思就是,口才只是辯證訓練的「末端反應」,辯證訓練之所以可以幫助人們增進口才,是因為他先改變了人們的心、腦、耳,使這些「前端能力」變得更敏銳,於是口才的提升,自然水到渠成。而這諸多能力,往往比口才本身更重要,在生活中、職場上,不論對於改善人際關係或做出商業判斷,都是不可或缺的。
讓我分別談談,如何訓練這些能力,及其如何幫助我們在生活與職場上有所突破。
@小標:心的能力:從反對的立場看問題
@內文:老闆管理的態度很差勁?對同事做事的方式很不認同?對下屬的工作效率很傷腦筋?如果你常有以上感覺,那麼,有兩種可能。一、對方真的有待改進;二、你並沒有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在辯證訓練中,有兩項很重要的能力訓練,就是包容力及同理心,這是一體兩面,當一個人的內在培養了同理心,對外就比較會有包容力。為什麼辯證訓練能訓練一個人的同理心呢?
辯論通常會區分正、反立場,當辯士被賦予為正方辯護的立場責任後,他站在辯論場上,幾乎不可能被「反方」說服。這怎麼會和同理心搭上關係呢?的確,辯論給人的感覺是很不包容的。但是,這只是受限於辯論規則的一種表象,實際上卻非如此。
我上課時,很喜歡問學員:「你喜不喜歡馬英九?」如果學員答喜歡,我就要他上台說出馬英九的三個缺點。如果答不喜歡,則會要他說出馬英九的三個優點。這是辯論中最基本的一種同理心練習。
比方說,有一個辯論題目是:「○○○是好總統」,而你是○總統忠實的支持者,卻抽中了反方,必須說出○總統做不好的地方,你怎麼辦?即使你很幸運,抽中了正方,你一樣得做「預先防衛」的功課,反而更要了解○總統有哪些可能遭受對方攻擊的點,這樣才能充分地為○總統辯護。於是,透過一種辯證式的思維歷程,你會有較多的機會,全觀地看到○總統的優勢與劣點。
然而,對一般人而言,不容易經歷這種辯證式的思維歷程,因為人都有一種本位主義、自我中心的思考習慣。也就是說,人會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從既定的立場看問題,但辯證訓練則要大家去顛覆這樣的慣性,用別人的角度,從反對的立場看問題。
套進職場中,當我們覺得上司、同事、部屬有問題時,應先假設自己是那位上司、同事或部屬,然後去思考,他為什麼會有我們所認為的「問題」?如果角色互換,我們會不會和他們一樣?這樣的轉換思考有三個好處:一、也許會發現,其實是自己錯了;二、經過同理心過程後,若仍覺得對方有疏失,我們會對自己的觀察更有信心;三、由於自己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想過,比較容易找到問題的根源,並找到規勸對方的切入點與說服方法。
@小標:腦的能力:「理性的刀鋒」幫我們切割問題
@內文:當千頭萬緒的工作接踵而至,你會不會覺得手足無措?不知道要從何處著手。這涉及了自我管理與時間管理的技巧。而支撐這些管理技巧的基石,則是理性。
詩人泰斗泰戈爾曾說:「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鋒刃的刀。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這句話,告訴人們的是,光是有理性能力是不夠的,人還是必須保有一定的感性能力。然而,我們也可從另一個角度解讀這段詩句,那就是,即使把感性當成「刀柄」方便捉握而不自傷,但在我們處理日常生活裡的種種事務,仍需要「理性的刀鋒」,幫助我們切割問題,在職場上披荊斬棘。辯證藝術的重心,就在於培養這種「理性能力」。
當我們被指派為一個議題辯護時,大腦會立刻進行一系列「制式反應」:全觀冥思、目標定位、策略取捨、建立支援,以及進行論述。
全觀冥思:對問題進行概括的反思。要問,這樣的問題為何發生,了解問題的背景因素,就比較能掌握解決問題的要點。
目標定位:處理議題所要追求的核心價值是什麼?能達到什麼效果,然後將這些價值與效果「目標化」並進行排序,決定目標間的優先順序。
策略取捨:由於辯論的時間有限,例如一個辯論題目談的是「應停建核電廠」,這個題目牽繁涉廣,足可寫出十本論文,但每個辯士被分配到的闡述時間可能只有五分鐘,勢必要培養迅捷敏銳的決斷力。在各種策略目標之間,做出大膽的取捨,以及最效率化的分配。
建立支援:必須尋找足以支撐各個策略目標達成的資源,也就是證據的蒐集與論述系統的成形,並據以提出方案。
進行論述:在進行論述時,會進行所謂的四性分析:(一)需要性,即說明議題追求的最高目標,並以這個目標為基準,檢驗所提出的主張;(二)根屬性,即說明方案與問題解決的關聯性;(三)損益性,即採行與不採行方案的利害分析;(四)可行性,即方案執行的可能性。
而上述這些辯證工具,也可以成為職場的好幫手。例如:提升人們的規劃能力,從情境判斷、目標設定乃至於計畫架構,以上的辯證工具,都是相當重要的計畫元素。而對實際工作事務的處理上,這些訓練也甚有助益,比方說,多項工作紛至沓來,但人的時間、精力有限,辯證工具中的分配、取捨的決斷力訓練,就顯得非常重要。
@小標:耳的能力:精確傾聽對方的發言
@內文:有一次,我和一位傳播系的名教授閒聊,他知道我的專業是「演說辯論」,便調侃我:「哦!那要在你的話裡挑邏輯錯誤,一定很困難吧!」我笑著問道:「您知道,一個人的話裡,為什麼會有邏輯錯誤?」他答道:「是為什麼呢?」我接著說:「是因為,『說話』,人只要說話,就會犯錯,所以要挑我話裡的邏輯錯誤,一點都不困難。」他聽了,立刻哈哈大笑。之後,我和他相談甚歡,但為什麼相談甚歡呢?因為我一直很認真地在向他請教問題,但除了問問題外,我幾乎沒有說什麼話。
很多人會覺得,學辯論的人一定是那種喋喋不休,不讓別人講話的人,遑論聽人講話了。其實,辯論的最大特色,就在其激烈的互動式溝通,不斷地對話的前題是,必須精確聆聽對方的發言,事實上,學辯論的人的傾聽能力是高過一般人的。
一般人比較缺乏這種「聽力訓練」,我們自己不管說再多的話,也不會覺得厭煩,但對聽別人說話卻比較沒耐心,這是一種人性。但在辯證訓練則強調突破這樣的人性。再加上,辯證訓練裡,很重視「目標導向」,在與人交往、經營人際關係的過程中,我們會傾向從更高的角度,來檢視我們為什麼要進行這場談話。
以我和那位傳播學教授的談話為例,因為我知道大多數的人都有「說得多、聽得少」的人性,既然是輕鬆的談話,我就不妨投其所好,讓對方多說,而我多聽。然而,這樣做還不夠,既然已經希望讓對方多說了,我則給自己更精細一點的目標,就是引導他開心地說,而且是說我有興趣的部分。
由於我不只聽,而且一直提出我有興趣的問題。在那場談話中,教授很盡興地暢所欲言,我也很高興得到知識上的增長,即使是第一次見面談話,雙方都覺得非常投契。這種「問聽」能力的培養,不只是一種辯證能力,更是一種很重要的人際關係技巧。
當心、腦、耳能力皆具,口的能力也就差不多培養了百分之八十。其他諸如抑揚頓挫、遣詞用句、表情手勢、流暢口語等「技術」,相較起來,反而是較次要的能力訓練。
我的朋友常會說:「你實在不像辯論協會理事長。很少看到你在談話中駁斥別人。」這反應了人們習慣把學辯論與好辯劃上等號。其實,在我認識的辯論同好中,大部分的人都是人緣極佳的,因為真能領會辯論奧義的人,就會知道「善辯」與「好辯」的區別。因而謹慎地將辯證能力當作一種思想上澄清自我的工具,而不是藉此和別人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