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王力行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CEO
集結智慧,再創高峰
二○○八年十一月,籌備了近半年的「全球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終於在台北的圓山飯店開啟。
這是我們盼了六年的聚會,天時、地利、人和俱齊了,才得以實現。
當我們決定以「軟實力」為大會主題時,不由使我想起了兩個小故事。
一九九一年底,中國大陸知名天文物理學者,也被喻為「中國良心」的知識份子方勵之,在流亡美國後,第一次來訪台灣。
他和妻子李淑嫻一同到了花蓮慈濟精舍。當聽到證嚴法師說,慈濟人在安徽椒縣為水災民眾蓋了有浴廁的房子,淚水在眼中打轉,李淑嫻從皮包中取出一個封套交給上人:「你們今天做的事,就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非常謝謝你們。」信封裡裝了一千美金。
二○○七年,一個跨國高科技公司把全球高層主管會議拉到台灣來辦,不少中國大陸的微軟員工得以來到台北。當他們看到台北的建築,十分失望,因為和大陸的二級城市差不多。但是在街上走動,上了計程車,接觸到的人,卻使他們大為改觀。一位團員說:「這裡的人特別友善、禮貌;也不浮躁、吵鬧。」
會後二天自由活動,他們坐捷運到了淡水漁人碼頭,一路的觀察,有人說:「這在中國,上車肯定爭先恐後;景點一定亂丟垃圾。」可是他們發現這裡有秩序而乾淨。
軟實力,就是一種愛心、包容、尊重、認真的態度;一種平等、博愛、守法、具人文關懷的精神;一種開放、創新、積極、好學的動力。
近年來,高希均教授在華人世界不斷推展「軟實力」的重要性,也在反映「軟實力」是台灣的競爭力所在。
在台北的「全球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上,貴賓們都一一從不同角度,就這個主題作了完善精闢的詮釋。
在這本書冊中,我們集結了這次高峰會中相關的會議內容,也補充邀請了幾位對「軟實力」有特別見解的專家,使得讀者有更深入、更真切的理解。
從國家,到企業,到城市,到個人,都有「軟實力」。
馬英九總統在會中特別提到:台灣的慈濟功德會,在全球「聞聲救苦」,救難、濟貧的行為,贏得許多國家的尊敬,「就是台灣『心的軟實力』」。
台中市長導讀「軟實力」
一、推廣「軟實力」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美國紐約受到恐怖份子攻擊後,二個名詞突然走紅:那就是「硬實力」與「軟實力」。
當時的台灣正是陳水扁擔任第一任總統的第二年。他的兩岸政策以及與美國的關係已經開始質變惡化。隨著他執政時間的增加,兩岸關係逐步緊張。面對大陸使用硬實力的可能性,我千思萬慮之後,一面大聲提倡「和平雙贏」,一面指出台灣唯有靠「軟實力」立足世界。
二○○六年十一月在哈佛校園拜訪了提出這二個名詞的奈伊教授(Joseph S. Nye Jr.),同年四月首次在《遠見》刊出了〈台灣有展現軟性實力的實力〉。二○○八年十一月在圓山飯店舉辦遠見主辦的「第六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即以「提升軟實力,接軌全世界」為主題。當四百餘位貴賓在大會中聽到馬總統的演說中指出:「台灣要放棄武力,朝軟實力方向努力」時,獲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我內心充滿了共鳴。
這是「軟實力」引介到台灣的簡短背景,也是王力行主編這本書的心意。
二、「軟」不是「弱」
英國在中世紀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哲人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在今天盛行的知識經濟討論中,大家都記得他的一句名言:「Knowledge is power」,常譯「知識是權力」或「知識即力量」。
在二十世紀中葉,資訊時代的來臨,出現了二個新名詞:「hardware」與「software」,譯「硬體」與「軟體」。
或許是受了這個背景的影響,哈佛大學奈伊教授在一九八○年代末提出了「hard power」與「soft power」的概念。前者是指一國以軍事上的強勢來壓制對方,完成國家政策目標;後者是指一國以其制度上的、文化上的、政策上的優越性或道德性,展現其吸引力。
奈伊教授指出:硬實力容易贏得戰爭;但需要軟實力才能獲得持久的和平。「軟實力」當然不是「軟弱」,它是實力的形式之一,這種觀點與我國「以柔克剛」的說法相互呼應。
「軟實力」是種能夠影響他人喜好的能力。獨裁國家的領導人習慣使用威脅或直接命令的方式;民主國家的領導人,則常借助說服力。因此,軟實力的使用是民主政治的主要手段。如果這種領導人具有人格魅力、文化素養、政治主流價值,以及推動具有合法性及道德標竿的政策,那就容易得心應手,創造政績。
硬實力透過軍力強迫或經濟利誘,可以擁有支配力—-改變他人行為的能力;軟實力透過某些示範行為的吸引力,擁有吸納力—-左右他人願望的能力。在現實世界中,二者常相互使用。曾任美國國務卿的萊斯(C. Rice)就說過:美國的價值不能僅靠劍(硬實力),還需要靠橄欖枝(軟實力)。
三、什麼是「軟實力」
二○○七年我去香港與香港科技大學朱經武校長一起討論如何「打造台灣大未來」。他以科技觀點,我以「軟實力」,相互激盪。我指出:面對中國大陸的硬實力,台灣的出路即在軟實力。
廣泛地說:「軟實力」是指別人(或別國)願意來稱讚、學習、仿效(或者購買)所呈顯的一種行為(如人的品質)、一種表現(如藝術)、一種力量(如市場經濟的運作)、一種組織(如獨立的人權機構)、一種制度(如無性別歧視),或一種產品及服務(如無汙染的觀光事業及大學教育)。
軟實力可以反映在個人的成就上(朱銘的雕刻)、團體上(林懷民的雲門舞集)、普遍性上(台灣社會的自由與開放);它可以是有形的(誠品書店)、無形的(台灣人民的友善);它可以是公共財(太魯閣的風景),也可以是昂貴的私人財(收藏的稀罕古董);它可以購買(三義的木雕),也可以是非賣品(故宮的收藏)。它有時需要國家的大量投資(如教育與文化),有時需要民間研發與開發(如新產品),它可以是短期的(如流行音樂),也可以是長期的(如中華文化)。
在人類的歷史上,最受人尊敬的是那些擁有「軟實力」的偉大人物:莎士比亞、牛頓、貝多芬、莫札特、愛因斯坦;近代中國則出現了孫中山、胡適。他們散發了歷久彌新的智慧光芒,他們對後代子孫永遠充滿了吸引力,他們留下了最珍貴的遺產:文學、音樂、科學、民主思想、開放社會。
擴大解釋「硬」與「軟」實力的十個例子硬實力
(1)一國擁有飛彈、潛艦、戰機
(2)兵工廠製造武器
(3)幾百億買武器
(4)國會中掌握的人頭
(5)大學中的大樓
(6)父母對子女的體罰
(7)老闆解雇員工
(8)富人擁有的豪宅與保鏢
(9)豪華的私人遊艇
(10) 滿街警察在值勤
軟實力
(1)一國擁有自由、民主、法治
(2)學校培育學生
(3)幾百億投入教育研發
(4)政策辯論中掌握的民意
(5)大學中的大師
(6)父母對子女的身教
(7)老闆以身作則
(8)一般家庭擁有的親情與和諧
(9)社區平民化演出
(10)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
四、拜訪奈伊教授
二○○七年的一月中,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的研究室中,見到了心儀已久的奈伊教授。這位曾經擔任助理國防部長及十年院長的學者,對兩岸情勢如數家珍般對來客分析。綜合他的談話要點:
(一)在當前全球化中,軟實力遠比硬實力更能服人。布希政府已經從伊拉克戰爭中嘗到苦果。美國應對中東回教國家多展現充滿吸引力的軟實力:高等教育、男女平等、宗教自由、人權尊重。
(二)「中國希望賺錢,不希望打仗」是對的策略。中國已開始懂得如何增加軟實力,姚明、功夫電影、孔子研究中心、二○○八奧運,都是對中國產生吸引力的例子。
(三)在當前國際政治生態下,在敏感的兩岸關係上,台灣最好的策略就是「維持現狀」。台灣要發展軟實力,才能提升對外影響力。
第三點的說法,正與前白宮官員葛林(M. Green)對台灣的忠告相呼應。葛林指出:台灣愈強調國家認同,戰略立場愈弱;台灣要爭民主,別爭國家主權。爭民主,即是展示台灣軟實力;爭國家主權,就要靠硬實力。他的忠告:打軟實力的開放牌,才能打開台灣的國際窄門,才能保障台灣的未來。
五、「巧實力」的提出
奈伊教授最近又提出了這麼一個延伸性觀念:「smart power」,我們把它譯成「巧實力」(參閱《哈佛商業評論》二○○八年十一月號繁體中文版)。
「巧實力」就是軟硬兼施的整合力,正可以生動描述西方國家近百年來一手拿胡蘿蔔,一手拿棒子縱橫天下的場景。奈伊教授有感而發指出:一國的政治領袖應當知道硬實力(如贏得戰場勝利)有它的限制;因此領導力必須包含技巧的運用「巧實力」。
面對人類七十年來最大的經濟危機,「巧實力」的巧妙運用是關鍵。對付全球金融危機,「軟」實力的國家是指擁有大量外匯、高儲蓄、低外債的,中國是極少數之一。華府智庫的專家一再指出:「對付金融危機,中國非接下美國的棒子不可。」布希召開G-二○,白宮晚宴中坐在他旁邊的就是胡錦濤。這就是擁有軟實力的現實。
另一方面,「軟實力」還包括了擁有較嚴密的法治、較透明的制度、較文明的商業行為、較高的反省應變能力。以此為準,美國則又名列前茅。因此奈伊教授認為美國在二十一世紀中仍可以持續靠軟實力領先世界。
全球重要國家領袖在二00九年共商大計時,美國一面要多用巧實力,另一面就要靠其他國家領袖發揮軟實力──以相互依存及共同危安來說服彼此,共體時艱,重建世界新經濟秩序。
六、馬總統要善用和平紅利
我要提一個建議,這個建議從前似乎尚未出現過:那就是所有重要國家(包括我們台灣),連續三年共同裁減百分之十的國防支出。然後各國以省下的幾十億、幾百億、幾千億的軍費,移作協助國內低所得及失業者度過難關。當各國共同減少軍費時,國力的相對均衡不會立即受到改變,而這樣的資源調整,完全理性而又符合人性。
當提出「不統、不獨、不戰」的馬英九當選總統後,我最大的放心是兩岸終於減少了戰爭的風險;我最大的盼望是:台灣終於有機會,政府可以把有限的資源少用在國防上。台灣太需要更多的基礎建設與教育投資,把它變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現代社會。
當台灣減少武器採購時,等值的預算可以採購美國的軟實力:如科技、專利與人才培育。如果政府一年送八千名優秀的人員(包括公務員及優秀的年輕人)去美國深造一年,每位四萬美元,也只要三點二億美元,相當四架戰鬥直升機的價錢。
馬總統接事半年後,此刻出現前所未有的兩岸良性互動;尤其在「胡六點」的最新發展下,全民要掌握住「戰爭威脅」減少的契機,削減軍火購買,把政府資源做一次全新調整;這就會出現西方社會最嚮往的「和平紅利」(Peace dividend)──因和平而節省的軍費。
負責國家財經大計的官員,必先要充分了解「機會成本」的重要,才能做對決策上的優先次序;否則就會付出資源被排擠的慘重代價。目前台灣的國防預算約三一五一億台幣,占中央預算百分之十七點二。
馬總統須要把律己甚嚴的節儉,用到政府財政支出上;絕不浪費納稅錢在不必要武器採購上;而且要把資源進一步移植於軟實力的擴張。
【附錄】硬實力與軟實力圖解
一國政府可以使用一種實力或組合二種實力,追求某一外交政策之達成(如美國推翻海珊政權),以BCA曲線顯示。
圖中顯示,此政府有三種選擇:
(1)第一種選擇:軍事行動(以A點表示),大量使用硬實力(OA1),再配合少許軟實力(OE)。
(2)第二種選擇:軟硬兼施(以C點表示),使用幾乎相近的硬實力(OC1)與軟實力(OF)。
(3)第三種選擇:以柔克剛(以B點表示),運用大量軟實力(OG),極少硬實力(OB1)。
政策選擇的組合,正反映出決策者的遠見。「巧」實力的選擇,即在C點附近出現。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的歐巴馬,已經變成了白宮新主人。他要改變世人印象,成為受世人尊敬的美國新總統,他就必須在軟硬之間善用「巧實力」。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於台北)
胡志強說,文化創意是台中的「軟實力」。文化和藝術是台中的傳統資產,「我要用文化『誘』出創意;創意也激盪出文化美質」。台中在他的努力下,引進國際藝術家、建築師,建造一流圖書館、劇院。再加上在地的多元創意餐飲、活動;這些軟實力把台中重新塑造成「文化、經濟、國際城」。
監察院長王建?以《史記》記載漢高祖與陸賈的對話來作比喻。陸賈說:「從戰馬上可取得天下;但能從戰馬上治天下嗎?」從戰馬上取天下,是靠硬實力;但治天下是靠軟實力。
在企業中,「市場占有率、擴張規模是硬實力」,「企業內部文化、價值觀、管理制度、領導力、創新力、品牌形象……就是軟實力」,對企業知之甚深的創投家劉宇環,以多年觀察企業成敗的因素,提出剴切的剖析。
這本《贏在軟實力——華人企業領袖的十九堂課》,是結合了大家智慧,為台灣軟實力找出路的精采文集。
(二○○九年三月三日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