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積極的藝術
我很榮幸於2007年獲頒「諾曼.文森.皮爾積極思考獎」(Norman Vincent Peale Award for Positive Thinking)。當我與終身友人兼事業夥伴杰.溫安洛(Jay Van Andel),在1940年代後期開始銷售紐崔萊(Nutrilite)維他命時,我閱讀的其中一本書就是皮爾博士的《積極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也曾邀請他來紐崔萊業務大會中演講,因此與他熟識。
皮爾在學生時代非常害羞,一位大學教授鼓勵他要相信自己、相信神會幫助他。他開始祈禱並且相信自己,後來開創了積極思考的概念。他曾說,他的快樂促使他去關心不快樂的人。不快樂的人將無法發揮創造力,而社會也將因此折損資源,這點令他憂心。於是,他決定要改變這個情況,以演講與出書與人分享他的想法。
「諾曼.文森.皮爾積極思考獎」每年頒獎表揚具下列貢獻的人士:「以信念關懷人群,致力於改善世界,展現積極思考力量並啟發人心」。我不確定自己是否符合這個崇高的條件,但它卻與我寫本書的目的契合。
整體來說,打從有記憶以來,我就是個積極的人。雖然我成長於經濟大蕭條時期,但我的童年非常快樂。我一生都在努力啟發他人運用才能、發揮潛能。身為安麗公司的共同創辦人,我曾以演講激勵過全世界無數的安麗人,希望他們透過安麗事業成就自己的夢想。
我也是全美籃球協會(NBA)奧蘭多魔術隊(Orlando Magic)啦啦隊隊長,同時也帶領故鄉密西根州大湍流市(Grand Rapids)持續建設與發展。
我知道積極思考與鼓勵對領導與進步非常重要。不論你身負引領公司或家中子女的責任,你都會發現積極思考極具感染力,同時也是促成改變的強大動力。
我的父親即使在大蕭條時期失去工作也始終保持積極,也總是不忘鼓勵著我。我與杰想開創自己的事業,即使遭遇種種挫折,仍懷抱這個理想。
我們曾租借一個可容納二百人的大會堂,為紐崔萊產品進行直銷商入會說明會,結果只有兩個人到會場!但我們仍保持積極的態度,建立了一個超出我們想像的事業。人們為我們的成就道賀。然而,我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回顧過去的成就,因為我們始終忙著思考下一步該做些什麼。
放下懷疑批評的態度
人們雖然偶爾需要發洩情緒與抱怨,但他們會受到積極的人的吸引,並且追隨散發積極光輝的人。我曾向擠滿體育館的人演講,但在我早期的演講中,有一次的對象是四十位會計師。早期安麗事業的一位員工邀請我去演講,於是我開始思考自己該說些什麼,並且把早期發展事業時所經歷的正面事物一一註記下來。
我曾聽聞許多演講者希望藉由批評這個世界,來證明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名聲。他們找到可批評的對象,讓自己成為「專家評論者」。我告訴那些會計師,我不打算當個評論者;我要告訴他們這個國家發生了哪些好事。那次演講之後,我又向其他的團體傳達正面的訊息。我演講的次數愈多,人們的回應就愈熱烈。
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人們開始懷疑民主制度,並視社會主義為未來的希望,於是我向人們指出身為自由的美國公民所享受到的種種好處。一旦我開始談論這個主題,人們就會提供給我更多的資訊,作為我下次演講的題材。
有一天,某個人拿了張清單給我,上面列出了美國與蘇聯生活水準的優劣比較。這張比較表充分顯示,我們有太多的理由要抱持積極而非消極的態度。於是我開始使用這張清單,這些例子成為強而有力的工具,提醒美國人自己是多麼幸運。我發現,聽眾喜歡聽到有人提醒他們,該如何以及為何要養成習慣,在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中看見美好的一面。
我向那群會計師傳遞的簡單訊息,後來成為「推銷美國」(Selling America)演講辭。我曾向全國無數的聽眾發表過這個演講,後來也被錄音下來,並獲得自由基金會(Freedoms Foundation)所頒發的「亞歷山大漢彌頓經濟教育獎」(Alexander Hamilton Award for Economic Education)。我發現我愈是談論積極的態度,人們愈是愛聽。
這也許是因為人們渴望聽到正面的訊息,因為世界上充斥著傳達負面訊息的人。只要看看任何一份報紙上的讀者投書就可以知道。挑錯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是一種自然的本能。又或許是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保持懷疑的態度,我們知道假如某件事聽起來太過完美時,它往往不是真的。
讓積極變成習慣
我對本書的期待是鼓勵人們變積極。這可能需要花點精力與自我再訓練,但只要付出,必定能有豐富的收穫。積極的態度是一種選擇的結果,就像是走到對街去以避開麻煩,或是在自覺走錯方向時掉頭往回走一樣。
一旦我們做了選擇,積極就變成了一種習慣。例如,當我們遇見某人時,我們可以一邊傾聽、一邊從對方的話語中,搜尋他最近做了哪些好事,因為對方遲早會告訴我們。假如你調對頻道,你聽到的都會是好事,因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自誇。
因此,假如我們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樣子並傾聽,我們就會得知對方想要做的好事。然後我們就可以用恰當的積極短句回應:「你一定辦得到!」「謝謝!」「我以你為榮!」這些話會自然從你口中說出來。
積極的心態會改變你和你的想法,讓你有提升他人的能力。當你開始尋找善的一面,你就會開始對萬事有比較正面的看法,包括對你自己和你正在做的積極的事。只要養成從別人身上找出優點的習慣,你的自尊也會隨之提高。這是因為當你開始看見自己的優點時,別人也會開始發現你的優點,並因此讚美你。這是一種自我實現。
善用勵志短句
當我高中畢業時,聖經課的老師在我的畢業紀念冊上,寫下了一個我終身難忘的句子──它只是一行鼓勵的短句:「祝福一個在神的國度裡有領導才能的年輕人。」他送給我的這句話很簡單,但對當時年少的我來說卻是極大的鼓勵,因為我的學業成績並不好,而別人也曾說我不是讀書的材料。但這位我敬愛的老師卻認為我是個領導者!哇!我從來不曾這樣想過。
一句簡短的話有可能改變某個人的一生。因此,請你自問,你說出的是什麼樣的話語?你聽到的又是什麼樣的話語?你要為別人創造一個負面的氛圍、還是鼓勵的氛圍?你打算潑人冷水、還是鼓舞他人?
我決定要當個豐富他人生命的人,鼓舞他人。這就像說出這些力量強大的短句一樣簡單:「我以你為榮。」「我需要你。」「我相信你。」「我愛你。」這些話可能改變某些人的一生。因此,你應該時常對人說出這些句子。
本書的原則適用於所有人,但對於有意成為領導者的人來說,這些話必須恰當使用。偉大的領導者都具備了率先朝向積極方向改變的特質。不論你是公司的領導者、老師或教練,或是身為父母或祖父母,這些力量強大的短句都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想想那些由於態度積極而有卓越成就的人。你說得出名字的美國總統,都是由於帶領國家度過難關而名留青史。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Roosevel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爐邊夜語」並非負面故事;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則是個絕佳的說故事者。
他處理過許多難題,但總是幽默以對,他總能令人開懷大笑,因為他總是能在任何議題上看見好的一面。甘迺迪總統(John Kennedy)知道他必須為這個國家創造積極的目標,於是他說:「讓我們上月球去吧!」他帶領美國向一個更高更遠的夢想挑戰。結果全國人民欣然接受,並於1969年實現了這個夢想。
領導者尤其需要開發此項特質,記下這些勵志短句,並朝積極的方向努力。我們的國家目前非常缺乏領導者,我們需要有人站出來做事,各方面皆如此。領導者是我們其他人追隨的典範。
群體氛圍的重要
經驗也告訴我,人們可以共同在社區內創造出積極的氛圍。最近幾年,有些積極人士帶領我的家鄉大湍流市,創造了驚人的進步。幾年前,我在家鄉的會議中心開幕式晚宴上演講。我告訴大家,我們正處於最佳狀況。聽眾大概對我說的話大感意外,因為當時會議中心外正下著大雪,氣溫極低。
但我指的不是天氣狀況,我指的是有一群積極的人,正共同努力要改善我們的家鄉。我們共同創造了這個壯觀的會議中心:社區領導者發想了這個願景,政府與捐款人提供資金,營造商提供建築工人,甚至連最容易被忽略的會場服務人員也貢獻了一己之力,他們以專業能力為二千五百位賓客提供熱騰騰的晚餐。
在社區的範疇之外,態度積極的人也對我們的國家、甚至是這個世界,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假如每個人開始變積極,開始往好處看,同時開始稱讚彼此而非抱怨找碴,這個社會將會發生巨大的改變──變成一個彼此提升的社會。我們也因此更加努力工作、更懂得思考、想出更多點子、懷抱更遠大的夢想、做出更大的貢獻,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都變得更加美好。
當我們無法在彼此身上找到優點時,我們的社會也蒙受其害。我們的國會議員與總統必定想出過一些好的政策,必定也做過一些對的事。然而,兩大政黨的政治人物卻講不出一句稱讚對方的話。當我們不再進行辯論或建設性的批評,而是互相貶低指責時,我們所創造的氛圍讓積極鼓勵變得毫無用武之地。
做個激勵人心的人
我非常喜愛〈腓立比書〉(Philippians 4:7-9)的幾節文字:「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假如每個人都認真思考這些文字的含意,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模樣!這是激發我想寫這本書的原因,也是我認為積極的訊息對今日的世界如此重要的原因。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鼓勵人們轉向積極,那就是對他們說出本書提及的幾個短句。這些話既不艱深、也沒什麼了不起,但重點就在此。這些平凡、不起眼的簡短話語,蘊含了極大的力量,一旦釋放,將可對人們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本書不僅止於這些短句。
一旦我們決定採取積極的態度,我們的人生、社區、甚至是整個國家與全世界,也將隨之改變。我衷心相信現在是我們國家重生的時刻,我們需要採取積極的思考方式與積極的行動,療癒人際關係,讓所有人為了共同目標團結起來。
就和那些啟發人心的美國總統與其他領導者一樣,當你鼓舞他人並激勵他們做更多事時,你就在改善現況了。我堅信本書所傳達的訊息,對我們現今的社會極為重要。每個社會都需要有人站出來鼓舞、激勵、振奮大家。這些人就是推動世界的人,而你也可以成為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