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文
無限寬廣的寫作空間
張子樟
本土兒童文學的創作量一向不甚豐富,最主要的原因是發表空間十分有限。有心出人頭地的作者只有參加徵文比賽,但當前辦理童話獎的只剩《國語日報》的牧笛獎及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每年結集出版的也只有九歌的童話選,本書的〈垃圾王子〉就是二○○九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童話項的首獎作品。
由於當前臺灣童話的每篇字數多在六千字上下,近年來出版社多以近似橋梁書的形式出書,文字之外加上大量圖像,以配合低、中年級的學子閱讀。本書收錄兩篇作品,也是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只是文字多了一倍,讓文字作者蕭逸清有較大的揮灑空間。
臺灣當代童話深受外來的古典與現代童話的衝擊,再加上童話化的奇幻作品大量湧入,部分本土作品常有幻變過多的敘述,令讀者驚愕之餘,難以消化。同時作者野心勃勃,為了迎合當代議題,常常企圖把環保、生態、現代科技、新倫理等融入作品。由於需要照顧的內容太多,常常無法聚焦,相當可惜。
相對的,〈垃圾王子〉的寫法比較節制,作者把重心放在主角大壞蛋一段特殊的成長經驗上。作者巧妙安排主角如何與他的玩具互動。玩具心目中的大壞蛋是個獨生子、家中的小霸王,心情一不好,就不斷凌虐各種玩具。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大壞蛋動手破壞玩具,是因為父母鬧離婚,擔心自己走上破玩具之路:「被丟掉了!」沒想到卻被同心協力的玩具先下手為強,丟到垃圾堆去。雖然有了垃圾王子的幫忙,回到爸媽身邊,但個性不改的他,地位完全被垃圾王子所取代。在鐵金鋼說出玩具想要的只是他的愛,垃圾王子眼淚滴落時,他找回善良的自己。
第二篇〈丟丟臉〉的構思相當特別。一個失去臉孔的老師要如何「面」對學生?幸好這位老師不惹學生厭,動物學生便群起外出,幫忙尋找老師的臉,故事相當逗趣。「老師的臉是什麼樣子呢?」樣子是天生的,但表情卻能由老師掌控,「相由心生」,溫柔、輕鬆、鼓勵的臉是大家喜歡的,但不足以代表完整的老師形象。老師在必要時,依然得扮出不討學生喜歡的臉色,讓學生有戒心,不會逸出常軌。所以除了好臉,老師要求學生也把壞臉都挖出來。作者目前擔任教職,每天都得面對表情千變萬化的學生,寫出這樣的作品,也可算是一種自我告白吧!
過去一年是作者創作的豐收之年,他先後以《鯨海奇航》得到第十七屆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的行政院文建會特別獎、〈垃圾王子〉得到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童話項特優、《浩瀚之錫》得到第二屆臺灣角川輕小說暨插畫大賞小說類金賞。他最早從事劇本創作,每種文類都願意嘗試,目前並未定型。文字駕御力強,想像力超乎他人,相信持之以恆,他的寫作空間應是無限的寬廣。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在自己的土地上栽種
──「故事奇想樹」出版緣起
◎小天下編輯部總監 李黨
給中、低年級孩子自己閱讀的橋梁書,寓意不能艱深,因為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限,無法體會;用字遣詞不能冷僻聱牙,因為孩子的語文程度還在打基礎階段;文化隔閡要降低,因為孩子的國際觀還沒形成;文字量最好不要太大,還要有彩色插圖,讓孩子可以輕輕鬆鬆完成自己閱讀一本書的成就感。而符合這四項要求的最佳橋梁書,便非由本土作家執筆創作不可了。
經過一年多的籌畫、編輯,小天下這一棵紮根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由作者、畫家用寶島的水、陽光和養分用心栽培的「故事奇想樹」,終於在這個金色的秋天,陸續結出酸甜滋味的美妙果實。
「故事奇想樹」系列的每本故事,文字量在一到兩萬之間,用字淺顯易懂,幾乎每個跨頁都有插圖,不僅可以提升低、中年級的閱讀趣味,還可以奠定孩子的語文能力和美學涵養,而透過一則則幽默的、冒險的、溫暖的、生活的故事,孩子還可以從中學習為人處世的應對能力,潛移默化自己的品德修養。
現在,第一批「故事奇想樹」的果實即將上市了,歡迎小讀者、老師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品嘗,你會發現它們和引進版權的作品很不一樣,味道是那樣熟悉,意象是那樣鮮明,想像空間雖然遼闊,讀起來卻又充滿親切感,真是說不出的好滋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