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藝術家 王俠軍
簡介
世新專科電影科、底特律創意設計學院畢業。首屈一指的玻璃藝術家,近年致力於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先後創立「琉園」及「八方新氣」,將做工細膩、具收藏價值的玻璃與瓷器推向國際舞台。
著作
《美學時光》、《品味基因》。
文字,一條通往美的祕徑
王俠軍
我常想,也許就是書讓我們願意去多方嘗試,做一名人生的賭徒吧,
特別是從文學小說讀到的人生百態,從尋常無奇到驚天動地的、匪夷所思的,
於是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像一部深刻的小說那樣活過,精采過,
人生不就等於一部創作中的小說?
我為自己打造了一只杯子。
一天當中的某一時刻,在燈下閱讀的孤單一人,他被寧靜溫柔的擁抱,他的內在,因為書裡的文字,被一種暫時的圓滿俱足充滿。這樣的時候,總有一個什麼,能夠烘托、匹配,並與他一起見證這神聖而悠然的片刻吧?
所以,我打造了一只杯子。瓷白之杯以三足站立,提耳肖龍,放射出樸素與典雅共構的奢華,一方面是絕對自信的表情,一方面也是高度象徵的文化渲染。這一只杯子,日復一日,見證我一天之中最奢華的閱讀時光。
土之煉:從印尼走向牯嶺街
我不是一個從小愛閱讀的孩子。那時候住在印尼,清爽的早晨,我經常一個人跑到離家不遠的海邊,在擱淺廢棄的船上,看著一群群躲在船艙裡的小魚與各式各樣的廢棄物糾纏。
有一整年,因為印尼內戰,小孩幾乎不用上課,那年也是我童年中最幸福的一年,家教老師每天只來兩小時,我有的是時間四處探險和遊戲,一切如此單純、緩慢、沉靜,我呼吸著這樣的空氣,雖然不知道長大後會成為什麼,但是管他的,我已經知道了寬廣和自由的滋味。
後來父親因為被懷疑是印尼內戰發動者之一,坐了三個月的牢,後無罪釋放,我們一家決定離開印尼。父親先帶著大姊、大哥、二哥到台灣,一年後,母親帶三哥和我先到雅加達,經香港再轉到台灣。
兩個月的航程,我一路接收新鮮的感官刺激,一路感受探險的峰迴路轉,在作為補給站小島的市集上,母親買到一種法國製造的杯子,透明的圓弧造型,而且摔不破。有一天,我聞到了濃郁的蘋果香,葡萄的甜酸,還有令人窒息的燒煤球,是台灣的味道。
那年我九歲,我的感官像張開的雷達,敏銳的探索這世界。來到台灣,少年的我開始聽音樂、看電影、拍照和閱讀,一切始於對以文字、線條、造型、聲音的創造物的好奇。它們是那麼美,為構築一條通往美的祕徑,我一頭栽入視覺藝術,再從純粹的視覺、圖像欣賞慢慢轉變,擴大到以文字表現的戲劇與文學。一切抽象創作到頭來都必須用清楚明白的文字解釋,與人溝通,至少我這麼認為。文字是起點,也是終點。
胚之育:從理工走向人文
我來到牯嶺街舊書攤。我的床底下塞滿從牯嶺街抱回來的舊書,有國外攝影集、進口服裝雜誌、機械雜誌、西班牙文學集、《劇場》雜誌、《文星》雜誌,還有被禁的李敖、雷震、郭衣洞(柏楊)的著作。像是在為內在的反抗力量尋找出口,禁書對我具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一九六五年創刊的《劇場》雜誌一共只出版九期,它為當時文化荒漠的台灣帶來法國的新浪潮電影和存在主義戲劇風潮,而我只能從舊書攤回味它的前衛和爆發力。黃華成、邱剛健、莊靈,這幾位藝術前輩透過雜誌啟蒙了我,讓我從原來想讀的理工走向人文。
高中時期由於對文學的憧憬,也把我帶向「新潮文庫」,認識了杜思妥也夫斯基、卡謬、齊克果、尼采等。哲學、小說、藝術和心理分析,我們那一代的文藝青年無一不受「新潮文庫」餵養。就算是古怪奇崛的翻譯文字,我也興味盎然的上下尋索,相信必有我所不理解的意涵藏在那文字背後。
記憶中,還有一本《近代藝術史》,被我讀到滾瓜爛熟,幾乎倒背如流。
讀到余光中的詩和散文時,我是師大附中學生,發現文字竟然可以如此立體,如此鏗鏘,聲音、顏色、味道兼而有之,我整個人被捲入了,躲進他的文字裡好長一段時間,再探出頭來時,看待世界的眼光已經不一樣。我第一次明白文字組合的可畏,難怪驚天地而泣鬼神。
畫家、導演、演員,於是在我羅列的諸多夢想中,「作家」成為其中之一。
當然我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幾十年以後,余光中會為我的瓷藝展賦詩曰「歷劫成器」。
火之燃:從電影走向琉璃
後來我以最高分考進世新電影科。那是第一屆,同班五十多人有一大半要重考,這讓我高度緊張。為了說服同學留下來,見證電影的魅力,我天天把他們抓來講故事,譬如安東尼奧尼的傳奇,講他如何推翻傳統的敘述手法,如何運用長鏡頭表現現代人的孤獨苦悶,想靠近愛情卻又因為愛情而更加疏離。這些知識都得自於文字閱讀。
有幾個同學果然被我騙到而留下來。後來我讀到荷索拍攝「陸上行舟」的故事,那是一部關於狂人費茲卡羅多計畫在亞馬遜叢林建造歌劇院的電影。電影拍了四年,像一場從一個困境進入另一個困境的生死之旅,荷索最後還威脅打算落跑的男主角克勞斯金斯基:「你要是現在離開,就會有八顆子彈找到你,第九顆留給我自己。」
當年我也常幻想用這種方式逼迫同學留下來學電影。
一整個青春不安的年代,我透過閱讀安定自我,墊高視野,我甚至為自己取了一個孤絕的德文名字:海涅。我享受那種閱讀的孤獨感,離群的滋味,懷著某種優越,幾許自戀。
電影延伸了我的閱讀,除了原來就親近的文學、藝術、音樂,我又涉入建築、社會學、心理學、宗教,有一段時間還奉鈴木大拙的禪學為精神導師。
但我的人生沒有在電影裡停下來。三十四歲和張毅、楊惠姍共同創立「琉璃工坊」之前,我已經累積一堆五顏六色的經歷,演電影、編雜誌、開照相館、拍廣告,銷售房地產,我學習扮演各種角色,被迫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在不斷變換的工作跑道上,唯一不變的只有閱讀。但閱讀的面向至此又不同了,書架上開始出現各種商管書,我必須為工作而讀書。
我常想,也許就是書讓我們願意去多方嘗試,做一名人生的賭徒吧,特別是從文學小說讀到的人生百態,從尋常無奇到驚天動地的、匪夷所思的,於是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像一部深刻的小說那樣活過,精采過。人生不就等於一部創作中的小說?
「琉璃工坊」一開張,我負責讀書、創作,古今中外有關琉璃工藝的書籍或雜誌,抓到手就拚命念,以播種的心情,消化後再傳授給夥伴,失傳的脫蠟鑄造就藏在古籍裡面。
形之塑:從玻璃走向瓷土
二○○五年,我成立「八方新氣」,轉向瓷藝之路,從二氧化矽到高嶺土,又是一場未知的賭注,猶如人生劇情的一大轉折。這一次我反而盡量不碰國外的設計書,直接殺進來。
瓷器,它曾經是中華民族工藝的驕傲,卻也一直圍繞封閉的胴體打轉,它美麗的唯一標準似乎就只是華麗和優雅。瓷土在高溫瓷化過程中收縮比例達百分之十五,而圓是追求高成功率最安全的形狀。恐怕也是少年時候閱讀《劇場》、《影響》埋下的種子,面對一千八百年來不變的圓,「八方新氣」制定的目標,便是在承續民族工藝的基點上去解放造型,讓瓷器脫離圓的束縛,表現現代的感覺,與人互動的情趣,輻射正面能量,並有弦外之音流動。
我清楚我的創作追求,拒絕甜美,必須具有表面上看不到的深刻意涵。用小說來比喻的話,我不希望我的作品像《追風箏的孩子》,雖然超級暢銷,人人都說好看,但我卻只看到情節,沒有刻骨銘心的感受。
從玻璃到瓷土,我走的都是一條人煙罕至之路,想來和余光中說的文字實驗有幾分相似。
他說:「我嘗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槌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拼攏,折來且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
他說:「我所期待的散文,應該有聲,有色,有光;應該有木蕭的甜味,釜形大鐘鼓的騷響,有旋轉自如像彩虹一樣的光譜,而明滅閃爍於字裡行間的,應該有一種奇幻的光。」
文字都在那裡,玻璃在那裡,瓷土也在那裡。我們不能發明,而好事已被別人做盡,青花瓷鬥不過皇家哥本哈根,五彩繽紛比不上麥森,能改變的只有態度,改變態度就改變工序,再忍受個百分之八十的失敗率,最後,幾何造型和不對稱的弧線便出現了。我親耳聽到中國大陸一位收藏家如此驚呼:「瓷器怎麼站起來了?」
這站起來的瓷器彷彿也在向余光中的文字致敬。打破傳統的創新文學作品想必亦復如是,在窮盡處,歷劫而生。
有時候讀到抽象文字,譬如佛法,我則會設想如何將之具象化,呈現佛的如風如雲,無疆無界,飄在空中,一種失重的歡喜,因此而有「晴空萬里」系列。我創造的佛像不是神,祂不會嘲笑你的七情六慾,可以放在身邊,告訴你怎樣過日子,如何面對人生、家庭、事業。
我的美學時光就這樣流過,往復於創作和展覽中,而閱讀仍舊是我一天中最奢華的片刻。不同的是,年輕時對書如飢似渴,出版任何書都第一時間搶先讀,迫不及待,現在正好相反,多數的書都不知道了,因此會遇到什麼書,一切隨緣隨興。
我正在讀的多不是當下流行的新書,心情似獨自漫步森林,風徐徐的吹,雲悠悠的走。有一天,我告訴朋友剛讀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他大驚失色如聽聞靈異傳奇,「你還沒有看過這本書?」其實我也不明白,也許遇到每一本書都需要特殊的緣分?有些書不必急著讀,你找書,書也在找你。
也許,是世界變化太快,潮流如風,書太擁擠,於是想回頭抓緊可與時間抗衡的一切,抵抗流行,一如歷久彌新的瓷器。
釉之彩:一起走向浪漫的理想
我的閱讀沒有目的,毫無邏輯的關聯。讀完蕭蕭《台灣新詩美學》,我看了德國小說家丹尼爾凱曼的《丈量世界》,接著進入唐納諾曼《情感設計──我們為什麼喜歡(或討厭)日常用品》,封面是設計大師菲律普史塔克設計的,一具長得像三腳蜘蛛的榨果汁機。這本書剛好呼應我的設計。唐納諾曼認為,除了可用性(或缺少可用性)、美學和實用性,產品設計和使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分:情緒(emotional)。他收藏一些茶壺,他喜歡它們,卻很少使用。他說,茶壺的價值不僅僅是泡茶,它們還是藝術雕塑品,「我喜歡站在窗前體驗背後的反思,比較它們對比鮮明的形狀,欣賞光線照映在變化多端的曲面上。」
這使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台中辦茶會,邀請與會者體驗我設計的杯子,然後我問一個十七、八歲少年「你有什麼感覺?」「我感覺我長大了。」少年說。一個杯子如何讓人在一瞬間長大?我想,當一個人握著那樣一個質地、形制皆與他對被杯子的刻板印象完全不同,卻如假包換也是一個杯子時,皮膚底下的神經或者起了某種變化,這神妙的一刻,說不定當真使人氣血循環加速而突破自我?
我也會建議年輕人,除了直接欣賞作品,更要閱讀專業的文字解析,以帶領你深入作品,了解它美在何處,及其背後的涵義。當然有少數天才只憑直覺創作,反射式的,但多數人需要以文字為介面去學習,再一步一步摸索、模仿,最後產生自己的看法,開始創造,這就是創意。創意從來不是天馬行空。
前一陣子整理書架,發現還留有一本舊書《霸氣》,是日本推銷之魂尾上忠史的奮鬥故事,應該絕版了。尾上賣英文百科全書。日本人哪裡看英文了?但這人就是有辦法,帶著員工從東京殺到神戶,殺到名古屋,膽敢不帶回程盤纏,擺明了就是不留回頭路。就這樣,一個月內,他賣出四十套百科全書。
太激勵人心了!但是除了激勵,如今我企求更有人文深度的閱讀。
《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則是朋友送我的商業書。創業的人多喜歡那種逐條列舉的成功公式,但世上根本不存在這種公式,只有透過思考的方式,或說某種心法,讓我們能夠處理各種不同的情況,並在機會出現時,一舉抓住。
我邀請員工共讀《師父》,同時也在尋找更多的書,透過閱讀,期許團隊更有共識和凝聚力,共同完成我們浪漫的理想。
閱讀是我每天最奢華的時光。文字啟動我的美學追尋,從電影、攝影、玻璃到瓷土,我找到一條通往美的祕徑,為了向文字致敬,於是,我打造了一只杯子。
(蘇惠昭/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