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天生懂得將問題各個擊破;蜂群簡直是組織決策的專家;
白蟻群的危機處理能力讓牠們的家園固若金湯;
飛鳥則深諳危急時刻的生存之道……
這些野地裡的生物或許稱不上有什麼高等智慧,然而牠們各自身懷的絕技,
卻激發了管理經營者、電腦科學家、人工智慧研究者無數的靈感,
為許多錯綜複雜的難題找到解答——
●年營業額高達一百一十億美元的西南航空公司,為了是否改變劃位策略,竟要向螞蟻求教?
●波音公司有史以來最受矚目的「夢幻客機」計畫遭遇瓶頸時,得先思考蜜蜂的決策機制?
●如果美國的電力系統能像白蟻的「智慧型蟻丘」,損失超過911恐怖攻擊事件的2003年北美大停電,就可能避免?
●電影「魔戒」裡史詩般的經典決戰場面,仿效鳥群、以電腦動畫創造出的數萬名戰士,全都像真人一樣能看、能聽、會自己決定如何行動?
蟻群、蜂群、鳥群可說是自然界的超級團隊,牠們沒有管理者、也不需要領導人,
只要遵循簡單的法則,就能完成許多不可思議的複雜任務。
數億年的演化淬煉,讓牠們發展出各種絕妙策略、使牠們成為有智慧的群體,
師法大自然中各種動物系智慧,我們也將更能適應這瞬息萬變的世界!
作者簡介:
米勒(Peter Miller)
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資深編輯,投身寫作與編輯工作超過25年。目前與妻子居住在維吉尼亞州的雷斯頓。
章節試閱
第1章
未來就在眼前
科學家通常不輕易流露情感。就算私底下為自己的研究感到興奮不已,我們在公開場合中,往往仍表現出一種該有的懷疑和謹慎態度。然而,在某些例外的時刻,我們暫時放下了多疑,任空氣中瀰漫著激情,傾聽著一名目光炯炯的科學家,用著掩藏不住的熱情,大膽講述著一項即將永久改變人們視野的重大突破。
就在進入千禧年的第五個月,我有了一次這樣的經歷。我們與至少2,000名來自六個國家、二十所研究中心的同行,一同將人類DNA手冊(或稱人類基因組)中90%的序列成功解讀出來。過去十年來,這個幾近不切實際的宏大遠景不斷激勵我們所有人,歷經了多少的企盼與紛擾,這目標終於成形了。
2000年5月的一個星期六,距離完整的基因組定序草圖在白宮公開發表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基因組科學的研究社群在紐約長島的冷泉港實驗室舉辦了年度聚會,而我身為跨國的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的「元帥」,便肩起了專題演講者的責任。這個年會只開放給科學家參與,是即將舉行的白宮發表會的學界版。冷泉港實驗室當時由華森(James Watson)博士主持,他在1953年與克里克(Francis Crick)博士共同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由華森坐鎮的冷泉港,地位如同麥加聖地,每年都吸引了許多從事基因組研究的科學家前往朝聖。
2000年是獨一無二的一年。我身邊圍繞著許多科學家,有老有少,他們攜手合作,就是為了完成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目標。看著他們,我開始演講:「我們共同參與了這趟具有歷史意義的探險,無論你想用登陸月球的阿姆斯壯,或當年勇敢前往西部拓荒的路易斯及克拉克做為比喻,只怕都不足以形容。無庸置疑的,今日我們聚集在此談論的這個重要計畫,將會改變我們對人類生物學的認知、處理健康與疾病的方式、以及對自己的認識。就在此時此刻,已有足足85%的人類基因組序列,在我們眼前揭開了面紗。你們將會記得這一幕。未來,你們將會告訴自己的研究生,甚至孫兒、孫女,此時你們或坐或站、甚至席地而坐,在這格瑞斯演講廳裡,與滿室基因學界的巨擘,包括華森博士本人,共同見證歷史上驚人的這一刻。」
演講廳裡的每一個人,都明白DNA科學已經到了一個轉捩點。有了基因組的完整序列,科學家可以投入不計其數的開創性研究計畫,解開人類體內最深層的祕密。DNA,這本生命的使用手冊,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呢?我們已登上了一座大山的頂峰,轉眼間就要開始向山的另一頭俯衝而下,山谷中充滿了待掘的寶藏。
檢測基因,預測病程
距離那慶典的時刻,轉眼間已過了將近十年了。幾乎所有的生物醫學研究者都會同意,自從人類及其他許多生物的基因組定序完成後,這些資訊已深刻影響了他們研究生命奧祕的方式,而且再也無法回頭。今日的研究生已經完全無法想像,少了這些動動滑鼠就可以從電腦上取得的資訊,過去究竟是如何進行人類基因學研究的。
2000年基因組計畫帶給大眾喧騰熱鬧,但其後的效應已變得頗為混雜。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基因組序列已全部解讀出來,卻對於之後的發展毫無頭緒。他們記得曾攀登過那座大山,但對山谷中那漸次發掘出來的寶藏毫無所知。
當時有些媒體報導暗示著醫學變革近在眼前,然而這樣的想法其實並不實際——基礎科學的新發現,要能運用到實用醫學、科技或日常生活,這中間的前置期往往要花上數十年的時間。儘管當時與人類基因組序列一同公諸於世的那些美好遠景,絕大部分仍在前方等待著,但是我們已置身在一場醫學革命風暴的開端,許多生命正受到影響。
首先,就讓我們來談談凱倫的真實案例,她在2005年診斷出罹患了癌症。
切除腫瘤之後,還需要做化療嗎?
凱倫‧凡斯(化名)在四十歲那年發現乳房長了腫塊。乳房X光片看不到腫瘤的跡象,但超音波則檢測出一塊直徑2公分大小的團塊,經切片檢查研判為乳癌。諮詢過外科醫師後,她接受了乳房腫瘤切除手術,取出了23顆淋巴結,但這些組織沒有檢驗出任何癌症的跡象。因為凱倫的母親同樣罹患乳癌(雖然是六十四歲才發現的),父親那邊的家族也有乳癌的病史,她於是決定進行抑癌基因BRCA1與BRCA2的突變檢測,然而檢測結果呈現陰性反應。
在腫瘤切除手術之後,她接受了例行的放射線治療,而後面臨了抉擇:是否該為了降低未來的復發率,繼續進行化療。由於相對來說,凱倫的年紀還輕,她諮詢過至少三位腫瘤科醫師,全都建議接受具侵略性的化療。凱倫對於這樣的建議感到非常掙扎,但醫師們的看法一致,她決定順從醫師的意見,安排化療,也開始研究到底該買哪種假髮。
出乎意外,凱倫接到了哥哥的電話。她哥哥並沒有專業的醫學背景,但曾在電視上看到一則關於某種新檢測的報導。這種檢測可用來檢驗乳房的癌化組織,藉由分析腫瘤細胞中基因的啟動或關閉情形,更精準預測癌細胞復發的可能性。成千上萬個案例已證實了,比起傳統上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外觀的方式,這種分析「基因表現」的檢驗更能準確預測腫瘤的侵略性。
凱倫諮詢她的外科醫師,醫師曾聽聞過這種檢測方法,但並沒有太多這方面的經驗。醫師同意將凱倫的腫瘤樣品寄到檢驗實驗室去。就在凱倫排定要開始進行化療的四天前,檢測結果出來了,報告指出癌細胞復發的機率非常低。凱倫的三位腫瘤科醫師中,有一位抱持懷疑的態度,但另外兩位則深信檢驗結果,表示進行荷爾蒙治療便已足夠。凱倫於是決定就只做荷爾蒙治療。四年後,她身上仍沒有出現任何發病的跡象。
這種特別的檢測,是基因革命的首批成果之一,而凱倫,則是其中一名最早的受益者。
這種醫學上的全新角度,很快便會影響到醫療體系的每個面向,凱倫的情況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對於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阿茲海默症,以及幾乎其他所有的疾病,科學家已經無法滿足於只對於疾病做經驗法則或症狀上的解釋,而開始深究這些疾病的分子層次。
抽絲剝繭之後,他們發現過去許多對醫學和生物學的認知,都需要進行相當程度的修正,而從前我們對於人體認知有許多根本上的疑問,如今也逐漸得到解答。現在,對於幾乎所有遺傳疾病的致病因子,科學家逐漸可以明確指出是DNA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類訊息在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後,便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多虧了這些進展,如今就算是身體健康的人,也開始有更多機會探索自己身體裡暗藏的祕密,並能夠採取適當的行動。一般大眾逐漸能針對個人的身體情況進行預測,藉此對於自己的命運有了更多的掌握。
就如凱倫的例子,今天的病患已能夠依賴許多分子工具預測病程,甚至可以藉此避免不必要的治療。我們對於人類基因組的知識,為醫療發展帶來嶄新的標的,也大大增加了疾病治療的選擇。這些都不是在一夕之間發生的,而最終的成功,必須仰賴科學家、政府、高等學府、公益基金、生技製藥公司、以及一般大眾,在精力、智力和財力上進行有遠見的投資,才能夠達到。但無庸置疑的,人類對於自己身體的知識,正在經歷繼達文西之後最偉大的變革。
(以上摘自《基因救命手冊》第1章)
第4章
癌症醫療邁向個人化
我們對癌症的認識,已經有了長足的進展。如今我們知道癌症是發生在基因組上的疾病,也知道癌症之所以會發生,是由於一些特定基因產生突變,誘發了細胞不正常的生長。科學家正以飛快的速度,將特定癌症牽涉的特定基因分門別類,並利用這些研究結果,努力發展新的標靶治療。我們逐漸了解,不同的腫瘤之間都有一些微小的差異。
科學家正利用這些資訊,把腫瘤在分子層面上重新分類。我們發現一些表面上似乎毫不相干的腫瘤,其實在分子層面上的異常都是一樣的。有愈來愈多的例子,顯示這些資訊讓我們能對病人的預後做出更精準的判斷,這是過去的診斷工具無法做到的。此外,這些資訊甚至可以幫助我們為不同的病人,設計出不同的治療方法,取代過去「一視同仁」的醫療原則。
接下來的發展不難想像。不久的未來,我們對於每一種癌症,都將能在分子層面上做出詳盡的描述,其中很快也將包含完整的DNA序列。我們會知道,每一種癌症究竟與哪些類別的突變有關。只要把癌症影響到的生理途徑,與對治這些途徑的治療清單做交叉比對,便能研發出高效能的個人化治療。
因此未來的癌症治療,很有可能會包含不同新藥的組合,因為癌症通常會引起多重生理途徑的異常。倘若我們可以盡量涵蓋這些生理途徑,以此為治療目標,可能會帶來最大的療效。
個人化癌症治療的新紀元已經來臨。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凱特‧羅賓斯(Kate Robbins)的驚人故事,她的性命就是被這種新治療對策拯救回來的。
個人化醫療的驚人案例
2002年夏末,凱特開始寫下「死亡日誌」。她診斷出罹患轉移性癌症,儘管接受了兩次大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病情仍不斷惡化。凱特於是開始每天寫日記,希望能為九歲的女兒和十一歲的兒子留下一些紀念。她在日記中提到女兒對馬匹的熱愛,以及兒子又是如何沉迷青少棒比賽。記錄這些文字雖然心痛,但對她來說,也是沉澱心情的方式。
凱特是在情人節那天診斷出癌症的。她本身是護士,先生馬克則是放射科醫師,因此當她開始受到頭痛的糾纏時,他們都有點擔憂。凱特接受了磁振攝影掃瞄後,發現了一顆腦瘤。而在她準備要接受腦部手術時,又在術前檢查發現右肺有一大塊腫瘤。既湊巧又悲慘的是,第一個看到掃瞄結果並向她宣布這個壞消息的人,就是她那當放射線科醫師的先生。
她的腦瘤很顯然是從肺部轉移過去的。凱特才四十四歲,是個從沒碰過毒品或菸草的素食者,因此她會罹患轉移性肺癌,實在是讓人難以置信。
凱特不是輕言放棄的人,決心要以最樂觀的態度與癌症奮戰,毅然接受了腦部手術、胸腔手術、數次侵略性化療,以及放射線治療。儘管經歷了這些,夏天快結束時,她的癌症仍然轉移到了胰臟和肝臟。於是她開始動筆記錄自己的死亡日誌。
但她不曾考慮就此服輸,因此一聽說有臨床試驗在測試一種叫做艾瑞莎(Iressa)的新藥,她馬上把握機會加入。「就算這項試驗對我沒有幫助,也許我還是可以藉此幫助其他人,」她是這麼想的。
2003年初,凱特開始每天服用一粒艾瑞莎。此時她的體重已經掉了18公斤,身體非常虛弱,而在看到這個新藥的外表就像普通維他命一樣時,心裡頗為失望。這樣不起眼的藥丸,真的具有她所期盼的療效嗎?
然而一個月後,電腦斷層掃瞄顯示,她的腫瘤已經穩定下來了。她也開始恢復了一些氣力。神奇的是,到了5月,她體內的一些腫瘤竟慢慢消失了。她和她在麻州綜合醫院的醫師,湯姆‧林區(Tom Lynch)醫師,對這樣驚人的效果,都感到十分訝異,尤其因為艾瑞莎在其他病人身上,並非總能發揮療效。
科學家後來逐漸找到問題的答案:原來這個藥物當初的設計就是為了阻斷EGFR蛋白的作用,這個蛋白會在一些癌細胞中活化。當醫療人員將凱特的肺部細胞拿去進行基因定序時,發現她的EGFR基因帶有一種特定的突變,讓這個蛋白質對藥物的作用變得更加敏感。試驗中有大約10%的受試者,也都帶有類似的突變,而他們正是服用艾瑞莎後逐漸康復的同一群人。其餘90%的受試者沒有這類的突變,因此大多對這個藥物沒有太大的反應。
這又是一起個人化醫療的驚人案例。在這個例子中,凱特就像是中了DNA樂透彩。
這是全新的領域,而凱特對藥物的反應究竟能持續多久,誰也無法預料。她在診斷出癌症的六年後,仍持續每兩個月就做一次掃瞄,她的肺部、肝臟或胰臟裡,都再也看不見腫瘤的蹤跡了。唯一讓她傷腦筋的問題,就是她的腦部還殘存了一些小的轉移性腫瘤,這些腦瘤顯然因為血腦屏障而躲過了藥物的作用。血腦屏障是人體的正常結構,可以防止藥物在腦中累積過多。
不過這些轉移到腦的瘤生長速度很慢,必要時可以藉由手術移除。當我跟凱特談話時,她能清楚陳述自己的故事,對上天贈與的新生命滿心感激,也很高興自己能看到兒子上大學,而女兒也快上大學了。她在五年前,就停筆不再記錄死亡日誌。
然而在這個故事裡,還發生了一段充滿諷刺性的轉折,與我們醫療藥物的核准制度有關。食品藥物管理局原本在2003年,基於凱特這些病患對艾瑞莎的驚人反應,核准了艾瑞莎在肺癌上的治療。但堅持先進行一個大型、隨機的試驗,比較艾瑞莎與一般肺癌治療的療效。
這項包含了上百個受試者的試驗結果,所有受試者的情況都列入評估,而艾瑞莎並沒有顯現出優於一般治療的療效,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因此在2005年撤回了核准。幸運的是,食品藥物管理局同意讓凱特這些已經受益於艾瑞莎的病人繼續服藥。這個藥物也可以在其他國家取得。最近在日本進行的一項試驗中,證實EGFR基因帶有突變的病人,有63%在服藥後立即出現了良性反應。
這個故事的教訓顯而易見:隨著個人化癌症治療的可行性愈來愈高,食品藥物管理局在進行藥物核准的評估時,也必須把特定的基因資訊列入考慮。一種藥物也許對90%的癌症病患沒有療效,但仍能拯救其他10%病患的性命。倘若我們可以藉由DNA檢測,辨識出可能受益於此藥的病人,那麼食品藥物管理局就應該盡快核准這個新藥,讓這些病人得以接受治療。
由於美國的醫療花費愈來愈高,有人開始倡導「相對療效」的研究,因此在評估醫療的成本效益時,考慮個體差異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環。相對療效研究的擁護者認為,我們已無力再負擔所有病人可能需要的全部治療,無論是否有證據可以證明這些治療的療效。他們主張應該針對每一種疾病的所有治療都進行比較,然後依據研究結果,決定未來只開放最有效的醫療選擇給病人。然而倘若這樣的比較研究不把個體差異列入考慮,那麼就如上述食品藥物管理局撤銷艾瑞莎上市許可的例子,無疑會粉碎個人化醫療可能帶來的希望。
相對療效的研究,只有在DNA研究也包含在研究評估的前提下,才具有科學的意義。因為藉由DNA檢驗,我們才能決定某些特定療法,可以為哪些病人帶來驚人的療效,而這些病人倘若接受的是其他治療,效果可能就沒那麼好。
凱特在2002年第一次診斷出癌症時,做了許多搜尋,想知道有沒有罹患轉移性肺癌的病人可以成功長期存活。結果令她很氣餒,沒有任何病人可以活超過兩年。但由於標靶癌症治療的問世,以及她不斷尋找解決之道的決心,加上一些好運氣,如今她已經成為當初自己希望看到的癌症倖存者。
基因組就是個人的醫學手冊
所有會影響我們自己和親人的疾病中,癌症首當其衝。癌症就像半夜悄悄潛入的竊賊一樣,往往偷走我們幸福長壽的希望,折磨受害者,讓人失去力量、失去胃口,帶著難受的疼痛提早離世。我們都知道用來治療癌症的手段,例如放射線和化療,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因為這些治療不但會攻擊生長快速的癌細胞,也會影響體內的其他正常細胞。
但是,我們為了抓到這個罪犯並將其繩之以法,已經做了許多努力,也帶來了愈來愈多的進展。我們可以搜尋個人的基因組,尋找天生或後天產生的突變,藉此對於這些「學壞的基因」是如何邪惡的折磨病人,有更精確的認識。了解它們作用的方式後,我們就有機會能有效進行反擊,包括努力預防犯罪,而不是事後才來收拾殘局。本章的個案告訴我們,美國警探片「法律與秩序」(Law and Order)的戲碼,在現實生活中也可以成真。
人類基因組已經逐漸成為個人化的權威醫學教科書。
(以上摘自《基因救命手冊》第4章)
第1章
未來就在眼前
科學家通常不輕易流露情感。就算私底下為自己的研究感到興奮不已,我們在公開場合中,往往仍表現出一種該有的懷疑和謹慎態度。然而,在某些例外的時刻,我們暫時放下了多疑,任空氣中瀰漫著激情,傾聽著一名目光炯炯的科學家,用著掩藏不住的熱情,大膽講述著一項即將永久改變人們視野的重大突破。
就在進入千禧年的第五個月,我有了一次這樣的經歷。我們與至少2,000名來自六個國家、二十所研究中心的同行,一同將人類DNA手冊(或稱人類基因組)中90%的序列成功解讀出來。過去十年來,這個幾近不切實際的宏大遠景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