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再創兒童詩的黃金時代
《異數》(Outliers)是英美最有影響力作家之一麥爾坎.葛拉威爾 (Malcoln Gladwell)最新的暢銷書,內容分析各行各業頂尖人士背後隱藏的祕密;葛拉威爾認為不是最聰明的人就可以成功,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也不能保證成功。想要出類拔萃,最重要的是長期的努力和一些「不可思議的機遇因素」,時代的潮流、出生的年月、住在哪裡、遇見了誰,以及膚色等都息息相關。看了《異數》後,我想起台灣一群兒童文學工作者的發展經歷,正可為《異數》做個見證。
有人說,在台灣從事兒童文學寫作是「寂寞的一行」。我在1968年開始為兒童寫作,那時候可發表作品的園地不多,相關的研究論述也有限, 1970年,我發表第一首兒童詩<早晨>於《兒童世界月刊》。過了兩年,才有<草地上打滾兒>等三首刊登於《兒童月刊》零期。可惜當時在服役,不知作品被刊登。假如我能在第一時間得知,不知會有多興奮,因而寫出多少佳作?作為一個早期的兒童詩作者,我的確是寂寞的。其後,我執教於一所小學,朝夕與孩子相處,為他們說故事、教他們寫詩,才漸漸走出寂寞的氛圍。而在這段時間,國語日報有了《兒童文學週刊》,板橋教師研習會開辦了「兒童文學研習會」,教育部也創設了「兒童文學獎」,而「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也出現在1974年,愈來愈多可以發表和出書的機會,台灣的兒童文學也漸漸熱鬧起來,變成「快樂的一行」了。
「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是一個令人懷念的里程碑。它不但以獎牌和獎金肯定創作者並鼓舞創作,而且出版得獎作品,使童詩愛好者有了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台灣的兒童詩因此而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方素珍比我幸運,她生逢其時,躬逢其盛,而且已作好準備。那時候她剛進入大學,文字逐漸成熟,但又離開童稚的年齡不太遠,加上某種特殊的寫作情緣,使得她能寫出許多靈動的作品。她以<不學寫字有壞處>和<明天要遠足>等詩在「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一再的脫穎而出,詩中那醇美的童稚情懷,贏得了所有評審的讚歎。
曾幾何時,兒童詩的風潮又漸漸由絢爛歸於平淡了。許多昨日之星,因種種因素不再寫作,而方素珍卻沒有隱沒,沒有脫隊,她繼續遠足,繼續為孩子寫作,寫出各式各樣精彩的兒童詩,寫出叫好叫座的繪本故事,她還變成了「花婆婆」,廣結善緣,為兩岸兒童文學的交流,做了很多鋪路的工作。她,正是台灣兒童文學界的一個「異數」。
這本書是方素珍寫作兒童詩三十年的精華,加上兩岸八大兒童文學名家跨刀賞析,各家武功路數不同,分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十八般武藝都已具備,可說是欣賞兒童詩的葵花寶典。小讀者在這些高人的指點下,將更能領略方素珍的詩情,也能提高閱讀的品味。而作為兒童詩的指導者和創作者,如能活學活用,對同一首詩,引用不同的名家視野,將更能領略寫作的奧祕。期待本書出版後,不但能使更多小讀者親近兒童詩,也期盼它帶來兩岸兒童文學的更多交流,大家交會放亮,一起引領風潮,再創兒童詩的黃金時代。
張水金
(本文作者為詩人、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