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
* 教育的本質,不只在教孩子人學會操作什麼,而是要如何「體驗」生活。沒有成績單,只有人生的功課,從小學習。
* 幼稚園,只要好好玩就好。孩子在每個角落各自玩著,誰也沒去吵誰。允許不同的遊戲在同一時間進行,是一種從容,一種順性的發展,更是種尊重!
*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把要教孩子的事,不著痕跡的藏在遊戲間,透過極其自然、不造作的生活哲學氛圍,讓孩子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這,就是人性的教育。
* 女性最高一個月可領近台幣10萬的育嬰津貼;孩子出生後至兩歲半,每個月可享有台幣兩萬八千元的育兒津貼,之後每個月享有台幣六千元的教育補助津貼,一直到小孩十八歲。
維也納,音樂之都;一個重視傳統、傳承及人文素養的國度。
教育,一個困惑著世代台灣父母的問題;人的價值、尊嚴,該如何從小培育?何時能看到從容大度的台灣孩子在自我實踐的道路上自信邁進?何時能看到台灣的孩子在扶弱之際,同時對人性不公處,發出凜然之聲?台灣的孩子能不能擁有一種深沈的勇氣和慧眼,在芸芸眾生裡,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品?
作者在本書中,分享了自己二十多年來在維也納,對於德式教育的所見所聞,藉生活化的例子,對照兩方觀念上的差異,以及台灣父母可以汲取他人優點之處;由人格養成延伸至文化觀察與社會價值觀的形成;希望提供國內父母、教育者深思,到底如何做,才是真正的「打自心底為孩子設想」。
作者簡介:
洪雯倩
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演奏家文憑暨音樂學博士;西班牙巴塞隆納Maria Canals國際鋼琴大賽文憑獎,奧地利尼采協會永久會員。曾任交通大學音研所、台灣藝術大學、淡江大學助理教授;《自由時報》專欄作家,定期為《表演藝術雜誌》撰稿。
著有《傾聽--維也納人文記事》允晨出版社(2006)等書。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順孩子的天性,才是真學習
這是一本觀察入微、寫的很實在的教育好書,作者的理念非常正確,表達方式也很直接,很多地方都是一針見血的直搗問題核心。例如,父母最困擾的就是孩子故意不練琴,作者說,那是老師的關係,乍看之下,令人一驚。但細想一下,的確沒錯,老師的教法常常左右著學生對這個科目的喜好,只是我們通常只責備學生,很少去檢討大人。盧梭兩百多年前在《愛彌兒》一書中說,「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去觀察孩子在遊戲時所流露出來的天性,然後讓他順性發展」,若是教法不得當,不能順孩子的天性,他當然不肯練琴了。
台灣現在國民所得已達到一年兩萬美元了,在富裕後,有能力的父母開始拚命栽培孩子,要他出人頭地。在講究人際關係的二十一世紀,氣質風度就變成學科以外的第二目標。不幸的是,富足並沒有提升我們對藝術的了解,台灣到現在沒有真正認識什麼叫藝術,大部分的父母會逼孩子練琴,因為花了學費就要有績效,忘了美感是要在藝術環境中慢慢培養出養的。對藝術,我們用「薰陶」兩個字,因為它快不得。藝術更不能量化,不是用每天練幾遍、練幾個小時來做標準,藝術不是形式,它是靈性。
作者提醒父母要注意孩子臉上的表情,如果孩子在接觸到音樂後不久,臉上笑容消失、表情僵硬、不說話,那麼不要強迫他練琴,他不適合或時候未到,這一點是個很好的指標。
作者的孩子在奧國維也納上小學,所以她把奧國的學制講的很清楚。看到奧國老師透過遊戲,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游泳、溜冰,真是令人羨慕。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在自然的情境下,沒有學不會的。我們的大腦中有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孩子透過模仿,學會生存必要的技能,但是演化也對負增強有很強的反應,因為大自然通常不給你第二次機會,因此被嚴厲責罵或挨打過的孩子對這項學習會有恐懼感,以後不敢去碰。書中說,幼稚園的孩子會大叫:「我不要上學」,就是這個道理。對於學習,我們有太多要跟外國學習的地方。
另一點我很贊同的是,作者對雙語教育的觀念,孩子一定要先有一個可以充分表達他情緒的母語,然後再利用已純熟的母語,把他帶進去第二語言的領域。母語本來是不必教的,台灣的小學有「母語班」是很奇怪的事,我們的語言教育需要好好的檢討。
這是一本非常有啟發性的書,很值得所有父母和老師好好的看。
=======★=========
宇文正
聯合副刊主任
什麼樣的遊戲環境,織就什麼樣的童年
推薦無妨,最怕寫序,我一向如此,因為面對編輯檯的工作,很怕有寫不完的序,儘管許多作家的作品很令我心折敬佩,還是寧願「精神支持」就好;然而洪雯倩小姐這本書,我想都沒想便說了「好」,原因無它,此書事關教育,台灣的教育觀念太需要注入活水。
二○○七年,作家簡媜的《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出版曾引起相當大的回響,那學期我的小孩換新導師,一開學,導師也給了他們每人一小包禮物,有尺、有棉線,還有什麼我也忘了,每個物件各有象徵,可見那書給了不少老師啟發、鼓舞。那是來自美國的教育理念,動人處這裡我不贅述。老師們需要新觀念,事實上許多老師與時俱進,並不封閉,問題是家長呢?主持教育的政府單位呢?洪雯倩這本《在維也納,慢慢教孩子》,闡述的主要是歐洲的教育理念,且更著重父母本身的態度,以及官方的做法。
談到歐洲的教育理念,不得不談盧梭的《愛彌兒》,那是西方第一個完整的教育哲學論述,「不管階級,不問年齡,凡對於稱為人的都當盡你們的真情。離開真情,還有什麼智慧可言呢?愛護兒童,請鼓舞他的遊戲,他的歡樂,和發揮他可愛的本能。」這是盧梭主張自然教育的精義,雖然時隔兩百餘年,社會變化劇烈,早已不是盧梭那個「小孩有一半死於八歲以前」夭折率極高的時代了,但我在這本闡述維也納教育的書中,感受到的仍是崇尚自然教育的愛彌兒精神。在童年時光裡,遊戲是為人生的第一要務。洪雯倩此書,從語言、閱讀,從音樂、戲劇欣賞,從廚房裡的玩樂種種生活小事,表達的無非是:什麼樣的遊戲環境,織就什麼樣的童年。至於那些深信讓孩子「贏在起跑點」而剝奪孩子遊戲時光的父母,唉!你的孩子沒有童年,還沒有贏,他已經失去了起點。
此書更提出了奧地利這個國家的種種做法,為孩子所鋪設的大環境,看似自然、不強制學習,人文教育、文化傳承卻又無所不在。我深深覺得最需要讀這本書的是我們的政府教育、文化部門工作者。除了燦爛煙火、博覽會、大型運動競技之外,其實有許許多多的「小事」可做,可為孩子做!
=======★=========
徐光蓉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尊重,生命豐富的開始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許多家長解釋為什麼強迫孩童練琴,到底是為孩子好?還是炫耀自己的能力?雯倩《在維也納,慢慢教孩子》由身歷其境,敘述教育子女的另一種可能。雖然是談孩子的教育,實際差異卻是由不同社會如何對待孩子、對待其他人,以及對未來的期許等產生,認真又嚴肅。
練琴是為了添增一項才藝,還是培養與深化對美的體會?士農工商,是華人傳統社會認可的主要職業,且有高下之別,而藝術工作者最高不過只是「工匠」;華人社會不乏藝術傑作,但除了有落款的書畫外,多半原創作者不詳;翠玉白菜是誰製作顯然不重要,流傳的只有物件本身與歷經的收藏者,因為忽視原創者,只對可收藏的成品本身感興趣,對藝術的投注沒有被鼓勵,當然難以散播、感染,也不會傳承。
外食、便當或電視餐變成家庭正餐,環島高速公路興建為了讓旅遊快快去回,企盼五年五百億能換取大學品質的提升……,這些是臺灣許多人凡事要求「簡單、方便、速成」的產物,一切都為了更有效率--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多的產品:填飽肚子、更多景點、更多學術論文,或更多財富;沒想到品質。
教育也成為追求效率下的產物。要在起跑點贏別人:牙牙學語時就要學英文,別人開始學加減,我們就要會背九九乘法表……,不是為了獲得知識的喜悅,而是不停止的競爭比較;久而久之,其他人都是對手,不知如何建立應該合作的男女關係、親子關係、同事關係;更因為只被傳授該如何在競爭中取勝,一旦身處逆境,不知所措一團慌亂。
為了追求效率,怎能浪費時間讓小朋友自己慢慢發掘?質疑?不僅是不服從,還會拖累其他同學進度,甚至可能影響教學「評鑑」結果,茲事體大!最好沒有質疑;為了要灌輸小朋友定量的知識,並在考試複製出標準答案,許多教師用命令、恐嚇、處罰的方式,將孩子塑造成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機器人;學習被簡化成背誦幾本教科書的考試分數;這一切,都在「為了你好」下合理化!雯倩的書讓我們思考,這樣制式過程到底是為了家長、老師,還是孩子好?
政府透過制式教育培養出服從、不挑戰權威、不習慣思考的下一代,如此可以輕易指揮這些聽話的國民,有效率的朝既定政策發展。如果國家只有唯唯諾諾、服從性高的百姓,面對迅速變化的國際情勢,誰能帶領國家穩健的面對困境,走出危機?致力於追求可看見的效率,才是台灣未來的危機所在。
尊重!尊重幼兒,只要稍微留點時間,他們就會像紳士淑女般用餐;尊重個人興趣,醫生可以成為鐘錶師傅,肉販成為偉大的作曲家;尊重弱勢,人不會因身體缺陷,際遇阻礙正常生活;尊重自己的母語,才可能體會語言的美、脈絡,才會觸類旁通。
許多人對現今台灣社會不滿意,就應該從教育開始,慢慢的學習尊重,尊重孩子,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尊重環境,讓生活豐富多元有趣;未來,不需算計。
教育孩子其實有很多方式,雯倩的書,會讓人不禁思考:如果過的是不一樣的童年,生在不同國家,會不會有不同的人生?這書,值得您一讀再讀。
媒體推薦: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順孩子的天性,才是真學習
這是一本觀察入微、寫的很實在的教育好書,作者的理念非常正確,表達方式也很直接,很多地方都是一針見血的直搗問題核心。例如,父母最困擾的就是孩子故意不練琴,作者說,那是老師的關係,乍看之下,令人一驚。但細想一下,的確沒錯,老師的教法常常左右著學生對這個科目的喜好,只是我們通常只責備學生,很少去檢討大人。盧梭兩百多年前在《愛彌兒》一書中說,「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去觀察孩子在遊戲時所流露出來的天性,然後讓他順性發展」,若是教法不得當...
章節試閱
人民保母
友人一坐下來,輕輕嘆了一口氣,這是媽媽在廚房休息時典型的第一個反應, 並不代表可能有什麼事煩心。
聊了一下,我問:「老二呢?」那個從不穿裙子、狂野的小女孩。記得有一次到朋友家時,看到這女孩的房門口貼著一張紙,上頭寫著:「不准進入!違者斬成肉醬!」當時我還大笑著問,這小孩是自己收拾房間吧!還是需要媽媽時也殺無赦呢?
友人露出稍微鬆了一口氣的神情,說:「喔!她現在去學騎腳踏車了。」
「她不是早就會騎了嗎?」精力如此充沛的小孩,怎麼可能十歲了還不會騎。
「不是,她去考駕照,這樣才能一個人單獨上路,不用看我們在一旁累贅。」
「腳踏車駕照?」
是的,腳踏車也有駕照。在奧地利明文規定,十二歲以下的孩子不准單獨騎腳踏車上路。所以假日時,不論是城市或鄉間小道的腳踏車隊,凡有小孩身影的,一定有大人隨行在側;不然就是全家大小全副武裝,逶迤成列,悠閒晃過美好時光。
但是,從事戶外活動,很難把小孩一直綁在父母身邊,直到十二歲;而且有些孩子在這個年齡已經比爸媽還高了,要他一直乖乖跟在父母身邊騎車,很是為難。如果孩子想要早點單獨上路的話,也可以。除了必備的頭盔、護肘護膝等安全配備之外,必須先通過官方的測試。
雖然孩子年齡尚小,但只要熟稔交通規則,悉知騎車時如何保護自己,轉彎時該如何打信號等(注1),也就是,要能和大人的車陣彼此建立起一個無形的安全範圍,並且上完國家所規定的腳踏車實際路況課程後,一個小學還沒畢業的孩子,就可以單獨在維也納林蔭大道的腳踏車專用道上逍遙閒晃。
聽著聽著,我眼前緩緩浮現出一個朦朧的畫面。
那是一個台灣普通公寓的房間,放滿了吸管、儀器、氣切管和成堆真空包裝的醫療替換用塑膠管,桌上另擺著一些藥物和日常用品,床上躺的,是我小學一年級的同學。
我和同學十幾年沒見了,當時同學已經十七歲,不過卻在床上躺了好幾年,全身癱瘓,唯獨頭腦清醒。氣切、插管、尿袋,傍晚下班回來的爸爸幫他換一切該換的東西。原來,國中時,有天他騎著腳踏車,在台大門口前被計程車撞上,被拖行了幾十公尺。從急診室進入加護病房,醫生說沒救了,要父母放棄;警察說肇事者是更生人,無力支付任何費用,要雙方私下和解。我不知細節過程,也不忍知,只能敬佩他父母,並驚訝生命力的強韌。那天見面之後,後來聽說同學躺了幾年病床,最後還是離開了……
恍神間,友人講話的聲音又逐漸清晰起來,說著女兒正在上「一對一」的腳踏車交通課程,實際上路演練。等上完規定的鐘點數,通過交通警察的測驗後,才可以自己騎車出遊。
「一對一」的腳踏車路況課程?誰是他的老師?友人說:「警察!一個警察對一個兒童,做腳踏車騎車上路的演練!」原來,國家居然專門派出一個警力,為的是一個孩子的生命安全!這位警察先生也好、女士也好,他的執勤內容是:自己騎著一輛腳踏車,跟在一個同樣騎著腳踏車的孩子身邊,以一個對交通事故再熟稔不過的角色,來告訴正要上路的孩子,騎車時要注意什麼事、要轉彎時要注意看哪裡、該如何打信號、能騎多快,還有遇到天候不佳時(起霧、下雨)須額外注意什麼事等。
將上述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模擬、測試。直到這孩子能獨當一面為止。
聽完後,我不知是要感嘆萬千,還是熱淚盈眶。台灣街頭每天有多少驚險鏡頭上演,運氣好的,平安回家,但是驚恐的小臉蛋、倉皇的腳步,在每一條馬路,每一個街口,隨時都看得到。上下學時,每輛車不耐煩的喇叭聲,強勢的威脅著小小的腳步,要他們「快一點!快一點!」。我們從小教孩子的是「馬路如虎口」的恐慌求生原則,而不是教育開車的大人,要有文明的風範,要護小的、讓慢的。
該怎麼「教育」要上路的人呢?
奧地利的汽車駕照考試,在歐洲素來以嚴格難通過聞名(注2)。每位欲考駕照的人,須先在教室上完四十小時的交通課程、行人禮讓規則等,才能真正上駕駛座位學開車。也就是,在一個人真正手握一項可能釀成災害的工具時,要求他好好的、認真的在教室坐著上完四十小時(甚至更多)的課,學完所有應懂的「交通文明」規則、模擬過所有可能會發生的情況--非僅僅是背完一本「交通安全規則」手冊而已-- 並通過口試和實際路考合格後,才准他開車。
所以在這裡,每個駕駛都知道怎麼目測與前車之間的基本安全距離(可以用心算秒數的方式,來測知兩車彼此的行速。如在高速公路上,至少得預留起碼默算兩秒鐘的時間,同時和前車保持車距不變,才算擁有安全底線,可供緊急煞車時所需)。而在遇到腳踏車或行人時,懂得車身側須預留更大的安全空間(因為自行車在行進中會左右的擺幅);遠遠看到孩童時,會警覺的把腳放在煞車上,以防小孩當街衝出。
最令我驚訝的是,那四本厚厚的交通規則教科書,頭一頁一翻開,第一條規定就是:身心狀況略感微恙、異於平常時,包括感冒頭昏、心情情緒低落,則不得坐上駕駛座。
心情不好不能開車?是的,在奧地利是這樣規定的,而且是第一條交通規則。她們是如此重視每一個生命,避免每一個可能造成傷害的機會。不這樣教育的話,文明的風範,那裡來?
想起台北車水馬龍的車陣,賣力指揮著交通的警察,尖峰時段的哨音淹沒在隆隆車聲與廢氣的煙霧中。我想起小時候常常看見的「警察是人民的保母」這標語,只是當時我一直對這話深感疑惑。「保母」?也沒看見他們在做「保母」做的事啊!現在,我了解了。
一個警察對一個兒童,是的,「人民的褓母」。
注1:比方說:騎車者欲左轉時,抵路口前,須先橫舉左手臂,警示後方來車自己將轉彎之方向,此時後方車子即會有默契的放慢速度,讓腳踏車優先通行。
注2:維也納為一古老城市,市容街道皆不允許任意拆毀及改建擴張,故現代科技必須配合老街小巷,因此形成許多單行道;二來加上考量大眾運輸工具如公車、電車之固定路線空間,剩下之路況容積才屬於小汽車,為確保交通不阻塞且行車安全無虞,故規則細膩繁多。
人民保母
友人一坐下來,輕輕嘆了一口氣,這是媽媽在廚房休息時典型的第一個反應, 並不代表可能有什麼事煩心。
聊了一下,我問:「老二呢?」那個從不穿裙子、狂野的小女孩。記得有一次到朋友家時,看到這女孩的房門口貼著一張紙,上頭寫著:「不准進入!違者斬成肉醬!」當時我還大笑著問,這小孩是自己收拾房間吧!還是需要媽媽時也殺無赦呢?
友人露出稍微鬆了一口氣的神情,說:「喔!她現在去學騎腳踏車了。」
「她不是早就會騎了嗎?」精力如此充沛的小孩,怎麼可能十歲了還不會騎。
「不是,她去考駕照,這樣才能一個人單獨上路...
作者序
要不要學琴?
莎荷旅館。維也納歌劇院正後方的五星級旅館,一八七六年成立,至今仍是名流要人下榻之處。
旅館側隅曾經是韋瓦第(Antonio Lucio Vivaldi, 1678-1741)落腳的地方。一七四○年,他應國王邀請,從義大利水都威尼斯來到維也納,今日牆上有個紀念碑,表示他曾住在這裡。我踩在莎荷旅館內柔軟的紅絨地毯上時,心想,那時已經譜出「四季」的韋瓦第一定沒料到,一年後,他會客死異鄉。
陽光照在絨布絨椅的貴氣上。這間百年老店,曾經是維也納女權先鋒的舞台。一位名叫安娜的女子,在原本經營飯店的丈夫過世後,一口叼著雪茄,一邊指揮全局,四十年下來,把這間旅館一手變成社交、政治、藝術各界名流的聚會中心。那是一八九二年的事。
莎荷旅館的早餐時分,我和一對來歐旅遊的國內企業界長輩夫婦在此晤面。也許是受到這個城市無形的氛圍所感染吧,在這間掛滿藝術家劇照、點綴著皇家擺飾的大廳裡,這位溫文儒雅的長輩突然開口提到他早年習琴的經驗,但話沒兩句隨即以一種青少年獨具的叛逆表情,為自己當年的不練琴捍衛:「我那時搞叛逆,故意不練琴。」
我靜靜的說:「那是老師的關係。」
眼前這位見過無數世面、閱人無數的長輩,突然轉變成一位十幾歲的孩子似的,身子在椅子上挪動一下,用一種找到同黨、同仇敵愾的口吻說:「對嘛!就是這個原因!」好像在半世紀後,終於有人幫他出一口氣似的。
「那是老師的關係。」這句話,弭平了一切解釋。也許,那位長輩本來以為從我口中聽到的會是:「怎麼好辜負父母的苦心栽培呢?那個年代可以學琴,不容易啊!」「每天練一下,十分鐘也好,無傷大雅嘛!何況琴藝也不是一天就練得起來的,音樂可以培養氣質喔!」
不練琴,真的都是孩子的問題嗎?一定是孩子懶惰、浪費金錢、叫不動……?我們真要如此一味指責孩子的感受嗎?
或許父母們該先「誠實」的捫心自問:今天,我讓孩子學琴的動機是什麼?
是一種身分表徵、彰顯社會地位的工具?還是為了孩子的文化素養、靈性蘊涵?也許,我們會聽到:「當然是為孩子好啊!增加氣質,培養才藝,當今誰不上才藝班啊?!」
以前的台灣--至少我小時候--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不會唸書的人才去學彈琴跳舞畫畫。不過,當一個社會富裕後,就會開始對「文化」產生需求。隨著時間,對藝術的觀點會漸漸改變,開始出現藝文活動,開始有美術館、公園、音樂廳的興建,最後,不論是附庸風雅也好,醉心藝術也罷,文化的筋脈會熱絡起來。這是放諸四海,人在飽暖後而思禮儀的皆然現象。
但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內涵,藝術風氣,文化素養,是以何種氛圍呈現呢?是看音樂廳、美術館的多寡而定?還是藝文活動的節目數量?抑或學琴人口的多寡?甚或以孩子所彈奏曲目艱深大小而定?
對於學習音樂,如果為人父母者心中有一絲想把孩子當作競爭、博得面子的工具,或隱約有著想藉此滿足自身內心虛榮的話,那,請留步,請高抬貴手吧!
文化風範,應該是一種令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像三月天的陽光,像淡淡的花香拂過雙頰一樣,不著痕跡,但會令人回味再三。
藝術風氣,應該像是不經意瞥到繆思女神那回眸的一笑吧!掌管藝術的希臘少女,巧笑倩兮的風韻會令人一生無悔追隨的。
至於文化素養,應該是舉手投足之間的一種知書達禮、禮遇婦孺弱者、關懷人性的斯文彬彬吧!接著,會把對琴棋書畫的涵養「藏」在胸臆之間,不露痕跡。
席間,我不經意在閒談中提及,維也納這裡很重視「傳統」。
「有傳統才有傳承。」坐在對面的長輩微笑帶過這句話。我心中微微一震,這麼迅速就捉住這個城市的文化神韻,這可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深度,得有渾厚的人文素養才行呢!
話說回來,既然我們是為了孩子的文化素養著想,那麼彈琴時,那三月天的陽光,那淡淡的花香拂頰,該是什麼感覺?若為了培養氣質,那如何從琴聲,轉換成舉手投足間的氣質?最後,除了彈琴之外,還要同時培養閱讀習慣嗎?琴、棋、書、畫,有必然關聯嗎?會不會浪費時間?
藝術,很不同於一般學科。除了要聰明才智外,還得有一顆靈性別具的慧心。選擇老師時,是否投緣、人格特質、是否有默契等,都是需謹慎考慮的關鍵。簡單說來,如果孩子只是被要求不問原由、不知其所以然的一再反覆練琴,而沒人教導他要動腦筋想想為什麼這樣練,或如何以「心」來感受聲音,這樣下去,心會「鈍」掉的;而如果只是講究每天練幾遍、練幾個小時,以求下次能無誤過關的話,那會流於「形式」。這些,都和「藝術」的本質無關,甚至是背道而馳。
那父母該如何辨識這其中的玄妙呢?其實再簡單不過,只要看孩子的臉就知道了。如果孩子開始接觸琴後沒多久,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表情滯藏在一張面具後,話也不多了,那事情就很明顯;而如果孩子會為了去上課而雀躍,事前就興奮期待著老師的一言一行,回來時哼唱著學過的曲子,那一切也盡在不言中。
一位好的老師,會讓一個孩子有如沐春風的感覺。但是,去哪裡找這樣的老師?有運氣,也有類聚的無形吸引。無論如何,在還沒碰到前,請先好好辨識孩子的臉,若是張冷漠或者不快樂的臉,就代表該停課或換老師的訊號了。這樣一來,可避免大半「不練琴」的親子誤會糾纏;同時,我也不至於在半世紀後,從那位長輩口中聽到一種遲來的正義的感慨:「沒錯!就是這個原因!」。
***
「安安在不在?」台北午後,我聽到鄰居孩子在找伴玩的探詢。
「他在練琴。不過……練快一點的話,三十分鐘就可以出來玩了。」安安的哥哥從家裡探出頭回答。
「練琴不能快,要慢慢來。」剛好在場的我,試著放緩聲調說。
練琴該怎麼練?學琴要怎麼學?日前在《中國時報》的副刊上,讀到一篇題為「鋼琴教師」的血淚文章。作者娓娓道來,孩提時期的人格與自信,如何在習琴的過程中因鋼琴老師兇惡的言語,遭到扭曲、摧毀,造成日後只要一聽到古典音樂,心靈耳朵就會自動關上。望著一個又一個學琴的孩子,他們學到「操作」一件樂器的方式是:彈幾遍、練幾個鐘頭、下次老師來之前不能彈錯……,這就是大部分孩子一開始就學到的「練琴方式」。孩子有時想玩心切,一急起來,會趕快飆琴,快快幾遍練完了事,但這似乎比較像在學開車或打電動玩具。
不過,「形式主義」在維也納音樂院的考試廳裡是沒用的。彈大曲子,徒有聲勢,不懂得內容的話,是無法被錄取的。
我們是教算練幾遍,還是教這段旋律聽起來的「感覺」是什麼、像什麼?如果手中剛好彈出段哀傷的樂句,那感覺倏的占據了心扉上的某一角,孩子是要停下感受?還是得繼續停也不停、一遍又一遍的練下去?倘若選擇跳過這「感覺」,那就只是形式上的操練;但如果有人告訴孩子,那音符所引發的情緒波動、那體驗,是多麼可貴,因為,這代表著一滴靈魂的眼淚。那,這就是位具備靈性啟發的藝術教育者。
我想,以孩子這麼靈敏的特質,內心都早已具備這種感受的能力。就如人在初初童萌階段就大致能分辨事物的美醜了。
那,一個以音樂文化著稱的國度,她如何教孩子認識音樂的真諦?
答案:她給予孩子的是一種「懂得欣賞」的從容雅緻。
那,她學琴的人口很多嗎?是不是每個孩子都在趕上才藝班?不然「音樂之都」如何得名?
答案:她有一個能讓有天分、有心的孩子不必擔心鐘點費,就能接受到最好品質的藝術教育系統存在。
這個城市真的夜夜笙歌?音樂四處可聞?
答案:維也納人很怕吵,尤其怕反覆練琴的聲音(因為這不是音樂)。所以,大家練起琴來門窗緊閉,街上一片寂靜。政府還明文規定,公定的練琴時間是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
那麼她所重視的價值觀是什麼?她那獨一無二的藝術關竅在哪裡?
答案:很慢、很細緻的琢磨。因為她深知,「藝術」是生命中最難的課題;同時,沒有一樣藝術可以一蹴可幾。
最後,她願意為文化、為下一代付出什麼樣的呵護、什麼樣的代價?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思考一件事。凡舉華人聚集聊天,話題多縈繫在房地產、股票與名牌上,很少很少熱切的談論到藝術上那令人心動的美。
但是,一個民族如果太過實際,凡事以利益為出發點,樣樣以數字盈收為基足,將會喪失一切深度的思想和一顆寧靜的心靈。這時,一個人將會有一副碩大無朋的身軀,但從此沒有地方可以安置他的靈魂。
但是,藝術的住處,不在有形,不在他處--恰恰是在靈魂。
我謹盼,各位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或望著孩子的臉龐時,能對孩子的文化素養和靈性蘊含的企盼,高於要他們上才藝班的訴求,高於對成績數字的重視;並且,每個人都能在字裡行間,為自己找到一個「人性」的答案。
於此,是為首文,是為序。
要不要學琴?
莎荷旅館。維也納歌劇院正後方的五星級旅館,一八七六年成立,至今仍是名流要人下榻之處。
旅館側隅曾經是韋瓦第(Antonio Lucio Vivaldi, 1678-1741)落腳的地方。一七四○年,他應國王邀請,從義大利水都威尼斯來到維也納,今日牆上有個紀念碑,表示他曾住在這裡。我踩在莎荷旅館內柔軟的紅絨地毯上時,心想,那時已經譜出「四季」的韋瓦第一定沒料到,一年後,他會客死異鄉。
陽光照在絨布絨椅的貴氣上。這間百年老店,曾經是維也納女權先鋒的舞台。一位名叫安娜的女子,在原本經營飯店的丈夫過世後,一口叼著雪茄,一...
目錄
目錄
推薦序順孩子的天性,才是真學習 洪蘭
推薦序什麼樣的遊戲環境,織就什麼樣的童年? 宇文正
推薦序 尊重,生命豐富的開始 徐光蓉
自序 要不要學琴?
1. 眼光看得遠,孩子的基礎才會穩
牙牙學語
孰生孰疏?
我不喜歡去幼稚園!
這是我弟弟的
應變?獨立?
馬丁先生的選擇
理性的批判
2. 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遊戲天地
讓童夢成真
是遊戲,也是藝術…
色彩的邀約
另類PISA
阿波羅的少年詩歌
3. 對媽媽和孩子的用心,永遠不嫌多
人民保母
維也納的愛彌兒
媽媽們的驚嘆
幼稚園的燭光午餐
給所有媽媽的禮物
童心未泯
百萬的承諾
4. 有文化,才有傳承
歌德的請柬
人子.魔笛
孺子大學
誠實與正直
讓兒歌,只是兒歌
無懈可擊的貴婦
文化護照
上善若水
後記
目錄
推薦序順孩子的天性,才是真學習 洪蘭
推薦序什麼樣的遊戲環境,織就什麼樣的童年? 宇文正
推薦序 尊重,生命豐富的開始 徐光蓉
自序 要不要學琴?
1. 眼光看得遠,孩子的基礎才會穩
牙牙學語
孰生孰疏?
我不喜歡去幼稚園!
這是我弟弟的
應變?獨立?
馬丁先生的選擇
理性的批判
2. 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遊戲天地
讓童夢成真
是遊戲,也是藝術…
色彩的邀約
另類PISA
阿波羅的少年詩歌
3. 對媽媽和孩子的用心,永遠不嫌多
人民保母
維也納的愛彌兒
媽媽們的驚嘆
幼稚園的燭光午餐
給所有媽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