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與社會上的「不寧靜」,幾乎全與大陸相處、相交、相容相關。從過去心理上的「剪不斷,理還亂」,到今天的「一中各表」、直航以及ECFA的簽訂,以及對和平紅利的嚮往,在馬英九主政下已經有了進步,但距離正常的交往還有十萬八千里。
所有的人要記住:台灣年輕的一代,在兩岸政策難以突破下,不能靠政府,祇有靠自己的本領、熱情、品德,以及調整的心態,才能立足社會,融入世界。
─高希均
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台灣社會經歷了一場「寧靜革命」,政治上是從威權到民主,經濟上則是從勞力密集升級高科技,透過政經的改變,帶動一場「不寧靜」的智慧創新。高希均教授長期觀察台灣社會,以文字見證時代,本書的四十篇文章,分別代表了台灣八○年代的努力與奮鬥,九○年代的狂飆、二○○○年以後的不安與創造。
如果「不寧靜」是因為不斷有著「前進的動力」,那麼潛伏本書八萬餘字背後,就是前進動力的根源,字字著力。
全書以「大時代的思維」、「大時代的重要人物」、「大時代的世界觀」,回顧身處,歷數「方勵之、李登輝、施明德、楊振寧、丁渝洲、余秋雨、王永慶、陳水扁、蔣經國、孫震、鄭崇華、徐立德、唐飛、馬英九、王作榮」的行誼,以「軟實力」、「狂飆十年」、「成長力」、「藍海策略」、「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世界熱平擠」、「美國如何重建輝煌」等為台灣社會引導先進觀念,精采論述,令人沉思再三。
作者簡介
高希均
在南京出生,在江南度過童年,一九四九年來台。先後在台北商職與中興大學畢業,並獲兩校傑出校友獎。一九五九年赴美讀書,一九六四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後,一直在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執教,逾三十年。一九九八年後為該校名譽教授,並獲威斯康辛州州長傑出服務獎。曾於一九七一年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一九七四年獲威斯康辛大學傑出教授獎。一九九四年後為美國百人會成員。
曾任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海基會董事、國統會研究委員、行政院顧問及經濟部顧問。近年又擔任國內外民間基金會董事。
一九八○年代在台灣與王力行、張作錦創辦《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出版公司」。二○○二年創辦「小天下」,二○一○年創辦「未來少年」。現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及「遠見.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持續推動進步觀念。